阿胶糕

搜索文档
同仁堂科技公司:中药飘香 京城消夏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2 15:35
产品展示与市场活动 - 公司携带应季产品如枇杷露、鲜制阿胶糕、香产品等亮相京城重大活动及夏日消费市场[1] - 在惠民大集活动中,公司"大健康板块"产品成为"团宠",展示香串、香囊、燃香、精油等100余个单品[2] - 产品结合中医药"药香同源"理念,开发安平香、安康香等五大系列,涵盖燃香、冷香、精油香薰等类型[2] - 枇杷露含30%枇杷鲜果原浆,即食阿胶糕多口味,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4] - 活动持续两周,走进街道社区等多元场景[4] 中医药文化推广 - 参与北京卫视《养生堂》"健康中国行"活动,主题为"夏至补肾阳"[6] - 展示夏季滋补产品如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以及鹿角胶、阿胶糕等食品类产品[9] - 通过产品展示与体验互动传播中医药文化[9] - 在亚投行年会上展示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包括"挂旗"等古法精髓[13] - 阿胶制作需90余天40余道工序,传承260年[13] 文创产品开发 - 将制药工艺与制香非遗结合,开发近200款具有安神、静心功效的产品[15] - 产品包括香串、香囊、燃香、精油等,成为亚投行年会热销爆款[13][15] - 文创产品融合东方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场景,受到国际嘉宾欢迎[15] - 香产品设计多样,包括香珠、手串、发簪、香牌等佩戴形式[2] 国际影响力 - 在亚投行年会上向国际嘉宾展示中医药文化,获得高度评价[11][13] - 国际嘉宾对阿胶制作技艺表示震撼,希望更多向世界宣传[13] - 产品改变了国际嘉宾对中药的传统认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优秀载体[15]
老字号“赶潮”新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01 07:28
公司业务与产品创新 - 公司通过改造旧厂址打造东阿阿胶文化体验酒店,串联中国阿胶博物馆、阿胶世界体验工厂等场景形成中医药文化旅游区,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30万人次 [2] - 推出"小金条"速溶粉、与奈雪的茶联名阿胶奶茶、即食饮品"锦上花"等创新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便捷化需求 [3] - 熬胶平台引入AI舌诊技术,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已实现智能体质检测超1.2万例 [3][4]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馈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1亿元(同比增长25.57%),归母净利润15.57亿元(同比增长35.29%) [4] - 熬胶平台线上预约服务超52万单,显示线上线下融合策略成效显著 [4] 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 - 完整保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涵盖原料处理至包装等数道工序 [1] - 通过研学旅行、康养旅游等多元业态展示3000年阿胶文化,形成"工业遗产+文旅"的独特商业模式 [1][2] 消费者战略 - 针对Z世代推出即食化产品,通过联名款和国潮化设计实现消费群体年轻化 [3] - 采用"把游客变顾客,顾客变游客"策略,强化体验式消费场景 [2]
【民生调查局】养生直播尽头是高价保健品!记者卧底:私域课堂如何“围猎”老人钱包?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22:02
行业现状 - 养生讲座从线下转战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食疗调理、中医养生保健等内容吸引老年群体,以免费学习为饵将老人引流至私域平台[1] - 直播间不再鼓吹"仙丹神药",转而用"提升免疫力""心脏舒服了"等笼统话术,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千元"秘方保健品"[1] - 多个直播间内容高度同质化,均围绕"小糖人怎么吃""百岁老人妙招""中医博士建议"等主题展开[3] 商业模式 - 主播通过公益直播引流,引导用户点击链接加入专属养生群,后续通过打卡奖励(如0.3元/课红包)增强黏性,最终推销高价产品如2880元的"参薏十四味金芝丸"[2] - 私域直播间采用"免费体验营+高价课程"模式,例如1元报名7天体验营后,诱导用户购买6980元的90天营养修复营[3][6] - 存在专门销售养生栏目的卖家,提供从栏目包装、产品供应链到社群运营的一体化服务,代理门槛仅需营业执照,无需囤货[16] 产品与宣传 - 高价产品实际为普通食品,如"参薏十四味金芝丸"是调制豆谷制品(SC11413068301031),驼奶粉、三七精华等均无"小蓝帽"标识[6][11][13] - 产品宣传存在夸大功效,如宣称枸杞能"强力补肾"、覆盆子能"起阳治痿"、桑葚能"让白发转黑"[14] - 部分产品由代工厂生产,如河北百消丹药业代工的三子浓浆、秋梨阿胶糕等,代理价低至8元/瓶[13] 运营手段 - 直播间采用录制视频强制观看策略,进度不可调节,中途退出需重看,且链接当日失效[8] - 利用AI水军模拟互动,通过"一键跳转小卡片"规避平台封号风险,精准导流至私域[16] - 通过伪造"成功案例"增强说服力,如宣称7天调理改善白内障、多蚊症等[8] 监管与行业问题 - 主播宣传"三品一械"(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医疗器械)行为未纳入有效监管,导致虚假宣传频发[17] - 部分企业通过买断代理权控制渠道,如三子浓浆全国代理需2000万元以上交易额[13] - 平台回应称已关注相关直播间,但未采取实质性措施,涉事直播间仍在运营[16]
AI邂逅千年阿胶:老字号“智改数转”再造新引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6 08:23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通过高速摄像机、柔性输送带、生产线机器人、AI视觉检测、无人驾驶搬运车等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1] - 构建覆盖"研、产、供、销、存"全链条的数智化体系,实现生产数据毫秒级采集与AI动态优化[1][2] - 2024年数字化投入持续加强,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进质量、设备、制造等数字化能力提升[1][2]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从38.49亿元增至59.2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4.4亿元跃升至15.57亿元[1] - 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推动毛利率从2019年47.57%攀升至2024年72.42%,创近十年新高[2] - 通过高毛利产品聚焦与库存去化策略提升产能利用率[2]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桃花姬"阿胶糕加速渠道拓展,"东阿阿胶小金条"速溶粉凭借便捷性获消费者青睐[2] - 开发阿胶肉苁蓉原浆等产品切入男性健康千亿级市场,构建"固本培元"产品矩阵[2] - 2025年Q1获批阿胶苁蓉膏生产许可,进一步丰富健康消费品线[3] 战略规划与研发方向 - 实施"一二三产"融合战略:种源保护(一产)、滋补品牌打造(二产)、体验旅游(三产)[3] - 布局五大研发领域:胶类药物创新、大品种培育、中药新药研发、健康消费品开发、驴产业引领[3] -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优化战新产业布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3]
估值超万亿,药食同源大戏开场
和讯· 2025-06-11 17:50
药食同源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过2万亿元[3] - 2023年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763亿元,预计2024年突破4000亿元[6] - 全国现存在业、存续的相关企业达到2900余家,2023年1-11月新增注册企业400余家[6] 消费趋势与主力人群 - Z世代正成为消费主力,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在休闲零食、乳品、饮品等领域创新[4] - 2025年货节中老年滋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70%,阿胶糕、黑芝麻丸等成为送礼新宠[8] - 超80%女性认为美白非常重要,超过一半愿意尝试新美白方法[8]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国家卫健委加速《药食同源目录》扩容,已涵盖106种食药物质[10] - 2025年两会提出"简化认定流程,缩短周期"为产业注入新动能[10] - 行业标准体系薄弱,仅山东省有地方标准,其余多为团体或企业标准[11] 产品创新与产业融合 - 党参渗入陈醋、灵芝混入酸奶、茯苓添进薯片等创新产品涌现[14] - 伊利与同仁堂合作推出纾糖膳底配方奶粉、红参焕活奶粉等产品[17] - 元气森林推出"自在水"系列,新宝堂开发陈皮水饮品等健康饮品[17] 技术挑战与行业痛点 - 功效成分含量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是主要质量问题[17] - 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爆品易被模仿导致价格竞争[17] - 功能声称受限,不能像保健品那样明确宣称功效[17] 专家观点与行业方向 - 金征宇院士指出老年食品是重要部分,可开发补气血、健脾胃等功能产品[7] - 李峰杰预见药食同源将重塑几乎所有食品品类,实现功能化、健康化[14] - 行业正建立食药物质食养声称基本术语库,三分之二物质已确定声称[17]
同仁堂夏日养生潮吹到地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8 11:41
同仁堂科技公司大健康产品展示 - 公司在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展示品类众多、功能各异的大健康产品,包括阿胶糕、香牌、本草化妆品等,展现老字号康养力量和创新能力 [3] - 公司已形成阿胶系列健康食品、健康饮品、鹿制品、化妆品、香产品、消杀产品六大品类的大健康品种矩阵 [3] - 公司积极推动品牌联合、产品共建、渠道专销、跨界合作,大健康产品板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 阿胶产品与制作工艺 - 阿胶糕以同仁堂阿胶为基底,加入冰糖、黄酒、大枣、核桃、黑芝麻等辅料熬制而成 [7] - 同仁堂阿胶技艺传承260年,从驴皮到阿胶需历时90余天、40余道工序 [7] - 现场阿胶熬制展示吸引游客围观,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直观认识 [7][9] 中医药香产品开发 - 公司基于经典名方开发近两百款香产品,具有安神、静心、扶正功效,结合制药工艺与制香非遗技艺 [9] - 产品包括牛黄清心丸方子手串(开窍安神)、苏合香丸方子手串(芳香温通)等,吸引大量观众购买 [11] 本草化妆品布局 - 公司挖掘特色植物美容精髓,开发人参维生素E乳等产品,添加人参根提取物,主打滋润功效 [13] - 化妆品板块形成祛斑霜特殊用途品种群、个护产品、膏霜产品、口腔及头发护理日化产品 [13] 中医药文化推广 - 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集中展示中医养生保健精华,同步启动北京市中医药文旅消费季 [15] - 公司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市民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推动行业发展成果惠及公众 [15]
东阿阿胶:推进从“依赖提价”到“结构性增长”的战略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5:37
公司业绩与市场份额 - 2024年营业收入59.21亿元,同比增长25.57%,净利润15.57亿元,同比增长35.29% [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长18.24%,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0.25% [1] - 核心产品东阿阿胶块在阿胶块品类市场份额67.3%,复方阿胶浆在补气血口服液品类市场份额31.9% [1] 产品战略与创新 - 推进年轻化战略,推出条袋装复方阿胶浆满足便利化需求,通过直播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 [2] - 深化文化赋能,争创中医药主题5A级景区,串联区域性旅游资源 [2] - 强化研发支撑,联合知名院校深化科研创新,满足科学背书与体验升级需求 [2] - 实施"供需动态平衡+渠道库存管控"机制,优化产品定价机制 [2] - 推进复方阿胶浆、阿胶速溶粉及"皇家围场1619"等多品类矩阵升级 [2]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 - 重点聚焦"梅花鹿产业"和"肉苁蓉开发"两大方向 [3] - 开发鹿茸、鹿胶糕等系列产品,实现销量增长 [3] - 已开发两款肉苁蓉食品级别产品,线上销售增长良好 [3] 原材料供应保障 - 构建国内外双循环原料涵养保障体系,国内覆盖山东、辽宁、内蒙古和新疆等区域 [3] - 海外布局非洲、南美和中亚战略性原料产区 [3] - 联合科研团队攻关驴皮储存加工技术及毛驴全系列功用研究 [3] 投资者回报 - 持续研究股份回购等事项,动态评估 [4] - 综合运用高比例分红为主的投资者回报方式 [4]
东阿阿胶(00042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2025-05-16 08:28
公司战略规划 - 以“1238”战略为指引,推进胶类产业链“三产融合”,做强阿胶主业,拓展潜力产品,深化研发创新体系建设 [1] - 投资并购是“1238”战略重要一环,坚持“双轮驱动”策略,关注滋补健康领域药品和健康消费品投资目标 [1][2] 原料供应举措 - 重视驴皮持续性保供,布局海外驴皮供应,建立供应网络,推动政策引导,加强技术转化;优化国内毛驴资源涵养工程 [3] 新品规划 - “壮本”品牌:布局上游获原料优势,创新精制产品,搭建矩阵,渗透高频场景 [4] - 阿胶枣:深化品牌认知,焕新品牌,拓展市场,与院校合作研发产品 [4] - 阿胶燕窝:创新细分品类,重塑品牌,优化渠道,强化功效验证 [4] 利润与分红规划 - 结合实际情况,保障业务资金使用前提下,做好资本市场回馈,提升投资者回报 [5] - 1996 年上市以来总计分红 26 次,分红金额 84.69 亿元,平均分红比例 65.75%;2024 年年中分红 7.37 亿元,年度拟分红 8.18 亿元,分红比例 99.87%;未来保持稳定积极分红政策 [6] 产品营收占比 - 2024 年,东阿阿胶块占总体营收比例约 45%,复方阿胶浆占总体营收比例近 35% [6] 品牌规划 - 皇家围场 1619:男士健康领域品牌,2025 年围绕“四大战役”开展工作 [7] - 桃花姬阿胶糕:健康消费品领域战略品牌,2025 年深入品牌化运作,定位气血养颜,拉新焕新,布局养颜赛道 [7] 财务状况原因 - 2025 年一季度实施阶段性授信清零策略,额度内使用授信发货致应收账款增加;部分银行承兑汇票未到期,加大战略物资储备使采购资金支出增加,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水平 [8]
东阿阿胶:高度重视驴皮持续性保供,目前驴皮价格基本稳定
财经网· 2025-05-15 16:24
产品结构与品牌战略 - 2024年公司阿胶块营收占比约45% 复方阿胶浆占比约35% 显示两大传统产品仍为核心收入支柱 [1] - 皇家围场1619定位男士健康领域 2025年将围绕"大品牌、大单品、大动销、大品类"四大战略推进 目标打造东北产业升级样板 [1] - 桃花姬品牌聚焦气血养颜赛道 2025年计划通过品牌焕新和品类地位强化抢占主流养颜市场 [1] 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采取国内与国际驴皮供应双轨策略 兼顾资源获取与可持续性 当前驴皮价格保持稳定 [1] - 一季度加大驴皮及中药材战略物资储备 导致采购资金支出增加 [2] 财务与运营状况 - 一季度终端销售表现良好 但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 主因战略客户授信额度使用增加 [2] - 管理层强调授信策略具有可控性 预计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托收将改善现金流 保持经营活动现金流充裕稳定 [2]
小蒜头”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5-13 05:00
产业发展 - 宿羊山镇以大蒜产业为核心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涵盖种植 深加工 贸易 研发 市场服务等全产业链 [5] - 大蒜产业带动食品加工 冷链物流 金融等关联产业发展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1] - 2023年新建大蒜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4.5亿元 建成后年加工存储大蒜20万吨 交易量超100万吨 [4] 技术创新 - 建立产学研平台包括1个院士工作站 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 3个省级中心 引进20余名硕士专职研发 [4] - 收集150份种质资源 培育"邳州白蒜1号"等6个新品种 其中新品种产量比常规蒜种高10%-15% 干蒜亩产达2700斤 [2] - 龙头企业年加工黑蒜4300吨 开发黑蒜醋 黑蒜口服液等7000吨精深加工产品 [4] 标准化建设 - 制定《邳州净蒜收购规范》全国团体标准 规范收购规格检验包装流程 [3] - 建成32家绿色生产基地 认证15个绿色农产品 18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 [3] - 多家企业获得FSSC BRC GAP ISO9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3] 品牌影响力 - "邳州白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受欧盟保护 [4] - 全国商超年销售邳州净蒜80万吨 大蒜网络零售额达7亿元 [5] - 通过直播电商展销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6] 经济效益 - 全产业链增收模式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近10万元 蒜农年工资性收入增长超4000元 [5] - 国家级龙头企业黎明食品等推动产业从农产品贸易向保健品 医药领域延伸 [4] - 通过村企联建 直播带货等多元化方式壮大集体经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