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聚科技(01729)
icon
搜索文档
汇聚科技(0172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4-12-09 17:41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匯聚科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4年12月9日 FF305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729 | 說明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事件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 ...
汇聚科技(0172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4-12-06 17:55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匯聚科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4年12月6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 是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729 | 說明 | |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事件 ...
汇聚科技(01729) - 关连交易-第四份设备採购协议
2024-11-22 20:05
采购协议 - 2024年11月22日公司与立讯精密订立第四份设备采购协议,代价约760万元[3][4][7] - 购买设备代价交付后90天内以集团内部资源支付[7] - 协议代价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须申报公告,获豁免独立股东批准[3][10] 股东关系 - 立讯精密透过全资附属公司拥有公司约70.86%已发行股份权益,为控股股东[3][10] - 立讯精密由立讯有限公司拥有约37.77%,王来胜直接拥有约0.21%[13] - 立讯有限公司由王来春及王来胜各拥有50%[13] 公司信息 - 公司2018年2月起于联交所上市,为开曼群岛注册获豁免有限公司[11] - 立讯精密中国注册,股份于深交所上市,代码002475[13][15] 采购目的 - 集团采购设备为提升产能满足医疗设备领域客户需求[8] 董事会 - 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柯天然、黄志权[16] - 董事会有一名非执行董事王来春[16] - 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何显信、陆伟成、陈忠信[16]
汇聚科技(0172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4-11-22 18:04
股份数据 - 2024年11月18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1,948,344,000,库存股0[3] - 因股份奖励或期权发行新股24,000,占比0.001%[3] - 每股发行价HKD 1.506[3] - 2024年11月22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1,948,368,000,库存股0[3]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汇聚科技有限公司,证券代号01729[2][3] - 呈交日期2024年11月22日[2]
汇聚科技(0172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4-11-18 17:58
FF305 FF305 B. 贖回/購回股份 (擬註銷但截至期終結存日期尚未註銷) (註5及6) 第 2 頁 共 6 頁 v 1.3.0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匯聚科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4年11月18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729 | 說明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已發 ...
汇聚科技(0172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4-11-06 17:47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匯聚科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4年11月6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729 | 說明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 份)數目百分比 (註3) | 庫存股份數目 | 每股發行/出售價 (註4) ...
汇聚科技(0172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2: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48.263亿港元,较之前减少16.3%[10] - 同期毛利为6.799亿港元,较之前增长8.8%[10] - 期内溢利为2.776亿港元,较之前增长28.6%[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14.2港仙,较之前增长27.9%[10] - 经营产生的现金为10.557亿港元,较之前(所耗现金13.934亿港元)增长175.8%[1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38亿港元,较之前增长17.4%[10] - 股东资金为13.612亿港元,较之前增长20.2%[10] - 资本开支为8050万港元,较之前减少64.6%[10] - 毛利率为14.1%,较之前增加3.3个百分点[10] - 净利润率为5.8%,较之前增加2.1个百分点[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48.26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57.648亿港元减少9.385亿港元,降幅16.3%[16] - 回顾期内,公司毛利增加5520万港元至6.799亿港元,增幅8.8%,毛利率从约10.8%提升至约14.1%[17] - 回顾期内,公司经营利润为4.33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153亿港元增加1.181亿港元,增幅37.5%,经营利润率从5.5%提升至9.0%[17] - 回顾期内,公司净利润为2.776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159亿港元增加6170万港元,增幅28.6%,净利润率从3.7%提升至5.8%[17]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为48.263亿港元,较上年度的57.648亿港元减少9.385亿港元或16.3%[19] - 回顾期内公司毛利为6.799亿港元,较上年度的6.247亿港元增加5520万港元或8.8%,毛利率由上年度约10.8%增至约14.1%[19] - 回顾期内公司经营溢利为4.334亿港元,较上年度的3.153亿港元增加1.181亿港元或37.5%,经营利润率由5.5%升至9.0%[19] - 回顾期内公司净利润为2.776亿港元,较上年度的2.159亿港元增加6170万港元或28.6%,净利润率由上年度的3.7%升至5.8%[19] - 回顾期内平均铜价为每吨8324美元,较上一年的8536美元下降2.5%[33] - 回顾期内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较上一年低1.8%,人民币收入换算成港元减少5990万港元,占集团收入的1.2%;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港元收盘价较2023年3月31日低3.4%[34] - 回顾期内集团收入为48.263亿港元,较上一年的57.648亿港元减少9.385亿港元,降幅16.3%[35] - 回顾期内经营利润为4.334亿港元,较上一年的3.153亿港元增加1.181亿港元,增幅37.5%,经营利润率从5.5%提升至9.0%[35] - 回顾期内净利润为2.776亿港元,较上一年的2.159亿港元增加6170万港元,增幅28.6%,净利润率从3.7%提升至5.8%[35] - 回顾期平均铜价为每吨8324美元,较上年度的8536美元下跌2.5%,影响约为113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的0.2%[36][38][39] - 回顾期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较上年度下跌1.8%,换算为港元的人民币收益减少599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的1.2%[36][38][39] - 集团回顾期收益为48.263亿港元,较上年度的57.648亿港元减少9.385亿港元或16.3%[36][37][38][39][40] - 回顾期经营溢利为4.334亿港元,较上年度的3.153亿港元增加1.181亿港元或37.5%,经营利润率由5.5%上升至9.0%[36][37] - 回顾期净利润为2.776亿港元,较上年度的2.159亿港元增加6170万港元或28.6%,净利润率由3.7%上升至5.8%[36][37] - 回顾期间毛利为6799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5520万港元或8.8%,毛利率由10.8%升至14.1%[48] - 回顾期间经营溢利为4334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11810万港元或37.5%,经营利润率由5.5%升至9.0%[48] - 回顾期间EBITDA为5048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10070万港元或24.9%,EBITDA占收益比率由7.0%升至10.5%[48] - 回顾期间其他收入为504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2870万港元或132.3%,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3090万港元[48] - 回顾期间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亏损2860万港元,上年度为亏损1620万港元,主要因人民币贬值汇兑亏损1380万港元[48] - 回顾期间经营开支总额为2683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4660万港元或14.8%,经营开支占收益百分比由5.5%增至5.6%[48] - 回顾期间分销及销售开支为481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330万港元或21.7%,占收益百分比由1.1%减至1.0%[48] - 回顾期间行政开支为1245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910万港元或13.3%,占收益百分比由2.5%增至2.6%[49][50] - 回顾期间研发开支为957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420万港元或12.9%,占收益百分比由1.9%增至2.0%[50] - 回顾期间融资成本为8860万港元,上年度为5580万港元[51] - 回顾期间除税前溢利为3.424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8610万港元或33.6%[51] - 税项开支由上年度的4040万港元增加至回顾期间的6480万港元,实际税率由15.8%上升至18.9%[51] - 回顾期间集团溢利为2.776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6170万港元或28.6%,净利率为5.8%,上年度为3.7%[51] - 回顾期间每股基本盈利为14.2港仙,上年度为11.1港仙[51] - 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经营溢利为4.334亿港元,较之前增加1.181亿港元 [69] - 集团回顾期间经营产生的现金为10.557亿港元,较上年度经营所用的现金13.934亿港元增加175.8% [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13.10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20.506亿港元减少,周转日数由96日增加至111日 [71][72][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项为21.418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2.665亿港元增加,周转日数由72日增加至98日 [73][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逾期超过90日的逾期结余占应收账项总额的0.07% [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7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2.747亿港元减少 [76] - 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EBITDA为5.048亿港元,较之前增加1.007亿港元 [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项为14.938亿港元,较3月31日的8.673亿港元增加,主要因服务器业务增加[77] - 集团应付账项周转日数从59日增至78日[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增至1.41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025亿港元增加,主因薪金及员工相关成本应付款项增长[78][80] - 回顾期内公司投资8050万港元购置有形资产,资金来自内部资源[79][81] - 2023年12月31日及3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为9.579亿港元及9.746亿港元[77][8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55.3%,上年度为64.9%,减少因立讯集团贷款及银行贷款减少[82][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最大客户应占集团总营业额的百分比约为16.4%,上一年度为21.2% [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五大客户总计应占集团总营业额约为61.6%,上一年度为68.6% [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期内直接总成本约15.1%,上一年度为33.4% [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总金额合共占直接总成本约37.9% [1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据中心分部收益由上年度的7.909亿港元增加100万港元至回顾期的7.91亿港元[40][42] - 电讯分部收益由上年度的6.44亿港元减少8860万港元或13.8%至回顾期的5.554亿港元[40][41][42] - 医疗设备分部收益为2.58亿港元,较上年度的2.456亿港元增加1240万港元或5.0%[40][41][42] - 工业设备分部收益由上年度的4740万港元减少2300万港元或48.5%至回顾期的2440万港元[40][43] - 汽车分部收益由上年度的1.62亿港元减少6160万港元或38.0%至回顾期的1.004亿港元[40] - 汽车分部回顾期收益为10040万港元,较上年度1.62亿港元减少6160万港元或38.0%[44][47] - 网络电缆分部回顾期收益为7.887亿港元,较上年度12.547亿港元减少4.66亿港元或37.1%[45][47] - 特种电缆分部回顾期收益为7700万港元,较上年度9240万港元减少1540万港元或16.7%[46] - 服务器分部回顾期收益为22.314亿港元,较上年度25.278亿港元减少2.964亿港元或11.7%[46] - 工业设备分部回顾期收益为2440万港元,较上年度4740万港元减少2300万港元或48.5%[46]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去年公司拓展业务至服务器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今年该业务通过调整客户/产品组合及售价结构改善盈利能力,大幅增加收益和溢利[14] - 为扩张中国及亚洲以外市场份额,公司于回顾期内在墨西哥设立全资附属公司Linkz Mexico,预计新厂房2024年投产[14] - 为跟上医疗设备需求增加趋势,公司于回顾期内成立昆山汇聚和江西汇聚,拓展医疗设备电线产品产能及研发能力,2023年9月已开始生产[14] - 继立讯精密收购后,公司与立讯集团进行多维度运营整合,去年完成客户、供应商、市场资源整合及设备、技术、研发能力共享[15] - 立讯精密正对公司运营和财务状况进行战略审查,积极探索公司增长和发展的商机[24] - 立讯精密将利用立讯集团平台优势和市场地位,引入战略资源,加强公司持续增长潜力和核心竞争力[24] - 展望2024年,集团将整合企业资源和产品创新促进现有业务增长,把握投资机遇实现业务多元化[26] - 立讯精密与公司战略合作,公司将发挥立讯集团平台优势和市场地位,增强市场增长潜力和核心竞争力[25] - 集团对5G相关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的持续增长保持积极态度[58][59] - 公司去年拓展业务至服务器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60][61] - 公司预计2024年在墨西哥的新厂投产,生产数字电线及汽车配电线产品[61] - 公司于2023年成立昆山汇聚和江西汇聚,9月开始生产医疗设备电线产品[62][65] 财政年度与核数师变更 - 公司聘请立信德豪为新核数师,以配合立讯集团的核数安排,提高核数服务效率[15] - 自2023/24财政年度起,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3月31日改为12月31日,以配合立讯集团及主要运营附属公司[15] - 公司财政年度结束日已由3月31日变更为12月31日[18] - 公司财政年度结束日于2023/24财政期间由3月31日变更为12月31日,回顾期业绩涵盖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30][32] - 公司被立讯精密收购后,与立讯集团进行多元经营整合,包括变更核数师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变更财政年度结束日以与立讯集团及内地主要经营附属公司一致[29][31] - 公司财政年度结束日从2023/24财政期间开始由3月31日变更为12月31日[54][56] 股息政策与派付 - 公司建议向股东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末期股息每股0.7港仙(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为0.5港仙),总额约1360万港元[18][19] - 董事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末期股息每股0.7港仙,总额约1360万港元[5
汇聚科技(0172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2 16:3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入在2023年9月份的六个月内下降了19.9%,为2,626.7百万港元[11] - 毛利润增长了29.8%,达到405.0百万港元[11] - 期内溢利增长了65.7%,达到151.3百万港元[11] - 公司的收入为2,626.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9%[22] - 公司的经营利润为235.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06.5百万港元[22] - 毛利为405.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9.8%[37] - 本集团报告期间的利润为1.5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亿港元,增幅为65.7%[49] - 每股基本盈利为7.8港仙,较去年同期增长3.1港仙[50] - 董事会宣布中期股息每股0.75港仙,总额约为14.6百万港元[51] - 税项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2.7百万港元增加至报告期间的35.8百万港元,实际税率由12.2%上升至19.1%[4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拓展服务器业务和JDM/ODM业务模式,改善了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15] - 数据中心分部收入大幅增加,增加了126.1百万港元或35.2%至484.1百万港元[26] - 醫療設備分部收入增加16.6百万港元或12.9%,达到145.1百万港元[28] - 公司成立两家全资子公司,以扩大医疗设备电缆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预计医疗设备电缆需求将持续增加[59] - 公司相信汽车线束产品有助于提供更广泛的产品组合,拓展独特客户群,抓住电动汽车市场机遇[61] - 公司与立讯精密进行战略合作,旨在发展成为全方位的网络解决方案及基础设施供应商,创造更大价值[63] 财务管理及股东情况 - 公司股东资金于2023年9月30日约为12.13亿港元,较3月31日增加80.6百万港元或7.1%,每股股东资金增至0.62港元[65]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87亿港元,较3月31日增加34.5%,主要由立讯集团提供的贷款用于资金周转[66] - 集团银行存款抵押金额分别为4.123亿港元和9.746亿港元[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的负债比率为68.4%,较2023年3月31日的64.9%有所增加[69] - 公司股本仅包括普通股,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股本为1,945,952,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71] 企业管治及股权概况 - 柯天然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0,488,000股,占比0.54%[80] - 黄志权先生持有公司股份7,528,000股,占比0.39%[80] - 王来春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1,380,594,000股,占比70.95%[80] - 何显信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000,000股,占比0.05%[80] - 陆伟成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824,000股,占比0.09%[80] - 公司已终止2018年股份购买计划,并采纳了2023年股份购买计划[155][162] - 2023年股份购买计划的目的是吸引和挽留最优秀的人才,为合格参与者提供额外激励,并推动公司业务的成功[155][163]
汇聚科技(0172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7 22:4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6.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80亿港元下降19.9%[2] - 同期毛利为4.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2亿港元增长29.8%[2] - 期内溢利为1.5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130万港元增长65.7%[2] - 每股基本盈利为7.8港仙,较去年同期的4.7港仙增长66.0%[2] - 毛利率为15.4%,较去年同期的9.5%增加5.9个百分点[2] - 净利率为5.8%,较去年同期的2.8%增加3.0个百分点[2] - EBITDA/收益为10.8%,较去年同期的5.3%增加5.5个百分点[2]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收益26.2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8亿港元减少6.533亿港元或19.9%[30] - 报告期内的经营溢利为2.35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86亿港元大幅增加1.065亿港元或82.8%[30] - 报告期内的经营利润率由3.9%上升至9.0%[30] - 公司报告期收益为2626.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53.3百万港元或19.9%,主要因服务器和数字电线业务收益减少[31][32] - 报告期毛利为405.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0百万港元或29.8%,毛利率从9.5%升至15.4%[31][37] - 报告期经营溢利为235.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6.5百万港元,经营利润率从3.9%升至9.0%[31] - 报告期除税前溢利为187.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3.1百万港元,实际税率从12.2%升至19.1%[31] - 报告期内溢利为15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0.0百万港元,净利润率从2.8%升至5.8%[31] - 报告期经营溢利为2.35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65亿港元或82.8%,经营利润率为9.0%,去年同期为3.9%[38] - 报告期EBITDA为2.8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03亿港元或63.7%,EBITDA占收益比率由5.3%升至10.8%[38] - 报告期其他收入为16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10万港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180万港元[38] - 报告期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亏损28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020万港元,主要因人民币贬值产生汇兑亏损2680万港元[38] - 报告期经营开支总额为1.5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20万港元或6.6%,占收益百分比由5.2%增至6.0%[39] - 报告期融资成本为49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520万港元[40] - 报告期除税前溢利为1.8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310万港元或79.9%[40] - 报告期税项开支为35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70万港元,实际税率由12.2%升至19.1%[41] - 报告期溢利为1.5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000万港元或65.7%,净利润率为5.8%,去年同期为2.8%[41] 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99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2.40亿港元有所下降[6] - 同期流动资产为46.1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8.67亿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24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44亿港元有所增长[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60419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541265千港元有所增加[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95829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69786千港元有所减少[28] - 2023年9月30日股东资金约为12.1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1.324亿港元增加8060万港元或7.1%[45] - 2023年9月30日每股股东资金由0.58港元增加6.9%至0.62港元[45] - 2023年9月30日银行结馀及现金为3.87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2.88亿港元增加34.5%[45]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为7.589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3.481亿港元减少5.892亿港元或43.7%[45] - 2023年9月30日及3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为4.123亿港元及9.746亿港元[47] - 2023年9月30日负债比率为68.4%,3月31日为64.9%[4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关收购已订约但尚未于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作出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为198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070万港元[5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电线组件、数字电线、服务器的分部收益分别为1060165千港元、560659千港元、1018737千港元,分部总计2639561千港元,总计收益262669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58456千港元、804235千港元、1530925千港元,可呈报分部总计3293616千港元,总计收益3279977千港元[13][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电线组件、数字电线、服务器的分部业绩分别为134765千港元、18146千港元、76079千港元,分部总计228990千港元,除税前溢利187094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77628千港元、66342千港元、 - 10132千港元,可呈报分部总计133838千港元,除税前溢利104035千港元[13][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电线组件、数字电线、服务器的可呈报分部资产分别为1288702千港元、1347676千港元、3165193千港元,综合总资产5817189千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分别为433550千港元、274515千港元、511341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4592816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电线组件、数字电线、服务器的可呈报分部资产分别为1299441千港元、1439428千港元、3349041千港元,综合总资产6106964千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分别为567367千港元、266079千港元、299226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4962894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光纤、铜电线组件收益分别为512781千港元、547370千港元,总计106015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65821千港元、492635千港元,总计958456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Cat 6/6A、Cat 5/5e、Cat 7/7A电线及特种线数字电线收益分别为433695千港元、44102千港元、13408千港元、57584千港元,总计548789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644669千港元、50975千港元、38651千港元、56301千港元,总计790596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服务器销售产品收益1009294千港元,转售服务器相关部件佣金收入8463千港元,总计1017757千港元;2022年同期销售服务器产品收益1530925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按确认收益时间划分,随时间确认收益481252千港元,某一时间点确认收益2145445千港元,总计262669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56310千港元、2923667千港元,总计3279977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荷兰、香港及其他地区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1711693千港元、485527千港元、140149千港元、75494千港元、58471千港元、155363千港元,总计262669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373145千港元、400935千港元、103057千港元、94113千港元、77389千港元、231338千港元,总计3279977千港元[18] - 数据中心分部收益为484.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6.1百万港元或35.2%[33] - 电讯分部收益为348.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1百万港元或1.2%,利润率有所改善[33][34] - 医疗设备分部收益为145.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6百万港元或12.9%[33][35] - 服务器分部收益为1017.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13.1百万港元或33.5%,利润能力相对改善[33][36] 其他财务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外汇亏损净额、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收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分别为 - 26790千港元、 - 1167千港元、 - 114千港元、0千港元,总计 - 2807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 - 19685千港元、 - 219千港元、115千港元、 - 443千港元,总计 - 20232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利息中租赁负债为1552千港元,银行借款为11756千港元,其他借款为35742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503千港元、18666千港元、5013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中香港利得税为5060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625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6329千港元、14542千港元[21]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中国附属公司一般税率为25%,部分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实体享15%优惠税率[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中期,就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5港仙,总金额9730000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港仙、19460000港元[23] - 2023年11月27日,公司董事会议决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75港仙,合共14595000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511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0584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土地及楼宇重估收益约923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4305000港元[25] - 若土地及楼宇无重估,2023年9月30日使用权益资产账面价值约80008000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84324000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58179000港元,使用权益资产4021000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51211000港元、29341000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订立一项三年期厂房场所新租赁协议,确认使用权益资产及租赁负债均为4021000港元;2022年同期均为29341000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铜价为每吨8408美元,较去年同期的8594美元下跌2.2%[30] - 报告期内,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较去年同期下跌4.3%,换算为港元的人民币收益减少7690万港元,占公司收益的2.9%[30] - 人民币兑港元于2023年9月30日的收市汇率较2023年3月31日下跌4.6%,导致应收人民币款项及应付美元款项产生重大汇兑亏损[30] - 报告期铜价下跌2.2%,影响收益约6.2百万港元,占比0.2%;人民币贬值4.3%,减少收益76.9百万港元,占比2.9%[32]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75港仙,总额约为1460万港元[41] 公司运营及相关事项 - 公司给予贸易客户的信贷期介乎30至120日,供应商授予的信贷期介乎30至120日[27][2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3261000港元,去年同期为410000港元[27]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5610万港元购置有形资产[46] - 公司于墨西哥设立新全资附属公司,新厂房预计2024
汇聚科技(0172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31 12:00
公司概况 - 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并在中国上海、苏州和惠州设有生产设施[4] - 公司目前生产和供应各种铜和光纤电缆组件、数字电缆产品和服务器[5] - 公司的业务以定制电缆产品为特色,供应各种规格的电缆产品[6] -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电子互连产品的领先供应商,每次都能提供世界一流的质量、产品和服务[7] - 公司的战略是成为5G电信、数据通信、医疗设备、运输和工业领域市场领导者的电缆产品和高性能互连产品的一级供应商[8] - 公司的竞争优势包括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定制和灵活的生产平台、高效的生产能力和广泛的质量控制[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营收达到5764.8亿港元,同比增长60.6%[11] - 年内溢利为215.9亿港元,同比增长28.3%[11] - 公司股东资金为1132.4亿港元,同比增长7.7%[11] - 公司现金流量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为1393.4亿港元,同比下降630.8%[11] - 毛利率为10.8%,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11] - 净利润率为3.7%,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11] 业务拓展与合作 - 公司已通过成立全资子公司进入服务器业务,以拓展现有的电线电缆产品至更大客户组合[16] - 公司与立讯精密进行多维度的经营整合,包括整合客户、供应商、市场资源,共享设备、设施、技术和研发能力[17] - 公司计划在墨西哥设立新工厂以增加在中国和亚洲以外市场的市场份额[23] 产品市场前景 - 公司预计医疗设备电缆的需求将继续为2023财政年度的订单带来正面影响[25] - 公司相信汽车配线产品可以帮助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产品组合,抓住电动汽车市场的机遇[26] - 公司计划继续扩大服务器业务,以抓住中国云服务和通讯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27] 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 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有关派发股息政策[doc id='169']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338.5百万港元[178] - 公司已有条件地采纳了2023年购股权计划并终止了2018年购股权计划[179] - 公司组织章程和开曼群岛法例中没有规定优先购买权[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