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01919)

搜索文档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物流指数报664.8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京沪高铁等
金融界· 2025-04-02 15:56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物流指数的行情、表现、编制规则、持仓情况及样本调整规则 [1][2] 指数行情与表现 - 4月2日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物流指数报664.86点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53%,近三个月下跌3.20%,年至今下跌3.20% [1] 指数编制规则 - 中证沪港深主题指数系列基于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样本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结合中证行业分类主题定义选取样本,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情况 - 十大权重分别为京沪高铁(9.37%)、顺丰控股(6.77%)、中远海控(5.95%)、中通快递 - W(4.55%)、大秦铁路(4.25%)、港铁公司(2.87%)、中远海控(2.47%)、极兔速递 - W(2.36%)、海航控股(2.34%)、中国东航(2.03%)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5.88%、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26.37%、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17.75%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铁路运输占比18.28%、航运占比17.98%、快递占比16.64%、航空运输占比14.16%、物流综合占比10.38%、高速公路占比9.70%、港口占比9.00%、油气流通及其他占比3.17%、公路运输占比0.70% [2] 指数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系列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变动时进行相应调整 [2]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28 18:36
股份数据 - 2025年3月27日开始时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199,780,000,库存股份为0[3] - 2025年3月28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199,780,000,库存股份为0[3]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319,978,000股[19]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购回股份数目为227,960,500股[19] - 已购回股份占购回授权决议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的百分比为7.1243%[19] 股份购回情况 - 2024年10月31日至2025年3月28日期间多次购回股份,各次购回股份数量、占比及每股价格不同[4][6][7][8][9][10][11][19] - 2025年3月28日公司购回股份680,000股,付出价格总额8,289,880港元[19] 其他信息 - 购回授权的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4年5月29日[19]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的暂停期截至2025年4月27日[19] - 公司确认在交易所的购回及另一家证券交易所的购股活动按相关规则进行[19] - 公司已履行上市的一切先决条件及批准证券上市买卖函件所载条件[15]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变动百分比参照“翌日披露报表”所披露的期初结存计算[16]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27 18:47
股份数据 - 2025年3月26 - 27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数目为3,199,780,000,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319,978,000股[19]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购回股份数目为227,280,500股[19] - 已购回股份数目占购回授权决议获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数目的7.103%[19] 股份购回 - 2024年10月31日至2025年3月27日有多笔股份购回,如2024年10月31日购回3,109,000股,占比0.0972%,每股购回价HKD11.62[4] - 2025年3月27日购回普通股股份510,000股,付出价格总额为6,217,400港元[19] 其他信息 - 购回授权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4年5月29日[19]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的暂停期截至2025年4月26日[19] - 公司已履行上市相关先决条件、规定文件已存档、物业交易已完成[15]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26 18:45
股份数量 - 2025年3月25 - 26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3,199,780,000,库存股份数目为0[3] 股份购回 - 2024年10月31日至2025年3月26日多次购回股份,各次购回数量、占比及每股价格不同[4][6][7][8][9][10][19] - 2025年3月26日购回股份773.6万股,付出价格总额9547.061万港元[19]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购回股份数目为2.267705亿股,占比7.0871%[19]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3.19978亿股[19] 其他 - 股份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已获董事会授权批准,且遵循相关规定[12] - 购回授权的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4年5月29日[19]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的暂停期截至2025年4月25日[19] - 公司确认购回活动按相关规则进行,说明函件资料无重大变动[19] - 上市发行人购回股份须填妥第二章节,出售库存股份须填妥第三章节[19][21] - 期终结存日期为最后一宗披露的相关事件的日期[18]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25 18:30
股份数据 - 2025年3月24 - 25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3,199,780,000,库存股份0,总数3,199,780,000[3] - 2024年10月31日至2025年3月25日多次购回股份,各次数量、占比及每股价格不同[4][7][9][10][12][20] - 公司购回授权可购回股份总数319,978,000股[20] - 已购回股份219,034,500股,占决议通过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6.8453%[20] - 购回股份(拟注销)数目为7,000,000股[20] 其他信息 - 公司为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1919,普通股H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0] - 购回授权决议于2024年5月29日获通过[20]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停期截至2025年4月24日[20] - 公司确认购回按相关规则进行,说明函件资料无重大变动[20] - 除豁免外,购回股份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等[22]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24 18:45
股份数据 - 2025年2月28日和3月24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总数均为3,199,780,000,库存股份为0[3] - 购回授权可购回股份总数为3.19978亿股[20] - 根据购回授权已购回股份2.120345亿股,占比6.6265%[20] 股份购回 - 2024年10月31日至2025年3月24日多次购回股份,各次数量、占比及每股价格不同[4][7][9][10][12][20] - 2025年3月24日购回396.4万股,付出4948.496万港元,每股12.28 - 12.64港元[20] 其他 - 购回授权决议于2024年5月29日获通过[20]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停期截至2025年4月23日[20]



交易活跃,高股息类资产或为防御策略。港股高股息ETF(159302)盘中换手率9%。中远海控,粤海投资,东方海外国际领涨
界面新闻· 2025-03-24 14:22
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上涨0.37% 成分股中远海控上涨4.67% 粤海投资上涨2.28% 东方海外国际上涨2.18% 中国神华上涨1.91% 农业银行上涨1.83% [1] - 港股高股息ETF上涨0.44% 最新价报1.14元 盘中成交额达1072.66万元 换手率8.93% 近2周累计上涨1.07% [1] 资金流向 - 交易活跃推动高股息类资产成为防御策略 部分资金短期调仓至防守型高股息板块 [1] - 港股高股息ETF跟踪指数聚焦港股通范围内高股息红利龙头 近一年股息率达7.67% [2] - 全球降息背景下高股息资产有望吸引更多南向资金 [2] 行业分布 - 港股高股息ETF主要集中于金融 交运和能源行业 [2] 板块风险 - TMT板块面临高估值风险 因交易拥挤度过高且AI应用端未出现现象级爆款 [1] - Deepseek引发中国科技股估值重塑 但TMT板块业绩释放时点尚需等待 [1]
中远海控(01919)续聘信永中和(香港)为境外核数师
智通财经网· 2025-03-21 23:05
文章核心观点 中远海控拟续聘信永中和相关机构为境内外核数师并确定费用 [1] 分组1 - 2025年3月21日董事会通过建议续聘核数师决议案 [1] - 建议续聘信永中和(香港)为2025年度境外核数师、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境内核数师,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 [1] - 2025年度境外核数师审阅/审计费用为780.3万元含税,境内核数师审阅/审计费用为1270万元含税 [1]
中远海控(0191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22: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5年3月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3] - 公司股份包括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含A股及H股)[159]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59]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161] - 公告日期时公司董事包括万敏先生(董事长)等8人[161] - 公司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有1人、2人、3人[163] 财务报表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于2025年3月21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出[14] - 公司载有上市规则附录D2规定资料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登[157] - 公司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刊登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A股年度报告[157]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采用多项准则修订本及诠释,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7] - 多项准则、修订本等需在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采纳,预期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集团收入为2338.59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584.06亿元,增幅33.29%[5] - 2024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491.72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253.12亿元,增幅106.09%[5] - 2024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3.08元[5]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3元(含税)[5] - 2024年度毛利为676.84亿元,2023年为276.01亿元[6] - 2024年度经营利润为590.23亿元,2023年为246.51亿元[6] - 2024年度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83.10亿元,2023年为308.10亿元[7]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913.55亿元,2023年末为2599.91亿元[10]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额为2061.17亿元,2023年末为2025.80亿元[10] - 2024年末权益总额为2850.59亿元,2023年末为2433.51亿元[1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236,781,371千元,2023年为178,527,162千元,同比增长约32.63%[29][30] - 2024年公司年度利润28,396,817千元,2023年所得税前利润33,079,791千元[2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497,472,214千元,2023年为462,570,620千元,同比增长约7.54%[2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212,413,437千元,2023年为219,219,595千元,同比下降约3.10%[26] - 2024年其他收益为21.20213亿元,2023年为51.43349亿元;2024年其他开支为1.75488亿元,2023年为0.75388亿元[34] - 2024年财务收入总额为62.97079亿元,2023年为74.74087亿元;2024年财务费用总额为31.77195亿元,2023年为37.35521亿元;2024年财务收入净额为31.19884亿元,2023年为37.38566亿元[3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11.494089亿元,2023年为4.682974亿元;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部分公司享有5% - 20%优惠税率[38] - 2024年末期拟向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3元,按156.61307924亿股计算应派发现金红利约161.31亿元;2024年度共派发现金红利约244.31亿元,约为净利润50%[39] - 2023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23元,总金额为36.71亿元;2023年度共派发现金红利约118.67亿元,约为净利润50%[39]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491.72465亿元,2023年为238.60169亿元[41][43] - 2024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9.50222368亿股,2023年为161.14681903亿股[41][4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8元,2023年为1.48元[41] - 2024年行使摊薄购股权对假设发行股份的调整为528.1618万股,2023年为3890.7096万股[43] - 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为3.08元,2023年为1.48元[4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和合同资产总计144.97亿元,2023年为134.39亿元[4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和合同负债总计1042.69亿元,2023年为1060.49亿元[46] - 2024年拨备及其他负债总计69.36亿元,2023年为70.43亿元[47] - 2024年有偿合同拨备估计为64.46亿元,2023年为64.93亿元[48] - 2024年收入2338.59亿元,2023年为1754.53亿元,差异为584.06亿元[51] - 2024年经营利润590.23亿元,2023年为246.51亿元,差异为343.73亿元[51] - 2024年年度利润555.93亿元,2023年为283.97亿元,差异为271.96亿元[5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22.63%,同比提升10.83个百分点[53] - 2024年每股收益3.08元,同比提升108.11%[53]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较期初下降约4.69个百分点至42.70%[53] - 2024年末期建议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3元(含税)[5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33,859,079千元,较去年增加58,406,104千元,增幅33.29%[67][69] -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166,175,223千元,较去年增加18,323,486千元,增幅12.39%[67][75]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及一般费用支出10,537,477千元,较去年增加2,293,660千元,增幅27.82%[67][79]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11,494,089千元,较去年增加6,811,115千元,增幅145.44%[67][8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9,312,919千元,较去年增加46,729,090千元,增幅206.91%[67][86]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为184,189,078千元,较上年末增加3,023,638千元,增幅1.67%[85]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497,472,214千元,较上年末增加34,901,594千元,增幅7.55%;负债总额212,413,437千元,较上年末减少6,806,158千元,降幅3.10%[90]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未偿还借款总额为34,675,686千元,净现金149,513,392千元,较上年末增加11,624,870千元;净流动资产83,326,274千元,较上年末增加8,083,114千元,增幅10.74%;净现金(负债)与权益比率为37.88%,较上年末减少1.89个百分点[90] - 2024年短期借款1,703,638千元,较2023年的2,417,519千元减少;长期借款32,972,048千元,较2023年的40,859,399千元减少[9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对联营及合营公司投资余额725.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22亿元[102]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装箱航运业务总收入225,971,372千元,码头业务总收入10,809,999千元,公司及其他业务无收入,总计233,859,079千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装箱航运业务分部营运利润57,485,633千元,码头业务1,714,476千元,公司及其他业务22,802,745千元,总计59,023,154千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收入总计6,297,079千元,财务费用总计3,177,195千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前利润总计67,086,756千元,所得税费用总计11,494,089千元,年度利润总计55,592,667千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净额总计133,135千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非流动资產增加总计38,100,433千元[22] - 2024年集装箱航运业务总收入225,971,372千元,2023年为168,131,000千元,同比增长约34.40%[29][30] - 2024年码头业务总收入10,809,999千元,2023年为10,396,162千元,同比增长约3.98%[29][30] - 2024年集装箱航运业务美洲地区收入66,253,843千元,2023年为41,240,756千元,同比增长约59.68%[29][30] - 2024年码头业务中国地区收入5,204,031千元,2023年为5,081,792千元,同比增长约2.40%[29][30] - 2024年未分配非流动资154,199,231千元,2023年为136,371,096千元,同比增长约13.07%[33] - 2024年中国地区其余非流动资92,927,164千元,2023年为86,022,448千元,同比增长约8.03%[33] - 2024年除海运外供应链收入达409.39亿元,同比增长18.09%[59] - 2024年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225,971,372千元,较去年增加57,840,372千元,增幅34.40%[71] - 2024年码头业务收入10,809,999千元,较去年增加413,837千元,增幅3.98%[72] - 2024年集装箱航运业务成本161,249,456千元,较去年增加17,643,139千元,增幅12.29%[74][76] - 2024年码头业务成本7,775,613千元,较去年增加530,994千元,增幅7.33%[74][77] - 2024年集团集装箱货运量总计25939273标准箱,同比增长10.12%;中远海运营量18343797标准箱,同比增长13.12%[110] - 2024年集团航线收入总计21131503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79%;中远海运营收14405002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81%[111][112] - 2024年集团航线收入折算美元总计29704110千美元,同比增长35.53%;中远海运营收20248808千美元,同比增长35.56%[112] - 2024年集团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22597137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57840372千元;中远海运营收1560599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0011554千元[114] - 2024年集团集装箱航运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为27.88%,较2023年增加10.73个百分点;中远海运为28.14%,增加11.96个百分点[114] - 2024年集团集装箱航运业务净利润5005773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7641101千元;中远海运净利润3147705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8801131千元[114] - 2024年集团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折算美元为31764320千美元,同比增加7911891千美元;中远海运营收21937015千美元,同比增加5473451千美元[114][116] - 2024年集团国际航线单箱收入为1374.86美元/标准箱,较2023年增加319.55美元;中远海运为1450.35美元/标准箱,增加332.7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5-03-21 21:31
审计机构续聘 - 拟续聘信永中和为2025年度境内审计机构,信永中和香港为境外审计机构,待股东大会批准[2] - 董事会会议8票同意通过续聘议案[15] 审计机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信永中和合伙人259人,注册会计师1780人,签过证券审计报告超700人[3] - 2023年度业务收入40.46亿元,审计业务30.15亿元,证券业务9.96亿元[4] - 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项目364家,收费4.56亿元,同行业客户19家[4] - 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和职业风险基金之和超2亿元[5] - 近三年信永中和及从业人员受多种处罚[6] 审计费用 - 信永中和2025年度财务及内控审计费用合计1270万元,与2024年相同[12] - 信永中和香港2025年度财务审计费780.3万元,较上一年降47.9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