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敏华控股(01999)
icon
搜索文档
敏华控股20240516
2024-05-18 22:06
公司业绩 - 公司2024财年总收入为187.98亿港元,同比增长5.7%;毛利率为72.48亿,同比增长8.5%[5] - 公司2024财年税息折旧及拆销前利润为19.7亿港元,增长1.2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3.02亿港元,增长20.2%[5] - 公司2024财年中国市场销售116万套沙发,同比增长25.7%;售后销售78.2万套床垫,同比增长28%[8] - 公司2024财年资产有息负债比例从21.3%下降至20.8%;母公司净利润比率从26.47%上涨至50.9%[8] 市场拓展 - 公司计划在新的一年开设700到800家店铺,同时加大线下市场的拓展力度[11] - 公司在欧洲和海外市场看到强劲增长,预计未来会继续保持增长,主要得益于订单和购买数量的增加以及新产品和功能的开发[13] - 公司将加大对县镇市场的开拓力度,提升市场争夺率,同时计划在海外市场进行品牌出海,考虑电动店、旗舰店等模式[17] 产品研发 - 公司在功能性沙发领域市场占率逐渐提升,将继续加大科技专利投入和新材料研发,控制成本优化,加强产品和渠道规划[16] - 公司将加大科技专利和新材料投入,推出功能性沙发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32] 市场趋势 - 公司在过去一年的活动中,品牌曝光达到了一百多亿,主要集中在国内线下市场[10] - 公司在电商方面遇到了流量成本上升和渠道变化的挑战,因此积极拓宽电商渠道,加大投入在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以降低流量成本提升转化率[10]
敏华控股:业绩表现靓丽,内销份额持续提升、外销深化全球布局
国盛证券· 2024-05-18 21:02
财务数据 - 敏华控股(FY2024)实现营业收入184.11亿港元,同比增长6.1%[1] - 内销收入119.87亿港元,同比增长8.1%[1] - 外销收入61.53亿港元,同比增长3.2%[1] - 预计2025-2027财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28.8/31.8亿港元,同比增长12.3%/11.3%/10.6%[1] - 财务指标显示,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02亿港元,同比增长20.2%[3] - 预计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878亿港元,同比增长11.3%[3] 营运能力 - 营运能力明显改善,库存周转天数为49天,同比减少22天[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3天,同比减少7天[1]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3年至2027年期间,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4] - 公司的营业利润在2024年增长明显,达到2473百万元,增长率为29.7%[4]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在2024年达到2302百万元,同比增长20.2%[4] - 公司的ROE在2024年达到17.6%,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4] - 资产负债率在2024年下降至34.0%,显示公司财务状况良好[4]
敏华控股:内销显经营韧性,外销景气有望延续
国金证券· 2024-05-17 14:3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财年实现营收184.1亿港元,同比增长6.1%[1] - 公司2024财年归母净利润为23.0亿港元,同比增长20.2%[1] - 中国市场沙发/床垫营收同比增长7.7%/14.4%至77.8/29.9亿港元[2] - 公司FY24毛利率同比提升0.9pct至39.4%,主要因原材料成本下降[2] 未来展望 - 公司25-27财年预计EPS分别为0.65/0.72/0.79港元,对应PE分别为11X、10X、9X[3] - 主营业务收入在2022年到2027年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2年为214.97亿港币,2027年预计将达到236.49亿港币[5] - 每股收益预计在2022年到2027年间逐年增长,2022年为0.57港币,2027年预计将达到0.79港币[5] - 净资产收益率在2022年到2027年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为19.19%,2027年预计将降至15.03%[5] 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上涨、品类扩张不及预期、汇率波动是公司面临的风险[4] 投资评级 - 国金证券对投资评级的定义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分别对应不同预期的股价变动幅度[6]
敏华控股(0199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5-16 12:01
总体财务表现 - 二零二四年度总收入为18,798,633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增长5.67%[2] - 二零二四年度净利润为2,396,002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增长28.78%[3] - 本公司股本为1,551,015千港元,储备为10,532,371千港元,总权益为13,075,669千港元[5] - 本公司二零二四年度所得税支出为454,142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度495,497千港元略有下降[24] - 本公司二零二四年度營業利潤为8,821,146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度8,502,750千港元有所增长[28] - 每股基本盈利为59.09港仙,较二零二三年的48.80港仙有所增长[28] - 公司已售商品成本总计为11,163,170千港元,同比增长4.6%[52] - 公司的其他損益为淨虧損304,195千港元,同比增长26.0%[53] - 公司权益擁有人应佔溢利增长至2,302,366千港元,净利润率为12.5%[56] 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沙发及配套产品外部销售收入为18,411,197千港元,分部业绩为3,230,578千港元[19] - 2024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2,257,665千港元,北美为4,284,307千港元,欧洲为1,325,869千港元[22] - 中国市场功能沙发滲透率从二零二二年的7.2%增长至二零二三年的9.7%,预计未来五年有望突破13%[34]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7,781,477千港元,同比增长3.1%[44] - 公司在北美市场的收入为4,025,465千港元,同比增长1.1%[45] - 公司在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的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达到了851,883千港元,同比增长10.5%[46] - 公司床具及配套产品的收入为2,987,854千港元,同比增长9.6%[47] - 公司其他产品的收入为1,819,602千港元,同比增长28.4%[48] - Home集团的收入达到674,136千港元,同比增长10.0%[49] - 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为270,780千港元,同比下降8.5%[50] - 公司其他收入为387,436千港元,同比下降11.5%[51] 财务管理及规划 - 本公司向客户提供30至90日的信贷期,截至二零二四年末,0至90日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653,251千港元[30] - 本公司按发票日期呈列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中,0至90日的金额为709,155千港元[31] - 本公司已订约但未撥備的資本開支为422,558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969,818千港元有所下降[3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273,830千港元,主要以人民币、欧元和美元计值[58] - 公司流动比率为1.3,资本负债比率为34.0%[61] - 公司主要借款以港元、人民币和美元计值,固定利率介乎0.64%至3.50%[60] - 公司的资金管理政策主要是投资低风险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以产生收益[62] 公司发展战略 - 本集团在未来没有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72] - 本集团在未来计划继续推出智能家居产品,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以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77] - 本集团将继续扩大出口市场份额,利用规模化产能供应和成本优势,加强市场渠道拓展,特别是在北美市场[78] - 本集团将利用长期积累的产品、品牌和渠道优势,在中国市场中持续增长市占率,特别是在功能家居领域[79] 公司治理及审计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86] - 審核委員會成员包括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周承炎先生、楊紹信先生、丁遠先生及簡松年先生[87] - 審核委員會与外聘核数师共同审阅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经审核综合业绩[88] - 公司将于6月24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9] - 符合资格的股东将于7月10日收取建议末期股息,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0]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认同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91]
敏华控股(0199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01 16: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全年收入约8,937,56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8%(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约1.6%)[5] - 公司收入约8,937,56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8%,净利润约1,136,04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0%[15] - 公司总收入约9,151,56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0%,毛利率约39.1%[24] - 公司销售沙发产品约882千套,增长约17.0%,其中中国销售沙发产品增长约27.6%[25] - 沙发及配套产品业务收入约6,176,70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9%[26] - 床具及配套产品业务收入约1,491,42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3%[28] - 其他产品收入约906,68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7%[29] - Home集团业务收入约298,21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7%[30] - 其他业务收入约64,54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9%[31] - 敏华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并以总购买价80,911,500港元购回并注销1,500万股普通股[6] 公司股东情况 - 黄先生直接持有3,090,000股股份[62] - 许女士持有2,546,400股股份[63] - Alan Marnie先生持有800,000股股份[64] - 黄女士持有2,068,400股股份[64] - 楊紹信先生实益持有30,000股股份[64] - 敏华投资有限公司实益擁有人持有2,415,782,400股股份,占61.84%[68]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前可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4,996,000[71] - 公司根据2010年和2020年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权数量分别为369,847,720份和370,716,920份[72] - 公司暂无股份奖励计划[7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总收入为91.5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87] -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经营利润为15.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87] -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净利润为11.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87] - 公司中期财务状况表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10.89亿港元,较上一季度略有下降[90] - 公司中期财务状况表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8.79亿港元,较上一季度有所增长[90] - 公司中期财务状况表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总资产总值为199.68亿港元,较上一季度有所增长[90] - 公司中期财务状况表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股东权益总值为124.75亿港元,较上一季度有所增长[90] - 公司中期财务状况表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93亿港元,较上一季度略有下降[91] - 公司中期财务状况表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72.00亿港元,较上一季度有所增长[91] 公司经营情况 - 敏华将致力于提供高性价比好产品,抓住家居领域智能、功能性大趋势,逐步提升在行业市占率[10] - 中国市场沙发销量增长约27.6%至53.5万套[16] - 公司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净现金流量为1,400,994,000港元,投资活动中净现金流量为-1,042,673,000港元,融资活动中净现金流量为70,112,000港元[98] - 公司的整体风险管理政策专注于金融市场的不可预见性,力求减少对财务表现的潜在不利影响[112]
敏华控股(0199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5 12:01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敏华控股有限公司总收入为9,151,563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2] - 本公司權益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为1,136,04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3]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1,088,955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4] - 本集团分部收入主要来源于沙发及配套产品、床具及配套产品以及其他产品[15] - 2023年上半年,沙发及配套产品外部销售收入达到6176.7千港元,占总收入的最大比例[1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是本集团最大的市场,收入达到6069.9千港元,占总收入的最大比例[18] - 本集团分部业绩表现稳健,除所得税前溢利达到1414.3千港元[15] - 本集团分部业绩在2023年上半年相比2022年同期有所增长,表现良好[15] - 本集团分部业绩主要受到沙发及配套产品、床具及配套产品的外部销售收入影响[15] - 本集团分部业绩中,中国市场的表现最为突出,收入占比最高[18] - 本集团分部业绩中,沙发及配套产品的外部销售收入最为显著,达到6176.7千港元[15] - 本集团分部业绩中,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414.3千港元,表现稳健[15] - 本期所得税支出为229,71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92,061千港元有所下降[20] - 美国企业所得税支出按稅率21%计算,为79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052千港元有所下降[22] - 每股基本盈利为29.05港仙,较上年同期的27.80港仙有所增长[24] - 期内支付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较上年同期的每股0.17港元有所下降[24] 市场表现 - 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了约6,069,863千港元的收入,沙发销量增长约27.6%[36] - 公司在中国市场拥有6,888间品牌专卖店,店铺数量净增长417间[37] - 公司在北美市场收入约为2,037,44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0.5%[39] - 公司在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的主营业务收入为约532,04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0.6%[40] - 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受到欧美需求逐步复苏过程的影响,北美市场收入下降约5.4%[39] - 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受到欧美需求逐步复苏过程的影响,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沙发销售下降约8.8%[40] - 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受到欧美需求逐步复苏过程的影响,Home集团的收入同比上升约6.7%[41] 财务状况 -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淨額为1,659,768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1,598,310千港元有所增长[25] - 0至90日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为1,565,758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1,535,390千港元有所增长[26] -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为837,445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950,941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0至90日的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为831,390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950,475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有抵押的银行借款为1,895千港元,无抵押的银行借款为4,707,142千港元[28] 公司发展计划 - 本集团未来计划着重提升产品品质,加强产品创新研发,实现更多功能升级,如智能沙发和床垫产品研发创新[77] - 本集团将加大投入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实施五年管培生计划,加强组织年轻活力梯队建设[78] 股东回报 - 董事会决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5.0港仙,支付给截至2023年12月1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79] - 本公司于2023年5月以总购买价80,911,500港元购回15,000,000股普通股[80] - 股份已于2023年6月注销,已发行股本相应减少[80]
敏华控股(0199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5-31 19:16
公司治理 - 黄敏利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主席、行政总裁,负责整体日常管理和制定发展策略[4] - 许慧卿女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负责一般行政及零售销售业务[5] - Alan Marnie先生负责开拓英国、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家具市场,具有超过32年的行业经验[6] - 戴全发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家具制造业务,拥有超过20年的行业经验[8] - 黄影影女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国际市场中心业务,同时是首席品牌官和大中华区副总经理[9] - 周承炎先生是BC科技集团、中国恒大集团、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中国儒意控股、普达特科技和理文造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主席[10] - 简松年先生是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也是本公司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成员[11] - 丁远先生自2016年12月31日起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本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具有20年以上的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企业治理和并购方面的经验[13] - 楊紹信先生是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还担任中国工商银行、腾讯控股和信义玻璃控股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丰富的会计和管理经验[15]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财政年度总收入为177.88亿港元,同比下降18.4%[20] - 二零二三财政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9.1亿港元,同比下降14.8%[20] - 敏华主要外销市场为美国,外销出口相较去年同期下滑24.8%[21] - 中国区主营收入为111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5.9%[23] - 敏华在中国区实现沙发销售套数89万套,同比略增[26] - 敏华计划加大客户拓展力度,开拓出口新品类以对冲出口短期需求不振的压力[22] - 敏华将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好用、好看、好价格的差异化产品,以提升行业市占率[27] - 敏华稳健拓展线下渠道,新增门店503家[26] - 敏华面临着中国市场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需要增强稳健经营能力[30] - 敏华将深刻洞察行业发展底层规律并做出迅速调整,以适应未来存量主导时代[27] - 本集团中國市场主营业务收入由5,495,260千港元增长至13,563,935千港元,增长146.8%[31] - 本集团在北美市场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188,84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1%[38] - 本集团在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1,06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5%[40] - 本集团整体毛利率约为38.5%,较上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42] - 本集团销售沙发产品约1,502千套,较上年同期下降20.8%[43] - 沙发及配套产品业务收入约12,298,60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9%[43] - 在中国市场,沙发及配套产品业务收入约7,546,52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5%[44] 环保可持续发展 - 公司将绿色環保理念納入經營,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嚴格管控排放物及廢棄物[101] - 公司積極落實氣候變化戰略,開展氣候變化風險識別工作,採取節能減排等行動減緩全球氣候變化[101] - 公司新開發1.77兆瓦和2.58兆瓦兩項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預計發電量分別為150萬千瓦時和250萬千瓦時[102]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总用水量为882,813.16噸,较上一期减少了23.1%[113] - 公司共使用不同种类包装物料约为19,240噸,对产品进行技术改善,将木塑床边板升级改造,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13] - 公司制定了《水电节能环保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能耗管理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生产成本和持续管控目的[114] - 公司在二零二三财年消耗天然气为6,248,616.32立方米,消耗柴油为4,560,852.45升,外购电力消耗为44,277,575.00千瓦时[116] - 公司严格执行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管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推行污染物治理标准化管理模式,控制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116] - 公司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加强污水治理,减少污水排放量,做好污水处理回用和生产废水处理工作[117] - 公司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产生有机废气的分厂必须安装废气处理装置,降低粉尘浓度,减少废气排放[119] - 公司注重明确一般廢棄物及危險廢物的标准,规定了廢棄物的产生控制、贮存管理、处理的作业流程,全面保障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廢棄物管理[119] - 公司设立了危险废物管理目标,采取措施降低危险废
敏华控股(0199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5-15 12:17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总收入为177.8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17.88亿港元有所下降[2] - 二零二三年度净利润为18.58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3.17亿港元有所下降[3] - 本公司股本为15.68亿港元,储备为99.88亿港元,总权益为125.28亿港元[5] - 二零二三年股息总额为1,255,538千港元[30] - 每股基本盈利为48.80港仙,每股攤薄盈利为48.77港仙[29] - 二零二三年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淨額为1,598,310千港元[31] - 二零二三年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总额为950,941千港元[33] - 二零二三年法律索賠撥備为84,528千港元[33] - 本公司权益擁有人應佔溢利从2022财政年度约2,247,491千港元下降约14.8%到2023财政年度约1,914,914千港元[63] - 董事会建议宣派每股10港仙的末期股息,总股息占本公司权益擁有人应佔溢利的约51.2%[64] - 本集团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于2023年3月31日约为3,738,234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长约907,675千港元[65] - 本集团的毛利率从2022财政年度的约36.7%增长到2023财政年度的约38.5%[63] - 本集团的流动比率于2023年3月31日约为1.2,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6.1%[68] - 本集团的總員工成本为约2,934,144千港元,董事酬金约为15,799千港元[81] - 公司于2023财政年度以总购买价约58,958,729港元购回11,647,600股普通股[82] - 羅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认同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97] 业务表现 - 本集团在中国市场主营业务收入由5,495,260千港元增长至13,563,935千港元,增长146.8%[37] - 本集团在北美市场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188,84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6.1%[43] - 本集团连续五年蝉联全球功能沙发销售量第一企业[38] - 本集团在中国市场線下銷售渠道擁有6,471間品牌專賣店,疫情期间实现店铺净增长503间[41] - 公司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创新研发,推出升级版功能沙发,全球销量第一的智能铁架产品[83] - 公司将加大投入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实现沙发生产工艺创新,降低生产成本[84] - 公司继续实施霸占中国市场战略,致力于提供差异化产品,扩大海外市场份额[86] 财务报表 - 本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财务报表编制[9] - 本集团已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第37号等新订及经修订准则[11] - 本集团尚未采纳的新订准则、准则修订本及解释[13] - 本集团正在评估新订准则及修订本对其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14] 分部业绩 - 分部资料显示沙发及配套产品、床具及配套产品、其他产品、其他业务、Home集团业务的收益和业绩数据[15][20][21] - 沙发及配套产品分部被视为独立经营分部,已按不同类别产品的表现汇集为单一可呈报分部[16] - 公司执行董事根据各分部的经营业绩作出决策,审阅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的账龄分析报告[17] - 分部业绩包括除所得税前溢利、其他收入、应占合营公司业绩、汇兑收益或净额等多项指标[18][20][21] - 比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分部收益和业绩与2022年同期相比的变化情况[20][21] - 分部业绩数据中包括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损益、折旧及摊销、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减值准备等信息[21][22]
敏华控股(0199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01 17:34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8.0%,内销折港币收入下降9.8%,人民币口径内销下降5.6%,出口收入下降4.7%[9] - 2023财年上半年生产成本下降12.8%,毛利率上升2.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6%[9] - 2023财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同比增长10.5%[9][12] - 公司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总收入约9,533,349千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10,357,936千港元减少约8.0%,整体毛利率约38.8%,去年同期约36.2%[20] - 直接成本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约5,680,951千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6,514,226千港元减少约12.8%,其中原材料成本减少15.4%,员工成本减少5.4%,生产开支增加10.9%[25] - 销售及分销开支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约1,843,264千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2,015,834千港元下降约8.6%,占收入百分比从约19.7%增至约19.8%[30] - 财务成本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约61,068千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33,505千港元增加约82.3%,主要是贷款利息支出,因利率上升导致[33] - 所得税开支从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237,367千港元上升约23.0%至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约292,061千港元,所得税占除税前溢利比重从约18.8%升至约21.5%[3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从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988,136千港元增长约10.5%到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约1,092,131千港元,纯利率从约9.7%升至约11.8%[3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9,533,3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357,936千港元[63] - 该时期内,公司毛利为3,608,0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700,225千港元[63] - 公司经营溢利为1,419,51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91,249千港元[63]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360,23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62,951千港元[63] - 期内溢利为1,068,17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25,584千港元[63] - 期内全面(亏损)/收入总额为 -254,21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84,165千港元[63] - 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092,13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88,136千港元[6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为27.80港仙,2021年同期为24.96港仙[6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728,501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1,180,502千港元[66]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9,019,811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0,521,244千港元[66]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80,35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29,394千港元有所下降[67]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6,871,730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7,443,677千港元有所下降[67] - 2022年9月30日负债总额为7,152,08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7,773,071千港元有所下降[67] - 2022年9月30日权益及负债总额为19,019,811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0,521,244千港元有所下降[6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总计期末结余为12,197,861千港元[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非控股权益期末结余为973,731千港元[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保留盈利期末结余为6,725,224千港元[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权储备期末结余为24,801千港元[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份溢价期末结余为2,344,444千港元[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本期末结余为1,582,964千港元[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7242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2.51378亿港元[7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8017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3.47603亿港元[7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3708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38437亿港元[7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8.44829亿港元,期初为28.25704亿港元,受汇率变动影响减少2.09883亿港元;2021年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65338亿港元,期初为24.04027亿港元,受汇率变动影响增加1.5819亿港元[7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7099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5.85184亿港元[72] - 2022年其他收入为244,323千港元,较2021年的143,485千港元增长约70.3%,其中政府补助从81,914千港元增至169,871千港元[89] - 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为25,121千港元,较2021年的2,856千港元有所增加,主要因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和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增加[90] - 2022年存货成本为4,582,001千港元,较2021年的5,419,479千港元有所下降;存货减值拨备为12,585千港元,较2021年的2,119千港元大幅增加[91] - 2022年财务成本为61,068千港元,较2021年的33,505千港元增长约82.3%,主要是银行借款利息增加[92]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292,061千港元,较2021年的237,367千港元有所增加,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从164,406千港元增至215,966千港元[93]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7.80港仙,较2021年的24.96港仙有所增长;摊薄每股盈利为27.78港仙,较2021年的24.90港仙也有所增长[95] - 2022年就2021年支付末期股息667,877千港元,每股0.17港元;2021年就2020年支付末期股息633,588千港元,每股0.16港元[96] - 公司董事决议于2022年12月2日向股东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2021年为每股0.13港元[96]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区品牌销售业务占集团2023财年上半年收入超60%[15] - 2023财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售收入6,016,887千港元,主营业务收入5,713,29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7%[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在中国共有6,230间品牌专卖店,2023财年上半年专卖店数目净增长262间[16] - 2023财年上半年北美市场主营销售收入2,564,09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0.1%[17] - 2023财年上半年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不包括Home集团)主营销售收入为670,08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1%[18] - 2023财年上半年Home集团主营销售收入同比减少39.9%[19] - 以客户所在地划分,2022年中国(含香港及澳门)收益为57.75388亿港元,北美为25.6409亿港元,欧洲为5.46829亿港元,其他为4.02719亿港元,总计92.89026亿港元;2021年中国(含香港及澳门)收益为65.3064亿港元,北美为25.6234亿港元,欧洲为7.2475亿港元,其他为3.96721亿港元,总计102.14451亿港元[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地区市场中,中国(含香港及澳门)收益为57.75388亿港元,北美为25.6409亿港元,欧洲为5.46829亿港元,其他为4.02719亿港元,总计92.89026亿港元[87] 各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不包括Home集团业务,公司销售沙发产品约754千套,较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820千套减少约8.0%,其中中国市场减少1.5%,出口销售减少15.1%[21] - 沙发及配套产品业务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收入约6,707,86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约7,058,984千港元减少约5.0%[22] - 其他产品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收入约2,239,60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约2,559,509千港元减少约12.5%[22] - Home集团业务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收入约279,46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约464,930千港元减少约39.9%[23] - 其他业务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收入约62,09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约131,028千港元下降约52.6%[2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沙发及配套产品外部销售收益为67.07868亿港元,其他产品为22.39606亿港元,其他业务为6209.1万港元,Home集团业务为2.79461亿港元,总计92.89026亿港元[8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沙发及配套产品分部业绩为10.99599亿港元,其他产品为3.51199亿港元,其他业务为851.1万港元,Home集团业务亏损2106.6万港元,总计14.38243亿港元[8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沙发及配套产品外部销售收益为70.58984亿港元,其他产品为25.59509亿港元,其他业务为1.31028亿港元,Home集团业务为4.6493亿港元,总计102.14451亿港元[8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沙发及配套产品分部业绩为9.80557亿港元,其他产品为4.46144亿港元,其他业务为3121.1万港元,Home集团业务为1379.3万港元,总计14.71705亿港元[8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货品或服务类别中,沙发及配套产品制造及分销收益为69.87329亿港元,住宅物业为1426.9万港元,座椅、床垫、智能家具零部件为15.06253亿港元,功能沙发的铁架为7.33353亿港元,服务收入为4782.2万港元,总计92.89026亿港元[87] 集团资金及负债相关数据 - 2022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包括受限制银行结余)约为1,770,992千港元,短期银行存款约为1,304,483千港元[36] - 2022年9月30日,集团短期银行借款及长期借款分别约为4,065,568千港元及约378千港元,浮息及定息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分别为3.84%及3.35%(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分别为1.48%及2.72%)[3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2(2022年3月31日:约1.3),资本负债比率约37.2%(2022年3月31日:约37.0%)[37] - 2022年9月30日,集团受限制银行结余约370千港元,Home集团部分附属公司为融资抵押账面价值约1,095千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3月31日:约1,615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为91.1万港元,无抵押银行借款为40.65946亿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有抵押银行借款为128万港元,无抵押银行借款为43.35582亿港元[104] - 固定利率介乎0.65%至3.90%(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相同);浮息银行借款加权利率为3.84%(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为1.48%),定息银行借款加权利率为3.35%(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为2.72%
敏华控股(0199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6-08 16:3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黄敏利先生57岁,于1992年创立集团,2022年3月21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负责公司整体日常管理及发展策略[8] - 许慧卿女士59岁,1992年加入集团,负责公司香港的一般行政及零售业务[8] - Alan Marnie先生51岁,2010年9月加入集团,负责开拓多个地区家具市场,有超32年行业经验[9] - 戴全发先生48岁,1995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家具制造,有超20年行业经验[10] - 黄影影女士35岁,2009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出口业务、中国零售销售等[10] - 王祖伟先生于2022年4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 - 杨绍信先生于2022年4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 - 冯国华先生于2022年3月21日辞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6] - 周承炎58岁,自2010年3月5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5年企业融资经验[11] - 简松年71岁,自2013年5月20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简松年律师行创办人[12] - 丁远52岁,自2016年12月3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等教学研究有逾20年经验[13] - 杨绍信66岁,自2022年4月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罗兵咸永道多个重要职务[14] - 周承炎为BC科技等6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1] - 简松年为南旋控股等3家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惠州光弘科技董事会副主席[12] - 丁远在卓郎智能等3家上交所上市公司任非执行或独立董事,曾在朗诗绿色地产任独立董事[13] - 杨绍信为中国工商银行和腾讯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4] - 周承炎是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1] - 简松年是公司审核、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999[6] - 公司网站为www.manwahholdings.com[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总收益21,787,920千港元,毛利率36.7%,营业利润率12.3%,净利润率10.5%[16] - 2022年公司营收增长30.8%[19]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2,247,491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56.90港仙,每股摊薄盈利56.77港仙[16]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派息比例52.6%,中期股息13.0港仙,建议末期股息17.0港仙[16] - 2022财政年度公司存货周转天数63.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3.3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8.5天[16] - 2022财政年度公司资产总值20,521,244千港元,总负债7,773,071千港元,总权益12,748,173千港元[16] - 2022财政年度总收入约21,787,92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约16,945,965千港元上升约28.6%,整体毛利率约36.7%(上年同期约36.1%)[32] - 2022财政年度已售商品总成本约13,606,18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约10,504,964千港元增长约29.5%,其中原材料成本增长约31.0%[40] - 2022财政年度其他损益亏损约49,350千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93,713千港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减值拨备[41] - 2022财政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4,189,944千港元,较2021财政年度约3,118,564千港元增加约34.4%,占收入百分比从约19.0%增至约19.5%[42] - 2022财政年度行政及其他开支约1,052,908千港元,较2021财政年度约778,071千港元增加约35.3%,占收入百分比从约4.7%增至约4.9%[44] - 2022财政年度所得税开支约502,929千港元,较2021财政年度约336,908千港元增长约49.3%,占税前溢利比重从约14.3%增至约17.8%[45]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247,491千港元,较2021财政年度约1,924,513千港元增长约16.8%,净利率从约11.7%降至约10.5%[46] - 2022财政年度建议宣派每股17港仙末期股息,宣派及派付每股13港仙中期股息,宣派总股息占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2.6%[47] - 2022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825704千港元,短期银行存款约为5855千港元[48] - 2022年3月31日,集团短期借款约4335016千港元,长期借款约566千港元,固定利率介乎0.65%至3.90%,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分别为1.48%及2.72%[49]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3,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7.0%[49] - 2022财政年度,集团就存货计提减值拨备约1987千港元,作出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减值亏损拨备约19825千港元[50] - 2022年3月31日,受限制银行结余约4045千港元,Home Group部分附属公司为融资抵押账面价值约为1615千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51] - 2022财年公司以约3.9007亿港元回购3408.36万股普通股[59][60] - 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各月回购普通股数量及价格不同,如2021年7月回购215.76万股,最高每股15.50港元,最低每股14.98港元,总购买价约3294.67万港元[60] - 2022年缴入盈余为2018306千港元,2021年为2374931千港元;2022年保留盈利为85941千港元,2021年为473229千港元[150]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净额约为300千港元,已直接计入综合全面收益表[149] - 回顾期内已向股东派付中期股息每股13.0港仙,合共约513774千港元;董事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7港仙,合共约667771千港元[1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门店数量从4000余家增长至6000余家,中国沙发营收同比增长25.9%,床具及配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1.2%[19] - 海外市场营收取得23.8%的增长,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不含Home Group)获得56.8%的增幅[19] - 中国区品牌销售业务占比超60%,中国市场收入增长29.3%,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8%,全球功能沙发销量居首[28] - 中国市场销售收入13,854,943千港元,主营业务收入13,192,80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3%[29] - 2022年3月31日,中国共有5,968间品牌专卖店,回顾期内净增1,846间[29] - 北美市场主营销售收入5,667,47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3.8%[30] - 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不包括Home集团)主营销售收入1,374,493千港元,同比增长56.8%[31] - Home集团主营销售收入对比上年同期增长16.6%[31] - 不包括Home集团业务,2022财政年度销售沙发产品约1,896千套,较2021财政年度约1,648千套增长约15.1%[33] - 2022财政年度沙发及配套产品业务收入约14,616,55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约11,723,615千港元上升约24.7%[34] - 2022财政年度其他产品收入约5,618,22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约3,708,066千港元增长约51.5%[37] 市场数据 - 2017 - 2021年美国市场功能沙发销量从940.5万件提高到近1,092.1万件,复合年均增长率约3.8%[25] - 2017 - 2021年美国市场功能沙发销售额从106.9亿美元增长到近140.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7.1%[25] - 2021年集团在美国功能沙发市场稳居前三位[25] 产能信息 - 陕西工业园建成后,国内总产能将达156万套[20] 公司商业模式转变 - 集团业务由出口代工为主转变为品牌销售为主的商业模式[28] 公司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于2021年按每股15.85港元配售150000000股新增普通股,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362.7百万港元[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已按拟定用途使用完毕,其中1174.93百万港元用于中国产能及工厂扩增等[56] 员工信息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有28685位员工,2022财政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3238391千港元[57] - 2022财政年度董事酬金约35742千港元[57] - 公司每年投入超千万元用于人才培养[58] - 雇员按性别划分,男性18445名,女性10240名[90] - 雇员按雇佣类型划分,全职28685名,兼职无[90] - 雇员按年龄划分,30岁及以下11978名,31 - 40岁8965名,41 - 50岁6112名,50岁以上1630名[90] - 雇员按地区划分,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18787名,越南6722名,其他地区3176名[90] - 2022财政年度有6364名雇员离职,整体雇员流失率为22%,男性流失率21%,女性25% [92] - 按年龄划分,30岁及以下雇员流失率27%,31 - 40岁23%,41 - 50岁15%,50岁以上5% [92] - 按地区划分,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雇员流失率13%,越南59%,其他地区2% [92] - 2022财政年度,雇员因工伤而损失的工作日数为737天,过去三年无因工死亡呈报案列 [94] - 2022财政年度,按性别划分,男性接受职业生涯发展相关培训的雇员百分比为59%,平均培训时数0.84;女性为41%,平均培训时数1.05 [96] - 2022财政年度,按雇员类别划分,高级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雇员百分比为1%,平均培训时数0.68;管理人员为7%,平均培训时数1.24;其他雇员为92%,平均培训时数0.90 [96] - 2022财政年度,向1398位经理级以上人员授予了8870400份购股权,上年同期向1027位授予了4385200份 [97] 公司环保数据 - 过往财政年度公司已处理生活污水约20.0万吨[68] - 2022财年与购买电力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约为53931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2021年为47165吨[69] - 总温室气体排放为53,931吨,较上一年的47,165吨有所增加;每名雇员的总温室气体排放为2.025吨,上一年为1.521吨[70] - 购买电力数量为73,487千个千瓦时,上一年为64,352千个千瓦时[70] - 无害废弃物约为55.786吨,2021年为51.929吨[70] - 2022财年中国沙发制造基地总电耗量约为7150万千瓦小时,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9.1%;总耗水量约为1,147,308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9%[74] - 总电力消耗量(不包括太阳能电板)为57,718千个千瓦时,上一年为64,352千个千瓦时;人均电力消耗量为2.68每人千个千瓦时,上一年为1.93每人千个千瓦时[75] - 非再生燃料消耗量为265,533公升,上一年为268,027公升;人均消耗量为9.97每人一公升,上一年为8.62每人一公升[75] - 总耗水量为1,147,308立方米,上一年为1,073,508立方米;人均耗水量为43.08每人一立方米,上一年为34.51每人一立方米[75] - 本财政年度使用的包装物料数量合共约为33,008吨,2021年为29,784吨;每套沙发使用约17千克包装物料,2021年为18千克[75] - 三个中国制造基地通过光伏系统发电约14,479,460千瓦小时,占沙发制造基地总耗电量的约20.3%,上年同期占比为24.7%[77] 公司产品与服务质量 - 2022财年概无产品因安全及健康因素召回[81]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无产品品质与服务重大投诉[82] 公司供应商信息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报告范围内有2065家供应商,其中中国(包括香港)1522家,其他地区543家[84][85] 公司合规信息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无已完结腐败法律案件,无违反反贪污相关法律法规情况[87]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应用并遵守年内生效的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A.2.1 [102] - 2020年11月3日至2022年3月21日,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开;2022年3月21日后,黄敏利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 [10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