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海洋公园(02255)
搜索文档
海昌海洋公园上半年实现收入6.86亿元 IP运营业务同比增长23%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3: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14.2% [1] - 同期亏损约2.96亿元 [1] - 入园人次下降且消费者消费意愿与能力大幅下降导致收入下滑 [1] 运营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并运营7家主题公园 [1] - 暑假旺季平均入园客单开始回升 [1] - IP业务收入达7806万元,同比增长23% [2] - 上半年取得一家国际知名IP主题店运营权 [2] 战略推进 - OAAS轻资产战略顺利推进,短期内将有大型项目落地 [1] - 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已取得施工许可证,计划2026年上半年主体结构封顶,2027年上半年试运营 [1] - 福州海昌海洋公园项目位于福州新区,正推动商务谈判,计划2026年动工 [1] - 公司通过"OAAS+IP"双轮驱动模式构建发展新引擎 [3] 项目规划 - 上海海昌二期和郑州海昌二期预计2026年开业 [3] - 北京及福州将落地两个大型轻资产主题公园项目 [3] - 采用合作方负责土地获取及投资建设、公司负责运营并实现收入并表的商业模式 [3] - 公司拥有若干在洽谈中的OAAS项目储备 [3] IP生态建设 - 公司初步建立IP运营赛道,持续与全球有影响力的IP合作 [2] - 将IP商品化与主题公寓、景区、酒店、商业物业等消费娱乐场景融合 [2] - 计划打造国际级IP运营平台,拓展IP+潮玩业务 [2] - IP融合涵盖酒店、场馆、商品、餐饮、演艺、展览等多个领域 [3] 行业机遇 - 多项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为文旅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国际化综合文旅集团 [3] - 通过提供海洋馆、海洋特色文旅项目、海洋度假综合体全方位服务把握行业机遇 [3]
海昌海洋公园(02255)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95亿元 同比扩大250.41%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55
中期业绩表现 - 集团收入人民币6.86亿元 同比减少14.19% [1] - 股东应占亏损2.95亿元 同比扩大250.41% [1] - 每股亏损3.64分 [1]
海昌海洋公园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95亿元 同比扩大250.41%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5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人民币6.86亿元 同比减少14.19% [1] - 股东应占亏损2.95亿元 同比扩大250.41% [1] - 每股亏损3.64分 [1]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下降14.2%至6.86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998亿元人民币)[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6.863亿元,较2024年同期7.998亿元下降14.2%[15]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799.8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86.3百万元,降幅为14.2%[32] -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780.7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65.3百万元,降幅为14.8%[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8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52] - 毛利同比大幅下降63.2%至717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49亿元人民币)[4] - 公司整体毛利为717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0.4%,去年同期为24.4%[55] - 期内亏损扩大至2.95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8719万元人民币)[4]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956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0.834亿元扩大254%[15] - 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从2024年的人民币84.2百万元扩大至2025年的人民币295.1百万元[28] - 期内亏损扩大至人民币295.6百万元,净亏损率升至43.0%[61] - 每股基本亏损增至3.64分人民币(2024年同期:1.04分人民币)[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销售成本为6.1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主要因IP运营相关成本上升[54]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增加92.1%至人民币51.3百万元[57] - 行政费用同比增加3.36%至人民币172.5百万元[58]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6.8%至人民币157.0百万元[59]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园营运分部收入从2024年同期7.359亿元下降至6.462亿元,降幅12.2%[15] - 运营即服务分部收入从2024年同期0.639亿元下降至0.401亿元,降幅37.3%[15] - 公园运营分部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716.8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25.2百万元[21][22] - 运营即服务分部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63.9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0.1百万元,降幅为37.3%[21][22] - 门票销售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376.3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320.2百万元,降幅为14.9%[21][22] - 园内消费收入(含食品饮料、商品销售及游乐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262.9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23.1百万元[34] - 酒店运营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77.6百万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81.8百万元,增幅为5.4%[21][22] - 公司公园板块收入为人民币6.46亿元[36] - 公司公园运营收入为6.46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4.2%,同比下降12.2%[53] - 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收入为4010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8%,同比下降37.3%[53] - 公司IP业务收入达780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8] 财务和流动性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9843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6474万元人民币)[6]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至人民币98.4百万元[62] - 流动负债净额达31.926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9.529亿元人民币)[6][9] - 总借款(流动+非流动)达58.39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58.984亿元人民币)[6][7]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人民币5,839.3百万元[63] - 公司未动用银行及信贷融资总额为人民币45亿元,其中5亿元由金融机构授出,40亿元由关联公司授出[10] - 资产净额减少至15.24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8.153亿元人民币)[7] - 总权益下降至人民币1,524.4百万元,净负债比率升至392.3%[6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103.395亿元下降至101.171亿元,减少2.2%[17]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85.243亿元上升至85.927亿元,增加0.8%[17]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5834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5062万元人民币)[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0.6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8.3百万元[2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35.0百万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43.1百万元[3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至60.89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62.374亿元人民币)[6]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715.8百万元[67] 资本开支和折旧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0.147亿元,较2024年同期1.240亿元大幅下降88.1%[19] - 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1.933亿元,较2024年同期2.167亿元下降10.8%[19]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完成新股认购发行51亿股,认购价为每股0.45港元,总代价为22.95亿港元[10] - 拟通过配售新股募集约22.84亿港元[70] 项目发展和未来指引 - 上海公园二期东方海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开业[41] - 郑州公园二期总占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预期2026年开业[42] - 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总建筑规模约15.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人民币42亿元[43] - 北京项目计划于2027年上半年开始试运营[43] - 福州海昌海洋公园项目计划于2026年动工,2028年开业[44][50] -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二期及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二期均计划于2026年开业[50] - 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计划于2027年开业,海昌负责运营[50] 运营和市场营销 - 公司出租部分文旅资产包括重庆水公园及商业街三亚大部分自营商业街及烟台温泉馆[39] - 上海公园位列2024主题公园竞争力综合评价第六名[40] - 公司官方运营账号曝光量超15亿次[38] - 公司抖音平台成为线上销售第一渠道且直播多次登全国行业TOP1[38] - 公司全国官方私域账号累计粉丝量近2000万[38] - 全职雇员人数减少至2,970名[68]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78]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81]
“仿生科技”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与案例
36氪· 2025-08-28 11:19
仿生动物应用 - 通过机械传动、材料仿真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逼真动物形态与复杂动作 提升游客沉浸感 [2] - 自贡亘古龙腾科技研发智能仿生恐龙 具备红外感应和触摸传感交互功能 产品远销全球占据国际市场份额 [3] - 博涛文化科技打造4米高AI仿生巨兽"巨熊北北" 搭载多模态交互系统 实现72个可动轴毫米级控制与毫秒级实时交互 [6] - 公司累计申请150项自主知识产权 其中37项发明专利 构建仿生结构/混合驱动/具身智能核心技术体系 [7] - 海昌海洋公园开发全球首条智能仿生鲸鲨 长4.7米重350公斤 采用3D打印壳体与多传感融合技术 实现全天表演续航 [11] - 已拥有10余条仿生海洋生物 分布于上海/郑州/长沙园区 具备资源可持续/低运行成本/灵活组合优势 [13] - 技术核心采用高强度合金骨架/硅胶仿真皮肤 结合红外传感器与计算机程序实现环境感知与互动触发 [14] 仿生机器人应用 - 具备自主行走/语音交互/人脸识别功能 应用于导览讲解/信息咨询/安防巡逻等场景 [17] - 四足机器狗在江西武功山景区执行巡逻监测任务 适应复杂地形并实现喊话提醒功能 [17] - 通过人脸识别与语音识别技术 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 提升7×24小时服务效率 [18] - 李白人形机器人可吟诵诗词并进行智能对话 支持双语交流与舞台演出编排 [19] - 宇树科技"功夫BOT"采用先进运动控制算法 实现高难度空翻回旋等动作模拟 [20] - 核心技术结合多自由度关节设计与AI算法 通过视觉/听觉传感器实现环境识别与深度学习 [23] 仿生建筑与景观 - 浙江宁海清溪博物馆运用仿生学理念 采用天然材料与自然形态造型 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 [26] - 公共艺术装置模仿昆虫/花朵形态 具备互动功能如感应绽放与声效响应 [27] - 景观设计融合生态修复功能 如人工湿地模仿自然净水原理 仿生照明系统降低能耗 [27] - 设计理念融合"天人合一"哲学 通过自然通风/采光/雨水收集实现低碳环保目标 [29][30]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仿生科技提升游客沉浸感与互动性 助力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31] - 催生新型文旅IP如自贡仿生恐龙产业链 海昌仿生鱼表演形成品牌特色 [31] - 推动"文旅+科技"跨界融合 传统景区与科技企业合作提升项目科技含量 [32] - 强化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 通过生动形式传递历史与科普知识 [35] - 未来将结合AI/新材料技术 发展更智能的仿生机器人与拟真动物系统 [35]
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建大型室内海洋馆,预计2027年建成开放
新京报· 2025-08-26 09:38
项目概况 - 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北部产业带 紧邻环球影城未来水世界 由通城建集团与海昌海洋公园合作开发的新型海洋主题公园 [1] - 项目已取得施工许可证 建设团队全面进场并准备开始结构施工 预计2027年建成开放 [1] - 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市自2000年后唯一新建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 [1] 建筑与设计特色 - 建筑整体形似"航海巨轮" 馆内规划8大主题分区及20余个主力产品 [1] - 拥有全国最高的展池视窗面及单体体量最大的海水蓄积量 [1] - 设计包含水下客房 大洋池餐厅 互动投喂等新型体验业态 [1] 核心设施规模 - 鲸豚剧场为5000座位大型现代化剧场 是国内最大室内鲸豚剧场之一 包含水幕演出 音乐舞美 巡游互动及空中剧场 [1] - 欢乐剧场为2200座位室内剧场 表演内容包括海豚 海象 海狮等海兽互动及小丑滑稽剧 [1] 配套酒店规划 - 配套酒店以亲子家庭房为主 包含约230间海洋和奥特曼主题亲子客房 [2] - 配备全日餐厅 宴会厅及奥特曼独立早餐厅 [2]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文旅区新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2]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 (1)於2025年8月19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的投票表决结果;及(2...
2025-08-19 22:15
股东投票 - 2025年8月19日股东特别大会上普通及特别决议案获正式通过[2][3] - 非执行董事王旭光持有2078万股股份,占比0.25%,放弃投票[3]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991万股股份,放弃投票[3] - 赋予股东投票权的股份总数为80.83312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9.62%[5] 决议案情况 - 普通决议案1赞成票60.70259195亿股,占总有效票数99.86%,反对票850.7418万股,占0.14%[6] - 普通决议案1将公司法定股本由5万美元增至7.5万美元,股份数由100亿股增至150亿股[6] - 普通决议案2赞成票59.61380343亿股,占总有效票数99.85%,反对票879.627万股,占0.15%[7] - 普通决议案2批准公司与认购人按每股0.45港元认购51亿股新股份的协议[7] - 普通决议案2待联交所批准后配发给认购人股份,向董事会授出特别授权[7] - 特别决议案赞成票数5,961,380,343,占比99.85%;反对票数8,796,270,占比0.15%,获正式通过[8] 股东持股 - 李先生就第1、2及3项决议案投票股份总数分别为6,078,766,611股、5,970,176,611股及5,970,176,61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4.9%、73.6%及73.6%[8] - 股东特别大会日期公司总股数8,114,002,000股,紧随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后总股数13,214,002,000股[12] - 认购人紧随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后股数5,100,000,000,占比38.60%[12] - 曲程先生在股东特别大会日期及紧随配发后股数均为24,332,592,占比分别为0.30%、0.18%[12] - 王旭光先生在股东特别大会日期及紧随配发后股数均为20,780,000,占比分别为0.25%、0.16%[12] - 泽侨控股有限公司在股东特别大会日期及紧随配发后股数均为3,837,231,048,占比分别为47.29%、29.04%[12] 其他事项 - 公司法定股本增至750,000美元,分为15,000,000,000股股份[9] - 执行人员于2025年8月14日授出清洗豁免,需满足相关条件方可作实[10] - 截至公布日期,执行人员提出的条件(i)已获正式达成[11]
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将于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20:02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宣派中期股息事项(如有) [1]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9 19:44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会议议程 - 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刊发[3] - 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海昌海洋公园将易主?祥源控股集团22.95亿港元拿下其38.6%股权
新华网· 2025-08-12 13:38
股权融资 - 公司拟以每股0.45港元向祥源控股发行51亿股新股 总代价22.95亿港元[1] - 认购完成后祥源控股将持有38.6%股权 成为控股股东[1] - 定价较公告前收盘价0.84港元折让46.43%[1]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为-13.96亿元 -1.97亿元 -7.40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23亿元[1] - 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 从2022年73.79%升至2024年82.44%[1] - 截至2024年底流动负债净额达29.53亿元 有4.97亿元银行借款到期未偿还[2] 融资背景 - 受疫情及复杂外部市场环境影响 业务复苏慢于预期 出现持续性经营性亏损[1] - 面临阶段性流动资金压力 一直积极与潜在投资者磋商融资安排[1] 战略意义 - 引入新控股股东将提供更多战略发展资源[1] - 补充营运资金 降低财务费用 支持现有项目升级转型[1] - 强化文旅运营即服务和IP运营业务拓展 构筑发展新引擎[2] 投资方背景 - 祥源控股是以文旅投资建设运营为主导的企业集团[2] - 核心资产包括湖北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安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2] 发展愿景 - 聚焦主题公园核心业务发展 打造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国际化综合文旅集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