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icon
搜索文档
卖企鹅,出租海豚,海洋馆没“鲸”费了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09:13
行业经营危机 - 法国昂蒂布海洋世界因游客减少和动物福利法案于2024年1月关闭 导致一对虎鲸母子和12只海豚滞留[1] - 国内两大海洋主题公园大连圣亚和海昌海洋公园在资本市场低价易主 其他中小型海洋馆通过承办年会、生日会和水下求婚策划求生存[1] - 2024年年初国内海洋馆营收出现断崖式下跌 2023年客流量虽超2018年但去年和今年平均下滑30%-40%[3][14] 运营成本结构 - 海洋馆最大成本是电费 部分用电设备10万瓦起步 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年水电费达4000万元[8] - 饲料成本高昂 一头成年白鲸日食量达体重2.5%-3%(至少50斤)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3万余只海洋生物日消耗3000斤食物 其中4头虎鲸日食1200斤[9] - 大型动物引进趋谨慎 部分海洋馆采用人造鲸鲨替代真实鲸鲨 上海、成都等地至少投入5只人造鲸鲨[9] 资本运作与财务压力 - 大连圣亚2020年出售52只企鹅 平均每只42万元 以此凑足当年营收[13] - 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被申请破产重整 湖北小梅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900万元 其国企大股东披露51%股权转让意向[14] - 部分海洋馆连锁集团抵押成熟场馆门票收益权从银行贷款 导致年收入上亿元的资金被银行优先划走还贷 动物面临断粮危机[3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海洋馆多由外资或中外合资建设 建造成本至少1500万美元[17] - 2000年后行业迅速扩容 2007-2008年达峰值 年建30座馆 成本下降和旅行社合作推动发展[17] - 2011年后进入"大型化、主题公园化"阶段 地产商主导快速扩张 郑州海昌占地40万平方米投资42亿元(土地成本20.5亿元) 上海海昌一期投资50亿元[18] 行业问题与挑战 - 生物同质化严重 全国海洋馆仅展示120-130种鱼类和30-40种无脊椎动物[21] - "三无水族馆"(无技术、无资金、无设计)开业生物损耗率超50% 稳定后年损耗率超30% 优质场馆可控制在2%以内[28] - 专业人才稀缺 高管多来自服务业或零售业 缺乏动物学背景 员工流失率高且培训不足[22][28] 动物福利与伦理争议 - 鲸豚表演365天无休 节假日日演6-10场 驯养采用饥饿训练法 新动物需饿1-2周才配合表演[23][32] - 运输过程存在风险 动物被安置在特制"鲸鱼棺材"中离水运输 极地动物皮肤可能灼伤 有时使用镇静药物[32] - 圈养鲸豚自杀行为不罕见 海豚可自主关闭呼吸系统选择死亡[33] 转型探索与未来方向 - 海洋馆增加非动物盈利项目 如儿童淘气堡(88元/天)、5D电影厅、文创售卖区和萌宠投喂区[10] - 香港海洋公园借大熊猫庆典提高收入 国内海洋馆尝试与大熊猫等热门IP联动[12] - 行业可能向非营利模式转型 由政府补贴或基金会运作 注重科普教育和生态监测[36][37] - 日本经验显示特色精品馆更具竞争力 专注本地海域生物或开发独特互动体验(如水豚主题产品)[39] 中外模式对比 - 美国水族馆经历商业表演阶段后转向非营利模式 由政府补贴和基金会维持[31] - 国内海洋馆多为民营企业 注册资本小于2000万元的小型企业高度分散 商业化属性强 转型困难[41] - 西方国家海洋文化源于大航海探险精神 中国内陆地区海洋文化薄弱 难以常态化吸引游客[29]
海昌海洋公园涨近15% 九部门发文扩大服务消费 双节提振板块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9-19 16:54
政策支持服务消费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更大力度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1] - 政策加码助力服务消费潜力释放 对标海外中国服务消费占比有较大提升潜力 [1] - 方正证券建议关注场景消费机会 在出行链服务场景中推荐人工景区如海昌海洋公园 [1] 节假日提振出行需求 - 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有利于提振出行链景气度 [1] - 国信证券指出双连假期有望带动暑期因天气扰动未充分释放的出游需求 [1] - 超长假期拼假方案预计对长线游形成带动作用 [1] 公司股价表现 - 海昌海洋公园股价涨13.33%至0.85港元 [2] - 成交额达3.77亿港元 [2] - 盘中最高涨幅近15% [2]
港股海昌海洋公园涨近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6:00
股价表现 - 海昌海洋公园股价单日大幅上涨13.33%至0.85港元 [2] - 盘中最高涨幅接近15% [2] - 成交额达3.77亿港元 [2] 交易数据 - 该交易数据记录于9月19日 [2] - 股价表现基于香港交易所实时行情 [2] - 涨幅数据以发稿时点为准 [2]
港股异动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涨近15% 九部门发文扩大服务消费 双节提振板块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5:50
股价表现 - 海昌海洋公园股价单日上涨13.33%至0.85港元 成交额达3.77亿港元 [1] 政策驱动因素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旨在通过更大力度政策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 [1] - 政策加码推动服务消费潜力释放 国内服务消费占比相较海外市场存在显著提升空间 [1] - 方正证券明确建议关注场景消费机会 在出行链服务场景中特别提及人工景区领域的海昌海洋公园 [1] 行业景气度支撑 - 国庆中秋双节形成的"超级黄金周"有望显著提升出行链景气度 [1] - 国信证券指出超长假期及拼假方案将刺激长线游需求 暑期因天气因素未充分释放的出游需求预计得到补偿性释放 [1]
上海主题公园:打开“流量”新局 各大项目各有定位覆盖不同人群 构建“快乐经济”新体验
解放日报· 2025-09-15 09:44
上海主题公园市场概况 - 上海集中了多个国际知名IP和本土大型主题公园项目 包括上海迪士尼 上海乐高乐园 即将于2027年建成的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和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 以及上海欢乐谷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 耀雪冰雪世界等本土项目 [2] - 主题公园消费门槛较高 门票价格区间为100-600元/人 加上园内餐饮 周边产品和快速通行证等二次消费 一般家庭需要提前规划预算 [3] 暑期运营表现 - 耀雪冰雪世界开业一周年暑期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 年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 [4] - 上海欢乐谷暑期两个月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 单日最高客流同比增长65% 通过夜场运营 国潮节活动和流量艺人邀约实现客流稳定 [5]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配套主题酒店8月平均出租率达95.74% 奥特曼主题酒店105间客房周末需提前一周预订 [5] - 上海迪士尼2023年游客量达1400万人次 位列全球主题乐园第五名 暑期热门项目排队时间达2-3小时 [6] - 上海乐高乐园在暑期最后一周因促销活动实现客流逆袭 连续多日门票售罄 [6] 主题公园的流量入口作用 - 主题公园成为上海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核心载体 香港游客因乐高乐园专程赴沪度假一周 [7] - 迪士尼乐园通过免签政策吸引大批海外游客 并借力明星演唱会带动粉丝经济 [7] - 迪士尼与张园合作的"疯狂动物城"快闪店延伸消费场景至市中心区域 [7]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上海主题公园形成差异化定位:迪士尼和海昌覆盖全年龄段家庭 乐高聚焦2-12岁亲子市场 欢乐谷和耀雪主攻年轻运动群体 [8] - 与东京对比:东京拥有两个迪士尼公园 哈利·波特影城和三丽鸥彩虹乐园 而上海面积是东京的三倍 [9] - 与迪拜对比:迪拜拥有投资274亿美元的Dubai Park 包含4个主题乐园和100家戏院 建筑区域长度达10公里 [9] 战略价值与发展空间 - 主题公园带动餐饮 住宿和周边产品等二次消费 成为文旅融合试验场和消费升级助推器 [10] - 上海市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 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的战略规划 [10] - 主题公园集聚效应将助力上海打造国际旅游顶流目的地 专家认为市场仍有容纳更多高质量差异化项目的空间 [11]
“大消费投资高峰论坛暨2025 智通星耀秋季联合策略会”报名中!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0:18
活动概况 - 智通财经与星耀资本于2025年9月17日在杭州联合举办"大消费投资高峰论坛暨2025智通星耀秋季联合策略会" [1] - 活动主题为"消费新物种·港股进化论" 聚焦中国消费市场与港股投资机会 [1] 消费市场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7% 显示行业高速发展 [1] - 智能家居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反映智能消费需求强劲 [1] - 乡村消费增速反超城镇0.8个百分点 表明下沉市场潜力释放 [1] - 中国品牌加速海外扩张 已进入纽约、伦敦等国际城市 [1] - 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期达5% 消费作为经济"压舱石"地位稳固 [1]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消费类IPO获百倍认购 显示市场热度极高 [1] - 71%消费新股首日高收 体现强劲二级市场表现 [1] - 机构资金与零售资本共同参与消费板块投资 [1] 主会场议程 - 腾讯智慧零售行业总经理何迪将分享零售行业趋势洞察 [4] - 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嵇文欣将提供专业分析观点 [4] - 周六福、德康农牧、第四范式等企业高管将输出实战经验 [4] - 圆桌论坛汇聚番茄资本、华映资本、泉果基金、凯辉基金和极物思维等投资机构代表 从多元资本视角探讨2025下半年投资方向 [4] 分会场企业 - 30家顶尖企业参与路演 涵盖消费多个细分领域 [5] - 参与企业包括中国中免(01880)、毛戈平(01318)、德康农牧(02419)、阅文集团(00772)、上海实业控股(00363)、周六福(06168)等港股上市公司 [5] - 同时包括天娱数科(002354SZ)、网易有道(DAOUS)、路特斯科技(LOTUS)等A股及美股上市公司 [5]
异动盘点0902|医药股继续走高,极智嘉涨超5%,美的集团涨近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9-02 12:00
港股业绩表现 - 美的集团二季度收入1239亿元同比增长11% 归母净利润135.9亿元同比增长15% 首次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5元[2] - 圣诺医药-B中期股东应占亏损同比收窄91% STP705有望年内完成商业化[2] - 海昌海洋公园上半年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14.2% 亏损2.96亿元 IP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2] - 英诺赛科上半年销售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43.4% 毛利率6.8%同比提升28.4个百分点实现转正 净亏损收窄12.16%[3] - 极智嘉-W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0% 为全球仓储履约AMR龙头企业[3] - 比亚迪电子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近14% 加速布局AI数据中心及机器人产业[3] - 山东黄金拟折让近9%配股净筹资39亿港元用于偿还债务[3] 业务进展与行业动态 - 恒瑞医药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获药品注册批准[3] - 中国有色矿业受益铜价上涨带动中期业绩改善 公司增储上产和对外并购同步推进[3] - 地平线机器人-W上半年收入超市场预期 高盛对HSD系统量产持积极看法[3] 美股及港股财报日程 - 9月2日港股中证国际(00943)及美股蔚来(NIO)盘前发布业绩[1] - 9月3日港股新鸿基地产(00016)及美股赛富时(CRM)、慧与科技(HFP)、美元树(DLTR)、梅西百货(M)、C3.ai(AI)、美鹰服饰(AEO)发布业绩[1] - 9月4日港股中国银行(03988)及美股博通(AVGO)、卡帕特(CRPT)、Lululemon(LULU)发布业绩[1] - 9月5日美股ABM工业(ABM)盘前发布业绩[1] 市场特殊情况 - 9月1日美股因劳动节休市[4]
海昌海洋公园早盘涨超5% 上半年业绩显著承压 IP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
智通财经· 2025-09-02 11: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早盘股价上涨超5% 截至发稿时涨幅4.17%至0.75港元 成交额1450.88万港元 [1] 中期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6.86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4.19% [1] - 股东应占亏损2.95亿元 同比扩大250.41% [1] IP业务发展 - 取得国际知名IP主题店运营权 IP业务收入达7806万元 同比增长23% [1] - 初步建立IP运营赛道 通过全球IP合作实现商品化与消费娱乐场景融合 形成"IP+新场景"新业态 [1] 战略投资与股权变化 - 祥源控股集团以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 将间接持有38.6%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1] 战略协同效应 - 战投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祥源控股获得新兴客源市场互补 完成"自然景区引流+主题公园招客"闭环 [1] - 为海昌海洋公园提供更多战略发展资源 补充营运资金并降低财务费用 [1]
港股异动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早盘涨超5% 上半年业绩显著承压 IP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
智通财经· 2025-09-02 10:54
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涨超5% 截至发稿涨4.17%至0.75港元 成交额1450.88万港元 [1] 上半年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6.86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4.19% [1] - 股东应占亏损2.95亿元 同比扩大250.41% [1] IP业务发展 - IP业务收入达7806万元 同比增长23% [1] - 取得国际知名IP主题店运营权 [1] - 初步建立IP运营赛道 通过全球IP合作实现"IP+新场景"新业态 [1] 战略投资进展 - 祥源控股集团以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 [2] - 交易完成后将间接持有38.6%股份 成为新控股股东 [2] - 投资有助于双方客源市场互补 形成"自然景区引流+主题公园招客"闭环 [2] - 提供更多战略发展资源 补充营运资金并降低财务费用 [2]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7:36
股本与股份 - 2025年8月19日公司法定股本由500,000美元增至750,000美元[1] - 法定/注册股份数目由10,000,000,000股增至15,000,000,000股[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总数均为8,114,002,000股,较上月无变化[3] 期权情况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行使价1.67港元[4] - 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160,000,000股[4]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