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佑驾创新(02431)
icon
搜索文档
中报揭示佑驾创新“布局即兑现”路径显效:收入大增46%,L4业务突破成新增长极
智通财经· 2025-08-25 13:5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灵活战略和持续创新实现多元化发展 形成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三大业务协同并进的格局 [1][2][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6.1%至3.46亿元 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15%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高速增长 [3] - L4级自动驾驶业务实现关键突破 收入超千万元 物流车等新业态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1][5][10] 财务表现 - 总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46.1% 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2.41亿元(占比69.8%) 同比增长32.4% [3][4]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0.61亿元(占比17.6%) 同比增长99% 车路协同业务收入0.39亿元(占比11.2%) 同比增长63.4% [3][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过50% 公司处于战略性亏损阶段但现金流充足 [9][10] 业务进展 - 智能驾驶板块新增4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和6个车型平台项目 推出iPilot 4 Plus和iPilot 4 Pro两款新产品 [4] - L4自动驾驶业务在苏州完成首个无人小巴项目交付 累计获得10余个项目 覆盖黑龙江 上海 杭州等多地 [5] - 智能座舱业务推出"智能管家BamBam"大模型解决方案和iCabin Lite一体机产品 [5] 战略布局 - 采用渐进式多元化发展策略 三大业务复合增长率显著:智能驾驶(33.3%) 智能座舱(621.1%) 车路协同(848.7%) [9] - 成功切入海外市场 产品覆盖欧盟 澳大利亚 墨西哥等国家 并通过国际Tier 1企业进入国际整车厂供应链 [6] - 已完成680万股配售 资金将重点投向中高阶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研发 [9] 成长前景 - 无人物流车进入开放道路测试阶段 预计第四季度正式交付 干线运输 机场及矿山等场景具备商业化潜力 [10] - 累计为42家汽车整车厂量产交付产品 上半年新增18个项目定点 [7] - 机构预测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 当前资产负债率低且现金充足 [10]
中报揭示佑驾创新(02431)“布局即兑现”路径显效:收入大增46%,L4业务突破成新增长极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1:2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灵活战略和持续创新实现多元化发展 形成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增长格局[1][2][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6.1%至3.46亿元 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15% 各业务线均实现高速增长[3] - L4级自动驾驶业务实现关键突破 iRobo解决方案半年营收破千万元 无人物流车预计第四季度交付[1][5][10] 财务表现 - 总收入3.46亿元(人民币 下同)同比增长46.1%[3] - 毛利率1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3]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2.4%占总收入69.8%[3][4]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0.61亿元同比增长99%占总收入17.6%[3][4] - 车路协同业务收入0.39亿元同比增长63.4%占总收入11.2%[3][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过50%[9] 业务进展 - 智能驾驶板块新增4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和6个车型平台项目[4] - 推出基于地平线征程6M芯片的iPilot 4 Plus和256 TOPS算力的iPilot 4 Pro产品[4] - L4业务在苏州完成首个iRobo无人小巴项目交付 并向中国电信交付自动驾驶小巴[5] - 无人小巴在黑龙江 上海 杭州等地落地运营 累计获得10余个项目[5] - 智能座舱业务推出大模型解决方案"智能管家BamBam"和DMS一体机iCabin Lite[5] - 上半年新增18个项目定点 累计为42家汽车整车厂量产交付产品[7] 战略布局 - 采用渐进式多元化发展策略 业务拓展具有高度协同性[8][9] - 自动驾驶技术从载人场景扩展至载货场景 包括无人物流 干线运输等新兴业态[10] - 通过与国际Tier 1企业合作切入国际整车厂供应链 市场覆盖欧盟 澳大利亚 墨西哥等地[6] - 完成680万股配售 资金将投向中高阶辅助驾驶与L4级自动驾驶研发[9] 成长轨迹 - 2022-2024年智能驾驶收入从2.7亿增至4.8亿元 复合增长率33.3%[9] - 智能座舱收入从0.02亿跃升至1.04亿元 复合增长率621.1%[9] - 车路协同收入从0.007亿增长至0.63亿元 复合增长率848.7%[9] - 机构预计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 当前资产负债率低且现金充足[10]
佑驾创新发布中期业绩,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加46.07%
智通财经· 2025-08-22 23:17
财务业绩 - 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46.0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52亿元 同比扩大40.16% [1] - 每股亏损0.38元 [1] 智驾产品进展 - 推出基于地平线征程6M芯片的iPilot4Plus方案 支持多传感器融合与全场景覆盖 [1] - 发布算力256TOPS的iPilot4Pro方案 提升复杂场景决策能力与通行效率 [1] - iPilot4Pro已获整车厂平台型项目定点 预计2026年上半年量产 [1] L4级自动驾驶突破 - L4无人小巴在苏州实现商业化落地 累计获取10余个项目 [2] - 业务扩展至黑龙江 上海 杭州等多省市 [2] - 依托政策红利布局无人物流等载货场景技术开发 [2] 政策环境支持 - 广州 北京 上海等地相继发布自动驾驶支持条例与行动方案 [2] - 地方政府政策与产业资本推动无人物流场景商业化爆发 [2]
一图看懂佑驾创新(02431.HK)2025年上半年业绩
格隆汇· 2025-08-22 22:39
核心财务表现 - 总收入达3.4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6.1% [2][4] - 毛利润0.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4.8% [2] - 毛利率提升至15.0% 较历史水平持续优化 [3][6]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35.7%的低水平 [4] 业务板块增长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41亿元 同比增长32.4% [10]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业务收入0.61亿元 同比增长99.0% [10] - 车路协同业务收入0.39亿元 同比增长63.4% [10] - L4级iRobo解决方案半年内营收突破千万元 [3][21] 技术研发与产品突破 - 推出iPilot 4 Plus及iPilot 4 Pro中高阶智驾解决方案 [13] - 新增184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定点 [11] - 累计为42家汽车整车厂实现量产 [13] - 成功通过Automotive SPICE最高等级国际认证 [17] 客户与市场拓展 - 获全球知名车企旗下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企新客户定点 [13] - 合作范围从国产自主品牌延伸至合资车厂 [13] - 取得长安汽车等车企平台车型定点 [13]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覆盖欧盟、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际市场 [22] 商业化落地进展 - 无人小巴项目在苏州完成商业化落地 并在黑龙江/上海/杭州等10余个省市运营 [21] - 无人物流车进入开放道路实测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交付 [23] - 与国际Tier 1合作切入国际整车厂供应链 [23] - 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深化海外布局 [24] 创新产品发布 - 推出座舱大模型智能管家BamBam及智能座舱DMS一体机iCabin Lite [15] - 将自动驾驶技术从载人场景扩展至无人物流/干线运输/机场矿山等载货场景 [23]
佑驾创新(02431)发布中期业绩,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加46.0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2:33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46.0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52亿元 同比扩大40.16% [1] - 每股亏损0.38元 [1] 智能驾驶产品进展 - 2025年2月推出基于地平线征程6M芯片的iPilot 4 Plus智驾解决方案 支持多传感器融合和全场景覆盖 [1] - 2025年6月推出算力256TOPS的iPilot 4 Pro方案 提升复杂场景决策能力和通行效率 [1] - iPilot 4 Pro已获得整车厂平台型项目定点 预计2026年上半年量产 [1] 自动驾驶业务布局 - 公司构建从L0到L4级别的渐进式智能驾驶业务布局 [2] - L4级无人小巴业务2025年2月在苏州实现商业化落地 [2] - 无人小巴业务已扩展至黑龙江 上海 杭州等省市 累计获得10余个项目 [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5年多地发布自动驾驶支持政策 包括广州智能网联汽车条例 北京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和上海行动方案 [2] - 政策推动无人物流等载货场景进入商业化爆发期 [2] - 公司正聚焦无人物流场景的技术开发和商业化机会挖掘 [2]
佑驾创新(0243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22:1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为人民币345.719百万元,同比增长46.1%[3][5] - 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37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46亿元,增幅46.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45,71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6,675千元人民币增长46.1%[63] - 产品销售收入为225,19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99,958千元人民币增长12.6%[63] - 服务及车路协同收入为115,58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6,487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216.8%[63] - 其他收入(配件销售及维修服务)为4,94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0千元人民币增长2,049.6%[63][64] - 毛利为人民币51.751百万元,毛利率为15.0%,较去年同期增长0.9个百分点[3][5] - 毛利为人民币51.8百万元,同比增长54.8%[28] - 毛利率为15.0%,较去年同期14.1%上升0.9个百分点[28] - 毛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3342万元增至5175万元,增幅54.8%[50] - 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62.389百万元[3] - 经营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10亿元扩大至1.62亿元,增幅47.7%[50] - 期内亏损额为人民币162.287百万元[3] - 经调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42.6百万元(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等非现金开支)[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51.558百万元[3]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0.729百万元[3] - 期内亏损同比增加44.8%至人民币162.3百万元[36] - 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12亿元扩大至1.62亿元,增幅44.8%[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51,55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08,135千元亏损扩大[7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0.31元增至0.38元,增幅22.6%[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38元,2024年同期为0.31元[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94.0百万元,同比增长44.6%[27]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53.4百万元,同比增长66.7%[29]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58.9百万元,同比增长17.4%[30] - 研发开支同比增加50.2%至人民币95.1百万元[31] - 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6331万元增至9511万元,增幅50.2%[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开支为501,39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48,775千元人民币增长43.8%[65] - 雇员福利开支为111,81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6,751千元人民币增长28.9%[65] - 服务费开支为53,24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940千元人民币增长181.1%[65] - 股份支付费用为19,73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311千元人民币增长28.9%[65]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同比增加50.7%至人民币9.9百万元[32] - 其他收入同比增加33.6%至人民币8.4百万元[33]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减少305.4%至亏损人民币5.1百万元[34] - 财务成本净额同比减少104.8%至收入人民币0.1百万元[35] - 政府补助收入为4,72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14千元人民币增长47.1%[66] - 增值税退税收入为3,63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045千元人民币增长19.3%[66]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表现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414亿元,同比增长32.4%,占公司总收入的69.8%[14]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41.392百万元,同比增长32.4%,占总收入69.8%[25] - iPilot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38.064百万元,占总收入11.0%[25] - 公司累计为42家汽车原设备制造商进行量产[11] - 报告期内新增18个来自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新项目定点[11] - 新增4个整车厂客户的6个车型平台项目[11] - 公司新增4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定点[16] - 公司突破性获得长安汽车2个平台型项目定点[16] - iPilot 4 Pro智驾解决方案已获得整车厂平台型项目定点,预计2026年上半年量产[6] - 公司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涵盖L0至L2+级及L4自动驾驶方案[14] - 公司于2024年底已斩获多家国内主流商用车厂商的AEBS项目定点[15] - 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NOA(高速或城区领航辅助)同比增长134.68%[16]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业务表现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60.8百万元,同比增长99.0%,占总收入比例为17.6%[18]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60.784百万元,同比增长99.0%,占总收入17.6%[26] - 公司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达17.6%[18] - 智能座舱业务推出全新座舱大模型解决方案智能管家BamBam[8] - 公司发布全栈自研的智能座舱DMS一体机iCabin Lite[9] - 公司以"驾舱融合"为核心战略构建一体化技术架构[10] - 公司DMS驾驶员监测项目通过Automotive SPICE V4.0 CL3国际评估[19] - 国内DMS装配率仅为22.4%(2025年6月数据)[21] 车路协同及其他业务表现 - 车路协同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8.6百万元,同比增长63.4%,占总收入11.2%[23] - L4级无人小巴业务在苏州完成商业化落地,并累计获得项目10余个[7] - 公司累计获得无人小巴项目10余个[17] - 公司聚焦无人物流等载货场景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7] - 第一代无人物流车设计容量达5.5立方米,最大载重超过1吨[17] - 第一代无人物流车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17] 海外市场及地区表现 - 公司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聚焦技术服务与客户拓展[12] - 公司解决方案覆盖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市场[12] 资产、债务及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从人民币798.8百万元降至人民币635.3百万元[39] - 经营现金流出净额同比增加至人民币159.3百万元[39] - 借款总额从人民币191.5百万元增至人民币289.2百万元[40] - 流动比率从3.14倍下降至2.9倍[42] - 资本支出由2024年同期的5970万元下降至报告期内的2400万元,降幅达59.8%[44] - 资本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0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90万元,增长325.7%[4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78,29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8,619千元,减少5.9%[52][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93,943千元减少至566,271千元,下降28.7%[52]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从191,508千元大幅增加至289,154千元,增长51.0%[53] - 公司累计亏损从(623,662)千元扩大至(775,210)千元,增加24.3%[52]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保持稳定,从506,490千元微降至505,177千元[52] - 存货从124,161千元略减至121,913千元,下降1.8%[52]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43,883千元增加至52,663千元,增长20.0%[52] - 使用权资产从61,101千元下降至54,024千元,减少11.6%[52] - 非控股权益从8,323千元大幅减少至21千元,下降99.7%[52] - 贸易应付款项从226,341千元减少至186,775千元,下降17.5%[53] - 于2025年6月30日存货净值为人民币121,913千元,较2024年末的124,161千元略有下降[75] - 于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为人民币505,177千元,与2024年末的506,490千元基本持平[75] - 贸易应收款项中1年以上账龄金额为人民币105,749千元,占比20.9%[75] - 于2025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89,154千元,其中流动部分225,054千元,非流动部分64,100千元[76] - 无质押有担保长期贷款实际年利率介于3.45%至3.5%[76] - 于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86,775千元,较2024年末的226,341千元减少17.5%[7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0,85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8,359千元,降幅为15.5%[79] - 工资及福利应付款项从22,860千元增加至23,541千元,增长3.0%[79] - 质保拨备从13,292千元增加至15,480千元,增长16.5%[79] - 应计上市开支从16,654千元降至0千元,减少100%[79] - 尚未终止确认及尚未到期的已背书应收票据从2,182千元大幅增加至6,505千元,增长198.1%[79]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审计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项阳博士、谭开国先生及谭明奎博士组成,谭开国担任主席[89]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中期合并财务报表[89] - 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90] - 公司H股于2024年12月27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431)[94]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4] - 公司董事会有9名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7] - 公司注册于2014年12月10日,2023年6月7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93] - 公司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92] - 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94] - 公司设有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激励计划[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86名全职雇员[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45] - 公司及部分中国附属公司适用15%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70] - 制造业合资格研发费用可申请100%加计扣除税收优惠[71] - 公司于2025年7月2日以每股23.26港元配售6,800,000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1.67%[83] - 配售价格较2025年7月2日收市价27.30港元折让14.80%[83] - 报告期内及公告日期公司未进行任何证券买卖或赎回操作[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未派付任何股息[81] - 公司H股于2024年12月27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82]
佑驾创新:与质子汽车达成战略合作,促进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22:42
公司合作与战略 - 佑驾创新与质子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基于协同合作发展原则共享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产品方案等优势资源 重塑新能源商用车运营模式与价值链[1] - 具体合作涵盖商用车辅助驾驶开发包括AEB产品和高阶辅助驾驶产品 自动驾驶产品研发包括无人驾驶货运场景 以及数据闭环体系构建[1] - 合作范围覆盖L1-L4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与迭代 以及新能源商用车智能化网联化所需的数据平台支持[1] 行业背景与市场数据 - 传统商用车存在能耗高舒适性低安全性弱等痛点 同时面临招工短缺挑战[1]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53.2万辆 同比增长28.9% 占商用车总销量比例达17.9%[2] - 国家对商用车行业标准要求日益规范 更绿色更智能的商用车发展前景清晰[2] 技术协同与产品规划 - 结合佑驾创新L1-L4全维智驾技术实力与商用车量产经验 以及质子汽车对创新产品的定义思考和线控底盘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布局[2] - 双方合作有望提升商用车运输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市场带来更具竞争力产品[2] - 除量产新能源商用车外 双方将共同探索无人驾驶货运场景 提供全新运输方案和运力模式[2] 公司背景与成就 - 佑驾创新成立于2014年 是中国领先的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采用渐进式战略开发L1-L4级解决方案[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与35家车企达成量产合作 包括上汽奇瑞长安一汽等头部整车厂 产品出口欧洲和东南亚[3] - 质子汽车成立于2022年4月 在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固态底盘智能驾驶新材料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 - 2024年11月交付300台氢能重卡 创中国实际交付并运营量最大的氢能重卡订单记录[3]
佑驾创新(02431) - 公司章程
2025-08-13 21:08
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普通股39,190,000股[7] - 公司股份总数为406,746,400股,均为普通股[26] 股东与股份 - 公司发起人共47名,刘国清等多名投资者认购股份,合计认购3613.9310万股,占比100%[22][25]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52] 股份交易与限制 -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35] - 董监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总数的25%,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及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35]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会是权力机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54][121][151] - 董事任期为三年,总经理任期三年,监事任期每届为三年,均可连聘连任[106][139][147] 会议相关 - 年度股东会应在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六个月内举行,股东大会决议需及时公告[57][103]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监事会每六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127][153] 利润分配 - 公司实施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优先考虑现金分红,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163][164] - 董事会制定利润分配预案须经全体董事过半数表决同意,股东会审议须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二分之一以上表决同意[167] 财务与审计 - 公司会计年度为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10%列入法定公积金[160] - 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由股东会决定,聘期一年,可续聘[171] 公司变更与清算 - 公司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等需按规定通知债权人并公告[176][178][179] - 公司因特定情形解散应清算,董事应在解散事由出现十五日内组成清算组[185]
佑驾创新(02431) - 於2025年8月13日举行的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结果及...
2025-08-13 21:04
股东大会 - 2025年8月13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4] - 临时股东大会时已发行股份总数406,746,400股[4] 决议审议 - 建议委任核数师和修订公司章程获100%赞成通过[6] - 第1项普通决议案、第2项特别决议案分别按要求通过[6][7] 章程修订 - 建议修订公司章程于8月13日生效[8] - 经修订公司章程全文将在相关网站刊发[8] 董事会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4、2、3名不同类型董事组成[10]
佑驾创新(02431.HK)拟8月2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21:22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并处理其他事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