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中国(02789)

搜索文档
远大中国(02789)上涨49.4%,报0.124元/股
金融界· 2025-08-15 10:13
股价表现 - 8月15日盘中上涨49.4%至0.124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272.12万元 [1] 公司概况 - 全球建筑幕墙领军企业,拥有3100个工程项目 [1] - 累计完成6500多万平方米幕墙工程 [1] - 配备1150台套先进自动化加工设备 [1] - 年产能满足1300万平方米用户需求 [1] - 全球设立12个研发机构,技术人员1500余人 [1] - 研发投入占收入2.3%-3.6%,累计获专利831项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2.12亿元 [1] - 2024年净利润亏损3.54亿元 [1] - 预计2025年中报溢利1.5-2.1亿元 [1] - 2025年中报同比预增2400%-3400% [1]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荣昌生物(09995.HK):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治疗原发性乾燥综合征中国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格隆汇· 2025-08-14 22:59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III期临床研究 - 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乾燥综合征的中国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将尽快向CDE递交上市申请 [1] - 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主要终点为第24周ESSDAI评分较基线变化 结果显示药物可持续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1] - 泰它西普成为全球首个完成III期研究的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药物 适应症已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1][2] 乾燥综合征市场背景 - 中国乾燥综合征患病率为0 3%-0 7%且呈上升趋势 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2] - 疾病特征为淋巴细胞浸润和外分泌腺损伤 可累及多系统器官 发病与B细胞过度活化相关 [2] - 泰它西普获中国多项权威指南推荐 其双靶点机制可同时抑制BLyS/APRIL过度表达 阻断B细胞异常分化 [2] 医药行业动态 - 石四药集团阿齐沙坦原料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登记 [4] -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准开展SHR-7782注射液临床试验 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4] 港股财报业绩 - 中国电信中期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5 5% [3] - 京东物流总收入985 3亿元同比增长14 1% 净利润33 4亿元超预期 [3] - 网易云音乐经调整净利润19 46亿元同比增长121% [3] - 港铁公司上半年纯利77 09亿港元增长27 55% [3] 港股盈喜预告 - 现代牙科预期中期纯利同比增30 1%-37 6% [4] - 民生国际预计上半年税前溢利4 365-4 825亿港元 同比扭亏 [4] - 新琪安预计上半年溢利增幅达500%-600% [4] 港股运营数据 - 华润电力附属风电场售电量增12 6% 光伏电站售电量增33 8% [4] - 中煤能源7月商品煤销量2117万吨同比减9 6% [4] 资本市场动态 - 腾讯控股授出2393 6万股奖励股份及59 7万份购股权 [5] - 汇丰控股单日回购162 24万股耗资1 65亿港元 [5] - 药明康德回购28 23万股A股耗资2799 11万元 [5]
远大中国(02789)发盈喜 预期上半年净利大增至约1.5亿-2.1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8:40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 5亿-2 1亿元 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600万元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国际化战略进展和海外市场订单贡献 [1] - 收入规模较2024年同期取得增长 [1] - 汇兑收益较2024年同期取得增长 [1]
远大中国(02789.HK)预计中期净利润约1.5亿至2.1亿元
格隆汇· 2025-08-14 18:3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50百万元至210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6.0百万元实现显著增长 [1] - 净利润同比增幅区间达2400%-3400% 反映经营状况大幅改善 [1] 增长驱动因素 - 国际化战略取得良好进展 海外市场订单贡献突出带动收入规模提升 [1] - 期间汇兑收益较2024年同期实现增长 对利润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1]
远大中国(02789)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8-14 18:31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1.5亿 - 2.1亿元,较2024年同期600万元显著改善[3] - 业绩增长因国际化战略好、海外订单贡献大及汇兑收益增加[3] 未来展望 - 预计8月底前刊发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5]
远大中国(0278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1:01
股本与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2亿港元[1] - 2025年7月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20亿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62.08734亿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2]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2.08734亿股[2] - 2025年7月各股份数目较上月底无增减[1][2]
远大中国(0278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9:56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22.124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5.695亿元下降13.8%[12] - 公司2024年综合净亏损为人民币3.54亿元,而2023年为净利润人民币2530万元[12]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5.70分,而2023年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41分[12]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3.54亿元,而2023年盈利为人民币2530万元[21][23][29][31] - 2024年收入和毛利较2023年有所下降[21][23][29][31] - 2024年营业收入2212.3百万元,较2023年2569.5百万元减少357.2百万元或13.9%[42] - 2024年综合净亏损人民币354.0百万元(2023年:净利润人民币25.3百万元)[74][78]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2024年经调整毛利率为11.5%,较2023年的15.4%下降3.9个百分点[12] - 销售成本1780.5百万元,较2023年2054.2百万元减少273.7百万元或13.3%[43][45] - 经调整毛利率11.5%,较2023年15.4%下降3.9个百分点[44][46] - 销售费用为人民币68.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8.9百万元或15.0%,占营业收入比例3.1%[52][55]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46.7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9.7百万元或2.7%,占营业收入比例15.7%[53][56] - 金融及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为人民币176.8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53.2百万元,占收入比例8.0%[58][63] - 其他亏损为人民币20.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收入人民币0.3百万元[51][54] - 融资成本人民币68.5百万元占营业收入3.1%(2023年融资收益净额人民币43.5百万元占1.7%)[72][76] - 所得税成本人民币105.5百万元(2023年所得税收入人民币5.5百万元)[73][77]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新签项目总额约人民币33.26亿元,较去年减少约人民币15.236亿元或45.8%[32] - 2024年新承接工程总值约人民币3326.0百万元,较2023年4849.6百万元减少1523.6百万元或45.8%[33][34] - 未完工合同金额截至2024年末达11404.3百万元,较2023年9857.6百万元增长1546.7百万元或15.7%[35][36] - 2024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38][40] 地区表现 - 国内新承接项目73个价值1762.1百万元,海外21个价值1564.0百万元[34] - 国内未完工项目221个价值5454.9百万元,海外85个价值5949.4百万元[36] - 国内收入1016.4百万元(占比45.9%),海外收入1196.0百万元(占比54.1%)[46] - 国内经调整毛利率为17.5%,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海外经调整毛利率为6.3%,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50] 资产和债务相关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为人民币2.12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493亿元下降39.0%[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1.7%至人民币334.1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74.5百万元)[82] - 银行贷款总额减少2.7%至人民币695.0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714.0百万元)[83] - 其他借款总额减少21.4%至人民币333.6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424.4百万元)[84] - 资产负债率升至88.7%(2023年:82.2%)[84] - 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75.1百万元(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人民币169.4百万元)[80][8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41天至312天,同比下降11.6%[88][89] - 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增加4天至433天,同比上升0.9%[88][89] - 存货及合同成本减少1310万元至2.461亿元,同比下降5.1%[91][95] - 资本支出增加960万元至1140万元,同比大幅上升533.3%[92][96] - 用于银行借款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3.309亿元[100][105] - 为银行票据及信用证质押的定期存款账面价值为1.397亿元[100][105] - 被冻结银行存款账面价值为4620万元[101][105] - 为施工合同履约质押的存款账面价值增加4640万元至1.633亿元[101][105] 应收账款和信用损失 -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坏账损失约178.1百万元[48] - 贸易应收款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78.1百万元,用于计算经调整毛利[49] - 截至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及合同资产余额为人民币4,875.0百万元,计提损失准备人民币2,642.1百万元[66] - 应收票据余额为人民币99.6百万元,计提损失准备人民币45.8百万元[67] - 其他应收款损失准备转回人民币1.3百万元,期末损失准备余额为人民币10.3百万元[68] - 预期信用损失计算采用分层模型,违约客户按不良债务加权平均回收率测算[62][64] - 贸易应收款和合同资产未偿余额为人民币4875.0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5123.7百万元)[69] - 2024年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人民币172.9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17.4百万元)[69] 募集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累计使用20.76亿港元,剩余3.27亿港元拟在1-5年内按计划使用[112] - 研发费用累计使用2.61亿港元,销售网络扩展累计使用2.2亿港元[112] - 全球发售1,708,734,000股新股,每股发售价1.50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402.947百万港元[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076百万港元,其中产能扩充633百万港元,偿还银行贷款962百万港元,研发支出261百万港元,扩充营销网络220百万港元[115][119] - 剩余未动用募集资金327百万港元,计划在未来1至5年内用于产能扩充[115][119] - 2024年全年动用募集资金12百万港元,全部用于产能扩充[119] - 产能扩充项目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960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633百万港元,剩余327百万港元[119]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原计划使用962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19] - 研发支出项目原计划使用261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19] - 扩充营销网络项目原计划使用220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19]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总计2,403百万港元[119]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 - 公司通过单项工程精细化管理加强项目管控效率[18][20][28][30] - 公司深化内部交易机制改革以激发组织活力[18][20][28][30] - 公司完善合同质量标准和动态监控运营风险[18][20][28][30] - 公司采取审慎承接项目的策略应对不利市场环境[21][23][29][31] - 房地产企业整体经营压力与2023年相比未得到显著缓解[18][20][28][30] 宏观经济环境 -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34.91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5.0%[19][27][30] 汇率影响 - 公司因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24年录得汇兑亏损,而2023年为汇兑收益[21][23][29][31] 股息政策 - 公司2024年及2023年均无建议派发末期股息[12]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职员工总数2,451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76人增加75人[120][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081名男性员工和370名女性员工,分别占员工总数(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约84.9%和15.1%[176] - 公司目标于2030年前实现女性员工占比至少17.0%[176]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4][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42.9%即3名成员[154][157] - 执行董事占比57.1%即4名成员[154][157] - 董事会年龄分布为30-40岁1名41-50岁2名51-60岁3名60岁以上1名[159] - 董事经验分布为0-5年4名6-11年1名11年以上2名[159] - 所有7名董事在其他上市公司兼任董事数量为0-1个[159]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153][156] - 公司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条款[148][151]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ESG整体表现[152][155] - 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78] - 董事长为康宝华先生,首席执行官为赵忠秋先生,两职分离以保持独立性[182]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的独立性及现任董事的持续独立性[178] - 公司通过拓展外部选聘资源及增加内部人才储备确保董事继任人选性别多元化目标的实现[175] - 董事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的实施情况[172][174]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终止需不少于3个月书面通知[1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期为1-3年,终止需不少于1个月书面通知[186] - 董事至少每3年轮值退任1次[187][191] - 定期董事会会议需提前至少14天通知[190][192] - 董事会文件需提前至少3天发送给董事[194] - 董事康宝华2024年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200] - 董事杨倩雯2024年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2/2次[200] - 董事哈刚2024年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2/2次[200] - 董事王宇航2024年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200]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6月4日召开[199] - 公司已收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提交的年度独立性书面确认[163][166] 关键管理人员背景 - 公司首席财务官田威先生50岁,拥有超过24年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经验[141] - 公司秘书余亮晖先生48岁,拥有超过23年企业服务领域经验[13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宇航先生41岁,于2023年7月13日获委任[131][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倩雯女士32岁,拥有超过10年中国金融、审计及会计经验[134][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哈刚先生59岁,自2022年11月起任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35][138] - 公司首席执行官赵忠秋先生信息详见执行董事部分[140] - 公司附属公司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雷先生52岁,拥有逾22年幕墙业经验[130] - 田威先生自2020年6月起担任集团财务部门总经理,负责财务会计规划管理及税务事务[141] - 余亮晖先生自2012年6月起担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39] - 王宇航先生具有国家高级会计师及高级审计师专业资格[131][132] - 首席财务官田威先生拥有超过24年财务管理经验[143] - 杨倩雯女士于2023年4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使董事会实现性别多元化[175] - 哈刚先生于2024年1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5][167]
远大中国(0278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5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22.124亿元,2023年为25.695亿元[4] - 2024年经调整毛利率为11.5%,2023年为15.4%[4] - 2024年合并净亏损3.54亿元,2023年净利润2530万元[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2.129亿元,2023年为3.493亿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5.70分,2023年每股盈利0.41分[4] - 2024年公司录得净亏损3.53988亿元,2023年为净利润2532.4万元[11] - 2024年全年收入22.12363亿元,2023年为25.69509亿元[22] - 2024年税前亏损248450千元,2023年税前利润19865千元[28] - 2024年其他亏损20100千元,2023年其他收入305千元[28][31] - 2024年融资费用68516千元,2023年融资收益43537千元[28][32] - 2024年所得税为105538千元,2023年为 - 5459千元[35] - 2024年税前亏损248,450千元,2023年税前利润19,865千元[36] - 2024年所得税为105,538千元,2023年所得税为 - 5,459千元[3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股东应占亏损353,988,000元及已发行加权平均数6,208,734,000股普通股计算,2023年股东应占利润25,324,000元[37]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可分配予股东约人民币354.0百万元,2023年为年内利润可分配约人民币25.3百万元[5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2.12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3.572亿元或13.9%[64] - 2024年经调整毛利率为约11.5%,较2023年减少约3.9个百分点[66] - 2024年销售费用约0.682亿元,较去年增加约0.089亿元或15.0%[69] - 2024年行政开支约3.467亿元,较去年减少约0.097亿元或2.7%[70] - 2024年融资成本约0.685亿元,2023年为融资收益净额约0.435亿元[71] - 2024年合并净亏损约3.54亿元,2023年为2530万元[73]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23105亿元,2023年为3.50984亿元[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为11.41309亿元,2023年为15.29231亿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7509.4万元,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69357亿元[7] - 2024年净资产为4.97976亿元,2023年为8.847亿元[8] - 2024年建筑合同下履约产生合同资产1,790,597千元,2023年为1,651,721千元[39] - 2024年合同负债年末结余707,897千元,2023年为508,569千元[4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总额3,183,987千元,2023年为3,598,016千元[4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按摊销成本计量为1,141,309千元,2023年为1,529,231千元[4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按摊销成本计量为1,377,313千元,2023年为1,573,174千元[48] - 2024年计入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的应收客户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为320.5百万元,2023年为325.3百万元[4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13773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73174千元人民币[49]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净额约0.751亿元,2023年末为流动资产净值约1.694亿元[75] - 2024年末银行贷款总额约6.95亿元,较去年减少约0.19亿元或2.7%;其他借款总额约3.336亿元,较去年减少约0.908亿元或21.4%[76]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312天,较2023年的353天减少约41天或11.6%[77][7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约433天,较2023年的429天增加约4天或0.9%[77][78]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57天,2023年为124天[77]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及合同成本结余约2.461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592亿人民币减少约1310万人民币或5.1%[79] - 2024年资本支出支付款项约114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180万人民币增加约960万人民币或533.3%[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土地使用权总账面价值为3.309亿人民币,2023年为3.504亿人民币[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质押定期及其他存款账面价值为1.397亿人民币,2023年为1.557亿人民币[84] 业务合同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按时间确认收入20.78646亿元,2023年为24.55348亿元;2024年按时间点确认收入1.33717亿元,2023年为1.14161亿元[2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客户交易超公司收入10%[22] - 2024年12月31日,分配至现有合同项下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总额为85.283亿元,2023年为62.997亿元[2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中标潜在合同预期交易价总额(含税费)为28.76亿元,2023年为35.58亿元[23] - 公司预计未来48个月内完成工程并确认预期收入,与2023年一致[23] - 2024年年内就过往期间达成履约保证确认的收入金额为40.9百万元,2023年为110.3百万元[41] - 2024年12月31日履约担保约为人民币230.4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71.0百万元[53] - 2024年新承接工程总值约人民币3326.0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人民币1523.6百万元或45.8%[58] - 2024年国内新承接项目73个,金额1762.1百万元;海外21个,金额1564.0百万元;2023年国内100个,金额2220.6百万元,海外34个,金额2629.0百万元[59] - 2024年12月31日未完工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1404.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1546.7百万元或15.7%[60] - 2024年合同余下价值合计114.043亿元,项目数量306个,较2023年的98.576亿元和301个项目有所增长[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按建筑合同地理位置划分管理业务,有两个可呈报分部[24] - 2024年国内、海外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及可申报分部收入分别为1016362千元、1196001千元,总计2212363千元;2023年分别为1031099千元、1538410千元,总计2569509千元[26][28] - 2024年国内、海外可申报分部经调整毛利分别为178278千元、75517千元,总计253795千元;2023年分别为174222千元、221799千元,总计396021千元[26][28] - 2024年国内收入约10.164亿元,较去年减少约0.147亿元或1.4%;海外收入约11.96亿元,较去年减少约3.424亿元或22.3%[65] 成本费用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雇员成本428433千元,2023年为411524千元;中国附属公司须按雇员基本薪金14% - 16%向退休计划供款[33] - 2024年折旧及摊销中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3546千元,使用权资产为31319千元,投资物业为1197千元;2023年分别为25589千元、32418千元、1200千元[34] - 2024年研发成本91426千元,2023年为77159千元[34] - 2024年存货成本1780460千元,2023年为2054169千元[34] 股息分配相关 - 公司董事建议于年结后分派特别股息每股0.04港元,特别股息总额为248349000港元(约合人民币229970000元),2023年为零[52] - 董事会决定不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期末股息[95] 资金及持续经营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后公司获新提取及再融资银行贷款5.4199亿元[13] - 董事认为公司有充足资金应付报告期末后至少十二个月内到期的负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属适当[12] 会计准则影响相关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准则修订对公司当前会计期间业绩及财务状况编制或呈报方式无重大影响[19] 诉讼相关 - 印度诉讼若败诉预期金钱补偿总额约达1410.8百万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18.5百万元)加应计利息[54] - 英国诉讼索赔补救工程总成本为24.0百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17.8百万元)[55] - 澳大利亚诉讼索赔金额为13.1百万澳元(约合人民币61.1百万元)[55] 全球发售所得款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全球发售所得款约20.76亿港元,余下约3.27亿港元将在未来1到5年内使用[89] 员工数量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职员工共2451名,2023年为2376名[90] 公众持股量相关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保持足够公众持股量[99] 核数师变动相关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自2021年12月20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原因是与公司未能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审计服务费达成共识[100] - 董事会自2021年12月20日起委任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核数师[100] - 大华香港因疫情防控政策对公司报告及审核程序的影响,自2022年6月17日起辞任核数师[100] - 公司自2022年6月30日起同意委任毕马威为核数师[100] - 过去三年内除上述情况外,公司核数师无其他变动[101] 公告及人员相关 - 本业绩公告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集团网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报告将在适当时候于上述网站刊载[103]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康宝华先生、赵忠秋先生、王昊先生及张雷先生[103]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宇航先生、杨倩雯女士及哈刚先生[103]
远大中国(0278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7: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远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41] - 公司于2010年2月2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1年5月1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68] - 公司上市地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股份代码为2789[4] - 股票代码为2789[138] - 报告为2024年中报[140] - 集团主要业务为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安装幕墙系统[68] 管理层变动 - 马明辉于2024年3月6日辞任执行董事[2] - 胡家栋于2024年6月4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 - 哈刚于2024年1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0.882亿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10.342亿人民币[5]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毛利率为18.5%,2023年上半年为5.6%[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可分配予本公司股东为600万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640万人民币[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之净现金为1.986亿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产生之净现金为1.851亿人民币[5]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10人民币分[5]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建议每股中期股息均为无[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6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0万元或6.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约10.88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5400万元或5.2%[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约8.733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970万元或6.4%[14] - 公司经调整毛利率为约18.5%,较2023年同期增加了约12.9个百分点[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约31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30万元或63.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费用约191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00万元或5.0%,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约1.8%[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开支约1.51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310万元或9.5%,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9% [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费用净额约2490万元,2023年同期为融资收益净额约1.03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2.3% [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1.8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960万元或11.6% [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手头现金及银行存款约7.22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267亿元或21.3% [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总额约7.0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1000万元或1.4% [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借款总额约7.40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3.164亿元或74.6% [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3.1%,2023年12月31日为82.2% [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369天,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60天或14.0% [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及合同成本结余约2.57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140万元或0.5% [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支出支付款项约1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0万元或16.7% [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90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30亿元下降4.25%[56] - 流动资产为42.2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30亿元增长4.78%[56] - 流动负债为40.3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61亿元增长4.48%[56] - 流动资产净值为1.8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9亿元增长11.60%[56] - 净资产为8.6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85亿元下降2.62%[57] - 2024年1月1日公司权益结余为8.847亿元,2024年6月30日为8.61496亿元[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为5976万元,其他全面收益为 - 29180万元[6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净现金1.98613亿元,2023年同期产生净现金1.85052亿元[6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2.061亿元,2023年同期为2.6397亿元[6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2.5284亿元,2023年同期使用净现金2.78711亿元[64] - 2024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98.9万元,2023年同期为117.9万元[64]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款项1672万元,2023年同期为23.2万元[64] - 2024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11.17271亿元,2023年同期为9.77327亿元[64] - 2024年上半年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8.10845亿元,2023年同期为12.55656亿元[6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抵押的限制性存款减少净额2.30443亿元,2023年同期增加5225.9万元[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52,719千元,2023年同期为67,262千元[65] - 2024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4,515千元,2023年同期为219,455千元[65] - 2024年外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为2,544千元,2023年为2,632千元[6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340千元,2023年同期为154,825千元[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34亿元,一年内到期或按要求须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14.44783亿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降至597.6万元,2023年同期为636.6万元[69] - 2024年上半年按时间确认收入为1006205千元,按时间点确认收入为8195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64842千元和69308千元[7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088162千元,2023年为1034150千元[7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312.6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844.1万元[7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开支1908.9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2008.6万元[76]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1.51426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38302亿元[7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费用)╱收益淨额为-2486.2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0361亿元[76] - 202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936.9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182万元[76] - 2024年上半年借贷利息3179.5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3764.2万元[77]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44.6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23.1万元[77] - 2024年上半年雇员成本总计1.99668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97574亿元[77] - 2024年上半年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及摊销为11,799千元,2023年为12,751千元[78]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及摊销为15,648千元,2023年为13,754千元[78]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净额为10,460千元,2023年为267千元[78]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873,297千元,2023年为933,002千元[78]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企业所得税拨备为2,322千元,2023年为115千元[79] - 2024年上半年递延税项中暂时差额的产生及拨回为1,071千元,2023年为5,339千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为670万元,2023年同期为220万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处置账面净值272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产生出售亏损1050万元;2023年同期处置0.5百万元,亏损30万元[82] - 2024年6月30日,若干总账面净值为5200万元的物业尚未取得物业证书,2023年12月31日为5320万元[82] - 2024年6月30日,原材料为221,123千元,在制品为40,157千元,存货撇减为3,516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205,073千元、57,636千元、3,516千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建筑合同的存货账面价值为873,297千元,2023年同期为932,665千元;2023年同期存货撇减为337千元[84] - 2024年6月30日,建筑合同下履约产生的合同资产为1,629,757千元,亏损拨备为462,045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651,721千元、463,233千元[86] - 2024年6月30日,与应收保留金相关(扣除亏损拨备)的金额1.079亿元预期一年以后收回,2023年12月31日为1.036亿元[87][90]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净额为1,167,71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8,488千元[90] - 2024年6月30日合同工程贸易应收款为357863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65293千元;合同工程应收票据2024年6月30日为8317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6012千元[95] - 2024年6月30日销售材料贸易应收款为710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11千元;亏损拨备2024年6月30日为206644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68785千元;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024年6月30日为160247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9231千元[95] - 2024年6月30日计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应收客户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为346.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5.3百万元[97][99] - 除2024年6月30日98.3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110.7百万元)的应收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外,其余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预期一年内收回[97][99] - 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账龄分析:2024年6月30日一年内为596782千元,一至两年为160303千元,超过两年为845392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265020千元、64200千元、1200011千元[98]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34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4515千元;限制性银行存款2024年6月30日为55128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5635千元;冻结银行存款2024年6月30日为465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351千元[101] - 2024年6月30日手头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72219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5501千元[10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购买存货贸易应付款为86832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6312千元;应付分包商贸易应付款2024年6月30日为554396千元,2023年12月31
远大中国(0278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9: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0.882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0.342亿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毛利率为18.5%,2023年同期为5.6%[2] - 期内利润可分配予公司股东2024年上半年为600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40万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净现金1.986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产生净现金1.851亿人民币[2]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均为0.10人民币分[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34亿人民币,一年内到期或按要求须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14.44783亿人民币[1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89012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69357亿人民币[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为597.6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36.6万人民币[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客户合同收入为10.88162亿元,2023年同期为10.3415亿元[13] - 2024年上半年国内收入5.35336亿元,海外收入5.52826亿元;2023年上半年国内收入3.47719亿元,海外收入6.86431亿元[16] - 2024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經調整毛利2.0162亿元,2023年同期为0.58157亿元[16][17] - 202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936.9万元,2023年同期为1182万元[17] - 2024年上半年总借贷成本4008.9万元,2023年同期为4427.8万元[18] - 2024年上半年雇员成本1.99668亿元,2023年同期为1.97574亿元[19]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8.73297亿元,2023年同期为9.33002亿元[2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339.3万元,2023年同期为545.4万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人民币5,976,000元及已发行加权平均数6,208,734,000股普通股计算,2023年同期股东应占盈利为人民币6,366,000元,股数相同[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建筑合同下履约产生的合同资产(扣除亏损拨备)为人民币1,167,71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88,488千元;与应收质保金相关(扣除亏损拨备)金额为人民币107.9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03.6百万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建筑合同履约前开出账单的合同负债为人民币536,67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08,569千元,所有合同负债预期一年内确认为收入[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为人民币1,602,47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29,231千元;应收客户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为人民币346.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25.3百万元[28][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按发票日期账龄分析:一年内为人民币596,782千元,一至二年为人民币160,303千元,超过二年为人民币845,392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人民币265,020千元、人民币64,200千元、人民币1,200,011千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为人民币1,474,39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73,174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按到期日账龄分析:1个月内或按要求为人民币1,438,834千元,超过1个月但少于3个月为人民币22,749千元,超过3个月为人民币12,813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人民币1,568,302千元、人民币2,050千元、人民币2,822千元[33]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为零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以前财政年度末期股息获批,2023年同期为零港元[34][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或保险公司向公司客户提供约人民币171.0百万元的履约担保,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公司承担或有负债[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60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40万元人民币或6.3%[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承接工程总值约12.27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4.549亿元人民币或27.0%[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完工合同金额约100.22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651亿元人民币或1.7%[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收入约10.88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5400万元人民币或5.2%[44] - 2024年上半年国内收入约5.35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1.876亿元人民币或54.0%,占整体收入约49.2%[44] - 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约5.52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1.336亿元人民币或19.5%,占整体收入约50.8%[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约8.73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5970万元人民币或6.4%[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调整毛利率约18.5%,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2.9个百分点,国内增加约19.7个百分点,海外增加约6.8个百分点[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入约31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30万元或63.1%[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费用约191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00万元或5.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约1.8%[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1.51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310万元或9.5%,占营业收入比例为约13.9%[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1.8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960万元或11.6%;手头现金及银行存款约7.22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267亿元或21.3%[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约7.0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00万元或1.4%;其他借款总额约7.40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3.164亿元或74.6%;资产负债率为83.1%[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369天,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60天或14.0%[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存货及合同成本结余约2.57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140万元或0.5%[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支出支付款项约1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0万元或16.7%[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累计使用约20.65亿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余下约3.38亿港元将在未来1到5年内使用[60] 税务相关情况 - 公司及香港注册附属公司适用16.5%香港利得税税率,2024年上半年无应课税利润未计提拨备[21] - 中国成立的附属公司2024年上半年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2] - 公司于中国以外国家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8.5%至30%的所得税率缴纳所得税,与2023年同期相同;中国一家附属公司作为高新企业享15%优惠税率,且合资格研发成本可100%加计扣除,与2023年同期相同[23] 经营现金流改善措施 - 公司通过加快开票及收款、与供应商谈判付款条件、减少运营费用改善经营现金流[10] 财务支持承诺 - 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公司承诺提供必要财务支持,包括借款续期[10] 法律诉讼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涉多起法律诉讼,沈阳远大和远大印度胜诉获赔8180万印度卢比(约700万元人民币),若败诉或赔偿14.108亿印度卢比(约1.203亿元人民币);远大英国涉诉,索赔成本2400万英镑(约2.17亿元人民币);远大昆士兰涉诉,索赔1310万澳元(约6240万元人民币);其他附属公司涉诉最大补偿约2.907亿元人民币,已计提5050万元人民币,8520万元人民币账户被冻结[37][38][39] 企业管治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财务资料[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常规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63]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6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65]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集团上市证券[6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持有库存股份[66] 业绩公告相关 - 本业绩公告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集团网站,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报告将适时寄交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载[6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30日,公司执行董事为康宝华、赵忠秋、王昊及张雷,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宇航、杨倩雯及哈刚[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