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清算

搜索文档
恒大地产广东公司被裁定破产清算
第一财经· 2025-08-22 22:39
恒大地产广东公司破产清算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8月20日裁定受理恒大地产集团广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并指定清算组担任管理人 债权人需在2025年11月20日前申报债权[3] - 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 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 由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3] - 广东公司名下无自主开发地产项目 且全国已有数十家"恒大系"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包括2025年5月底破产的恒大地产控股平台凯隆置业[3] 中国恒大退市进程 - 港交所于2025年8月8日发函称中国恒大未满足复牌指引要求 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公司上市地位[4] - 股份最后上市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 将于8月25日上午9时起正式取消上市地位[5] - 公司明确表示不申请覆核退市决定 退市后股份虽有效但不可在港交所买卖 且不再受上市规则规管[6] 破产清算法律分析 - 律师指出广东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符合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清算条件[6] - 破产清算程序包括财产调查追收、债权申报审核、诉讼应诉和财务审计等 并通过债权人会议保障公平受偿权益[7] - 2024年全国法院受理破产案件超3.1万件 审结破产清算案件约2.9万件 显示破产清算是市场正常行为[6]
靓家居最新发声: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
第一财经· 2025-08-18 21:43
公司现状与停业原因 - 靓家居公司因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市场需求萎缩等多重压力陷入长期亏损,负债规模不断扩大,最终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 [3][5] - 公司创始人曾育周用尽一切办法仍无法扭转困境,最终抱憾离去,公司失去主心骨后决定停业 [3][5] - 公司已成立工作小组启动债权登记,并承诺通过官方渠道定期公示进展,配合政府部门清算 [3][6] 公司历史与行业背景 - 靓家居成立于2001年,以"客户为中心"为理念,乘房地产行业东风从1家门店扩张至高峰期的上百家门店 [5] - 公司业务与房地产行业高度关联,曾服务数万家庭并与合作伙伴实现"利益共享,价值共赢" [5] - 直至停业前(2025年7月),公司仍在推出促销活动,部分工地停工前一日仍在施工 [8] 停业后续影响 - 停业涉及大量装修业主预付款、供应商押金、金融贷款及施工单位未结款项,部分业主已考虑法律途径但追款难度大 [9] - 阳江等地客户反映刚支付首期款即遇停业,工程未开工 [8] - 公司承诺以最大诚意处理善后,但债权人普遍对追偿持悲观态度 [6][9] 事件时间线 - 2025年7月18日:靓家居宣布停止经营并启动债权登记 [8] - 7月21日:通过官微发布停业公告,线下门店同步张贴通知 [8] - 8月18日:股东陈敏华发布公开信解释停业原因并致歉 [3][5]
因770余万元借款逾期 ST岭南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22:08
公司公告与诉讼情况 - 岭南股份控股子公司恒润集团被债权人上海鼎策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理由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1] - 公司此前未单独披露该借款纠纷信息,因诉讼金额较小(771 20万元),但在累计诉讼公告中进行了归集统计披露 [1][3] - 截至8月7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未披露诉讼涉案金额合计1 39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 02%,其中包含39件小额诉讼(合计3217 29万元) [3] 担保与债务详情 - 2023年6月,岭南股份为恒润集团向鼎策融资的1142 4万元融资租赁业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期限不超过3年 [4] - 目前公司对恒润集团的实际担保余额为1 54亿元,逾期借款金额为771 20万元 [6] - 恒润集团尚未归还岭南股份往来款约0 82亿元,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公司可能需履行担保义务且无法足额收回往来款 [8]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恒润集团资产总额8 43亿元,负债5 56亿元,净资产2 87亿元,公司认为其不存在资不抵债情形 [7] - 2024年第一季度,恒润集团营收1642 76万元,净利润-1386 40万元;岭南股份营收6759 91万元,归母净利润-6639 73万元 [8] 法律程序与异议 - 恒润集团已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异议书》,主张具备继续经营基础且破产清算不符合债权人利益 [7] - 法院审查破产异议的核心包括:债权是否真实有效且逾期未清偿、债务人是否丧失清偿能力(非暂时资金紧张)、是否存在程序性障碍 [1][7]
失意企业家为什么不选择破产?
吴晓波频道· 2025-08-07 08:29
企业家破产困境 - 近期接二连三的企业家坠楼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凸显企业家面临困境时的极端选择 [2] - 2007年施行的《企业破产法》为困境企业提供有序退出通道 包括破产清算和重整两种方式 [3] - 破产清算是将企业剩余资产变现后按比例偿还债权人 破产重整则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帮助企业恢复经营能力 [6] - 截至2024年全国市场主体达1.89亿户 但全年仅产生约10万件破产案件 显示破产制度利用率极低 [6] 破产制度实施障碍 - 文化因素导致企业家将破产视为个人耻辱 社会舆论也普遍负面看待破产者 [9] - 法律风险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条款使企业家面临刑事风险 增加破产心理负担 [9] - 地方政府出于维稳考虑 倾向于协调企业"先撑一撑"而非直接进入破产程序 [12] - 破产程序平均审理周期长达两年 效率低下主要源于各方利益协调困难 [18] - 缺乏跨境破产专章 法律衔接不畅 缺乏独立破产法院等制度短板加剧实施难度 [19] 个人破产制度缺失 - 我国尚未建立统一个人破产制度 仅深圳和厦门在地方层面进行探索 [22] - 超过1/3失信被执行人可能是创业者 90%失信企业为民营企业 显示企业家连带责任问题严重 [25] - 企业家被要求"个人连带保证" 导致企业破产后个人生活无法保障 甚至沦为失信人 [25] 制度改进建议 - 借鉴美国注重"拯救"和日本注重"公平"的模式 完善我国破产重整机制 [27][28] - 明确"预重整"法律地位 提高重整成功率和效率 [29] - 区分政府职能与社会保障 健全信用修复机制 鼓励专业机构参与重整 [29] - 引入"多数表决"机制 避免少数债权人阻碍重整方案通过 [30]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诚信环境 提升司法公信力 加强破产法普法教育 [33] 企业家应对策略 - 建立家企风险隔离机制 避免经营风险向家庭蔓延 [37][43] - 危机时刻快速响应员工欠薪问题 防止群体事件 [39] - 主动瘦身聚焦主业 砍掉负现金流业务 为经济复苏做准备 [41] - 尽早寻求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帮助 主动与债权人沟通争取支持 [43]
广州珠江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资金拆借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3:58
资金拆借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对外资金拆借投资余额40,000万元,其中对东湛公司债权投资余额33,500万元,对盛唐公司债权投资余额6,500万元 [2][3] - 公司已收资金占用费2,470.70万元,应收未收回资金占用费29,636.84万元(东湛公司26,601.53万元,盛唐公司3,035.31万元)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对东湛公司债权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0,715.50万元,对盛唐公司债权累计计提减值准备5,989.89万元 [3][6] 债权清偿进展 东湛公司 - 债权投资33,500万元于2021年6月到期未清偿,已通过诉讼胜诉并进入执行阶段,最高院于2024年7月驳回对方再审申请 [4][5] - 2020-2024年累计计提减值准备30,715.50万元,分年计提金额分别为14,441.31万元(2020)、7,445.40万元(2021)、8,539.64万元(2022)、140.37万元(2023)、148.78万元(2024) [4] 盛唐公司 - 债权投资6,500万元于2021年6月到期未清偿,2022年6月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2024年12月破产程序终结 [6][7] - 2021-2023年累计计提减值准备5,989.89万元,分年计提金额分别为280.25万元(2021)、5,639.22万元(2022)、70.42万元(2023) [6] 经营情况 - 截至2025年Q2末,公司在管项目396个,总签约建筑面积4,714.32万平方米(住宅143个项目/2,014.72万㎡,公建222个项目/2,369.53万㎡,体育场馆31个项目/330.07万㎡) [9] - Q2新增体育场馆项目赣州全民健身中心、广州芳村工人文化宫游泳场,新增建筑面积37.40万平方米 [9] 资本运作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于2025年7月24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尚需中国证监会注册 [10]
曾“1周1家新店”疯狂扩张,24年老品牌靓家居突然暴雷,债权登记联络人:我已被辞退,工资还没给我
华夏时报· 2025-07-24 21:30
公司现状 - 有24年历史的家装品牌靓家居突然破产停业,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1] - 公司发布停业通知称受房地产行业影响长期亏损,现已资不抵债,无力继续经营[1] - 公司官网已停止运营,电话无人接听,邮件被退回,无法联系[4]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经营,通知债权人登记债权,列出23家相关公司联络点[2] 受影响方 - 业主:有业主预支付11万元仅完成水电工程,三线城市100多名业主损失超300万元[3] - 员工:被突然辞退,拖欠工资和补偿金,有员工垫付工程款6万元未收回[1][2] - 供应商:有供应商被拖欠超百万元货款,正在维权[1][3] - 合作伙伴:欧派家居因靓家居欠款停止交付柜体,客户订单被删除[5] 扩张历史 - 2001年首家门店开业,2010年起密集布局线下大店,与地产商合作样板间[5] - 2021年在全国有超100家购物中心直营门店,以每周一家新店的速度扩张[6] - 门店数量快速突破一百家,营收总金额达到20亿元[5] 行业背景 - 家装企业暴雷案例近年频发,如东易日盛因扩张导致资金链问题[6] - 住范儿今年5月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800多个项目停工,拖欠3000余家供应商[7] - 行业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竞争激烈影响,监管不够完善加剧问题[7] 失败原因 - 经营模式、扩张策略、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失误[7] - 受家装行业市场需求萎缩、竞争激烈等大环境影响[7] - 扩张过于激进,资金管理不善,盘子太大导致风险[5][7]
靓家居宣布停止经营!有门店称“非常突然”,相关部门已介入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22:5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经营,并要求债权人前往指定联络点或通过线上方式登记债权 [1] - 佛山门店已无人员办公,门店负责人表示事发突然,相关部门已介入处理 [1] - 东莞一位前店长透露,员工在7月17日通过老板娘发布的公告才得知公司停止经营 [4] 债权与债务情况 - 公告列出了广东、广西23个城市的债权登记联络点,包括佛山、汕头、潮州等地 [1] - 有经销商表示,今年过年后验收和审核流程变长,账单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目前仍有300多万欠款未结清 [4] - 部分债权登记点为当地派出所,业主可前往登记信息以便警方了解情况 [5] 法律建议与破产清算 - 律师建议消费者尽快申报和确认债权,保留合同、收据、转账记录等证据 [5] - 普通消费者的预付款偿还优先级排在劳动欠款和银行贷款之后 [6] - 破产清算时间受案件复杂程度、资产处置难度等因素影响,可能持续半年到数年不等 [6]
成立24年的知名连锁家装品牌宣布“资不抵债,停止经营”!创始人疑坠亡
第一财经· 2025-07-20 14:43
靓家居停业事件 - 公司于7月18日突然发布《停业通知》,称因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决定停止经营,并启动破产清算程序[1][3] - 通知要求债权人进行债权核对,公司配合清算工作,但员工表示停业前工资发放正常[10] - 创始人曾育周被传于7月17日凌晨坠亡,警方确认其死亡但不影响后续债务处理[8][10] 经营异常表现 - 7月18日11-12时公司账号仍在直播"焕新家装节"活动,与停业通知形成强烈反差[2][4][5] - 付款周期从18天延长至6个月,分包商反映工程款拖欠严重[7] - 总部及近百家直营门店全部关闭,官网于19日下午停止运行[6][7][9] 行业影响与公司背景 - 公司称停业主因是受房地产行业下行拖累导致长期亏损[1] - 作为华南知名连锁品牌,创立于2001年,提供整装/建材/家电等一站式服务,覆盖新房装修/旧房翻新等需求[10] - 事件引发大规模维权,供应商/消费者/项目经理均涉及,警方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6][8]
开店近百家的装修品牌靓家居突然宣布“停止经营”:公司总部无人接待,有项目经理称今年结算周期从40天延长至6个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9 22:19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突然宣布停止经营,通知称长期亏损且资不抵债[5][7] - 总部及多个门店在宣布停业后未按承诺开门营业,现场大门紧闭[1][3][8][11] - 付款周期从合作初期的18天逐步延长至6个月,显示现金流持续恶化[2][10] 消费者与供应商反应 - 消费者在7月18日集中收到设计师转发的无公章停业通知,涉及装修项目处理无明确方案[5][7] - 供应商对停业感到突然,有供应商上周刚收到款项[5] - 消费者自发前往总部维权,但登记渠道未有效建立[8][10] 公司背景与运营特征 - 公司成立于2001年,采用"整装全包"模式,服务超55万家庭并与500+品牌合作[10] - 全国拥有16家分支机构和近百家直营店,创始人曾育周持股97%[10] - 家装行业周末为业务高峰期,但停业当日总部无人上班[3] 员工与内部管理 - 停业前一日公司仍正常直播和办公,员工称工资发放未出现异常[7][12] - 人力负责人承诺门店将开门登记,但实际未执行[1][8] - 公司启动债权登记程序,包括客户损失统计和供应商赔偿[12] 行业影响 - 事件凸显家装行业预付款模式下的资金链风险[2][10] - 整装模式头部企业突然停业可能引发行业信任危机[3][10]
昔日手机巨头金立通信第二次破产分配 维科技术已落袋68万元,其他上市公司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9:58
维科技术债权回收情况 - 子公司维科电池收到金立通信破产清算第二次债权分配金额68 26万元 [1] - 截至2022年底公司对"金立系"应收账款为7877 01万元 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4] - 本次68 26万元到账后将冲回坏账准备 影响2025年利润同等金额 [4] 金立系债务纠纷历史 - 2018年维科电池起诉金卓通信 金铭电子拖欠货款8409 99万元 金立通信及刘立荣提供连带担保 [2] - 2019年东莞中院判决金卓通信支付5448 03万元及利息 金铭电子支付8065 49万元及利息 [2] - 金铭电子2021年完成重整 维科电池获追加分配77 66万元但尚未到账 [4] 其他受影响上市公司 - 深天马A对金立通信享有破产债权1 01亿元 对金卓通信享有3577 06万元债权 [5] - 2024年广东高院撤销深圳中院关于金立通信房产抵押的判决 [5] - 深圳华强 领益智造等公司同样受"金立系"破产拖累 [4] 诉讼及破产程序进展 - 金立通信破产财产分配方案2023年7月获深圳中院裁定认可 [3] - 案件曾因管辖权异议从宁波北仑法院移交至东莞法院系统审理 [2] - 维科电池2019年通过(2019)粤19民初8号 (2018)粤19民初88号两案胜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