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产清算
icon
搜索文档
知名车企,宣告破产!
第一财经· 2025-07-09 11:18
广汽菲克破产清算进展 -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广汽菲克破产 因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账面资产总额约38 94亿元 清算价值评估约19 15亿元 [1] - 经法院裁定确认的无异议债权人债权总额约40亿元 核查后债权认定总额约81 23亿元 剩余债权因复杂情形待调整 [1][4] -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已表决通过 即将完成破产财产分配工作 [4] 广汽菲克经营历史与资产处置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各持股50% 总投资约170亿元 年设计产能超30万辆 [2] - 2017年销量突破20万辆 但2018年起持续下滑 2022年10月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2] - 近3年拍卖超3000件标的物 核心资产经历5次流拍 因无人报名出价 目前通过政府招商对接意向企业 [2][3] 破产资产流拍原因分析 - 长沙工厂以燃油车产线为主 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符 接盘者需额外投入改造产线 [3] - 潜在投资者需审慎评估前期改造投入与后期产出效益 导致接盘意愿不足 [3] 公司当前运营状态 - 非核心资产已基本处置完毕 厂区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正常开展 [2] - 管理人持续通过招商渠道寻找核心资产接盘方 但尚未有明确意向投资人 [2][3]
知名车企,破产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21:52
公司破产清算 - 广汽菲克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也不具备重整、和解条件,宣告破产 [1] - 公司核心资产长沙工厂经历五次流拍,起拍价从首次19.15亿元降至第五次9.92亿元,近乎5折 [4] - 长沙工厂流拍导致公司再无重整可能,最终正式宣告破产 [4] 资产处置进展 - 广州工厂已由广汽埃安接管,转为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4] - 管理人持续借助府院联动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对接意向投资人,但未成功处置长沙工厂 [4] 品牌历史与市场表现 - 广汽菲克前身为广汽菲亚特,2015年更名后推进Jeep品牌国产化 [8] - Jeep品牌2007年以进口方式引入,大切诺基等车型曾大受欢迎,广告语"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深入人心 [6][9] - 2017年为销量峰值,Jeep年销量突破20万辆,公司净资产达44.22亿元 [9] - 2018年起销量持续下滑,从12.5万辆(2018年)骤降至2.04万辆(2021年),2022年生产线基本停摆 [9]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1年公司资产和负债总额分别为86.81亿元和86.79亿元,净资产仅余200万元 [9] - 2022年10月已获批向法院申请破产,2024年正式宣告 [1][4]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认知 - 品牌逐渐被市场遗忘,消费者对其认知停留在早期广告语 [6] - 网友评论反映Jeep品牌从"白月光"沦为市场边缘化产品 [10]
2.83亿设计院应收款1万元起拍,1100轮角逐后54万成交
第一财经· 2025-06-21 16:21
拍卖事件概述 - 新煤化工设计院2.83亿应收款在阿里法拍网以1万元起拍价成交 最终成交价为53.56万元 [1] - 该标的首次起拍价为1.42亿元 因无人出价流拍 第二次起拍价降至0.71亿元仍流拍 第三次起拍价降至1万元吸引27名竞拍者 [2][3] - 另一笔2.10亿元应收款标的曾以1万元起拍价挂网 但因管理人要求暂缓而中止 [3] 公司背景 - 新煤化工设计院成立于1993年 注册资本2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化工工程设计 工程项目总承包等 [1] - 公司前身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2010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重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5] - 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曾是其大股东 但2019年彻底退出 现大股东为上海硅铭新能源(持股80%)和二股东苏州富甲友好环保科技(持股20%) [6] 应收款标的详情 - 2.83亿应收款中 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涉及2.41亿元 上海海圭贸易涉及0.42亿元 [4] - 中国能源工程集团部分应收款因审计未确认工程文件真实性 调整后应收账款余额为2.41亿元 应付账款余额为0 [4] - 中国能源工程集团目前为失信被执行人 涉及11条失信信息 总金额8.14亿元 [6] 拍卖标的复杂性 - 审计调整不保证应收款真实性或可回收性 管理人未提供会计凭证原件或审计报告 [4][6] - 竞拍公告强调标的物现状为准 管理人及法院不承担瑕疵保证责任 [6] - 中国能源工程集团官网仍将新煤化工设计院列为成员企业 但股权关系已终止 [5][6]
雷军2024最新演讲:我的成功,是把人生活成小米生态链
搜狐财经· 2025-06-20 07:55
企业家商业思维 - 雷军亲自为米粉开车门和董明珠在直播间怒斥员工体现企业家将商业思维融入个人行为 [1] - 成功企业家将商业思维刻入生命DNA 包括精确计算时间ROI 供应链思维经营关系 个人品牌运营 [3][4] - 王健林日程表精确到分钟 张一鸣拒绝无效社交体现时间ROI管理 [3] - 马云组建"十八罗汉" 马化腾维系"南极圈"校友会展示关系网络供应链思维 [4] - 俞敏洪60岁转型直播 罗永浩"真还传"重建信用展示个人品牌运营策略 [4] 财富认知差异 - 富人将金钱视为工具而非目的 运用时薪思维购买他人经验 [6] - 海底捞张勇将擦桌子视为用户体验 赔笑脸视为品牌溢价 [6] - 普通人将创业视为风险 富人将人生拆解为天使轮-成长期-IPO三阶段经营 [6] 商业思维应用案例 - 菜市场小贩讨价还价与档口老板研究美团优选数据形成商业思维对比 [8] - 贫穷源于将生意做成算术题 富人将人生写成商业计划书 [8] - 刘德华40年身材管理展示"核心产品"打磨理念 [10] - 巴菲特90%财富来自50岁后体现能力复利模型 [10] - 罗永浩6亿债务教训展示信用作为人生最大资产的价值 [10] 商业思维生活化 - 稻盛和夫提出企业是修道场 生意是炼金术的理念 [12] - 将成本管控用于健康 蓝海战略用于职业规划 股权分配用于家庭关系 [12] - 人生最高级活法是经营"无限责任公司" [12]
昔日手机巨头金立通信第二次破产分配 维科技术已落袋68万元,其他上市公司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9:58
维科技术债权回收情况 - 子公司维科电池收到金立通信破产清算第二次债权分配金额68 26万元 [1] - 截至2022年底公司对"金立系"应收账款为7877 01万元 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4] - 本次68 26万元到账后将冲回坏账准备 影响2025年利润同等金额 [4] 金立系债务纠纷历史 - 2018年维科电池起诉金卓通信 金铭电子拖欠货款8409 99万元 金立通信及刘立荣提供连带担保 [2] - 2019年东莞中院判决金卓通信支付5448 03万元及利息 金铭电子支付8065 49万元及利息 [2] - 金铭电子2021年完成重整 维科电池获追加分配77 66万元但尚未到账 [4] 其他受影响上市公司 - 深天马A对金立通信享有破产债权1 01亿元 对金卓通信享有3577 06万元债权 [5] - 2024年广东高院撤销深圳中院关于金立通信房产抵押的判决 [5] - 深圳华强 领益智造等公司同样受"金立系"破产拖累 [4] 诉讼及破产程序进展 - 金立通信破产财产分配方案2023年7月获深圳中院裁定认可 [3] - 案件曾因管辖权异议从宁波北仑法院移交至东莞法院系统审理 [2] - 维科电池2019年通过(2019)粤19民初8号 (2018)粤19民初88号两案胜诉 [2]
A股手机电池巨头宣布:金立手机还钱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23:47
维科技术与金立通信的财务关系 - 维科技术子公司宁波维科电池收到金立通信破产财产二次分配款68 26万元 该款项将冲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并增加当期利润 [2][4][6] - 维科电池曾起诉金立通信及其关联方 涉及未付货款8400万元 法院2019年判决金铭电子支付8065 49万元货款 金立通信及创始人刘立荣承担连带责任 [4] - 截至2023年12月 维科技术对金立系公司应收账款7877 01万元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另有77 66万元追加债权分配款尚未到账 [5][6] 金立通信破产及资产状况 - 金立通信2018年进入破产清算 总负债202 54亿元 总资产27 07亿元 净负债175 47亿元 主要资产包括银行股权 金立大厦及工业园土地 [8] - 2021年4月法院宣告金立通信破产 2023年11月终结破产程序 2024年其14套房产经5次拍卖后以6602 8614万元成交 [9] 金立手机历史与现状 - 金立手机2003-2007年市场份额接近诺基亚和三星 2010年全球销量8000万台 2016年出货量4000万台位居行业第五 [8] - 2017年因创始人赌博传闻及资金链断裂引发危机 2018年供应商断供导致经营恶化 目前官网和电商平台仍销售中低端机型 [8][9] 维科技术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消费类电池 小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及钠离子电池储能业务 曾为金立手机电池供应商 [3]
新疆天业: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7:18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应到董事9名,实到董事9名,会议由董事长张强主持 [2] - 公司监事及全部高管人员列席本次会议,会议召开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2]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董事会审议通过将天辰化工电石厂、天能化工电石厂整体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逐步转让至天伟化工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票9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2] - 天辰化工、天能化工、天伟化工均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旨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2] - 资产转让完成后,天伟化工将统一管理天辰化工电石厂、天能化工电石厂的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务及人员 [2] 交易相关细节 - 本次交易采取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已获得国家出资企业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意 [3] - 交易不影响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且在董事会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3] 参股公司雅澳科技情况 - 雅澳科技为公司参股公司,公司持股18.75%,注册资本16,000万元,主要经营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3] - 雅澳科技2023年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资金链断裂导致停产至今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雅澳科技未经审计资产总额17,690,945.77元,负债总额797,222,951.39元 [4] - 董事会同意雅澳科技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对雅澳科技的投资账面价值已减记至零,应收款项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4] 雅澳科技破产清算影响 - 雅澳科技破产清算不会影响公司现有业务的生产经营,不存在重大风险 [4] - 破产清算尚待法院受理并裁定,具体影响需待清算方案明确后确定 [4] - 破产清算完成后,不会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不会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4]
控股股东将破产清算,连亏4年的“酱油第一股”能否走出泥潭
新京报· 2025-05-15 14:54
控股股东破产清算进展 - 卓越投资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标志着控股股东财务危机进入新阶段 [1] - 卓越投资目前持有加加食品18.79%股份 但全部股份处于质押和冻结状态 基本丧失流动性 [2] - 2024年末卓越投资部分股份被司法拍卖后已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 控制权或将变更 [1][3] 股权结构变化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司法拍卖获得23.42%股份 成为新任第一大股东 [3]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为中央金融企业 总资产达12720亿元 具有丰富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3][4] - 公司提示控制权可能变更 但当前董事会架构暂未调整 将积极沟通后续安排 [3]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已连续4年亏损 2024年亏损扩大至2.43亿元 同比增亏26.83% [6] - 2024年营收13.01亿元 同比下降10.52% 主要因加工业务终止和植物油销量下滑 [6] - 酱油业务收入持续萎缩 从2019年10.17亿元降至2024年7.30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海天味业酱油业务规模超百亿 中炬高新保持30亿左右 形成明显领先优势 [6] - 千禾味业2020年以10.54亿元酱油营收超越加加食品 稳居行业第三 [7] - 加加食品与行业前三差距持续扩大 市场地位显著下滑 [6][7] 业务转型前景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入主可能带来企业重组契机 有望改善财务状况 [4] - 新股东可能引入专业团队优化管理 调整战略提升竞争力 [4] - 公司强调业务独立性 称当前生产经营正常 未受破产清算直接影响 [2]
寻找时代徽章,适应极端状态
行业异质性分析 - 创新药行业存在显著分化现象,同一时期不同标的的基本面表现差异巨大,同一标的不同时期的股价主导逻辑也可能剧烈变迁[1] - 市场表现远超预期时,往往反映认知局限而非市场非理性,需跳出简单化思维重新审视复杂现实[1] - 2017年前获批的国产创新药在2022年PDB样本医院销售额差异显著:西藏药业新活素、三生制药特比澳、石药集团恩必普表现突出,而天士力普佑克等产品营收不佳[2] 创新药回报模型 - 经营杠杆放大创新药利润差异:世界级产品(峰值200亿营收)研发投入20亿可获780亿净回报(39倍),平庸产品(峰值4亿营收)投入10亿仅获6亿净回报(0.6倍)[4] - 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股价分化剧烈:17家公司跌幅超90%,8家实现正回报,其中1家涨幅超300%[5] - 成熟药企(如阿斯利康)通过多产品管线对冲风险,但会摊薄爆款弹性[7] 爆款产品筛选逻辑 - 顶级国产创新药国内峰值或超100亿人民币,海外峰值或超100亿美元,潜在回报倍数可达70-80倍[8] - 政策与技术是筛选爆款关键线索:需顺应"民族复兴"政策导向(投新/投价值驱动/投科创制造)和生物技术浪潮(关注抗体药物/基因疗法等)[11] - 国际案例显示爆款决定长期表现:礼来因多爆款10年涨10倍,百时美施贵宝因管线失利跑输行业指数[11] 市场极端状态应对 - 港股医药指数3年累计跌幅达110%(年化-40%/-40%/-30%),反映宏观叙事逻辑剧变[13] - 极端市场下定价机制扭曲:乐观期采用"终局回折价"(梦想成真现值),悲观期采用"破产清算价"(仅计净资产)[15] - 某TTVR产品公司市值从200亿港币(终局估值)跌至8亿(净现金估值),反映预期杠杆放大效应[20][23] 投资体系优化方向 - 优选标的需兼具时代属性(政策/技术趋势)与极端状态适应性,重点布局潜在时代徽章型标的[22] - 战术层面需改变买卖节奏:极端下跌趋势中避免过早对抗,极端上涨趋势中避免过早兑现[24] - 长期战略应坚持专业深度,通过差异化认知挖掘市场尚未认可的潜力标的[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