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格医药(03347)
icon
搜索文档
泰格医药(033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更新)
2025-06-19 16:32
股息信息 - 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10股3元人民币[1] - 预设派息为每10股3.245港元,汇率1人民币:1.0817港元[1] 时间安排 - 除净日为2025年6月12日[1] - 递交通知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6月13日16:30[1] - 暂停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6月16日至19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6月16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7月11日[1] 税收政策 - 非居民企业和非个人居民投资A股,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2] - 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按20%税率代扣个税[2] - 对内地企业投资者投资H股不代扣股息红利所得税款[2]
泰格医药(03347) - 更改H股末期股息的支付日期
2025-06-19 16:3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3347[2] - 公司执行董事为叶小平博士等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廖启宇先生等人[6] 股息信息 - 2024年度H股末期股息支付日期将更改至2025年7月11日[3] - A股末期股息分派详情公告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刊登[4]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19日[6]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上周五获净流入超千万,机构:创新药已成为市场认可的主线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0:24
市场表现 - 创新药概念小幅回调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跌0.29% [1] - 成分股荣昌生物涨超4% 皓元医药 科兴制药 药石科技涨幅居前 [1] - 6月13日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获资金净流入1096万元 [1] 产品特征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为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 [1] - 指数覆盖沪深港三地创新药龙头 十大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 药明康德 恒瑞医药 泰格医药等细分领域龙头 [1] - 该ETF及联接基金(A类014564 C类014565)采用量化指标优化 [1] 政策动态 - 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举措 [1] - 会议要求加强集采政策评估 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1] - 会议明确支持医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加强全链条质量监管 [1]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看好医药子行业排序: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 [2] - 华福证券认为港股创新药(含Pharma)为医药板块最强势板块 其次为创新药产业链CRO板块 [2] - 创新药已成为市场认可主线 行情向有创新药布局或BD预期的中药/仿制药标的扩展 [2]
和美药业冲击IPO,泰格医药参投,尚无产品上市
格隆汇· 2025-06-10 18:06
公司概况 - 和美药业是一家创新驱动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领域的小分子药物研发,成立于2002年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张和胜博士和郭雪梅夫妇,合计控制约46.51%的投票权 [1] - 公司已获得多轮投资,总募集资金约9.51亿元,2024年9月E轮融资后估值为39亿元 [1] 核心产品管线 - 公司已开发7个小分子候选药物,其中4种处于II期、III期临床试验或NDA阶段,覆盖12种适应症 [2] - 核心产品Mufemilast是一种全球同类首创的PDE4B/PDE4双重抑制剂,针对8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适应症,其中银屑病适应症NDA已于2024年5月获优先审评,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3][5] - 另一核心产品Hemay022是EGFR/HER2双靶点抑制剂,正在进行晚期ER+/HER2+乳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计划2026年提交NDA [7] 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 Hemay007:TNF-α调节剂,已完成UC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类风湿关节炎II期试验 [8] - Hemay808:靶向IgE和PDE4的新型分子,已完成特应性皮炎IIa期试验,计划2025年启动IIb期 [8] - Hemay181:潜在同类首创拓扑异构酶I靶向药物,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8] 市场前景 - 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2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40亿美元(CAGR 12.5%),预计2032年达263亿美元(CAGR 23.3%) [5] - 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2023年达139亿元(CAGR 30.4%),预计2032年增至894亿元(CAGR 59.1%) [5] -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2023年36.51万例(CAGR 2.5%),预计2032年增至43.58万例 [7] 财务状况 - 2023年和2024年除税前亏损分别为1.56亿元和1.23亿元,主要来自研发和行政开支 [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1.23亿元降至2024年9700万元,因部分产品进入NDA阶段 [9][10] - 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为1.5亿元,预计可覆盖未来12个月125%的运营成本 [11] 商业化计划 - 计划采用直接销售与第三方CSO合作的双重策略,目标在Mufemilast上市一年内建立80人销售团队 [10]
港股生物医药股盘中震荡上升,金斯瑞生物(01548.HK)涨超10.5%,诺诚健华(09969.HK)涨超9.5%,泰格医药(03347.HK)涨超6.5%,君实生物(01877.HK)涨超5.5%,药明生物(02269.HK)涨超4%。
快讯· 2025-06-09 10:08
港股生物医药股盘中表现 - 金斯瑞生物股价上涨超过10.5% [1] - 诺诚健华股价上涨超过9.5% [1] - 泰格医药股价上涨超过6.5% [1] - 君实生物股价上涨超过5.5% [1] - 药明生物股价上涨超过4% [1] 行业整体走势 - 生物医药板块呈现震荡上升态势 [1] - 多只重点个股出现显著涨幅 [1]
泰格医药: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8 16:07
权益分派方案 - 以A股总股本737,901,250股扣减回购专户持有股份5,883,780股后的732,017,47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19,605,241元 [1][2][3] - 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且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2] - 现金分红总额除以总股本(含回购股份)为每股0.2976078元,除权除息参考价=除权除息日前一日收盘价-0.2976078元/股 [2]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6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7日 [8] - 分派对象为截至股权登记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A股全体股东(不含回购专户) [8] 分红实施细节 - QFII、RQFII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实际派发2.7元(税后) [3] - 个人股东股息红利税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收,持股1个月(含)至1年补税0.3元/10股,超过1年免税 [4][7] - 香港投资者通过基金持有股份的税务处理依据内地与香港税收安排执行 [4] 股本变动与分配调整 - 公司A股总股本因回购减少3,922,520股,从741,823,770股调整为737,901,250股 [3] - 若权益分派实施前股本再变动,将按"分红比例固定"原则调整分配总额 [2] 其他说明 - 自派股东若因股份减少导致代派现金不足,相关责任由公司承担 [9] - 咨询联系人及电话:李晓日、阮新卉,0571-89986795 [9]
泰格医药(300347) -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08 15:45
股份变动 - 2025年5月29日注销部分回购A股股份3,922,520股,A股总股本变更为737,901,250股[7] - 截至公告日回购专户持有A股股份5,883,780股,可参与分配A股总股数732,017,470股[3]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30日通过利润分配方案[3] - 以732,017,47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3元,共派219,605,241元[3] - 按A股总股本折算每股现金分红0.2976078元/股[5] 权益分派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6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7日[9] - QFII、RQFII等每10股派2.7元,个人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9] - 委托代派现金红利于2025年6月17日划入资金账户[11]
启明创投创始人: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华尔街见闻· 2025-06-04 19:01
中国创新药行业崛起 - 中国制药公司从仿制药生产商转型为全球药物发现领域的领导者,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年内分别上涨42.84%、42.56%、41.88% [1] - 中国创新药企在国际市场表现突出,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60亿美元全球独家开发授权协议,石药集团推进三项潜在商务拓展合作,累计交易金额或接近50亿美元 [1] -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Top20跨国药企License-out交易额中占比从7%增加到17%,排名从全球第3位上升到第2位 [4] - 中国在全球首次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的3个增加到2024年的39个,增加了12倍,从全球第3位提升到第2位 [6] - 中国在全球首次开展临床试验的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的124个增加到2024年的704个,增加了4.7倍,从全球第3位跃居全球首位 [6] - 中国创新药采购额从2015年的1372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576亿元,增长了88%,在总采购额中的占比从20.9%增加到29.2% [7] 中国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发展 -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生态系统日趋完善,从数据可信度到人才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10] - 海归人才回流与创业推动行业发展,2005年左右大量海外接受教育的中国研究人员回国,2008-2009年开始创业,为生物技术领域带来知识"种子" [11] - 诊断业务和试剂业务的建立为生物技术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2004-2006年期间开始发展 [13] - 泰格医药等公司提升中国临床试验能力,提供世界一流的数据审查和分析,使中国临床试验得到国际认可 [13] -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人口增长带来巨大医疗健康需求,尤其是对癌症、慢性疾病等治疗药物的需求 [12] - 全球有大量药物即将失去专利,制药公司寻求外部合作,中国凭借强大研发能力和临床试验能力能够更快将药物推向市场 [14] 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创新与竞争力 - 中国在快速迭代和改进现有药物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更快、更便宜地推出更好、更安全的药物版本 [18] - 康方生物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AK112)效果是Keytruda的两倍,成为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的"DeepSeek时刻" [10][18][29] - 中国在蛋白质工程等技术方面具有强大实力,能够开发出同类最佳药物 [18][33] - 中国在同类首创药物研发方面与美国差距从20年缩小到2-3年,实现惊人时间压缩 [18][33] - 中国生物技术生态系统接近自给自足阶段,在首创创新阶段对美国依赖度低 [18][38] 全球合作与许可模式 - 许可模式是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现阶段的必要步骤,有助于积累经验并最终实现全球化 [10] - 过去三到四年外国制药公司向中国公司支付的许可费接近1000亿美元 [27] - 中国临床试验质量和数据分析质量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国际制药公司能够信任中国数据 [27] - 恒瑞等大型中国制药公司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全球分销和试验能力仍需时间发展 [31] - 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强大,但后端分销和全球试验能力不足,需要十年时间发展 [31] 全球市场格局与政策影响 - 中国占据全球生物制药试剂市场70%以上,美国高度依赖中国供应 [37] - 美国医疗保健生态系统效率极低,同样药物价格是中国的10-30倍,关税可能使问题恶化 [37] - 生物技术领域缺乏类似半导体的"扼点",难以通过限制少数公司阻止中国发展 [34][35] - 中国风险投资已从美元为主转向人民币为主,美国限制投资对中国生物技术发展影响有限 [39][40] - 中国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例从2005年的2.5%增长到现在的7%-8%,老龄化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41]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成交额创近两年新高,年内涨近26%居全市场行业类ETF首位,机构:创新药是布局的重中之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5:28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16亿元 [1] - 创新药概念继续活跃,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收盘涨2.34%,盘中最高触及0.660元,创2023年11月以来新高,成交额近2000万元,创近两年新高 [1] - 成分股中,信达生物涨超13%,皓元医药、泰格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多股跟涨 [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年内累计涨25.96%,在全市场行业类ETF中涨幅排名第一 [1] 创新药ETF产品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覆盖沪、深、港三地创新药龙头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药明康德、恒瑞医药、泰格医药等细分领域龙头 [1] - 该ETF及联接基金采用量化指标优化 [1] 机构观点 - 国产创新药估值水平低,部分创新药品种已具备全球同类最佳潜力,持续看好创新药以借船出海模式走向国际,获得出海溢价 [2] - 创新药和部分仿创药是布局重点,商保目录政策变化、集采/国谈预期落地及美国肿瘤会议数据公布将带来股价催化机会 [2] - 2020年至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提高到523亿美元,首付款金额从6亿美元提升到41亿美元 [2] - 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首付款达22亿美元,全年有望创新高 [2]
国内创新药上市跑出加速度,创新药ETF天弘(517380)年内涨超23%,居全市场行业类ETF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6-04 10:57
创新药ETF表现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6月4日盘中最高触及0.660元,创2023年11月以来新高,截至发稿涨2.81% [1] - 成分股中信达生物涨超15%,皓元医药、泰格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涨幅均超6% [1] - 该ETF年内累计涨幅达23.08%,在全市场行业类ETF中涨幅排名第一 [1] 指数与成分股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 [1] - 指数覆盖沪、深、港三地创新药龙头,十大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药明康德、恒瑞医药、泰格医药等 [1] 行业动态 - 2025年1至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数量刷新近五年同期纪录 [2] - 2025年ASCO年会上70余项中国原创研究成果入选,显示国内创新药国际竞争力提升 [2] 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领域从"跟随式创新"迈向"全球领跑",在肿瘤靶向、免疫治疗等关键赛道发力 [2] - 海外BD合作和ASCO大会等事件持续提高板块热度,国内创新药企迎来估值重塑 [2] 政策与市场机会 - 下半年国家医保谈判为重要事件,谈判前获批的创新药有望通过医保加速放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