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虹佳华(03991)
icon
搜索文档
长虹佳华将于9月12日上午9时正起短暂停止买卖
智通财经· 2025-09-12 08:55
公司停牌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2日上午9时正起短暂停止股票买卖 [1]
长虹佳华(03991) - 短暂停牌
2025-09-12 08:54
公司基本信息 - 长虹佳华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3991[2] 股票交易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5年9月12日上午9时起暂停在港交所买卖[3] 停牌原因 - 待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刊发载有内幕消息的公告[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9月12日[4] 公司人员 - 公告日期时执行董事有祝剑秋、赵其林等6人[4] - 公告日期时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陈铭燊、高旭东及孟庆斌[4]
长虹佳华(03991.HK)9月12日起短暂停牌
格隆汇· 2025-09-12 08:51
公司停牌公告 - 长虹佳华(03991.HK)股份于2025年9月12日上午九时正起短暂停止买卖 [1]
长虹佳华(03991) - 内幕消息有关诉讼的进展
2025-09-10 21:18
法律纠纷 - 2025年9月10日公司收到佳华数字技术与苏宁采购中心买卖合同纠纷二审判决书[3] - 法院驳回苏宁采购中心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受理费664,871元由其负担[3] - 判决为终审判决,诉讼尚在履行期,无法确定执行结果及对利润影响[3][4] 后续行动 - 公司将依法主张权益,适时公告重大进展[4][5] - 提醒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股份审慎行事[6] 人员信息 - 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员名单[6]
长虹佳华(0399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2:05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普通股法定/註冊股份50億股,面值0.025港元,法定/註冊股本1.25億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優先股法定/註冊股份30億股,面值0.025港元,法定/註冊股本7500萬港元[1] - 2025年8月法定/註冊股本總額2億港元,無增減[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發行普通股14.54652億股,無庫存股份[2]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發行優先股11.15868億股,無庫存股份[2] - 2025年8月已發行普通股和優先股數目均無增減[2]
长虹佳华(03991)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81亿港元 同比增加10.16%
智通财经· 2025-08-12 17:06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达211.69亿港元 同比增长9.7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81亿港元 同比增长10.16% [1] - 每股盈利7.05港仙 [1] 经营战略方向 - 公司贯彻"生态价值创造 高质量成长好伙伴"经营方针 [1] - 以智能分销服务稳健发展为基石 加速从链路思维向生态思维转变 [1] - 运用数字智能化技术持续打造智能分销服务多元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 [1] 新兴领域布局 - 与生态伙伴深化协作 在云应用 元宇宙 安全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1] - 积极拓展低空经济 数字营销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1] - 通过生态协作培育新竞争优势 [1]
长虹佳华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81亿港元 同比增加10.16%
智通财经· 2025-08-12 17:06
财务表现 - 收益211.69亿港元 同比增长9.7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81亿港元 同比增长10.16% [1] - 每股盈利7.05港仙 [1] 经营战略 - 以智能分销服务稳健发展为基石 加快从链路思维向生态思维的深度转变 [1] - 以数字智能化技术为手段 持续打造智能分销服务多元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 [1] - 与生态伙伴深化协作 在云应用、元宇宙、安全、低空经济、数字营销等战略性领域布局和深耕 [1] 行业环境 - 面临不利经营环境和行业格局变化的挑战 [1] - 坚定贯彻生态价值创造 高质量成长好伙伴的经营方针 [1]
长虹佳华(03991.HK):上半年纯利1.81亿港元 同比上升10.16%
格隆汇· 2025-08-12 17: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约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 [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3.07%,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 [1] - 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约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1]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约为7.05港仙,同比上升0.65港仙 [1]
长虹佳华(0399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2 16: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9,286,17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168,691千港元下降8.9%[2] - 公司税前溢利为216,69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9,086千港元增长2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81,19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4,484千港元增长10.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41,05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4,936千港元增长78.6%[3]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7.05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6.40港仙增长10.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1,168,69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286,174千港元增长9.76%[10][15] - 除税前溢利为216,69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9,086千港元增长21.00%[15] - 2025年上半年收益达21,168.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76%[33] - 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81.1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16%[33] - 基本每股盈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6.40港仙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05港仙,增长0.65港仙[3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为21,168.69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76%[4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溢利为181.19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6%[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为649,63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43,648千港元增长0.9%[2] - 公司销售成本为18,642,52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519,053千港元下降9.1%[2] - 公司研发开支为12,22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602千港元下降30.5%[2] - 公司融资成本为104,94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5,580千港元下降27.9%[2] - 其他收入为43,34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5,462千港元增长22.24%[15] - 研发开支为17,60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226千港元增长43.98%[15] - 行政开支为89,52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5,480千港元增长4.73%[15] - 融资成本为104,94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5,580千港元下降27.92%[15]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3.07%,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33] - 研发开支较去年同期上升,主要因研发人员增加[34] - 分销及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上升,主要因电商业务运营费用增加[3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ICT消费者产品收益为8,471,25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0.28%[10][15] - ICT企业产品收益为8,378,26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3.67%[10][15] - 其他产品收益为4,319,17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7.54%[10][15] - 分部溢利总计396,51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1,210千港元下降1.17%[15]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营业额下降0.28%至8,471.25百万港元,溢利增加5.62%至129.55百万港元[34] - ICT企业产品分销业务营业额上升23.67%至8,378.27百万港元,溢利减少8.08%至221.86百万港元[35] - 其他业务营业额上升7.53%至4,319.18百万港元,溢利增加21.23%至45.10百万港元[35]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从2024年的19,007,151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20,906,633千港元,增长率为10%[17] - 其他地区收入从2024年的279,02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62,058千港元,下降率为6.1%[1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维持每股0.05港元的末期股息,与2024年相同[2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建议派发任何股息(2024年同期:无)[49]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由祝剑秋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5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4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资本承担及未来资本资产购入计划[4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35,49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602千港元增长143%[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的132,805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124,020千港元,下降6.6%[4] - 存货从2024年的5,582,487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3,913,815千港元,下降29.9%[4] - 应收贸易账款从2024年的4,460,739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5,239,554千港元,增长17.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的561,776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257,718千港元,增长123.9%[4]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的15,076,338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11,080,748千港元,下降26.5%[4]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的5,194,413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4,977,310千港元,下降4.2%[4] - 供应链融资项下应付票据从2024年的5,865,134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2,333,710千港元,下降60.2%[4] - 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的2,992,648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3,100,770千港元,增长3.6%[5] - 储备从2024年的2,914,892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3,027,424千港元,增长3.9%[5] - 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但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7] - 期内溢利中已售存货成本从2024年的18,642,526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20,519,053千港元,增长率为10.1%[17] - 汇兑亏损净额从2024年的14,300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11,098千港元,下降率为22.4%[17]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制,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税率,超出部分按16.5%税率[18] - 中国附属公司因符合鼓励类企业条件,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5%降至15%[20] - 应收贸易账款中30日内账龄部分从2024年的1,111,255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419,410千港元,增长率为27.7%[24]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311,02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059,547千港元,增长51.3%[25] - 供应链融资项下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33,710千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865,134千港元,增长151.3%[25] - 30日内的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0,98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99,781千港元,增长34.3%[25] - 公司银行无抵押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23,459千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49,991千港元,增长1%[27] - 借贷实际利率区间从2024年的2.64%-5.2481%降至2025年的0.9981%-4.6727%[27] - 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241.06百万港元,主要因人民币汇率波动所致[4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计息借款总额为2,749.99百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371.76百万港元[3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976.75百万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59倍[3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背书应收票据清偿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74,177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2,139千港元下降43.9%[44] - 公司通过贴现应收票据筹集现金的金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03,80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03,174千港元,增幅达11.1%[44] - 具追索权的未收回已背书及贴现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35,939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77,351千港元,增长7.3%[44]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1,552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359名,降幅达12.4%[48] - 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合计约128.53百万港元[49] - 公司未收回的已背书及贴现应收票据账龄从2024年的360日缩短至2025年的185日[44]
长虹佳华(03991)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7:38
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亿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普通股法定/注册股份50亿股,面值0.025港元,股本1.25亿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优先股法定/注册股份30亿股,面值0.025港元,股本7500万港元[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普通股14.54652亿股,库存股为0[2]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优先股11.15868亿股,库存股为0[2] 股份变动 - 2025年7月,普通股法定/注册、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 2025年7月,优先股法定/注册、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