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06030)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保荐平安电工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发行市盈率畸高


新浪财经· 2025-09-09 17: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湖北平安电工科技股份公司 简称平安电工 证券代码001539 SZ [1] - 公司于2022年7月1日申报IPO 2024年3月28日在深证主板上市 所属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 - IPO保荐机构及承销商为中信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柳小杰和彭捷 [1] - IPO律师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1] 上市表现与发行情况 -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90 40% [1] - 上市三个月后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29 49% [1] - 发行市盈率为25 88倍 是行业均值14 58倍的177 58% [1] - 预计募资8 87亿元 实际募资8 07亿元 实际募集金额缩水9 09% [1] - 承销及保荐费用为5532 74万元 承销保荐佣金率6 86% 低于整体平均数7 71% [1] - 弃购率为0 4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4 04%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31 18% [1]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7 61% [1] 执业评价与监管情况 - 上市周期为636天 高于2024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平均天数629 45天 [1] - 信披质量被要求说明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背景及共同控制依据 并被要求进一步说明行业地位 [1] - IPO项目总得分为80分 分类B级 负面因素包括信披质量 上市周期 发行市盈率畸高 实际募资缩水和弃购率 [1]



禾迈股份跌4.36% 2021年上市超募48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9 16:25
股价表现 - 2024年9月9日收盘价118.97元 单日跌幅4.36% 处于破发状态[1] - 发行价格为557.80元/股 较发行价下跌约78.7%[1] 首次公开发行 - 2021年12月20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1000.00万股[1] - 募集资金总额55.78亿元 净额54.06亿元[1] - 实际募集净额较原计划5.58亿元超额48.48亿元[1] - 承销及保荐费用1.42亿元 总发行费用1.72亿元[1]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储能逆变器产业化、智能成套电气设备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1] 分红方案 - 2022年每10股派息30元并转增4股 除权除息日2022年6月7日[1] - 2023年每10股派息53元并转增4.9股 除权除息日2023年6月13日[1] - 2024年每10股派息36元并转增4.9股 除权除息日2024年6月19日[2]



中信证券保荐平安电工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发行市盈率畸高


新浪证券· 2025-09-09 16: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湖北平安电工科技股份公司 简称平安电工 代码001539SZ 上市板块深证主板 所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 - IPO申报日期2022年7月1日 上市日期2024年3月28日 [1] - IPO保荐机构中信证券 保荐代表人柳小杰和彭捷 承销商中信证券 [1] - IPO律师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1] 执业评价情况 - 被要求说明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背景和原因 以及此前未签署情况下认定共同控制的依据是否充分 [1] - 被要求进一步说明发行人的行业地位 [1] - 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舆论监督不扣分 [2] - 上市周期636天 高于2024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平均天数62945天 [2] - 不属于多次申报 不扣分 [2] 发行相关数据 - 承销及保荐费用553274万元 承销保荐佣金率686% 低于整体平均数771% [3] -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904% [4] -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2949% [5] - 发行市盈率2588倍 行业均数1458倍 公司是行业均值的17758% [6] - 预计募资887亿元 实际募资807亿元 实际募集金额缩水909% [7] - 弃购率047% [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404% [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3118% [8]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761% [8] 总体评价 - IPO项目总得分80分 分类B级 [8] - 影响评分的负面因素包括信披质量有待提高 上市周期长 发行市盈率畸高 实际募集金额缩水 弃购率047% [8] - 虽然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较高 但信披质量有待提高 建议关注业绩表现背后的真实性 [8]



中信证券9月8日获融资买入6.64亿元,融资余额152.3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13:03
公司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8日公司股价下跌1.27% 成交额45.76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6.64亿元 融资偿还4.45亿元 融资净买入2.20亿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52.62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52.39亿元占流通市值4.25%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80.76万股 融券余额2378.38万元 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北京和香港 成立于1995年10月25日 2003年1月6日上市[2] - 主营业务包括证券经纪、承销与保荐、资产管理、自营等业务[2] - 收入构成:证券投资业务37.69% 经纪业务25.96% 资产管理业务17.99% 其他(补充)12.05% 证券承销业务6.32%[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5.87万户 较上期减少11.13% 人均流通股18490股 较上期增加12.53%[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 同比增长29.80%[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87.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20.09亿元[3]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84亿股 较上期增加2857.04万股[3] - 华夏上证50ETF持股1.91亿股 较上期增加1272.83万股[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74亿股 为新进股东[3]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3]



中信证券:紧抓六氟磷酸锂反弹 布局固态电池核心硫化锂


智通财经· 2025-09-09 09:41
锂电材料投资机会 - 锂电材料投资机会基于核心材料需求扩张和锂电池技术迭代 [1] - 六氟磷酸锂供需趋紧且价格触底反弹 集中度持续提升 [1] - 全固态电池发展聚焦硫化物路线 高纯度硫化锂生产企业将显著受益 [1] 六氟磷酸锂供需与价格 - 下游锂电排产持续超预期 2025年第三季度行业排产规模环比增长15%以上 [1] - 储能需求表现强劲 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达240GWh 同比增长106% [1] - 六氟磷酸锂7月需求量为2.25万吨 供应量2.28万吨 月度有效产能2.45万吨 名义产能3.66万吨 呈现轻微盈余 [1] - 六氟磷酸锂价格9月升至5.5万元/吨 较7月最低点上涨12.2% [2] - 下游需求持续攀升导致供应缺口逐渐显现 [1] - 碳酸锂价格回暖支撑六氟磷酸锂价格继续攀升 [2] 六氟磷酸锂行业格局 - 天赐材料六氟磷酸锂产能11.2万吨/年 为全球最大 [2] - 多氟多产能6.5万吨/年 天际股份产能3.7万吨/年 显著领先竞争对手 [2] - 行业龙头企业规模效应和一体化优势难以撼动 呈现强者恒强局面 [2] - 资源与订单加速向头部聚拢 行业龙头有望实现业绩快速修复 [2] 全固态电池发展 - 全固态电池以硫化物路线为主 硫化物电解质可减小界面阻抗提升电池性能 [2] - 硫化锂是合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料 直接决定电解质纯度与性能 [2] - 硫化锂纯度需≥99.99% 粒径需精确控制至纳米/微米级 [2] - 硫化锂化学稳定性差、易吸潮水解 生产环境要求苛刻 生产难度大成本高 [2] - 具备硫化锂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显著受益于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发展 [2]



中信证券:卫星相关业务牌照发放工作将在年内完成 优先关注业务准入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9-09 09:31
政策与牌照发放 -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允许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深化应急通信 海事通信和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 [1] - 《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预期相关业务牌照发放工作将在2025年内完成 [1] - 卫星通信产业牌照发放工作预期近期加速推进 首批牌照或涉及大型基础电信服务商 头部央企和民企卫星产业运营商 [1] 产业发展与战略意义 - 低轨卫星互联网具有传输时延短的优势 在对时效性 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通信场景中具有明显优势 尤其在下一代通信 车联网 物联网 数字城市 遥感检测等应用场景以及自然灾害等应急场景中意义重大 [2] - 卫星轨道及频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争取先发优势 抢占轨道频率资源对于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也是影响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要素 [2] - 国内由中国星网集团统筹的GW星座以及由上海 杭州等九城市联合发布的G60星链计划正加速推进 而美国企业Starlink占据先发优势 国内卫星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 [2] 发射进度与技术突破 - 截至2025年8月27日GW星座已发射10组低轨卫星 尤其是7月27日以来连续发射05-10组星 发射进度显著加速 [2] - 2025年将是中国商业火箭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 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 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 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 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等均计划于2025年首飞 [2] - 若民营航天公司火箭试验成功 将有望参与到GW星座和千帆星座的发射服务中 进一步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 [2] 企业层面与投资机会 - 建议优先关注具备潜在获得业务牌照可能性的卫星运营服务商 如传统通信运营商以及低轨卫星运营头部企业 [1] - 关注卫星制造领域的核心配套 导航/遥感载荷 设计总装企业 以及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相关企业 [1] - 中国联通获颁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公司基本面稳健向好 联网通信业务稳中有进 算网数智业务量质齐升 成本管控成果显著 现金流回暖 [3][4]



中信证券:对可控核聚变行业坚定看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9-09 08:59
行业趋势 - 可控核聚变行业成交量占比已趋近底部 [1] - 9-10月份或有多台装置开启招标 [1] - 全球行业政策信号不断明确 融资规模提升 装置建设加速 技术进展明显 [1] - 国际及国内装置加速建设下 零部件企业订单有望得到充分释放 [1] 投资观点 - 基于大国竞争视角 行业长期成长趋势已经确立 [1] - 对可控核聚变行业坚定看好 [1]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锂电材料的相关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09 08:55
锂电材料投资机会 - 锂电需求强劲推动六氟磷酸锂供需趋紧 价格触底反弹且集中度持续提升 [1] - 全固态电池发展聚焦硫化物路线 具备高纯度硫化锂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显著受益 [1]



中信证券:动力储能需求高景气 看好锂电板块配置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9-09 08:52
行业经营表现 - 电池与能源管理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及二季度出货端表现亮眼 受国内外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及全球储能需求共振拉动 [1] - 多数环节二季度收入同比恢复正向增长 [1] 资本开支与产能 - 行业资本开支基本探底 二季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比增速小幅回升 [1] - 部分供给紧缺环节已开启产能扩张节奏 [1] 盈利状况 - 电池 负极等环节整体盈利同环比表现较好 [1] - 材料环节盈利触底 单位盈利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受益下游电池技术迭代对高端产品需求 [1] 竞争优势与展望 - 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比较优势显著 海外布局逐渐完善 [1]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 出海卡位等 份额和盈利双重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1] - 持续看好经历周期验证 在技术 成本 盈利方面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的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公司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