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06030)
搜索文档
恒指牛熊街货比(60:40)︱11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06:46
牛证街货重货区和最多新增都在25100 - 25199区间,该区间最新牛证数量为1118张,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14张。 智通财经APP获悉,截至11月5日,恒指最新的牛熊街货比例为60:40。 | 牛證街貨 | | - 恒指牛熊證期指張數比例 - | | | 熊證街貨 | | --- | --- | --- | --- | --- | --- | | 59.51% | | | | | 40.49% | | (11,5445長) | | (以相對期指張數計算) | | | (7,856張) | | 指數區域 | 相對期指張數[括號內為一日變化] | | | 信證精選 | 實際槓桿 | | 27,200 - 27,299 | 211(+18) | | | 57853 BE | 20.8 | | 27,100 - 27,199 | 182(-5) | | | 59391 BE | 22.2 | | 27,000 - 27,099 | 528(-85) | | | 54394 BE | 24.7 | | 26,900 - 26,999 | 547(+18) | | | 58798 RE | 25.7 | | 26,8 ...
季报期关注绩优个股,看好后续非银业绩弹性空间
长江证券· 2025-11-04 21:4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 - 券商板块业绩表现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46家上市券商合计营收4,356.54亿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1,789.45亿元,同比增长62.2% [2][4] - 市场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预计券商业绩高增长趋势有望延续 [2][4] - 保险板块前三季度利润增速大幅超出此前预期,投资收益表现突出,短期担忧已解除 [2][4] - 行业逻辑得到印证,包括存款搬家、增配权益资产以及新单成本改善,中长期ROE改善确定性提升,估值修复进程有望加速 [2][4] - 基于中长期拐点向上的判断,整体板块配置性价比正逐步提高 [2][4]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报告期内(截至10月31日一周)非银金融指数下跌0.5%,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0.03%,行业排名第25位(共31个行业) [5] - 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上涨7.6%,但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10.3%,行业排名靠后(第23位) [5] - 市场热度回升,本周两市日均成交额23,253.35亿元,环比大幅增长29.38%,日均换手率达2.39%,环比上升53.47个基点 [5] - 杠杆资金规模回升,两融余额达2.50万亿元,环比增长1.96% [5] - 股债市场表现方面,万得全A指数上涨0.41%,中债总全价指数上涨0.41%,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32个基点至1.7954% [5] 保险行业数据跟踪 - 2025年9月保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52,146亿元,同比增长8.76%,其中产险收入13,712亿元(+4.94%),人身险收入38,434亿元(+10.19%) [22] - 截至2025年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规模达36.23万亿元,配置结构稳健,债券(49.31%)和股票基金(13.05%)占比相较2024年末分别提升1.43和0.70个百分点 [23] - 2025年9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40.40万亿元,环比增长0.71% [27] - 2024年12月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出现分化,新华保险(+19.13%)、中国太保(+5.91%)单月保费增速回升,而中国人保(-5.99%)、中国人寿(+1.86%)、中国平安(-0.92%)则有所回落 [28] 券商业务数据跟踪 - 经纪业务:市场交投活跃,本周日均成交额(23,253.35亿元)和换手率(2.39%)均显著高于2024年中枢水平(日均成交额10,846.61亿元,换手率1.53%) [42] - 投资业务:报告期内权益市场震荡,沪深300指数下跌0.43%,创业板指数上涨0.50% [46] - 信用业务:两融余额为2.50万亿元,高于2024年日均余额1.56万亿元;股票质押业务规模预计将继续收缩,但业务收入表现可能优于规模表现 [48] - 投行业务:2025年10月股权融资规模为501.42亿元,环比增长20.4%,并高于2024年月均规模(200.34亿元);债券融资规模为6.56万亿元,环比下降19.2% [53] - 资管业务:2025年10月券商集合资管新发份额为32.34亿份,环比下降51.6%,但高于2024年月均28.58亿份;新发公募基金规模为529.16亿份,环比下降57.1% [58] - 衍生品业务:2025年10月金融期货成交金额11.74万亿元,环比下降28.73%;场内期权成交5,109万张,环比下降24.6% [62] 重点公司业绩 - 新华保险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372.52亿元(+28.3%),归母净利润328.57亿元(+58.9%) [6][92] - 国泰海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58.92亿元(+101.60%),归母净利润220.74亿元(+131.80%) [6][99] - 中金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07.61亿元(+54.36%),归母净利润65.67亿元(+129.75%) [6][90] - 中国人寿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378.95亿元(+25.9%),归母净利润1,678.04亿元(+60.5%) [96] - 中国平安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8,329.40亿元(+7.4%),归母净利润1,328.56亿元(+11.5%) [85] 行业要闻与政策动态 - 证监会印发《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旨在优化准入管理、便利投资运作,增强对境外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64] - 金监局发布多项通知,涉及境内保险公司在港发行保险连接证券、启用《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促进养老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等 [66][68][69] - 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以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表征、约束和评价作用 [73] - 金监局就《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其作为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定位,并规范产品设立、销售、投资及风险管理等环节 [74] 投资建议 - 从盈利和分红的稳定性维度,推荐江苏金租、中国平安、中国财险 [4]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 [4]
2025Q3公募基金持仓点评:非银港股配置比例环比显著提升,被动持仓占比仍高于主动
长江证券· 2025-11-04 21: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9]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在非银金融板块的港股配置比例环比显著提升,且被动型基金的持仓市值占比高于主动型基金 [2][6][12] - 被动型基金对保险板块的港股配置比例环比上升,而主动型基金对保险板块的配置比例环比下降;港股中保险板块的主被动第一大持仓分别为中国太保H和中国平安H [2][12] - 港股券商板块的配置比例环比提升,个股持仓仍集中于头部机构 [2][12] - 多元金融板块持续低配,H股持仓高度集中于香港交易所 [2][12] - 整体来看,被动型基金在非银板块的持仓规模高于主动型基金;随着资本市场回暖和政策发力,券商板块业绩弹性值得关注,保险板块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均有修复空间,行业上行前景被看好 [12] 公募基金非银板块持仓总览 - 2025年第三季度,主动型与被动型基金重仓持有非银板块的总市值分别为153.66亿元和2,061.14亿元,环比变化分别为-0.7%和+18.8%;占其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1.0%和11.2%,环比分别下降0.26个百分点和1.74个百分点 [12] - 在港股方面,主被动基金重仓非银板块的市值分别为113.85亿元和496.35亿元,环比大幅增长34.5%和234.6%;占比分别为0.7%和2.7%,环比分别提升0.04个百分点和1.59个百分点 [12] 保险板块持仓分析 - A股保险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0.51%和3.25%,环比分别下降0.24个百分点和1.44个百分点;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分别低配3.57个百分点和0.83个百分点 [12] - A股保险个股持仓:主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中国平安(64.4%)、中国太保(21.4%)和新华保险(9.1%);被动型基金持仓高度集中于中国平安(94.4%)、中国太保(3.6%)和中国人寿(1.4%) [12] - 港股保险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0.32%和0.77%,环比变化分别为-0.09个百分点和+0.45个百分点;相对于恒生指数,分别低配5.95个百分点和5.51个百分点 [12] - 港股保险个股持仓:主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中国太保H(27.6%)、中国人寿H(16.4%)和中国财险(16.2%);被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中国平安H(23.8%)、友邦保险(23.5%)和中国财险(15.2%) [12] 证券板块持仓分析 - A股证券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0.41%和7.91%,环比变化分别为+0.02个百分点和-0.30个百分点;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分别低配6.18个百分点和超配1.32个百分点 [12] - A股证券个股持仓:主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中信证券(22.8%)、华泰证券(16.0%)和东方财富(14.5%);被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东方财富(41.9%)、中信证券(19.1%)和国泰君安/海通证券(11.7%) [12] - 港股证券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0.07%和1.50%,环比分别提升0.01个百分点和0.95个百分点;相对于恒生指数,分别低配1.18个百分点和超配0.25个百分点 [12] - 港股证券个股持仓:主动型基金持仓高度集中于华泰证券H(47.8%)、中金公司(21.9%)和中信证券(20.3%) [12] 多元金融板块持仓分析 - A股多元金融: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分别低配1.24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主被动基金持多元金融市值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分别为0.04%和0.01%,个股持仓集中于江苏金租 [12] - 港股多元金融: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相对于恒生指数分别低配3.69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主被动基金持多元金融市值占比分别为0.31%和0.41%,环比分别提升0.12个百分点和0.18个百分点,个股持仓高度集中于香港交易所 [12] 行业前景展望 - 报告指出,2025年年初以来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叠加政策端持续发力,券商板块的业绩弹性值得关注 [12] - 保险板块在政策支持及经济修复趋势下,资产端与负债端均有望得到修复,行业具备上行空间 [12]
牛市效应加速显现!券商经纪业务“王者归来”,最大赢家是谁?
贝壳财经· 2025-11-04 20:48
国金证券指出,经纪业务大幅提升主要系市场交投持续活跃,股基成交额大幅提升,2025前三季度全市 场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增长110%至1.93万亿元,其中 第三季度单季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210% 至2.49万亿元。 与此同时,市场向上驱动投资者显著增长。据上交所官网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A股新开户数合计已达 2014.89万户,同比增长49.64%;第三季度单季度A股新开户数达到755.11万户,同比增长89.82%。 牛市效应加速显现。 今年前三季度,上证指数震荡上涨,并数次突破4000点高位,市场交投显著回暖。"靠天吃饭"的券商业 绩也得以超预期,经纪业务收入更是"王者归来"。目前券商前三季度经纪业务营收已超过去年全年的经 纪业务营收。 但上市券商内部经纪业务收入马太效应显著。其中,多家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 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由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而成)这一收入双双超过百亿元。与此同时,也有券 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不足5亿元。 经纪业务大幅回暖,近八成券商涨幅超60% 2025年,券商迎来一个"丰收年"。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收4195.6 ...
42家上市券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放榜:经纪业务成增长引擎 11家营收超百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0:46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5.60亿元,归母净利润1690.49亿元,分别较2024年同期增长42.55%和62.38% [1] - A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涨推动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益增长,其中经纪业务以74.64%的同比增速成为第一增长引擎 [1] - 行业业绩分化显著,11家上市券商营收突破百亿元,西部证券是唯一营收下滑的券商,华泰证券净利润增速仅1.69% [1][3]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经纪业务收入1117.77亿元,同比大涨74.64%,是增速最快的板块 [2] - 自营业务收入1868.57亿元,同比增长43.83% [2] - 信用业务收入339.06亿元,投行业务收入251.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52%和23.46% [2] - 资管业务收入332.52亿元,同比仅增长2.43%,增速缓慢 [2]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11家券商营收超百亿元,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分别以558.15亿元和458.92亿元的营收位居前两位 [2] - 5家券商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分别是中信证券(231.59亿元)、国泰海通(220.74亿元)、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和广发证券 [3] - 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营收均超过200亿元,构成行业第二梯队 [2] 会计政策调整影响 - 浙商证券因会计政策变更,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调整为67.89亿元,而2024年同期调整后为40.72亿元,导致其跌出“百亿俱乐部” [4] - 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标准仓单交易处理,将相关收入计入投资收益而非销售收入 [4] - 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在内的近20家上市券商都进行了追溯调整 [5] 并购重组券商表现 - 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国信证券三家并购重组券商的经纪业务增速包揽前三,同比分别增长293.05%、142.80%和109.30% [6] - 国联民生业绩大幅提升部分原因是将民生证券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6] - 并购券商整合进展顺利,国联民生成功将192万民生证券客户接入其交易系统,国泰海通正平稳推进系统改造和客户迁移工作 [7]
调研速递|义翘神州接待中信证券等17家机构 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49.76%
新浪证券· 2025-11-04 19:17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翘神州")于2025年11月3日下午通过线上电话会议形式 举办业绩说明会,接待了包括中信证券、信达证券、华夏基金等在内的17家机构调研。公司董事、总经 理、研发总监张杰,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冯涛出席会议,就2025年三季度经营情况、国内外业 务发展、产品布局及协同整合等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流。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及其他(电话会议、论坛)。活 动时间为2025年11月3日(周一)下午16:00-17:00,地点为线上电话会议。参与机构涵盖券商、基金、 私募等多类型机构,包括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 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临港东方君和科创产业股 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17家。 三季度业绩:营收利润双增长 单季净利润增速近五成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 ...
调研速递|北京中科三环接待中信证券等3家机构 稀土库存2个月/前三季度开工率七成
新浪财经· 2025-11-04 18:03
近日,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三环")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 2025年11月4日在北京接待了中信证券、大道寰球、彼立弗投资等3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调研中,公 司就稀土原材料库存、生产运营、产能规划及产品出口等市场关注问题与机构进行了沟通。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时间:2025年11月4日地点:北京参与单 位名称及人员姓名:中信证券(商力、马希明)、大道寰球(莫梦妃)、彼立弗投资(李文)上市公司 接待人员姓名:田文斌、包海林、王依涵 核心调研要点解读 在本次调研中,中科三环围绕生产经营关键指标及未来规划回应了机构关切,主要信息如下: 在被问及未来扩产计划时,公司明确表示,产能扩张计划将严格根据订单情况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秉 持"不盲目扩产"的原则,确保产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边角料回收通过外部置换推进,重视资源循环 针对磁材边角料回收问题,公司称一直高度重视资源循环利用,目前主要通过与外部原材料厂商进行置 换等方式处理边角料,此举不仅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成本,也符合绿色生产理念。 出口占比略有下滑,2024年基数为56% 关于 ...
中信证券(600030):利润增速环比提升,经纪自营驱动增长
国投证券· 2025-11-04 17:07
投资评级与目标 - 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3] - 给予6个月目标价32.98元 [3] - 当前股价为29.22元(2025年11月3日)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8.1亿元,同比增长32.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31.6亿元,同比增长37.9%,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29.8%)提升 [2] - 2025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51元,同比增长38.5% [2]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5%,同比提升1.85个百分点 [2] 收费类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净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季度单季收入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9%,环比增长47% [2] - 投行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净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42% [2] - 资管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净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16%;第三季度单季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3% [2] 资金类业务表现 - 信用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净收入8亿元,同比下降17%;但第三季度单季收入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6%,环比增长28% [3] - 自营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净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23% [3] - 自营业务中,投资收益同比高增190%,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107%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1元、2.28元、2.51元 [3] - 预计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59亿元、338.55亿元、372.50亿元 [5] - 预计2025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7.60亿元、971.01亿元、1,043.70亿元 [5]
经纬恒润跌3.11% 2022年上市募36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16:50
经纬恒润上市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63,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348,801.74万 元。公司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少151,198.26万元。经纬恒润于2022年4月13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 示,该公司拟募集资金500,000.00万元,拟分别用于经纬恒润南通汽车电子生产基地项目、经纬恒润天 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经纬恒润数字化能力提升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经纬恒润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宋永新、刘晓,联席主承销 商为华兴证券有限公司。发行费用总额为14,198.26万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兴证券有限公司获 得保荐及承销费用10,377.36万元。 经纬恒润于2022年4月1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121.00元/股,发行股票数量3000.00万 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4日讯 经纬恒润(688326.SH)今日收报102.02元,跌幅3.11%,总市值122.38亿 元。目前该股处于破发状态。 ...
中信证券:欧洲大储迎来爆发拐点 国产厂商有望持续提升份额
新华财经· 2025-11-04 09:51
新华财经上海11月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欧洲大储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伴随欧洲负电价频发提升现 货峰谷价差,多数国家储能项目收益率已提升至10%—15%,且西班牙大停电后欧洲各国政府加大储能 支持力度,2025年有望成为欧洲大储爆发拐点。 从欧洲需求体量看,根据测算,2030年欧洲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65GWh,2024-2030年预计复合增速为 40%,对应市场空间1700亿元。拆分看,东欧储能项目短期有望快速爆发,西欧和南欧远期体量更大。 国产厂商依托成本优势,有望持续提升欧洲储能份额,看好布局欧洲储能业务的电芯、系统集成环节厂 商。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