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瑞人才(06919)
搜索文档
人瑞人才(06919)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6 16:3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人瑞人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6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919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USD | | 0.00005 | USD | | 1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US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USD | | 0.00005 | USD | | 100,000 | 本月底法 ...
人瑞人才(0691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8 16:37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00美元,股份2,000,000,000股,面值0.00005美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56,699,879股,库存股0股[2] 期权与奖励计划 - 三购股期权计划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分别为17,674,100、9,961,900、0股[3] - 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数为0股[4]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总额增减均为0股[6]
从“招聘工具”到“人才生态”:人瑞人才(06919)押注AI智能体的三年
智通财经网· 2025-10-06 11:0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通过万码优才平台实现从传统人力资源服务商向AI驱动的人才科技平台跃迁 [1] - 数字化转型始于2022年,历经三年从招聘工具演进为连接企业、人才与技术的生态枢纽 [2] - 平台90%以上功能由模型重构,语义理解与智能匹配取代传统关键词打分,实现以能力为中心的人岗匹配 [3] - 公司商业模式从靠人赚钱升级为靠系统和数据赚钱,突破传统人力服务的人力密集型天花板 [5] - 未来战略将持续提升平台AI能力,并将AI能力向灵活用工场景全流程延伸,构建从招聘到用工管理的数字化闭环 [10] 平台运营与技术能力 - 万码优才平台每日AI调用峰值突破500万次,每日Token平均消耗超过10亿 [1] - 平台2023年推出,2024年接入DeepSeek-V3大模型,2025年焕新接入R1大模型 [2] - 平台接入文心一言、阿里通义、讯飞星火等多款大模型,并自主开发应用层智能体 [2] - 核心AI功能包括智能发岗、智能简历解析、人岗精准匹配、智能盘活人才库、智能交互、智能面试等 [4] - 平台通过百万私域用户技术社区每日产生数万条专业讨论,AI系统从中挖掘潜在人才线索 [9]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人均净利润同比增长34.5%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6.6%,数字人才生态链贡献显著提升 [8] - 2025年上半年数字技术与云服务板块贡献营收9.5亿元,占比达38.2% [8]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板块贡献毛利占整体毛利比例约43.0%,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 [8] 竞争优势与护城河 - 公司积累覆盖500多个岗位的用工需求、项目周期、人才结构与绩效反馈数据,形成训练AI模型的黄金语料 [6] - 累计上千万的外包员工及候选人数据库为AI模型提供海量岗位需求和行为数据 [6] - 业务—数据—技术闭环形成越用越聪明、越聪明越有用的飞轮效应,是纯技术公司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6][7] - 通过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战略合作获得大模型应用优先接口,与德勤联合发布行业报告奠定标准制定话语权 [9] 生态构建与行业影响 - 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数字人才解决方案,为求职者提供全职业周期服务,成为技术人才的终身职业伙伴 [2] - 与华为战略合作鸿蒙生态人才培养,与百度、阿里达成AI人才培养计划 [4] - 平台重新定义人力资源服务本质:人才从静态资源变为动态资产,企业从雇主变为人才成长合伙人 [5] - 万码优才被视为第三代招聘网站的代表,是解决数字人才数量缺口与质量缺口的最优解 [8]
人瑞人才(0691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6:36
收入和利润表现(同比) - 收入同比增长26.6%至2,604,674千元人民币[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604.7百万元,同比增长26.6%[13] - 公司收入总额为人民币2604.7百万元,同比增长26.6%[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547.8百万元[35]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2,604,674千元,同比增长27.2%,其中综合灵活用工收入占比99.2%[36][38] - 收入同比增长26.6%至人民币2,604,674千元[164] 利润指标(同比) - 毛利同比增长11.1%至191,903千元人民币[7] - 经营溢利同比大幅增长70.9%至58,496千元人民币[7]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59.6%至32,553千元人民币[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大幅增长87.9%至41,071千元人民币[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经调整溢利同比增长58.9%至49,502千元人民币[7] - 期内经调整溢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为人民币46,156千元[26] - 经营溢利增至人民币58.5百万元,同比增长71.1%(2024年同期:人民币34.2百万元)[54] - 除所得税前溢利增至人民币49.3百万元,同比增长53.1%(2024年同期:人民币32.2百万元)[59] - 期内溢利增至人民币32.6百万元,同比增长59.6%(2024年同期:人民币20.4百万元)[6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至人民币41.1百万元,同比增长87.9%(2024年同期:人民币21.9百万元)[62] - 经调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46.16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4.64百万元)[63]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经调整溢利为人民币49.50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1.15百万元)[63] - 毛利同比增长11.1%至人民币191,903千元[164]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70.9%至人民币58,496千元[164] - 持续经营溢利同比增长86.5%至人民币44,539千元[164]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59.6%至人民币32,553千元[16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87.9%至人民币41,071千元[164]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同比增长60.0%至人民币33,378千元[166]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21,853千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1,071千元,增幅达88.0%[170][172] 业务线收入表现 - 通用服务外包收入为人民币1689.0百万元,同比增长22.7%[13]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47.8百万元,同比增长43.0%[13] - 数字化运营及客服收入为人民币147.4百万元,同比增长11.4%[13] - 数字化运营及客服收入达人民币147.4百万元,同比增长11.4%[18] - 专业招聘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1百万元,同比下降人民币8.7百万元[19] - 通用服务外包收入为人民币1,688,955千元,同比增长22.7%,在岗人数26,566人增长9.7%[38][41]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47,780千元,同比增长43.0%,在岗人数8,212人增长44.1%[38][41] - 专业招聘收入为人民币20,574千元,同比下降20.7%,平均服务单价4,300元/人[42] 业务线毛利表现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毛利为人民币82.7百万元,同比增长15.5%[15] - 通用服务外包毛利为人民币80.5百万元,同比增长10.1%[16]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毛利占比达公司整体毛利的43.1%[15] - 数字化运营及客服毛利率为10.9%,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18]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总成本为人民币2,412,800千元,同比增长28.1%,主要因员工福利开支增加[43]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至76.9百万元,同比下降7.5%[48] - 研发开支减少至4.7百万元,同比下降15.0%[49] - 行政开支减少至52.6百万元,同比下降6.5%[50] - 其他收入增加至16.6百万元,同比上升85.7%[51] - 政府补助增加至11.2百万元,同比增加4.0百万元[51] - 税收减免增加至5.4百万元,同比增加4.1百万元[51] - 其他亏损净额减少至0.7百万元,同比下降0.9百万元[52]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拨备增至人民币15.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4.2百万元或1420%[53] - 融资成本增至人民币5.3百万元,同比增加66.1%,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增至人民币4.7百万元(增幅76.9%)[57]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净额增至人民币5.6百万元,主要因万码优才投资亏损增至人民币5.5百万元[58] -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85.7%至人民币16,649千元[164]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拨备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5,217千元[164] 利润率和效率指标 - 毛利率为7.4%,较去年同期的8.4%下降1.0个百分点[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9%,较去年同期的1.5%上升0.4个百分点[7][9] - 期内人均经调整利润为人民币44.8千元/人,同比增长34.5%[26] - 整体毛利率下降至7.4%,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44] - 综合灵活用工业务毛利率下降至6.9%,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44] - 专业招聘及其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毛利率上升至61.7%,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44]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7元[164] 灵活用工和人员相关指标 - 综合灵活用工人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33766人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8868人,增幅15.1%[13] - 中后台运营等职位灵活用工人数从3844人增至5903人,增幅53.6%[16] - 数字化运营及客服综合灵活用工人数达4,090人,同比增长237人[18] - 公司为客户招聘员工总数17,976人,其中综合灵活用工员工16,471人[19] - 国际业务综合灵活用工人数达1,460人,另有858人由全球合作伙伴共同管理[22] - 内部员工平均人数为1,031人,同比下降9人[26] - 综合灵活用工收入为人民币2,584,100千元,同比增长27.2%,主要由于在岗人数增长15.1%至38,868人[38] - 综合灵活用工月度流失率6.6%,较去年同期6.7%有所下降[39] - 综合灵活用工员工月平均人工成本为人民币10,689元/人[43] - 内部员工成本人民币98.3百万元,同比增长4.0%[9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资产总值从2,651,04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80,934千元人民币[8] - 经调整流动比率从1.9倍改善至2.3倍[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51,04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80,934千元,降幅达21.5%[167] - 无形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5,121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0,860千元,降幅高达79.2%[16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7,698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76,275千元,降幅为5.4%[167] - 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5,616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32,751千元,降幅达48.9%[169]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1,533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32千元,降幅高达95.4%[169] - 累计亏损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5,273千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784,202千元,减少41,071千元[169][17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701,13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47,803千元,降幅为21.9%[169] - 贸易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30,939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6,348千元,降幅为19.3%[167]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341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266千元,降幅为39.8%[169] - 公司流动净资产为人民币1053.9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6.8百万元(增幅0.7%)[65] - 贸易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1396.3百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334.6百万元(降幅19.3%)[66] - 减值拨备增至人民币29.8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4.6百万元(增幅18.5%)[67] - 经调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96天降至86天[68]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至人民币36.2百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6.8百万元(降幅15.9%)[71]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降至人民币4.1百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13.3百万元(降幅76.2%)[72] - 流动资产中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微增至人民币27.3百万元(增幅0.9%)[73] - 受限制现金增加至人民币23.2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19.8%[7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至人民币547.8百万元,较2024年底下降21.9%[75] - 借款减少至人民币232.8百万元,较2024年底下降48.9%[77]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减少至人民币36.9百万元,较2024年底下降20.2%[78] - 无形资产账面值减少至人民币50.9百万元,较2024年底下降79.3%[80] - 使用权法入账联营公司投资增加至人民币24.3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146.9%[82]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至人民币45.9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10.7%[83]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至人民币11.4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44.2%[84] - 未偿还借款减少人民币222.8百万元至232.8百万元,降幅48.9%[89] - 租赁负债减少人民币5.2百万元至29.4百万元,降幅15.0%[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人民币21.4百万元至376.3百万元,降幅5.4%[92] - 抵押贸易应收款项增加人民币19.2百万元至117.3百万元[9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增至人民币252.4百万元,同比增长47.6%[85]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人民币284.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35%[8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人民币54.7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46%[8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52.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170.9百万元增加47.6%[173]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84.3百万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获得302.5百万元现金流入[173]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4.7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所得119.7百万元[17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76.3百万元,较期初397.7百万元减少5.4%[173] - 银行借款所得款项为人民币349.0百万元,偿还银行借款384.2百万元[17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人民币0.9百万元,同比下降35.2%[173] - 已付所得税为人民币11.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10.2百万元增长12.5%[173]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1.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5.3百万元下降79.0%[173]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正向影响人民币1.4百万元[173] - 资本开支人民币1.1百万元[94] - 汇兑净亏损人民币1.4百万元[96] 客户和行业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35.1%,其中最大客户占比13.3%,前十大客户平均合作年限7.9年[37] - 按行业划分收入占比:互联网62.0%、高科技及高端制造14.2%、金融9.4%、零售6.5%[37]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指引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国际业务综合灵活用工人数2000人[27] - 公司已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27] - 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第二和第三个数字化运营及客服中心选址[27] - 公司计划提供超过2万小时技术课程和20项技术能力认证课程[29] - 公司计划重点拓展日本、欧洲和美洲业务并派遣国家经理[27] - 公司数字技术与云服务业务收入迅猛增长[35] - 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简历解析和就业推荐模块[29] - 公司构建"咨询+技术+综合灵活用"一体化用工解决方案[28]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业务灵活用工在岗人数需达约11,000人可实现经营现金流收支平衡[85]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业务推动贸易应收款项增加人民币205.7百万元[66][67] - 出售上海思芮导致贸易应收款项减少人民币540.3百万元[66] 重大交易和事件 - 公司出售上海思芮46%股权获得最终代价人民币320698200元[12] - 公司出售上海思芮46.0%股权,总代价约为人民币3.207亿元[130] - 出售附属公司上海思芮46%股权获得最终代价人民币320.7百万元[182] - 成立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百万元,公司持股70.0%[131] - 合资企业于2025年5月14日成立,财务业绩将纳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131] 股权和购股权计划 - 研发投入费用为人民币4.7百万元[23]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未行使购股权17,674,1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11.3%[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7,674,100份[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19年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可认购9,982,900股股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约6.4%[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2019年购股权计划下有2,531,300份购股权失效[106] - 执行董事张峰先生持有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的455,8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0.1111美元[101] - 执行董事张健梅女士持有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的928,8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介于0.1111美元至0.88美元[101] - 其他管理层成员及雇员持有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的13,694,6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介于0.1111美元至2.80美元[101] - 其他参与者(前雇员及顾问)持有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的2,594,9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介于0.1111美元至0.88美元[101][102] - 2019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12月9日终止,不再授出新购股权[105] - 张峰先生持有2019年购股权计划下于2023年5月2日授出的18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4.28港元[108] - 张健梅女士持有2019年购股权计划下于2023年5月2日授出的24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4.28港元[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9,982,900份[111] - 2024年3月28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有1,920,000份(占该批次78.0%)已失效,剩余540,000份尚未行使[111] - 2023年5月2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有120,300份(占该批次3.3%)已失效,剩余3,518,300份尚未行使[111] -
数智赋能 安全出海:人瑞人才旗下瑞保科技平台首秀服贸会
智通财经· 2025-09-16 13:47
公司产品与创新 - 公司旗下瑞保科技在服贸会完成Renefit数智化平台全球首秀 该平台通过动态风险感知、智能投保、AI客服和直通理赔构建全流程闭环 直击企业出海核心痛点[1] - 平台接入全球多源实时数据 实现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风险的智慧感知与动态预警 推动保险从事后补偿转向事前安全基建[1][2] - 整合多类商旅保险产品支持一键定制和线上投保 提供7×24小时多语种AI智能客服 并通过理赔直通功能简化材料提交与流程追踪[2] 行业背景与需求 - 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快 但面临海外用工风险和商旅安全挑战加剧 传统保险服务多处于事后响应模式 难以满足全球化企业对风险预警和即时响应的需求[1] -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 保险科技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以数智化能力重塑全球商旅安全服务标准[2] 市场认可与战略意义 - 商务部副部长等多位领导在服贸会期间莅临公司展台 认可企业技术实力并肯定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2] - 公司依托人瑞集团在人力资源领域的积淀 汇聚保险、科技、公估等多方专业力量 展现出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3] - 平台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安全纽带 为构建开放、包容、普惠的全球服务贸易新体系注入中国智慧[3]
数智赋能 安全出海:人瑞人才(06919)旗下瑞保科技平台首秀服贸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3:40
公司产品创新 - 瑞保科技推出Renefit数智化平台 实现全球首秀 该平台以动态风险感知 智能投保 AI客服 直通理赔构建全流程闭环 直击企业出海核心痛点[1] - Renefit平台打破传统保险被动等待模式 构建主动护航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通过接入全球多源实时数据实现智慧感知与动态预警[2] - 平台整合多类商旅保险产品 支持一键定制和线上投保 提供7×24小时多语种AI智能客服 并实现理赔直通功能 大幅提升效率与透明度[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快 但面临海外用工风险和商旅安全挑战 传统保险服务多处于事后响应模式 难以满足全球化企业对风险预警和即时响应的需求[1] - 保险服务从事后补偿转向事前安全基建 当全球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等风险通过多源数据实时预警推送到企业决策端时 保险角色发生根本转变[1] - 中国保险科技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迈进 以数智化能力重塑全球商旅安全服务标准 标志着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向高端化 智能化转型[2] 市场认可与战略意义 -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等多位领导莅临展台了解创新成果 体现对企业技术实力和中国保险服务贸易转型的肯定[2] - 瑞保科技依托人瑞集团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深厚积淀 汇聚保险 科技 公估等多方专业力量 展现出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3] - Renefit平台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安全纽带 为构建开放 包容 普惠的全球服务贸易新体系注入中国智慧[3]
人瑞人才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09 21: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05亿元,同比增长26.6% [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9% [1] - 毛利约1.92亿元,同比增长11.1% [2]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0.5亿元,同比增长58.9% [2] - 董事会建议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09港元,派息比率达31.4% [2] 业务分部表现 - 通用服务外包业务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长22.7% [3] - 中后台运营、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等职位灵活用工在岗人数达5,903人,同比激增53.6% [3]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业务收入7.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0% [3] - 信息技术人才灵活用工在岗人数8,212名,同比增长44.1% [3] - 数字技术业务毛利贡献占比达43.1%,超越通用服务外包成为利润核心来源 [3] 战略发展与区域拓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 [4] - 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成首个海外数字化运营与客服中心 [4] - 国际业务综合灵活用工人数达2,318人(截至8月28日) [4] - 下半年将重点拓展香港、东南亚、中东及中亚市场 [4] 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 - 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商务、招聘、交付高效协同 [5] - 创新应用AI技术于简历解析和就业推荐环节,显著提升人岗匹配精准度 [5] - 客户群从互联网向通信、汽车、金融及智能制造等多领域延伸 [3] - 通信行业客户规模已超过传统互联网客户 [3] - 培养兼具技术、业务、数字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四维人才 [5] 管理层战略导向 - 聚焦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人才需求 [5] - 加快完善一体化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全面提升招聘效能 [5] - 通过在地服务团队与专业化输出强化海外业务收入贡献 [5] - 以"咨询+技术+外包"的端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化客户黏性 [5]
人瑞人才(0691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9:16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00美元,股份2,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05美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56,699,879股,库存股份0股,总数156,699,879股[3] 期权及股份计划 - 2019年3月12日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17,674,100,本月发行新股0[4] - 2019年11月26日计划,上月底结存9,969,300(已失效),本月变动 -2,000,月底结存9,967,300[4] - 2024年12月9日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0,本月可能发行或转让15,669,987[4] - 2024年12月9日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份均为0[5]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均为0[7]
人瑞人才上半年营收增长26.6% 首度对外披露“出海”布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9-02 23: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0亿元 同比增长26.6% [2]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0.5亿元 同比增长58.9% [2] - 综合灵活用工员工人数从33766人增至38868人 增幅15.1% [3] - 人均净利润同比增长34.5% [3] 业务增长曲线 - 通用服务外包业务(第一增长曲线)收入16.9亿元 同比增长22.7% [3]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业务(第二增长曲线)收入7.5亿元 同比增长43.0% [4]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灵活用工人数同比增长44.1% [4] - 通用服务外包中后台岗位灵活用工人数达5903人 同比增长60.5% [3] 行业与客户分布 - 数字技术业务中通信、互联网及汽车领域占比分别为25.1%、23.7%及18.5% [4] - 服务行业覆盖互联网、通信、汽车、金融、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 [4] - 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灵活用工人数达795人 [4][5] - 客户群体多样化降低单一行业周期波动影响 [4] 海外战略布局 - 海外业务定位为第三增长极 [6] - 截至8月28日国际业务灵活用工人数达2318人 [6] - 已完成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子公司设立 [7] - 海外布局覆盖欧洲、东南亚、美洲 [2] 海外运营模式 - 海外子公司采取本地注册或合资模式 均设实体办公室 [7] - 提供综合灵活用工、专业招聘及工作签证服务 [7] - 采用国家经理模式推进本地化管理 [7] - 重点发展中国香港、东南亚、中东、中亚地区 [7]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 [6] - 2024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0.9万人 同比增长17.9% [6] - 企业出海进程加速成为时代选择 [6]
人瑞人才上半年营收26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01 22:13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26亿元 同比增长26.6% [1] - 净利润0.5亿元 同比增长58.9% [1] - 通用服务外包营收16.9亿元 同比增长22.7% [1] - 数字技术与云服务营收7.5亿元 同比增长43.0% [1] - 数字化运营及客服营收1.5亿元 同比增长11.4% [1] 业务发展 - 综合灵活用工员工人数从33766人增至38868人 增幅15.1% [1] -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多条业务线在岗人数增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