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增长
搜索文档
如何投资于人?增加民生公共服务投入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07:05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将加快向"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转型,通过加大公共服务和民生投入提升 居民消费率,释放内需潜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正式公布,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副理事长王一鸣近日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组织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上,围绕规划目 标与经济转型进行了解读。 王一鸣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在由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换。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丰富人才 资源优势等逐步形成。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他认为需破解"内卷式"竞争等堵点。 在回答"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破除统一大市场卡点堵点"三者关系时,王一鸣 指出,三者存在明确逻辑递进:只有破除市场分割、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支撑国内大循环顺畅运 行;而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增强,才能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向"强"转变。 当前,统一大市场建设仍面临瓶颈,包括"内卷式竞争"、地方招商引资政策扭曲、招标投标乱象、地方 保护和市场分割,阻碍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针对这些问题,王一鸣认为,必须从制度规则入手,提高制度的统一性、设施的联通性、规则的一 ...
王一鸣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应提高制度统一性、规则一致性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42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将加快向"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转型,通过加大公共服务和民生投入提升居民消费 率,释放内需潜力。 交流会现场。 作者:潘珊菊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正式公布,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王一鸣近日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组织的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交流会上,围绕规划目标与经济转型进行了 解读。 王一鸣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在由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换。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丰富人才资源优势 等逐步形成。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他认为需破解"内卷式"竞争等堵点。 谈超大规模市场: 中国正在形成新的优势支撑未来发展 在王一鸣看来,尽管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在减弱,但正在形成新的优势支撑未来发展,包括超大规模市 场优势、完整产业链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等。 同时,王一鸣强调,实现该目标还要考虑价格和汇率走势两方面因素。一是推动价格稳定增长,当前需通过扩大 内需,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二是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合理升值,汇率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与竞争力,只有持 续提升经济质量,才能为汇率升值提供支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谈全国统一大市 ...
经济发展新优势何在?如何投资于人?王一鸣解读未来5年风向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13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正式公布,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王一鸣近日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组织的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交流会上,围绕规划目标与经济转型进行了 解读。 王一鸣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在由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换。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丰富人才资源优势 等逐步形成。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他认为需破解"内卷式"竞争等堵点。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将加快向"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转型,通过加大公共服务和民生投入提升居民消费 率,释放内需潜力。 在王一鸣看来,尽管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在减弱,但正在形成新的优势支撑未来发展,包括超大规模市 场优势、完整产业链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等。 谈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他介绍,我国有超过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经营主体超过1.8亿户,是全 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上零售市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将释放巨大的需求 潜能。超大规模市场还能摊薄制造业的研发、投资、物流、营销、采购等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综合成 本。 与此同时,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和范围经济 ...
歌尔股份终止百亿收购:战略调整下的审慎抉择
新浪财经· 2025-10-21 16:51
收购终止 - 公司终止以104亿港元(约95亿元人民币)收购米亚精密科技及昌宏实业100%股权的交易[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双方在关键条款上未能达成一致[2] - 标的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为91.1亿港元(约83亿元人民币),约占公司同期总营收的8%[2] 终止收购的潜在原因 - 公司面临财务压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201.79亿元,但有息负债达161.3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9.69%[2] - 一次性支付95亿元收购款将加剧公司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性风险[2] - 标的公司之一米亚精密存在24件立案信息、6个开庭公告及5起涉诉关系,可能影响其盈利能力[2] - 另一标的公司昌宏实业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竞争力存疑[2] 战略转型新举措 - 公司通过子公司歌尔光学以19.03亿元增资扩股收购上海奥来100%股权,强化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竞争力[3] - 歌尔光学于2025年2月发布全新AR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为AI智能眼镜、AR增强现实业务提供支撑[3] - 歌尔微电子于2025年7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通过独立融资加速MEMS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研发[3] 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75.49亿元,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3] - 精密组件业务板块营收150.51亿元,毛利率21.51%,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3]
诺奖启示录:技术创新是持续性的社会变革
36氪· 2025-10-15 17:4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 [1] - 莫基尔的研究核心是发现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 [1][3] - 阿吉翁和豪伊特的主要贡献在于构建了“创造性破坏”模型,将熊彼特的理论模型化 [5] 莫基尔的学术研究框架 - 莫基尔从工业革命出发,研究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研究结论包括技术变革存在非均衡性,以及技术进步有大发明和小发明,它们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 [3] - 莫基尔将技术进步纳入内生增长的研究,并探讨了技术进步所需的条件,包括具备创造力的人才、制度激励创造、包容与多样性 [3] - 莫基尔的研究转向阻碍工业革命发生的因素,通过国家案例比较,论证了交易费用高、企业家精神匮乏、资本不足、制度抑制等阻碍因素 [4] - 后期莫基尔将研究扩大到人口、人力资本、资本积累、基础性制度、利益集团对经济的影响,并最终落到文化角度解释经济增长 [4][5] 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关系 - 创新是一个自发性的系统工程,依赖于社会、政治和技术的综合变革,而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创新 [7] - 重大技术创新的实现需要法律、政治、社会组织、企业组织、金融系统、教育系统等各领域的创新与求变 [7] - 历史经验表明,过度弱化人文社科会导致制度、法律、伦理以及社会组织建设不足,最终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和国家战争,反噬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8] 技术进步与宏观的关系 - 按照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的逻辑,经济衰退期可能促使企业家通过创新寻求突破,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9] - 日本在90年代衰退期的案例显示,企业集中力量搞研发,最终在一些领域获得了世界领先技术 [9] - 在金融时代,金融加速器效应易引发长期萧条,技术创新的涌现依赖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例如若2020年美国救市不利导致金融市场崩溃,人工智能浪潮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推迟或中断 [9] - 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创新解决宏观问题,需要配合财富分配改进、社会保障健全、有效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振需求和信心 [10] 技术进步与制度的关系 -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产权制度和交易费用对创新的重要性,但莫基尔不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 [12] - 莫基尔关注元制度(基础性制度),如主权国家、民主制度、自由市场、公民社会 [12] - 阿吉翁和豪伊特的研究表明,创新成功的概率随着民主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12] - 莫基尔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利益集团相结合,指出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后,形成的利益集团可能为维护固有利益而抑制制度变迁,阻碍技术进步 [12] - 莫基尔的研究提出了“卡德韦尔定律”,即在单一经济体中,技术进步达到某点后会固化并最终消失,但在多个经济体并存的政治竞争环境下,该定律不成立 [13][14] 技术进步与自由的关系 - 自由作为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在逻辑上成立,一个缺乏基本自由的社会难以进行创新 [15] - 当前真正的难题在于界定自由的宽容度与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缺乏政治自由但拥有一定经济自由的社会,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和能达到的水平 [15] - 需要思考创新与自由的关系中,何者为手段,何者为目的,短期内自由可作为促进创新的手段,但根本上自由应是目的 [15] - 自由市场存在代价,在公共选择中关于自由的权衡容易出现机会主义,放弃自由换取保障最终可能导致两者皆空 [16]
北新建材:公司坚持价值经营、九宫格管理法,坚持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并举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7:14
行业市场环境 - 国内市场需求下降对石膏板、防水材料、涂料行业产生影响 [1] - 公司所处石膏板、防水材料、涂料行业市场竞争加剧 [1]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坚持价值经营和九宫格管理法 [1] - 公司坚持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并举的策略 [1] - 公司通过多种措施努力促进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1] 股价影响因素 - 公司股价表现受自身经营业绩影响 [1] - 公司股价表现受宏观经济状况、资本市场整体环境、行业发展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1]
新乳业20250926
2025-09-28 22:57
**新乳业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百亿级别乳企 2022年跨入百亿门槛 2024年规模平稳增长[3] * 归母净利润过去十年保持正增长 2023年五年规划实施后利润增速加速 2024年上半年趋势延续[2][3] * 非主营业务贸易类收入减少导致表观收入下滑 但液态奶(尤其低温鲜奶和酸奶)保持增长[3] * 预计2025/2026年净利润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2倍和19倍 利润增速预计维持在25%以上[4][13] **二、业务结构与产品策略** * 业务集中于液态奶 低温液态奶占比超过一半(包括低温鲜奶和酸奶)[2][4] * 采取全国性推广与区域特色布局相结合策略 保留地方性老产品[4][9] * 聚焦全国性大单品:24小时鲜奶系列、博润系列酸奶、独立明星品牌唯品[8][9] * 唯品品牌以循环农业理念定位高端 进入华润Ole、山姆等会员店 在现磨咖啡店及茶饮渠道快速增长[9] **三、渠道布局与市场扩展** * DTC渠道(订奶入户、便利店、电商)占比持续提升 有助于提高用户粘性和市场份额[2][5] * 最重视订奶入户渠道 要求供应链响应迅速 私域客户粘性高 通过此渠道争夺地方乳企份额[10] * 会员体系规模持续突破 学生奶作为特通渠道凭借全国化品牌背书进入各地供应[10] **四、供应链与产业链协同** * 参股现代牧业(上游牧业龙二)确保全国性稳定奶源供应[4][11] * 控股澳牛及生鲜生活冷链 实现全链路运营管理 带动毛利率提升[2][8] * 鲜生活冷链服务商提供优于第三方的价格与协同成本优势[11] **五、战略转型与内部管理** * 2023年起战略从收并购转向内生增长 聚焦盈利能力改善[2][6] * 对外延收购子公司实施红黄灯考核机制 不同地区考核侧重不同(如华东/西南侧重利润率与新品占比)[12] * 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 财务负担成本自2023年起呈下降态势[4][12] * 实控人新希望集团通过草根资本等分子公司赋能业务发展[6] **六、行业趋势与竞争壁垒** * 低温液态奶在整体液态奶市场承压下仍保持较好增长 加速渗透明显[7] * 升级路径包括提升理化指标、产品理念(有机牧场、娟姗牛)、鲜奶定位等[7] * 冷链物流完善推动高品质乳制品消费量提升 对人均消费量产生正向贡献[7] * 公司通过全链路运营、优化宣传策略占领消费者心智 构建竞争壁垒[8] **七、区域布局与历史发展** * 子公司覆盖华西、华东(安徽/江苏/浙江)、青岛、西北及华北地区[4] * 2000年初通过收并购切入行业 覆盖华东、西南及北方地区 最新并购包括现代牧业、福州澳牛、华美乳业等[6]
【财经分析】金价飙升下,黄金矿企还能否讲好新的增长故事?
新华财经· 2025-09-26 09:29
国际金价表现 - 国际金价持续攀高突破历史记录 现货黄金逼近3800美元/盎司大关 COMEX期金已突破3800美元[1] - 2025年上半年国际金价累计涨幅超过20% 不断刷新历史纪录[2] - 瑞银集团预计黄金将在明年中期涨至3900美元/盎司 法国兴业银行预计明年金价均价约达4128美元/盎司[4] 矿企业绩表现 - 山东黄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102.98% 营收规模突破567亿元[2] - 紫金矿业净利润达232.92亿元 同比增长54.41%[2] - 赤峰黄金净利润11.07亿元 同比增长55.79%[2] 行业分化与挑战 - 赤峰黄金实现矿产金产量6.75吨 同比下降10.56% 仅完成全年产量指引的42%[2] - 赤峰黄金黄金单位营业成本为319.06元/克 同比上涨11.88% 单位全维持成本355.41元/克 同比上涨34.28%[3] - 行业面临成本抬升与资源接续的共同挑战[3] 发展战略与应对措施 - 山东黄金上半年累计完成探矿工程量29.3万米 探矿新增金金属量18.8吨[4] - 赤峰黄金在万象矿业SND项目首次发现大规模斑岩型金铜矿体 初步探明资源量1.315亿吨 含金当量金属量106.9吨[4] - 紫金矿业积极推进旗下紫金黄金国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山金国际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5] - 招金黄金旗下斐济瓦图科拉金矿生产黄金292.36公斤 其中尾矿回收黄金101.78公斤 销量同比增长42.53%[6]
麦格理:新兴市场正面临30年来最严峻的抉择 印度、巴西等国如何破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0:26
背景与格局 - 大型新兴经济体面临苏联解体以来最严峻的地缘政治与贸易环境 世界逐渐分裂为3至4个阵营[1] -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巴西 土耳其等大型新兴市场因规模不上不下 既难以融入任一阵营又无法独当一面[2] - 欧亚阵营包括中国 俄罗斯 中亚 朝鲜 伊朗 巴基斯坦及部分东南亚和非洲国家 美西方阵营涵盖USMCA和欧盟 并可能扩展至南方共同市场 英国 日本和澳大利亚[3] 关键国家策略 - 印度采取左右逢源策略 即便贸易战升级也可能向欧亚阵营靠拢 但坚持自力更生发展道路[5] - 巴西不会完全倒向欧盟[6] - 土耳其利用中东与欧盟桥梁定位保留自主性[7] 区域经济挑战 - 东盟因生活水平差异 政治文化分歧和信任缺失 过去30年未能建立统一经济框架[9] - 东盟面临双重压力 需承接中国产能同时应对阵营站队引力 可能走向边缘化或深度整合 印度尼西亚成为关键决定因素[9] 经济影响趋势 - 全球阵营化导致各阵营全球GDP与贸易占比压缩至约25% 服务与资本领域呈现阵营内集中化趋势[10] - 小型国家被迫服从阵营规则 缺乏明确规则时不确定性大幅上升[11] - 大型新兴市场因美中吸引力下降获得全球自主性 增长核心转向提高国内生产率 增加附加值和积累本土资本[11]
港股异动 | 中烟香港(06055)涨超9% 股价刷新上市新高 上半年业绩延续稳健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0:29
股价表现 - 中烟香港股价涨超9% 高见40.8港元刷新上市新高 成交额达1.81亿港元 [1] 中期业绩表现 - 收入103.16亿港元 同比增长18.52% [1] - 股东应占溢利7.06亿港元 同比增长9.79%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9港元 [1] 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烟叶进出口业务实现量价齐升 推动收入亮眼增长 [1] - 独家经营地位形成深厚壁垒 享有较强议价能力 [1] - 卷烟等新兴业务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1] 发展前景 - 烟叶进出口主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成长 [1] - 作为中烟国际指定境外平台 外延拓展空间可期 [1] - 内生增长与外延拓展并举 成长潜力被看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