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09898)
搜索文档
微博-SW(09898.HK):广告主需求较弱 预期Q3业绩平淡
格隆汇· 2025-10-26 04:46
财务业绩预期 - 预计公司3Q25总收入同比下降6%至4.37亿美元 [1] - 预计公司3Q25 Non-GAAP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至1.07亿美元 [1] - 预计3Q25广告营销收入同比下降7% [1] - 预计3Q25 Non-GAAP营业利润率为28.9%,Non-GAAP净利率为24.6% [1] - 考虑到广告主需求较弱,下调2025年及2026年Non-GAAP净利润预测3.0%及3.5%,分别至4.68亿美元及4.73亿美元 [2] 广告主需求分析 - 3Q25快消行业(如食品饮料)及手机行业广告主需求相对疲软 [1] - 食品饮料行业投放受上年同期奥运会高基数及今年整体需求较弱影响 [1] - 手机行业新机型出货量表现一般,影响其在平台投放 [1] - 游戏行业投放受部分产品生命周期影响亦相对较弱 [1] - 3Q25表现相对亮眼的广告主赛道为电商(如即时零售)及新能源汽车 [1] 成本控制与AI投入 - 公司整体延续审慎费用投入策略 [1] - 存在一定AI投入增量支出 [1] 产品与运营动态 - 平台已形成“关系流+推荐流+热点三大场景+视频消费”四大内容消费矩阵 [2] - 2024年7月微博推出新版首页推荐流,聚焦文娱和社会热点消费 [2] - 新版推荐流推动3Q25推荐流日活用户同比提升30% [2] - 平台对热点场景进行了升级,后续有望看到更有效的商业化变现水平 [2] - AI方面关注智搜对用户活跃度、使用时长的提升,以及灵创平台等对广告的影响 [2] 估值与评级 - 公司当前港股及美股均交易于6倍2025年及2026年Non-GAAP市盈率 [2]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维持目标价100.8港元或13美元 [2] - 目标价对应港股及美股6.7倍及6.6倍Non-GAAP市盈率,上行空间分别为13%及14% [2]
雷军微博发文回应小米K90手机定价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0:46
公司动态 -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微博回应小米K90手机定价问题 [1] - 公司高管解释定价决策与内存成本大幅上涨相关 [1] - 公司希望消费者理解其基于成本压力的定价策略 [1] 行业环境 - 智能手机行业面临内存价格显著上涨的压力 [1]
为了让更多用户关注热点,小红书要与微博battle
36氪· 2025-10-24 07:46
小红书热点功能战略布局 - 公司近期在App首页发现页面的推荐信息流中开始推送热点相关内容,并已推出热点榜功能 [1] - 热点榜词条聚焦真实生活分享与各品类生活新趋势,通过对用户搜索和互动行为进行分析 [3] - 热点话题在信息流中的展现形式与其他内容差别不大,仅在标题上方标有“热点”字样,用户点击后可进入专题页面浏览更多内容 [3] 热点功能内容边界拓展 - 热点榜内容边界正被打破,开始逐步引入娱乐八卦、热播剧综,以及财经、体育等非生活方式、非种草内容 [3] - 从生活指南升级为生活兴趣社区,公司有意对内容生态进一步扩容,因此拥有更多捕捉热点的机会 [5] - 热点榜示例内容显示其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议题如“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拥有883.6万搜索量,以及生活方式内容如“开始期待冬天的第一场雾凇”拥有877.7万搜索量 [4] 热点功能的战略价值与商业化潜力 - 掌握热点诠释权意味着掌握流量风向,能为创作者提供方向,通过更多内容促进用户互动,从而像滚雪球般收获更多流量 [4] - 热点是流量入口和撬动商业价值的杠杆,公司声称热点榜单暂无广告投放位和商业售卖,但措辞为“暂无”而非“绝不” [7] - 全面商业化是公司当下的一大任务,其已从广告种草拓展至电商,并最近开始尝试在本地生活赛道发力 [7] 市场竞争与产品差异化挑战 - 相较于微博、抖音等头部平台已成型的热点机制及细分榜单,公司热点榜在产品形态上仍有一段距离 [7] - 公司强调“真实用户讨论”作为差异化方向,可能针对市场对微博、抖音热搜注水化的质疑进行“趁虚而入” [7] - 公司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商业化的基调下坚守内容的真实性 [7] 平台治理与产品理念的内在冲突 - 热点机制在带来流量和变现机会的同时,易导致“利令智昏”,例如过度倾斜娱乐内容或刻意制造话题热度 [9] - 公司此前在9月曾因热搜榜频繁呈现不良信息内容被处罚 [9] - 公司作为去中心化平台,其主张的内容选择权与热点榜所采用的典型中心化推送模式存在潜在的产品理念冲突 [9]
美股异动丨微博盘前跌约1.8%,Q3广告业务或面临多重压力
格隆汇· 2025-10-22 16:31
公司股价与财报计划 - 微博盘前股价下跌约1.8%至11.03美元 [1] - 公司计划于11月中旬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1] 财务业绩预期 - 高盛预计公司上季度营收约为4.43亿美元,同比下降5% [1] - 预计调整后净利润为1.15亿美元,净利率为25.9%,与市场预期一致 [1] 广告业务表现 - 广告业务面临多重压力,包括去年巴黎奥运会带来的高基数效应 [1] - 消费支出放缓以及广告技术升级尚处早期阶段也对业务构成压力 [1]
七大洞察,看懂微博新方向
搜狐财经· 2025-10-22 14:37
平台战略与核心定位 - 公司宣告对“影响力”的回归,以此作为在激烈内容竞争中构筑护城河的关键 [2] - 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月活跃用户达5.88亿,日活跃用户2.61亿,日均互动量巨大(发博1.05亿条、评论0.63亿、点赞1.97亿),巩固了其“热点发酵地”与“全民讨论场”的不可替代地位 [4][5] 用户结构与增长动力 - 平台用户呈现鲜明的年轻化特质,71%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 [5] - 年轻创作者通过多元内容吸引新生代用户,使其成为平台风格的塑造者 [7] - 下沉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极,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达31.5%,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为平台带来更丰富鲜活的内容 [9] - 平台已从早期精英化聚集地进化为跨世代、跨领域的多元表达平台 [11] 产品优化与内容分发 - 2025年平台完成“关系流、推荐流、热点流”三大产品的协同进化,优化布局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11] - 推荐流DAU同比增长30%,兴趣内容阅读量提升24%,成为中小创作者破圈的加速器 [11] - 热点流内容量级和分发周期远超热搜,垂直榜单矩阵助力细分领域创作者脱颖而出 [11][12] - 视频分发核心指标从“播放量”转向“观看时长”,优质视频标准为时长超30秒且质量分超3分,并对1分钟以上中长视频进行现金激励与流量倾斜 [13][17] - 指标调整成效显著:2025年三季度优质视频生产同比提升51%,全站视频观看时长增长12%,头部金橙V创作者视频观看时长同比提升69% [17] 内容生态治理与扶持 - 平台构建质量模型与热文模型,借助AI技术识别低质同质内容,并分别释放21%与12%的流量优先倾斜给优质内容 [17][19] - 优质内容可进入专属流量通道获得冷启动支持,平台根据创作者成长等级分配基础流量,形成“发现—扶持—持续创作”的正向循环 [18] - 此举标志着平台从“流量思维”向“价值思维”的深刻转型 [17] 商业化赋能体系 - 商业赋能核心举措包括金橙V标准迭代、KOL广告变现体系搭建、广告共享计划投入升级 [20] - 金橙V标准将深度阅读行为纳入铁粉规则,金V铁粉量提升12% [25] - KOL广告变现体系于2025年第四季度起全链路提升效率与客户服务能力 [25] - 广告共享计划全年投入提升至4.2亿元,加大热点、视频及兴趣定向内容任务预算投入 [25] - 目标是让内容商业化从“流量变现”走向“信任变现” [22] 创作者发展与跨域协同 - 平台推出“跨域博主计划”,结合其在多个行业的生态优势,打造具有“活人感”和跨圈层影响力的明星化KOL [22] - 跨域协同有助于解决单一领域创作者的“涨粉瓶颈”和“合作受限”问题 [22] - 平台围绕跨域博主打造线下活动,如“一场线下课”、“跨域生日会”,以增强“活人感” [24] - 跨域是内容人格化的必然结果,明年将拓展更多形式以扩大跨域博主规模 [26] AI技术驱动与生态革新 - AI技术成为内容生态革新的重要驱动力,用户可通过微博智搜快速了解热点事件 [27] - 平台通过AI强化内容理解,旨在构建“内容-用户-信任”的最短路径 [28] - 在AI生成内容泛滥的背景下,平台的真实感和人格化特质有助于赢得用户信任 [28]
微博对多名汽车博主禁言 违规言论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2:29
平台治理行动 - 微博近期重点打击恶意抹黑诋毁企业、散布涉企虚假信息、集纳企业负面、煽动用户攻击企业等行为,并对多名汽车领域KOL用户处以禁言90天、禁止广告收益180天的处罚[1] - 微博公布了六起处罚案例,涉及"小马甲不小"、"兲虎"、"科技Finder"、"地球上的Alex "等博主[1] - 微博呼吁内容创作者侧重于客观产品测评、深度行业解读、生动企业故事,而非通过诋毁拉踩收割流量[4] - 抖音平台也曾对借"理想车主"话题恶意炒作、进行人身攻击的内容及账号进行处置[5]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中央网信办于今年5月底启动"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旨在健全涉企信息管理机制,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4] - 专项行动旨在提升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工作质效,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4] - 故意造谣和抹黑企业可能破坏整个行业甚至民营经济的整体生态[4] 企业应对措施 - 理想汽车发现部分网络黑公关、黑水军通过恶意抹黑、编造虚假信息等手段诋毁其品牌和产品,已固定证据并将采取刑事报案、行政投诉、民事诉讼等法律手段[5] - 赛力斯汽车法务部声明将加大力度打击恶意针对问界汽车和用户的黑媒体、黑公关、网络水军,并为征集抹黑线索提供者1万元至500万元奖励[5]
微博对多名汽车博主禁言,违规言论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8:56
平台治理行动 - 微博在落实网信办专项行动中重点打击恶意抹黑诋毁企业、散布涉企虚假信息等行为 并对多名汽车领域KOL用户处以禁言90天、禁止广告收益180天的处置 [1] - 微博公布了六起违规案例 包括"小马甲不小"、"兲虎"、"科技Finder"、"地球上的Alex "等博主 [1] - 抖音平台也曾对借"理想车主"事件不当蹭热、恶意炒作的内容及账号进行处置 包括炒作营销、同质化演绎恶搞、人身攻击等行为 [3] - 中央网信办于今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 旨在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 [3] 企业应对措施 - 理想汽车发现部分网络黑公关、黑水军通过恶意抹黑、编造虚假信息等手段诋毁其品牌形象 公司已固定证据并将采取刑事报案、行政投诉、民事诉讼等手段追究法律责任 [4] - 赛力斯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将加大力度持续打击恶意针对问界汽车和用户的黑媒体、黑公关、网络水军 并为征集抹黑线索提供1万元至500万元的奖励 [4] 行业倡议与导向 - 微博呼吁内容创作者侧重于客观的产品测评、深度的行业解读、生动的企业故事 而非通过诋毁与拉踩收割流量 [3] - 平台支持用户提出合理的质疑和批评 表达理性的用户诉求 但反对故意造谣和抹黑行为 [3]
微博对多名汽车博主禁言
第一财经· 2025-10-21 18:18
平台治理行动 - 微博近期重点打击恶意抹黑诋毁企业、散布涉企虚假信息、集纳企业负面、煽动用户攻击企业等行为 [1] - 微博对存在相关违规行为的多名汽车领域KOL用户予以禁言90天、禁止广告收益180天的处置 [1] - 微博公布六起违规案例,涉及"小马甲不小"、"兲虎"、"科技Finder"、"地球上的Alex "等博主 [1] - 抖音平台曾对借"理想车主"事件不当蹭热、恶意炒作的内容及账号进行处置 [3] 政策监管背景 - 中央网信办于今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 [3] - 专项行动旨在督促网站平台健全涉企信息内容管理机制,提升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工作质效,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 [3] 企业应对措施 - 理想汽车发现部分网络黑公关、黑水军通过恶意抹黑、编造虚假信息等手段诋毁其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已固定证据并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责任 [4] - 赛力斯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将加大力度持续打击恶意针对问界汽车和用户的黑媒体、黑公关、网络水军,并给予线索提供者1万至500万元奖励 [4]
前荣耀CEO赵明发微博:挑战全马,小尾巴为Magic7 Pro
搜狐财经· 2025-10-21 10:55
公司高管动态 - 前荣耀CEO赵明在2025年1月因身体原因离职 [5] - 赵明离职后于2025年9月首次公开露面 出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论坛并发表演讲 [5] - 赵明近期使用其任职期间推出的最后一款旗舰手机荣耀Magic7 Pro 而非最新旗舰Magic8系列 [3] 高管公开言论与动向 - 赵明在公开演讲中复盘了荣耀与小米的竞合关系及公司独立发展战略 [5] - 赵明分享了对AI时代企业竞争的见解 [5] - 赵明否认了外界关于其新去向的传闻 结合其近期冲击全程马拉松的动向 短期内可能不会加盟其他科技公司 [5]
影石CEO刘靖康发文回应微博争议 表示接受批评
犀牛财经· 2025-10-20 20:37
公司动态与CEO回应 - 影石创新CEO刘靖康回应微博争议 表示接受批评并承诺为在10月2日至8日期间购买大疆产品的消费者提供100元无门槛代金券及抽奖福利 [2] - 影石创新此前因"老板给员工撒钱"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 [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前三名企业合计占据78.9%的市场份额 形成高度集中态势 [4] - 影石创新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8.4%跃升至2024年的35.6% [4] - 大疆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下滑至2024年的13.2% [4] - 竞争延伸至业务跨界 影石创新宣布进入无人机市场并公布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品牌 [5] - 大疆推出全景相机产品直接对标影石创新的核心业务 [5] 公司财务表现 - 影石创新营收从2022年20.41亿元增长至2024年55.74亿元 2023年增速78.16% 2024年增速回落至53.29% [4] - 2025年一季度影石创新营收13.55亿元 同比增长40.70% 增速回落 [4] - 2025年上半年影石创新营业总收入36.71亿元 同比增长51.17% [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 仅同比微增0.2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