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面裙
icon
搜索文档
服饰秋冬上新心智战:是谁在抢夺抖音的增量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12 17:59
行业趋势分析 - 服饰行业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仅3 1%,较2023年15 5%的高增长显著下降 [3] - 行业分化加剧,抖音平台千元以上户外鞋服GMV同比暴涨80%,中高端运动户外品牌线上销售额高速增长 [3] - 行业进入"心智渗透效率"竞争周期,需求捕捉和内容建设成为关键胜负手 [3] 渠道变革与技术创新 - 线上内容消费成为核心交易入口,超六成消费者购衣决策依赖内容种草,抖音日均服饰内容消费达90亿次 [7] - 2024年抖音贡献服饰线上零售增量的74%,成为行业主引擎 [7] - AI重构供需体系:消费侧提供虚拟试衣等智能服务,供给侧缩短研发周期,2025年Q1抖音商家商品数同比增长42% [9] 季节性机会窗口 - 2025年闰年使秋冬销售窗口达194天,为三年来最长周期 [9] - 极端天气增多创造多个销售波峰,气候因素成为"物理加成" [9] - 秋冬生意占全年服饰生意的63%,新品贡献近40%的GMV [11] 货盘策略优化 - 双货盘经营成趋势:2024年秋冬品占抖音商家GMV的47%,四季品占38% [13] - 品质保暖赛道需求升级,消费者追求"更轻更柔更贴身"的科技保暖产品 [19] - 户外圈层赛道强调场景融合,功能性设计需兼顾城市与户外转换需求 [21] - 情绪穿搭赛道崛起,马面裙/中性风等风格代表不同"精神社区" [22] 人群细分策略 - 六大核心人群画像:包括舒适自在实用族/东方韵味传承派/机能荒野探险家等,各具差异化消费特征 [26] - 无界风格解构师代表一线年轻用户,追求"穿得特别"而非"穿得得体" [28] - 东方韵味传承派是新中式文化消费主力,注重面料线条与文化叙事 [32] - 机能荒野探险家推动冲锋衣爆发,功能细节与专业度决定转化 [34] 内容营销方法论 - 品牌心智建设需通过商品/场景/品牌三层心智积累认知资产 [45] - 拥有清晰心智表达的品牌客单价提升显著,多层心智品牌粉丝留存更具优势 [47] - 内容能力本质是构建"内容-人群-心智"闭环系统,非单点爆款制作 [48] 新品生命周期管理 - 测试期关注上新率/新品投广率/动销商品短直双开率三大指标 [52] - 成长期实施人群分层渗透,凯乐石案例显示专业圈层破圈效果显著 [54] - 成熟期借力双11大促,通过自播和热点趋势放大流量效应 [56]
在抖音电商,“小兴趣”如何撬动“大生意”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04
抖音电商驱动兴趣消费崛起 - 抖音电商推动小众兴趣品类(如水族小宠、香水沉香、潮玩盲盒、新中式女装)从涓涓细流发展为行业新风口,打破圈层信息差和地缘限制[1] - 年轻消费者注重精神需求与情绪价值,兴趣消费成为自我表达和寻找同好的出口,带动品类快速增长[1] - 平台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刺激效应"扩大用户范围,例如观赏鱼商家通过内容科普吸引北方买家,打破地域销售限制[4][5] 产业带商家案例与增长数据 - **水族小宠产业带**:2025年抖音电商水族小宠同比增速超175%,其中水族用品增长114%,广东产业带水族用品增长164%,孵化百万级商家255家[7] - **爬宠产业**:2024年异宠饲养人群超1700万,商家通过透明化内容(如健康展示、饲养教学)消除用户顾虑,推动交易规范化[7][8] - **香水产业**:国货品牌大内密探通过专业用香知识分享积累160万粉丝,店铺复购率远高于同行,单价199元礼盒销量超30万[10][12] - **新中式女装**:汉服品牌星河汉歌爆款马面裙短视频播放量破千万,日销售额从20万跃升至150万,带动自建工厂日产量达1000-1500条[13] 兴趣电商对实体经济的赋能 - 产业带商家通过店播实现规模化增长,如广东茂名沉香产业商户从50家增至3000多家,带动就业超7万人[18] - 广州182个产业带通过抖音电商售货,服装、箱包等品类形成全国影响力[18] - 2025年抖音电商兴趣产业带商家店播销量同比增长54.8%,GMV过百万商家超1.4万,6.7万商家实现100%增长[20] 平台机制与行业趋势 - 短视频和直播的实时互动优势显著,如前海水产通过用户反馈优化内容,养殖品种翻20倍,团队规模从7-8人扩至50-60人[5] - 兴趣电商推动产业链升级,如香水代工厂转向原创研发,汉服品牌实现设计生产一体化[12][13] - 平台数据显示,兴趣产业带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9%,店播动销增长34.4%,互动评论达7亿条[20][22]
商务部:从实际购买力看,中国社零总额已超美国
中国基金报· 2025-07-19 00:11
超大规模市场体量 - 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预计2024年将突破50万亿元 [1] - 按实际购买力计算,中国社零总额已达美国的1.6倍 [1]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1] 品质消费升级 - 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达50.2% [2]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增速 [2] 新型消费发展 - 零售业创新推动"旧中出新",如商场引入博物馆、海洋馆等体验业态 [3] - 汉服、马面裙等新中式服装及国货潮品畅销海内外 [3] - 数字消费、品质电商、"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增长点快速涌现 [3] 国内外市场联动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3]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4]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离境退税政策优化促进消费国际化 [3][4]
商务部详解“十四五”发展成就 消费活力、外贸韧性共促高质量发展
经济观察报· 2025-07-18 20:03
国内消费市场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预计2024年全年突破50万亿元 [4]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达50.2%,"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惠及4亿人次 [5]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家政、健身、旅游等服务消费占比显著提升 [5] - 新型消费亮点包括老字号创新、新中式服装、数字消费、智能家居等,国内外市场联动通过进博会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6] 外贸发展 - 中国货物贸易总额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 [9]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38% [10] - 东盟连续5年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 [11] -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2020年56%提升至64.8%,外贸经营主体近70万家 [9] 贸易结构优化 - 货物进口占全球份额13.3%,与美国13.6%基本相当,为近8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目的地 [9] - 首次对跨境服务贸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数字贸易服务进出口额较2020年增长近40% [10] - 对美出口占比从2020年17.4%降至2024年14.7%,但整体出口增长7.2%,展现市场多元化韧性 [11]
“毕业照”兴起“国风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9:00
毕业服饰多元化趋势 - 中国大学生毕业照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毕业服饰成为新潮流,如新中式旗袍、马面裙、簪花等[1] -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毕业季期间云肩搜索量同比增长1倍以上,马面裙、旗袍、簪花等品类也有较大增长[1] - 线下照相馆推出多样化套餐服务,包含"校园跟拍""学士服写真""簪花云肩国风毕业照"等,满足个性化需求[1] 毕业服饰消费行为 - 毕业生愿意为专业摄影套餐支付约800元,将独特影像作为毕业礼物[2] - 部分毕业生选择DIY毕业服饰,如东北大花帽案例显示总成本不到50元,具有高性价比[3] - 男性毕业生服饰选择相对有限,市场存在款式单一、风格雷同的问题[3] 毕业服饰行业演变 - 1994年前中国学位服未形成统一体系,1994年国务院确立规范体系后全国高校基本沿用94版设计[5] - 近年来高校开始尝试推出具有本校风格的学位服,反映从统一样式向多样表达的转变需求[5] - 行业面临规范与创新的平衡问题,需兼顾学术庄严与个性化呈现[6] 市场趋势与机会 - 毕业服饰正从仪式着装转变为具有引导力的消费风向标,反映社会对美育和文化内涵的重视提升[7] - 未来产品开发需关注地域特色、男性需求及现代风格与传统元素的融合[3][6] - 价格合理、质地优良的国风服饰存在市场空白,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相关品类增长潜力[1]
宝藏之城丨这座小城织就百亿汉服产业
新华网· 2025-06-25 10:01
汉服产业规模与结构 - 曹县汉服产业年销售额达120亿元,拥有2750多家汉服企业和1.5万个网店,从业者近10万人 [1] - 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原创研发、设计制作、版权保护、裁剪打版、绣花印花、展演展示及网络营销等环节 [1] - 产品以马面裙为主,销往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1] 生产与设计能力 - 生产基地配备激光裁切设备,实现高效布料加工 [17] - 设计团队专注于花样开发,如马面裙等特色产品 [14] - 企业设有专门面料检测环节,确保产品质量 [15] 营销与渠道建设 - 采用直播电商模式,负责人和专职主播每日进行多场直播推介 [5][6][7][8][10] - 建有专业直播基地,配备化妆团队支持主播形象打造 [8] - 通过国际研修班等渠道拓展海外市场,向非洲法语国家学员展示产品 [3][4] 产业配套与服务 - 拥有专业绣花公司提供配套服务,如昌顺绣花公司负责布料绣制 [18] -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日均处理大量快递分拣,支撑线上销售 [19] - 举办汉服新品发布会等专业活动,如2025春夏新品发布会 [21][23] 人才培养与展示 - 培养专业汉服模特团队,负责产品展示和面料讲解 [12] - 与国际院校合作开展文化交流,如中华女子学院研修班学员实地体验 [3][4]
晶采观察丨前5月增长2.5%!我国外贸“韧实力”从何而来?
央广网· 2025-06-12 10:49
外贸整体表现 - 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94万亿元 同比增长2.5% 增速较前4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 [2] - 前2个月进出口同比下降1.2% 3月增速由负转正 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微增1.3% 前4个月增速达2.4% [3] - 5月单月出口2.28万亿元 同比增长6.3% [3] 区域贸易亮点 - 对东盟出口增长16.9% 欧盟增长13.7% 非洲增长35.3% 中亚五国增长8.8% [3] - 深圳推出"金融稳外贸"措施 天津搭建企业"一站式"出海服务基地 [4] 新兴业态与产品 - 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预计5月中旬至6月中旬跨境商品出货量达300万单 涵盖马面裙等"国风"产品和AR眼镜等科技产品 [3] - 消博会、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和意向订单额刷新纪录 [2] - 一季度四足机器人等新型产品加速出海 [2] 市场信心与活力 - 展会订单增长反映全球客商对中国市场的"信任票" [2] - 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双向贸易 [3]
生意红火、成果丰硕!多个地理视角透视外贸亮眼“成绩单” | 解析↓
央视网· 2025-06-09 15:48
北部湾港与东盟贸易 - 北部湾港由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组成,2020年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6] - 2025年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比重超90%,其中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超20% [18] - 钦州港至越南海防港航程仅8小时,跨境"直通船"实现常态化运行 [11]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前5个月贸易数据亮眼 [13] - 广西口岸东盟水果进出口值占中国与东盟水果进出口值20%以上 [20] 长三角外贸发展 - 2025年前4个月长三角进出口总值5.2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出货量预计达300万单 [34][33] - 长三角机床出口占全国近70%,高端机床出口突破10万台,贡献出口总额50%以上 [36]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国近50%,民营企业贡献区域出口总值超60% [39][41] - 杭州综试区集聚2000家跨境服务商,覆盖120多国商品,6.5万家电商卖家 [28][30] 粤港澳大湾区外贸 - 2025年前4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52] - "一港通"模式使物流时间从5-7天缩短至1-2天,单箱成本降低300元 [46] - 大湾区工业机器人出口同比增长56.4%,海关监管模式提升交货速度一倍 [56] - 湖南至南沙港电冰箱1天抵达,5天运至越南,7天送达泰国 [49]
焦点访谈|“新中式”引领国潮新风尚 千年织锦织出锦绣未来
央视网· 2025-06-01 21:19
国潮与传统面料复兴 - 国潮风盛行带动传统面料如宋锦、香云纱等从小众走向大众,融入现代生活场景[1] - 宋锦作为"三大名锦"之一,纹样精密、色彩古雅,曾因工艺繁复濒临失传,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2009年列入人类非遗[3] - 香云纱采用"三蒸九煮十八晒"古法制作,核心晒莨环节依赖光照和微生物环境,难以工业化[1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苏州纺织企业通过数码大提花织机改造,将宋锦日产量从手工10厘米提升至20米,实现现代化生产[5] - 2014年APEC会议采用改良宋锦(真丝+羊毛)制作领导人服装,推动行业建立2017年国家标准[7] - 香云纱传承者研发涂泥机设备,保留古法同时突破产能限制,2024年顺德产区年产能达1500万米,面料产值超120亿元[15] 年轻化与跨界融合 - 95后创业者将宋锦应用于笔记本等现代用品,通过新场景创造消费习惯[9] - 香云纱与达·芬奇名画IP结合举办时装秀,产品线扩展至家居、珠宝领域[15] - 汉服、朝鲜族服饰等传统服装借国潮热潮形成产业集群,如山东曹县汉服基地、涌泉旗袍产业园[17] 市场表现与文化价值 - 宋锦企业十年坚守后迎来国潮红利,新建27亩智慧工厂预计2024年8月竣工[11] - 新中式服装从博物馆藏品转变为日常穿搭,反映消费者对文化认同的精神需求提升[17] - 文旅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织锦技艺研修班,促进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的产学研结合[9][11]
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新趋势汇聚 文化出海正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央视网· 2025-05-25 17:52
文博会规模与参展情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举办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 [1] - 文化消费文旅融合展馆人气旺盛 展示历史名胜、文化街区、文创产品、沉浸式旅游体验等特色展品 [3] 科技赋能文旅产品创新 - 浙江科创企业推出可折叠飞行相机 具备AI算法精准定位跟拍功能 支持全地形、低空、近距离飞行及高速运动跟拍 手掌感应回收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4][6] - AI生成旅游照片技术受追捧 可根据文旅目的地和写真风格定制私人照片 设备已投入多个景区应用 [8] 非遗国潮IP化转型 - 江苏展区非遗苏绣与三星堆IP结合 绒花产品衍生为胸针、发饰、相册摆台等 赋予传统文化新寓意 [10] - 安徽展区创意实景搭建六尺巷 黄梅戏人物手办IP"有戏"融合萌态造型与传统戏曲元素 [10] - 北京展区藻井冰箱贴、潮玩IP泡泡玛特labubu海外营收翻3倍 推动中国设计国际化 [10] - 浙江展区潮玩积木结合古建筑榫卯结构 马面裙融合传统剪裁与现代面料 [12] 文化出海新趋势 - 网文、网剧、网游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 《哪吒》《熊出没》海外票房破纪录 《黑神话:悟空》全球畅销 [13] - 游戏出海从简单翻译转向本地化定制 网剧出海借助大模型工具快速生成文本、剧本及海报 提升文化融合深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