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09985)

搜索文档
卫龙(0998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5 18:4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中期总收入为人民币29.386亿元,同比上升26.3%[2] - 公司2024年中期毛利为人民币14.623亿元,同比上升32.2%,毛利率为49.8%,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2] - 公司2024年中期期内利润为人民币6.212亿元,同比上升38.9%[2] - 公司2024年中期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7元,同比上升42.1%[2] - 公司2024年中期经营利润为人民币7.848亿元,同比上升39.8%[4] - 公司2024年中期融资收入净额为人民币8767.8万元,同比上升101.4%[4] - 公司2024年中期所得税前利润为人民币8.725亿元,同比上升34.7%[4] - 公司2024年中期资产总值为人民币73.249亿元,同比上升3.8%[6] - 公司2024年中期权益总额为人民币58.842亿元,同比上升3.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938,6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12][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9.8%,较2023年同期的47.5%有所提升[12][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621,2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2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22] - 每股摊薄盈利为0.2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26]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6元人民币,总额约为376,183千元人民币,占净利潤的60%[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为251,35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20] - 公司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6元,总额约376,183,000元,占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的60%[30]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29.386亿元,同比增长26.3%[34] - 公司毛利润为人民币14.623亿元,同比增长32.2%,毛利率提升至49.8%[34]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6.212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润率提升至21.1%[34] - 公司报告期内收入为人民币2,938.6百万元,同比增长26.3%[54] - 公司报告期内毛利为人民币1,462.3百万元,同比增长32.2%,毛利率从47.5%提升至49.8%[54] - 公司报告期内利润为人民币621.2百万元,同比增长38.9%[60] - 公司决定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6元,共计约人民币376.2百万元,占净利潤的60%[61] 产品收入 - 调味面制品收入为1,353,82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2][13] - 蔬菜制品收入为1,461,25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6%[12][13] -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收入为123,5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12][13] - 调味面制品收入增长5.0%至人民币1,353.8百万元,占总收入百分比从55.4%降至46.1%[38] - 蔬菜制品收入增长56.6%至人民币1,461.3百万元,占总收入百分比从40.1%增至49.7%[39] -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收入增长17.5%至人民币123.6百万元,占总收入百分比从4.5%降至4.2%[39] 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收入为2,904,0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14] - 海外市场收入为34,62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0%[14] - 线下渠道收入增长25.4%至人民币2,589.6百万元,占总收入百分比从88.7%降至88.1%[43] - 线上渠道收入增长33.2%至人民币349.0百万元,其中线上经销收入增长41.3%至人民币136.6百万元,线上直销收入增长28.4%至人民币212.4百万元[43] - 华东地区线下收入占比23.5%,华中地区占比16.2%,华北地区占比14.3%,华南地区占比18.3%,中国西南地区占比13.4%,中国西北地区占比13.0%,海外收入占比1.3%[44] 成本与费用 - 原材料消耗费用为1,147,25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18] - 推广及广告费用为120,26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1%[18] - 雇员福利费用为540,12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0.0%[18] - 公司报告期内经销及销售费用为人民币475.5百万元,同比增长29.5%,占总收入的16.2%[55] - 公司报告期内管理费用为人民币242.3百万元,同比增长10.5%,占总收入的8.2%[56] - 公司报告期内其他收入净额为人民币44.4百万元,同比增长74.1%[57]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4,96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659千元有所增加[2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86,27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4,728千元有所增加[2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应收政府款项为145,84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068千元大幅增加[2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188,55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1,224千元有所增加[2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536,03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8,016千元有所增加[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人民币4,779.5百万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9%[62] - 公司存货周转日数由上年度的73天减少至报告期的51天[6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增加6.6%至人民币55.0百万元,周转天数从4.4天减少至3.3天[64] - 公司预付款项增加55.6%至人民币188.6百万元,主要由于原材料预付款项增加[64]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增加13.1%至人民币186.3百万元,周转天数从25天减少至22天[65]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增加7.6%至人民币536.0百万元,主要由于收购附属公司的购买对价未结清[66]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3.0%,较上年度末的3.2%有所下降[67] - 公司资本承诺约为人民币76.2百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物业、厂房及设备[70]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包括“小魔女”香辣烧烤味魔芋素板筋和“脆火火”青柠味辣脆片[35][36] - 公司在河南和上海建立了两个应用研发中心,拥有一个专业的研究团队,覆盖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高分子化学、生物学、检验检测学等领域[51] - 公司已动用港币90.3百万元用于产品研发活动及研发能力提升,预计剩余港币45.3百万元将在1-2年内使用完毕[77]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拥有21位成员组成的电控和机械设计团队,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127项与生产相关的专利[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河南省拥有五个工厂,其中漯河杏林工厂仍在持续扩建中[45] - 2024年调味面制品的产能利用率为56.5%,较2023年的47.5%有所提升[46] - 2024年蔬菜制品的产能利用率为84.9%,豆制品及其他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为95.0%[46] - 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49.9%提升至2024年的66.5%[46] - 漯河杏林工厂的产能利用率最高,达到87.7%[48] - 公司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标准化流程,有效减少了人工和能源成本[45] - 公司与OEM供应商合作生产销量相对较低的产品[45] - 公司建立了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食品安全和品质保障体系,覆盖研发、采购、生产、储存、经销到销售等环节[49] - 公司使用HPLC-MS、GC-MS、ICP-MS等高端检测设备对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指标进行严格监控[50] 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建设,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推动收入稳步提升[34] - 公司品牌建设投入增加,通过多种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年轻化形象[33] - 公司未来将加强品类创新和产品创新,推进品牌建设,洞察行业趋势和年轻消费者喜好[74] - 公司将继续推进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战略,提升供应链品质与效率[74]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港币903.3百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港币458.9百万元,占募集资金的50.8%,剩余未动用款项为港币444.4百万元[76] - 公司已动用港币175.1百万元用于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建设,预计剩余港币339.8百万元将在2-3年内使用完毕[77] - 公司已动用港币130.7百万元用于拓展销售和经销网络,预计剩余港币4.8百万元将在1年内使用完毕[77] - 公司已动用港币17.8百万元用于推进数智化建设,预计剩余港币54.5百万元将在1-2年内使用完毕[77] - 公司取消了位于云南曲靖的新工厂建设计划,主要由于业务执行计划的重新评估和原材料供应的变化[78] - 公司旗下附属公司于2024年6月25日收购了印度尼西亚公司BANSHANG TECHNOLOGY 100%的股权,对价为人民币28,000,000元,该公司主要从事魔芋原材料的加工业务[79] 员工与公司治理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人数为6,146名,报告期内员工福利总额(包括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540.1百万元[81] - 公司董事会批准并采纳了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自2021年1月1日及2024年3月21日起生效[83] - 公司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6元(含税),合计约人民币376.2百万元,预计派付股息日期为2024年10月18日或前后[84] - 公司将于2024年9月25日至2024年9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符合资格的股东有权获派本次中期股息[85]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对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进行了审阅[89]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90]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间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9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已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92]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刘卫平、刘福平、孙亦农、彭宏志、刘忠思及余风[9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徐黎黎、张弼弘及邢冬梅[92]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将ESG理念融入日常运营及战略制定中,并发布了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86] - 公司通过三级食品安全管理流程和全链条食品安全管理,建立了一物一码信息系统,实现产品精准跟踪和责任到人[86] - 公司制定了长期环境管理目标,涵盖碳减排、废弃物减排、能源使用效益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益提升等方面[87] 其他 - 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47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0%[19] - 公司外汇亏损净额为2,043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03.3%[19] - 公司捐款为3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7%[19] - 公司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数量为3,092,870个,同比增长3.7%[2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0%,显示出经济稳健增长[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93亿元人民币[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对宏观经济和个人财务状况的乐观情绪有所上升,分别从73%提升至76%和从63%提升至67%[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现上升态势,休闲食品行业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创新产品推动[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8]
卫龙美味:首次覆盖:中国辣味休食龙头,盈利能力优异,第二曲线快速成长
海通国际· 2024-07-01 21:07
1. 中国领先辣味休食企业,盈利能力优异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市场份额达到6.2% [16][18] - 公司是中国倍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品牌,95.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 [17] - 公司发展历程从调味面制品起步,多年来不断改进配方和生产工艺 [19][20] - 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股权结构稳定 [22][23] 2. 辣味休食行业前景广阔,公司单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零售额由2016年的113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29亿元,行业前景广阔 [33][34] - 公司在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市场份额第一,但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单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6][37][40][41][42] - 公司是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内增长最快、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37] - 公司是中国知名度最高、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辣味休闲食品品牌 [38] 3. 调味面制品经典单品盈利水平持续提升,蔬菜制品第二曲线快速成长 - 调味面制品是公司最经典的产品类别,2018-2023年营收由21.62亿元增长至25.49亿元,毛利率由34.44%提升至45.89% [44][48][49] - 蔬菜制品2018-2023年营收由2.98亿元增长至21.19亿元,毛利率由36.68%提升至51.26%,保持高速增长 [51][52] - 公司推出新品78°卤蛋,通过独特的精准控温和低温慢卤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 [55] 4. 线下渠道基本盘稳健,零食量贩渠道积极布局 - 2018-2023年线下渠道平均营业收入占比为90.40%,期间CAGR为11.60% [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与1708家线下经销商合作,经销商平均销售收入由1.36百万元增长至2.55百万元 [61][62] - 公司于2023H1积极推出针对零食量贩新渠道的定制化产品,2023年9月通过该渠道销售433716箱产品 [67] 5. 五大工厂布局,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 - 公司在河南省拥有5个工厂,其中漯河杏林工厂正在建设中 [68] - 2018-2023年公司整体平均实际产能为200857吨,整体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0.26% [70] - 2023年公司实现整体产能利用率55.31%,主要由于调味面制品的产能利用率下降 [70]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5.99/63.67/71.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0/12.09/13.93亿元,对应EPS为0.44/0.51/0.59元/股 [79] - 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情况,给予公司19倍的PE(2024E)估值,对应目标价8.36元,按港元兑人民币约0.93汇率计算为8.99港元/股,首次覆盖并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79] 7. 风险提示 - 主要风险包括食品安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渠道/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以及上游原材料成本价格和费用投放波动等 [83]
卫龙美味:中国辣味休食龙头,盈利能力优异,第二曲线快速成长
海通证券· 2024-06-24 22:01
1. 中国领先辣味休食企业,盈利能力优异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15][16] - 公司是中国倍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品牌,95.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5.0%的消费者年龄在25岁及以下[16] - 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27.5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8.72亿元(CAGR=12.10%),保持稳健成长[26][27][28][29] 2. 辣味休食行业前景广阔,公司单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辣味休闲食品的零售额由2016年的113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29亿元(CAGR=8.7%),高于中国整体休闲食品行业年复合增长率[31][32] - 公司是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内增长最快、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但公司的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34][35][38] 3. 调味面制品经典单品盈利水平持续提升,蔬菜制品第二曲线快速成长 - 调味面制品是公司最经典的产品类别,2018-2023年毛利率由34.44%提升至45.89%[43][44][45][46][47] - 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风吃海带及小魔女,2018-2023年营业收入由2.98亿元增长至21.19亿元(CAGR=48.05%),毛利率由36.68%增长至51.26%[49][50][51][52] - 公司的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包括软豆皮、78°卤蛋等,期待卤蛋产品的发展[53][54][55][56][57][58] 4. 线下渠道基本盘稳健,零食量贩渠道积极布局 - 2018-2023年线下渠道平均营业收入占比为90.40%,期间营业收入CAGR为11.60%[59][63][64] - 公司于2023H1积极推出针对零食量贩新渠道的定制化产品,2023年9月通过该渠道共销售433716箱产品[68] 5. 五大工厂布局,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 - 公司在河南省拥有五个工厂,其中漯河杏林工厂正在建设中,部分产线已投产[69][70][71][72][73] - 2018-2023年公司整体平均实际产能为200857吨,整体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0.26%[71]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5.99/63.67/71.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0/12.09/13.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51/0.59元/股[80] - 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情况,给予公司15-19倍的PE(2024E)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7.10-8.99港元/股,首次覆盖并给予"优于大市"评级[80] 7. 风险提示 - 主要风险包括食品安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渠道/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以及上游原材料成本价格和费用投放波动等[85]
卫龙(0998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9 18:4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3] - 公司成功推出了新产品,如麻辣辣條“霸道熊貓”、魔芋素毛肚“小魔女”和辣脆片“脆火火”[4] - 公司在2023年赢得了多项奖项,包括中国国际广告节“2023大学生喜爱的活力品牌”和中国品牌节评选“TopBrand2023中国品牌500强”[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的Ugland House[20] - 公司主要业务地点在中国河南省漯河市[20]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收入达到4871.7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略有增长[22] - 2023年毛利为2322.7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22] - 2023年调整后净利润为970.3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有所增长[22] - 毛利率在2023年达到47.7%,较2022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23] - 资产总额在2023年达到7053.6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有所增长[22] - 2023年净资产为5705.9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有所增长[22] - 本集团整体收入为人民币4,871.7百万元,较上年度增长5.2%[27] - 毛利率为47.7%,较上年度提升5.4个百分点[27] - 净利润为人民币880.4百万元,较上年度增长481.9%[27] 行业趋势 - 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2%[41] - 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增加7.2%[41] - 2023年是中国的消费提振年,消费品牌积极应变,加大对产品研发、供应链和渠道建设的投入[43] - 休闲食品行业在消费复苏进程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具有显著韧性[45] - 零食量贩渠道快速崛起,加速改变了休闲食品产业的生态,对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45]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了新产品如麻辣辣條“霸道熊貓”和辣脆片“脆火火”[62] - 新产品将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味觉体验,丰富公司的产品矩阵[63] - 麻辣辣條“霸道熊貓”源自正宗川菜风味,体现公司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年轻化品牌思考[65] 销售与渠道 -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线下和线上经销商,以及部分个人消费者,通过全国性经销网络深入渗透中国市场[77] - 公司有专业销售团队协助经销商扩大零售终端覆盖,提升门店执行和服务能力,加速新兴渠道的发展[78] - 公司通过分析在线用户和销售数据,创造更符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产品组合[80] 生产与质量 - 公司与设备制造商合作,自动化生产程序,升级生产设施[90] - 公司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线,实现精细质量控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灵活性[92] - 公司在河南拥有五个工厂,其中漯河杏林工厂正在扩产建设中[94] - 公司建立了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食品安全和品质保障体系[100] - 通过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确保生产过程可控[101] 研发与合作 - 公司通过模块化研发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成功率大幅提升[105] - 公司与国内食品科学行业一流学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搭建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108] 资产与负债 - 本年度集团的所得税费用增加了52.8%,达到3.989亿人民币[125] - 本年度集团的年内利润增加了481.9%,达到8.804亿人民币[126] - 本年度集团的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增加了6.3%,达到9.703亿人民币[131] - 本集团的初始期限为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受限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人民币4,690.5百万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9.1%[135] - 存货由上年度末的人民币599.3百万元减少29.9%至本年度末的人民币419.9百万元[137] - 贸易应收款项由上年度末的人民币66.4百万元减少22.3%至本年度末的人民币51.6百万元[139] - 资本负债比率截至本年度末为3.2%,而截至上年度末为2.9%[149]
时代变了,卫龙还行吗?
中金在线· 2024-04-19 09:14
文章核心观点 - 卫龙2023年财报主要财务指标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但业务层面面临困境,辣条产品竞争力下降,公司发展受传统模式限制 [1][4][5] 分组1:财务表现 - 2023年全年总收入48.72亿元,同比增长5.2%,年内净利润同比增长481.9%,经调整净利润约9.7亿元,同比增长6.3% [1] - 2023年总派息比率高达90%,超8成分红落入实控人刘福平、刘卫平口袋 [1] 分组2:产品业务 - 调味面制品(辣条)是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销量12.44万吨,同比下滑17.4%,产能利用率从57.1%跌至48.3%,收入从27.19亿元降至25.49亿元,降幅6.2%,单价从2019年14.3元涨至20.5元,涨幅约43.36% [1][2] - 蔬菜制品成为主攻方向,2023年设计产能从8.44万吨升至9.62万吨,产能利用率从64.44%升至72%,销量同比增长31.1%至7.15万吨,每千克平均售价从31.1元降至29.6元,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2] 分组3:线下渠道 - 2023年线下渠道收入占比89.5%,商超、便利店销售状况关键 [2] - 便利店场景中,卫龙产品线丰富,单价6.8元有性价比优势,与麻辣王子差距不大 [2] - 大型商超中,卫龙获专属货架,可能是保护;产品丰富度不如同行,性价比低,单价第二贵但净含量最少 [2][3][4] 分组4:行业竞争与发展 - 卫龙靠解决“食安焦虑”和营销策略取得行业地位,但难建坚固护城河 [1] - 目标人群90后童年与辣条“草莽时代”重合,卫龙最早引入专业化生产设备改善形象,但行业完善后先发优势难持续 [4] - 2022 - 2023年线上线下渠道占比未变,与拥抱互联网的同行相比,营销与渠道建设、跟踪行业趋势能力脱节 [4][5] - 2023年三只松鼠电商平台营收49.51亿元,超卫龙全年收入 [5]
卫龙辣条收入、销量、产能利用率均下滑,遭多家券商下调盈利预测
中金在线· 2024-04-19 09:02
辣条产品调价 - 卫龙辣条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热议,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辣条收入、销量、产能利用率下滑[1] - 辣条销售单价比猪肉贵,主要因为集团对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平均售价提升[5] - 卫龙辣条的提价导致部分注重性价比的客户流失,未来可能会考虑降价[8] 公司业绩 - 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毛利增加和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有关的付款[4] - 公司业绩报告显示调味面制品销量下降,蔬菜制品销量增加,豆制品销量下滑[21] - 2023年公司调味面制品产能利用率下滑至48.3%,蔬菜制品产能利用率为72.0%[23] 公司股票情况 - 公司被调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证券简称更名为“卫龙美味”[26] - 卫龙美味(09985.HK)因流动性较低被移除恒生指数成分股[28] - 公司流动性低的原因包括上市时公开发售股份比例较低和主要股东未减持[29] - 公司估值处于底部,随着投资价值逐步被市场认可,流动性逐步恢复,有望重回港股通[29]
2023年年报点评:蔬菜制品增长亮眼,量贩渠道开拓可期
西南证券· 2024-04-08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卫龙美味(9985.HK),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85港元 [1][3][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卫龙2023年年报显示营收稳健增长、盈利提升显著,蔬菜制品增长亮眼,公司积极拥抱新渠道、加快上新,预计2024 - 2026年业绩向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卫龙成立于2001年,是辣味休闲食品企业,2022年辣味休闲食品市占率6.2%排名第一,创始人刘卫平家族持股80.99% [7][8] 财务表现 - 2018 - 2023年营收从27.6亿元增至48.7亿元,CAGR为12.1%,2023年同比增5.2%;归母净利润从4.8亿元增至8.8亿元,CAGR为13.1%,2023年同比增481.9% [10] - 2023年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营收25.5/21.2/2.0亿元,同比-6.2%/+25.1%/-7.5%;销量12.4/7.1/0.5万吨,同比-17.4%/+31.1%/-12.7%;吨价2.1/3.0/3.8万元,同比+13.3%/-4.8%/+6.1% [2][11][12] - 2023年毛利率47.7%,同比+5.4pp,经调整净利率19.9%,同比+0.2pp;销售费用率16.6%,同比+2.9pp,管理费用率9.4%,同比-1.0pp [2][14][19] 业务分析 - 调味面制品需求疲软但吨价增长,预计2024 - 2026年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5%、-12%、-10%,吨价分别提升15%、10%、5%,毛利率分别为47%、48%、49% [22] - 蔬菜制品处于快速爆发期,预计2024 - 2026年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0%、25%、20%,吨价分别提升5%、3%、3%,毛利率分别为52%、53%、54% [22] - 豆制品及其他新品尚处培育期,预计2024 - 2026年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4%、5%,吨价分别提升10%、10%、10%,毛利率分别为30%、27%、25% [22] 市场与渠道 - 国内各地区均衡发展,海外增速49.1%较高,主要因加快海外市场推广 [15] - 线下/线上渠道营收43.6/5.1亿元,分别同比+5.2%/+5.0%;线下新兴渠道增量明显,线上直销渠道增长26%,线上经销渠道下滑 [1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2.2亿元、14.1亿元,EPS分别为0.45元、0.52元、0.60元 [3]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14倍估值,对应目标价6.85港元 [3][25]
2023年业绩点评:分红大幅提高,股息具有吸引力
海通国际· 2024-03-26 00:00
财务数据 - 卫龙2023年营收为48.7亿元,同比增长5.2%[1] - 经调整净利润为9.7亿元,同比增长6.3%[1] - 预计2024-2026年卫龙的营收分别为55.7/63.7/71.6亿元,同比增长14.3%/14.4%/12.4%[5] - 2023年末期股息为2.35亿元,特别股息为2.59亿元,公司合计派发7.76亿元,占到全年归母净利润近90%[4] 公司业绩 - 卫龙公司实现了48.7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9] - 预计卫龙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将分别为55.7/63.7/71.6亿元,同比增长+14.3%/14.4%/12.4%[10]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分别为10/11.4/12.9亿元,同比增长+14.3%/13.6%/12.4%[10] 股票评级 - 海通国际采用相对评级系统为投资者推荐覆盖的公司,包括优于大市、中性和弱于大市[18][19][20] - 分析师股票评级分为优于大市、中性和弱于大市,分别对应未来12-18个月内预期相对基准指数涨幅超过10%、变化不大和跌幅超过10%[23][24][25] - 海通国际股票研究评级分布显示,优于大市占89.4%,中性占9.6%,弱于大市占1.0%[27][30] 其他信息 - SusallWave公司拥有数据的版权,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均不得将数据用于盈利目的[46] -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受到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监管,持有第4类受规管活动的持牌法团[48] - 海通证券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涵盖印度交易所上市公司,于2016年成为海通国际证券集团的一部分[49]
业绩符合预期,新品开拓加速
国泰君安· 2024-03-26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8.7亿元,同比增长5.2%[4]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8.8亿元,同比增长481.9%[4] - 公司2023年全年总派息比率达约90%[4] - 公司计划2023年末期每股普通股股息为0.10元,总额2.35亿元;2024年为上市1周年,计划每股普通股特别股息为0.11元,总额2.58亿元[4] 产品和市场 - 调味面制品在2023年的营收占比由58.7%下降至52.3%,而蔬菜制品的营收占比从36.6%增至43.5%[9] - 公司线上和线下渠道营收同比均有提升,线下渠道仍占主导地位,线上直销占比略有增加[10] - 公司华东、华中和华南仍是前三大区域,占总营收的51.3%,海外市场处于起步阶段[11]
关注新渠道变化,全品类有望恢复增长
国金证券· 2024-03-25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实现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5.2%[1] - 公司23年菜制品销售额分别为25.5/21.2/2.0亿元,同比变化为-6.2%/+25.1%/-7.4%[2] -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1.9/13.6亿元,同比增长17%/15%/15%[3] - 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26年将达到7,164百万人民币,增长率为12.5%[5] - 2026年净利润预计为1,358百万人民币,增长率为14.54%[0] 用户数据 - 主营业务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逐年下降,2026年为52.3%[5] - 营业利润率逐年稳步增长,2026年预计达到24.8%[5] - 净利润预计2026年将达到1,358百万人民币,净利率为19.0%[5] - 2026年总资产增长率为16.32%,资产负债率为17.55%[0] 未来展望 -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的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12.48%[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EBIT增长率逐年下降,2026年为13.87%[0] - 净负债/股东权益逐年下降,2026年为-39.00%[0] - 2026年EBIT利息保障倍数为10.0[0] 其他新策略 - 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4.63%[0] - 2026年投入资本收益率为1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