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环保(600008)
搜索文档
首创环保:转让新加坡子公司致归母净利高增
华泰证券· 2025-01-24 09: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3.64 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首创环保 2024 年归母净利高增,主要因转让新加坡 ECO 公司获投资收益约 17.80 亿元;预计 25 - 26 年自由现金流有望转好;水务项目或陆续调价;维持“买入”评级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让新加坡子公司情况 - 2024 年第三季度转让新加坡子公司 ECO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te Ltd 的 100%股权,获投资收益约 17.80 亿元;9M24 公司商誉 3.65 亿元,同比下降 65.11%,主要系转让该公司所致 [2] 现金流情况 -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应收账款 145.78 亿元,同比增长 21.3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19.57 亿元,同比增长 0.44%;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4.43 亿元(9M23 为 - 39.22 亿元),主要系转让新加坡 ECO 公司所致;资本开支 31.56 亿元,同比下降 6.89%;预计 25 - 26 年在建项目陆续投运,经营现金流增长,资本开支下行,自由现金流有望持续转好 [3] 水务项目调价情况 - 供水和污水处理价格机制为“准许成本 + 准许收益”,水务行业具备稳定收益特征,水价具备抗通胀属性;考虑成本提升、调价周期临近,公司水务项目或将陆续迎来调价;2024 年上半年 3 个供水项目上调水价,涉及供水规模 108.7 万吨/日,8 个污水项目上调水价,涉及处理规模 81.20 万吨/日 [4] 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 下调 2024 年资产减值、信用减值预测,上调 2025 - 2026 年资产减值、信用减值预测,预计 2024 - 2026 年 EPS 为 0.48、0.26、0.28 元(前值 0.36、0.29、0.31 元);可比公司 2025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13.4 倍(前值 10.5 倍),给予公司 2025 年目标 PE 14.0 倍(前值 12.6 倍),对应目标价 3.64 元(前值 3.65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情况 |会计年度|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2,157|21,319|21,731|22,814|23,975| |+/-%|(0.34)|(3.79)|1.93|4.99|5.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3,154|1,606|3,500|1,879|2,026| |+/-%|37.87|(49.07)|117.91|(46.33)|7.83|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43|0.22|0.48|0.26|0.28| |ROE (%)|11.53|5.69|11.48|5.82|6.13| |PE (倍)|7.19|14.12|6.48|12.07|11.20| |PB (倍)|0.83|0.78|0.71|0.69|0.68| |EV EBITDA (倍)|7.50|10.01|7.99|9.38|8.89|[6]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股价(元/股)|市值(百万元)|PE (x)(24E、25E、26E)|PB (x)(24E、25E、26E)|ROE (%)(24E、25E、26E)| | --- | --- | --- | --- | --- | --- | --- | |600461 CH|洪城环境|9.47|12,161|10.5、9.8、9.3|1.4、1.3、1.2|13.4、13.0、12.8| |000598 CH|兴蓉环境|7.06|21,070|10.3、9.2、8.4|1.2、1.1、1.0|11.2、11.4、11.5| |601158 CH|重庆水务|4.57|21,936|26.0、24.4、23.3|1.3、1.3、1.3|5.0、5.3、5.4| |600323 CH|瀚蓝环境|22.48|18,329|10.9、10.0、9.2|1.4、1.2、1.1|12.5、12.2、12.0| |平均值| - | - | - |14.4、13.4、12.6|1.3、1.2、1.1|10.5、10.5、10.4| |600008 CH|首创环保|3.09|22,682|6.5、12.1、11.2|0.7、0.7、0.7|11.5、5.8、6.1|[10] 核心假设变动情况 | |前值(2024E、2025E、2026E)|现值(2024E、2025E、2026E)|变化(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资产减值|391、91、96|192、201、211|-51%、120%、120%| |信用减值|435、137、144|317、424、470|-27%、210%、227%|[11] 盈利预测详细情况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如 2024E - 2026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1,731、22,814、23,975 百万元等 [23]
首创环保(600008)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2 17:20
2024年净利润预计情况 - 2024年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00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增加18.94亿元,同比增加117.93%[2][4] - 2024年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重述后财务数据)增加18.90亿元,同比增加117.39%[2][6] 2024年扣非净利润预计情况 - 2024年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0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增加0.02亿元,同比增加0.13%[2][6] - 2024年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重述后财务数据)增加0.02亿元,同比增加0.13%[2][6] 2023年财务数据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法定披露数据)为16.06亿元,重述后为16.10亿元[8][9]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48亿元[8][9] - 2023年每股收益为0.2188元[9] 报告期收益与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转让子公司100%股权获投资收益约17.80亿元[10] - 报告期内公司拓展主营业务,各业务板块持续增长,费用管控良好[11][12] 预告数据说明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具体以经审计后的2024年年报为准[14]
首创环保:2024年净利润同比预增117.93%左右
证券时报网· 2025-01-22 17:12
公司业绩 - 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亿元左右 同比增加117 93%左右 [1] 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拓展主营业务 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新建项目陆续投入运营 存量项目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1] - 城镇水务运营及固废运营等各业务板块持续增长 [1]
首创环保投资成立智造建设工程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1-03 10:35
公司股权结构 - 蚌埠青石智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由首创环保间接全资持股 [1] 公司成立信息 - 蚌埠青石智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孙海涛 注册资本800万元 [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建设工程施工 电气安装服务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金属门窗工程施工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水污染治理等 [2]
首创环保(600008) - 首创环保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1月)
2024-12-02 15:33
公司概况 - 证券代码:600008,证券简称:首创环保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业绩说明会、其他(反路演) [1] - 参与单位名称:华创证券、太保资产、勤辰资产等 [1] - 时间:2024年11月 [1] - 地点:上海、北京、深圳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董事会秘书官念、董事会办公室投资者关系工作人员 [1] 财务与运营 - 应收账款管控:公司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管控,应收账款构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已与各地政府部分开展积极对接,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款力度 [3] - 工程业务下滑应对:公司加大资产运营管理力度,提升现有环保项目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上半年工程业务收入下降3.11亿元,运营收入增长5.42亿元,增幅8.33%,运营业务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增幅6.75% [4] - 2024年目标:持续按照"一控四升"的既定目标,稳步拓展各类业务,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余额控制在145.7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1亿元,同比增长154.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90%,同比增加6.44个百分点 [6] 业务发展 - 工程业务下滑原因:工程业务市场进入新阶段,新建项目减少,更多的是对现有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导致传统工程业务需求下降 [3] - 服务与解决方案能力增强:除了传统的工程建造业务,公司大力发展环保咨询、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的环保解决方案 [4] - 2025年战略规划:在质效提升基础上持续推动创新突破,继续调优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聚焦创新业务、推动组织和管理持续升维,扎实推动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10] 其他 - 三季度经营状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8.6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1亿元,同比增长154.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69亿元,同比增长8.99% [8] - 分红派息:根据公司目前的资金规划及业务发展情况,暂无开展三季度分红的计划 [8]
首创环保(600008) - 首创环保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0月)
2024-10-31 17:1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基于"十四五"规划及公司稳健发展的积淀,精选区域、精选项目,寻求优势区域的优质资产,深耕城市,强化市场地位和业务范围[1] - 公司将持续关注环保行业的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持续跟踪行业趋势,稳步推进提质增效工作[1] 应对工程业务下滑 - 公司前瞻性地提出并扎实推进了"技业一体、卓越运营、金融资管"三元驱动战略,加大资产运营管理力度,注重提升现有项目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2][3] -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供水、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效率,增加运营服务收入[3] - 公司将持续强化服务能力,深挖存量市场的潜力,积极拓展优质订单,确保公司长期稳健发展[3]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国家化债政策出台有利于公司应收账款回收,预期对公司现金流有边际改善作用[4] - 公司将积极研究、用好地方发债政策,大力推动应收账款回收[4]
首创环保投资成立水务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4-10-30 09:50
公司相关 - 凤台慧创水务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郑勇注册资本100万元[1]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市政设施管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等[1] - 该公司由首创环保间接全资持股[1]
首创环保(600008)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9 18:39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7.3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60%[2]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38.6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8%[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9.49%主要因处置新加坡ECO公司实现投资收益[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67%[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38.6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41.31亿元[17]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114.27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19.66亿元[17]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6.93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6.97亿元[18]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1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2.77亿元[18]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4429元/股2023年前三季度为0.1739元/股[19]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45864339.92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356226473.44元[27]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397208177.24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362323222.02元[27] - 2024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285866499.22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40606652.30元[27]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6101818.92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0990566.66元[27]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2676197253.56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613691642.49元[27]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31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9.29%主要因处置新加坡ECO公司[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0.442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69%[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2%较上年同期增加5.80个百分点[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90%较上年同期增加6.44个百分点[2]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6287名[8] -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404158443股持股比例为46.37%[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290491121股持股比例为3.96%[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77612513股持股比例为1.06%[8] - 创金合信基金-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创金合信京鑫区域优选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股数量为75420639股持股比例为1.03%[9] - 澳门金融管理局-自有资金持股数量为31007100股持股比例为0.42%[9]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持股数量为23653717股持股比例为0.32%[9]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22984650股持股比例为0.31%[9] - 钱晓春持股数量为22902000股持股比例为0.31%[9] - 王钧持股数量为22276930股持股比例为0.30%[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49.3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3.36亿元减少[14]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45.7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0.45亿元增加[14]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295.9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1.10亿元增加[14]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808.1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2.49亿元减少[15]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1104.1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93.59亿元增加[16]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293.6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6.85亿元增加[16]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09.8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2.99亿元减少[16] - 2024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703.5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9.84亿元减少[16] - 2024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14.80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1.02亿元增加[16] - 2024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00.5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3.75亿元增加[1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57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9.49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9.21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16.30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7993.37万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57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6.7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68亿元[20]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2024年为3,156,464,565.66 2023年为3,390,089,863.47[21] - 投资支付的现金2024年为9,065,216.22 2023年为189,287,099.87[21]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024年为67,578,058.19 2023年为610,492,923.84[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3,233,107,840.07 2023年为4,189,869,887.18[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442,646,553.36 2023年为-3,922,369,415.68[21]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2024年为65,409,787.79 2023年为1,584,789,466.70[2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2024年为11,194,766,364.89 2023年为12,424,518,071.58[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11,280,267,315.82 2023年为14,080,095,449.41[2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024年为10,626,537,265.58 2023年为10,298,863,050.86[21]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2024年为2,257,258,459.61 2023年为2,592,503,706.21[21]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52463505.41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430003756.95元[2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97416833.12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775296264.48元[29]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67935871.02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843978333.63元[29]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963524339.37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3448692312.01元[29]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893097143.52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8284028336.05元[29] 特定项目变化情况 - 本报告期应收票据减少51.81%主要因下属包头等公司票据到期承兑[6] - 本报告期投资收益增长21472.89%主要因处置新加坡ECO公司取得收益[7]
首创环保(600008) - 首创环保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9月)
2024-09-30 17:29
公司概况和发展战略 - 公司正从投资驱动向技术和能力服务型驱动转变,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资本开支规模在近年来持续下降,自由现金流转正趋势逐渐清晰[4][5] - 公司将沿着技术和服务能力驱动的战略前进,最终迎来自由现金流的转正,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4] - 公司正根据应收账款的实际回收状况,细致分析市场趋势及政策导向,在公司现金流有望转为正向的前提下,分红政策将展现出更强的灵活性[6][7]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成功调整了11家公司的水价,涉及3个供水企业和8个污水处理企业,价格上调主要是基于成本上升或新业务启动所导致的投资调整[5][6] - 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已开展绿证申报工作,鲁山项目已核发绿证6,188张,杞县项目正在申报绿证数量29,572张,申请绿证并交易将有效改善公司现金流[8] - 公司积极拓展工业污水治理业务,通过现有业务构建应用场景,聚焦目标行业的核心客户,培育解决方案、建造管理和运营优化能力[10][11] 风险管控 - 公司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工作小组,采取多元策略加大力度减少应收账款,以进一步减轻经营风险,稳固企业财务健康[9] - 公司在开展工业企业业务时会面临应收账款风险,通过严格的客户筛选、合同条款管控和回款监督等措施来确保公司现金流稳定持续[11][1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发展的总体思路,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加大攻坚项目推进力度,完善创新业务突破并成势,全面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13] - 公司将积极适应PPP新机制相关要求,调整投资拓展模式,推动公司业绩持续稳步发展[14] - 公司将秉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紧随市场动态,依据公司既定的拓展方针,精心筛选新的并购机遇,以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15] - 公司将持续利用金融市场机遇,通过谈判或置换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金运作效率[16]
首创环保(600008)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30 19:48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为9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9%[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9%[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5%[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2.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40%[16] - 总资产为1,109.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7%[16] 战略与发展 - 公司致力于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守护者,积极探索碳减排路径[21] - 公司提升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1] - 公司为客户提供高效、智慧、绿色的综合解决方案[21] - 环保行业正在进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1] - 环保产业的发展动力由政策和投资驱动,逐渐转为市场和技术驱动[21] - 环境产业呈现出"系统化、多样化、价值化、双碳化"的新特征[21] - 环境项目开始呈现系统化的趋势,从单一处理单元向多污染物协同处理升级[21] - 新领域、新赛道如管网运维、有机垃圾、环卫等渐次打开[21] - 环保行业生态价值正在进一步显现,环保设施正在去工业化[21] -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21] 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国内环保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广泛的市场网络、丰富的运营经验、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多元的融资渠道、与时俱进的战略管理能力[1] - 公司城镇水务业务经过 20 多年的稳扎稳打,目前已形成全国性的业务布局,公司水处理能力达到 2,695.80 万吨/日,位居国内环保行业前列[1] - 公司固废业务的发展也触及大部分省市,现已形成比较优势,固废处理能力达到 1,498.08 万吨/年[1] - 公司具备熟练的业务拓展技巧,完备的投资测算模型,标准高效的项目投资流程与机制,初步构建"水、固、气、能"多业态全产业链业务布局[2] - 公司积极推动管理革新,充分发挥运营大数据的平台优势,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和生产管理能力[3] - 公司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断加强资金管理,推动存量项目融资贷款利率下调,发行首批试点公募 REITs 产品[4] - 公司制定并发布了"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系统化""资源化""数字化""集约化"的科技创新方向[5] - 公司具有高度的战略适应性,能够敏锐地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战略进行迭代优化[6] 业务发展 - 公司围绕"生态+2025"战略总体框架,进一步明确"进、退、守、试"业务组合,形成了以解决方案牵引多元发展的业务设计思路[7] - 公司通过投资运营模式进一步开拓水务处理、固废环境、土壤治理、工业服务等业务,同时积极拓展节能双碳业务[28] - 水务处理业务板块保持增长趋势,城镇供水和城镇污水运营业务收入和毛利均有所增长[28] - 固废环境业务中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持续强化核心地位,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29,30] - 工业服务业务聚焦煤化工、钢铁行业,工业废气和工业污水运营业务收入和毛利均有所增长[30] - 公司服务与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稳定增长,新增合同额占比较高,其中建造服务、运营服务和低碳环保技术咨询服务业务表现良好[31,32] - 公司技术产品类业务实现新突破,环保技术装备、市政大气产品和智慧环保产品订单合同额增加[33] 提质增效 - 公司聚焦 ROE 拆解,围绕"做大收入、严控成本、优化结构"三大维度,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上半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 0.46 个百分点[34] - 公司依托现有的焚烧项目,梳理出域外垃圾、供热业务、供气业务、光伏业务等 14 类衍生业务,大力开展"焚烧+供热/供汽""焚烧+有机""焚烧+工业垃圾""焚烧+转运清扫"等项目衍生经营发展模式[34] - 公司充分利用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开展存量项目外部借款利率下调专项工作,推动了成都首创、铜陵首创、新乡焚烧等 33 个存量项目实现了外部融资贷款利率的下降[34] - 公司完成 21 个集采品类的框架协议采购,集采覆盖率达到 57.89%,集采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 10%[34] 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ASMART 模型智控系统产品、生态湿地技术实现了技术产品化,并在内部项目上应用推广[37] - 公司在研科研项目 58 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共计 931 项,参与标准编制数量 31 项,报告期内共荣获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奖项 13 个[37] - 公司深入践行"70%科创型技改""20%技术创新""10%战略研究"的"721"科技创新路线,在水务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污泥资源化利用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