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水务(600187)
搜索文档
公开喊话“夺权”!北京汇源管理层直指大股东出资不足却掌握控制权
第一财经· 2025-08-14 22:14
北京汇源控制权争议 - 北京汇源管理层发布公开信指控大股东诸暨文盛汇未缴足出资且拖欠8.5亿元投资款超一年 同时通过资本公积补亏计划变相剥夺债权人选择权 [2][5][6] - 诸暨文盛汇持股比例60%但实缴出资仅占注册资本22.8% 却全面控制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及总经理提名权 而普通债转股股东实缴占比47.76%仅享有30%股东权益 [3][6] - 管理层建议其他股东通过股东会决议限制诸暨文盛汇未实缴股权对应的表决权 利润分配权等权利 并在60日内对违规决议提起诉讼 [3][4] 出资纠纷与重整计划执行 - 文盛资产作为投资人应通过诸暨文盛汇和天津文盛汇向北京汇源出资16亿元 分三年投资(2022年7.5亿元 2023年3.8亿元 2024年4.7亿元) 但剩余8.5亿元资金逾期未到位 [5][6] - 2023年实缴出资约7.5亿元中6.47亿元(含利息及履约金)由诸暨文盛汇直接管控 未完全用于公司运营 [6] - 文盛资产称实缴义务已完成7.4亿多元 后续8.5亿元属于资本公积部分 因未完成实缴工商登记导致融资困难 [8] 资本公积补亏议案争议 - 诸暨文盛汇提议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但公司资本公积总额中55.3亿元(对应17名未受领股权债权人)存在不确定性 可能剥夺债权人选择权 [10] - 根据新《公司法》和财政部规定 资本公积补亏需满足优先使用任意公积金 来源合法及程序合规三重条件 目前议案合理性存疑 [10][11] - 推动补亏可能旨在调整账面亏损为分红 融资或减持提供便利 但对利润端影响有限 [12] 业绩对赌与文盛资产资金状况 - 文盛资产对国中水务的对赌协议要求北京汇源2023-2025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1.25亿元 但2023-2024年仅完成7.23亿元 差额4.02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国中水务确认的投资收益仅2207万元 同比减少43.76% 完成对赌目标压力较大 [12] - 文盛资产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强制执行888.3万元 实控人周智杰被限制高消费 资金链紧张 [8] 国中水务投资影响 - 国中水务支付9.3亿元收购文盛汇36.49%股权 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股份 2023-2024年确认投资收益0.83亿元和0.73亿元 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275.77%和165.29% [13][15] - 诸暨文盛汇公司章程规定按认缴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但实缴不足可能损害股东权利 上交所已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说明 [14] - 收购计划因上海邕睿所持52.47%股权被法院冻结而受阻 投资效率受质疑(国中水务出资9.3亿元对应北京汇源21.89%股份 而诸暨文盛汇出资7.5亿元对应60%股份) [15] 公司内部治理冲突 - 董事长鞠新艳与北京汇源存在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 案件将于2025年9月15日开庭审理 [9] - 文盛资产最初计划引入国中水务作为接盘方并推动A股上市 但因股权冻结退出通道受阻 影响后续资金投入意愿 [8]
公开喊话“夺权”!北京汇源管理层直指大股东出资不足却掌握控制权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49
北京汇源控制权争夺 - 北京汇源管理层发布公开信指控大股东诸暨文盛汇未缴足8.5亿元投资款且拖欠超一年,实际实缴出资仅占注册资本22.8%却掌控60%股权及公司治理权 [3][5][9] - 管理层提议其他股东通过决议限制诸暨文盛汇未实缴部分对应的股东权利,并建议60日内对违规决议提起诉讼 [6] - 除诸暨文盛汇外,天津银晟汇二号、一号分别认缴2.57亿元、6030万元,持股24.11%、5.65% [6] 重整计划与出资争议 - 2022年重整计划要求文盛资产通过诸暨文盛汇、天津文盛汇分三年出资16亿元获取北京汇源70%股权,但截至2024年仅实缴7.5亿元(含6.47亿元被诸暨文盛汇管控资金) [9][10] - 文盛资产辩称7.4亿元后剩余为资本公积义务,因未完成工商登记导致融资受阻 [10] - 行业分析指出文盛资产原计划通过国中水务接盘及A股上市退出,但国中水务收购终止影响资金投入意愿,且文盛资产自身因888.3万元被执行被"限高" [11] 资本公积补亏争议 - 诸暨文盛汇提议以资本公积补亏,但北京汇源68.9亿元资本公积中55.3亿元因17名债权人未受领股权存不确定性 [14][15] - 新《公司法》要求补亏需优先使用其他公积金,且需满足来源合法性与程序合规性,当前议案合理性存疑 [15] - 分析认为补亏或为后续分红、融资铺路,但对完成文盛资产与国中水务对赌协议中2023-2025年累计11.25亿元扣非净利目标(目前差4.02亿元)作用有限 [16] 国中水务投资影响 - 国中水务2022年支付9.3亿元收购文盛汇36.49%股权间接持股北京汇源21.89%,2023-2024年确认投资收益1.56亿元,但2025年上半年收益同比降43.76%至2207万元 [18][19][16] - 收购计划因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52.47%股权被冻结受阻,中小股东质疑出资效率差异(国中水务9.3亿元对应21.89%股份 vs 诸暨文盛汇7.5亿元撬动60%股权) [20] - 国中水务援引章程称利润按认缴比例分配,但未实缴是否损害股东权利遭交易所问询 [19] 内部治理冲突 - 北京汇源董事长鞠新艳与公司决议效力纠纷案将于2025年9月15日开庭,显示管理层内部分歧公开化 [12]
出资逾期一年却掌握控制权,北京汇源管理层喊话对大股东“夺权”
第一财经· 2025-08-14 20:24
核心观点 - 北京汇源管理层公开指控大股东诸暨文盛汇未缴足出资且拖欠8.5亿元投资款,并试图通过资本公积补亏计划变相剥夺债权人选择权,管理层号召其他股东限制大股东权利并提起诉讼 [1][2][3] - 控制权与出资比例严重失衡: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注册资本22.8%却持有60%股权并全面控制公司经营,而普通债转股股东实缴占比47.76%仅享有30%权益 [6][7] - 矛盾根源涉及文盛资产资金链紧张及退出通道受阻:文盛资产因实缴未完成登记导致融资困难,且主要退出方国中水务收购计划因股权冻结终止,影响后续出资意愿 [7][8][14] - 资本公积补亏议案存在合规争议:涉及55.3亿元资本公积因债权人未受领股权而不确定,且可能违反新《公司法》关于补亏顺序及程序的规定 [10][11] - 国中水务作为间接投资方受连锁冲击:投资收益同比减少43.76%,收购计划因股权冻结受阻,且出资回报率显著低于大股东 [12][13][14] 股东结构与出资争议 - 诸暨文盛汇为名义第一大股东持股60%,但实缴出资仅6.4亿元(对应持股比例22.8%),拖欠8.5亿元投资款超一年 [2][6][7]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天津银晟汇二号(认缴2.57亿元持股24.11%)、天津银晟汇一号(认缴6030万元持股5.65%)及国中水务(间接持股21.89%) [3][13] - 诸暨文盛汇上层股东上海邕睿持股52.47%但全部股权被法院冻结,导致国中水务收购计划受阻 [14] 资本运作与业绩对赌 - 文盛资产2022年重整计划承诺出资16亿元分三年投入,2023年仅实缴7.5亿元(含利息及履约金6.47亿元由诸暨文盛汇直接管控) [6][7] - 文盛资产与国中水务签对赌协议:承诺北京汇源2023-2025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1.25亿元,否则触发回购,但目前2023-2024年仅完成7.23亿元(差4.02亿元) [12] - 国中水务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仅2207万元,同比减少43.76% [12] 法律行动与公司治理 - 北京汇源已对诸暨文盛汇及文盛资产提起诉讼并获得法院受理,指控其出资不实及违约 [2] - 管理层提议其他股东通过股东会决议限制诸暨文盛汇未实缴部分股权权利(包括表决权、分红权等),并在60日内对违规决议提起诉讼 [3] - 董事长鞠新艳与北京汇源存在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将于2025年9月开庭审理 [9] 资本公积补亏计划分析 - 诸暨文盛汇提议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但公司资本公积中68.9亿元为债转股形成,其中55.3亿元因17名债权人未受领股权存在不确定性 [10] - 新《公司法》要求补亏需优先使用法定公积金,且仅可使用"股东投入形成、金额确定、未限定用途"的资本公积,程序上需30日内通知债权人 [10] - 业内分析认为该议案可能为后续分红、融资或股东减持提供便利,但对利润端无直接影响 [12]
汇源果汁“大战”资本,前南通首富真成“冤大头”了?
新浪财经· 2025-08-14 17:09
公司治理纠纷 - 北京汇源公开指责大股东文盛汇涉嫌出资不实和滥用控制权 已提起诉讼并呼吁其他股东债权人维权[1] - 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承诺16亿元出资中仅支付首期7.5亿元 剩余8.5亿元逾期一年以上且经11次催缴未果[6][7] - 文盛汇实际出资对应注册资本实缴比例仅22.8% 却享有60%股东权益 而债转股股东实缴资本占比47.76%仅获30%权益[8] 资本运作与股权交易 - 国中水务分三次从文盛资产收购文盛汇股份 累计耗资9.3亿元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股权[13] - 文盛汇通过向国中水务转让股权已回收7.5亿元投资并获得1.8亿元额外收益 被质疑"空手套白狼"获取控股权[13][14] - 国中水务2023年因获得8200万元投资受益实现扭亏 净利润达3000万元 2024年曾筹划通过收购文盛汇成为北京汇源控股股东[27] 重整与经营状况 - 北京汇源2022年6月破产重整获批 负债曾达114亿元 因违规贷款于2021年从港股退市[6] - 公司2023-2024年累计实现净利润7.6亿元 但仍需偿还约80亿元债务 且未获得重整资金用于生产经营[7][33] - 文盛资产曾承诺三到五年内推动A股上市 国中水务收购若成功可使汇源间接登陆A股[26][28] 股东关联与争议 - 文盛资产与鹏欣系存在合作关系 双方曾合资设立多家企业 鹏欣系资产规模一度超600亿元[17][20] - 粤民投旗下企业诉前保全导致文盛汇52.47%股权被冻结 直接致使国中水务终止收购[29][32] - 文盛汇提出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方案 被北京汇源反对因涉及55亿元债转股形成的资本公积金[10][12]
声讨诸暨文盛汇“空手套白狼” 汇源重整能否如愿?
新京报· 2025-08-13 14:41
北京汇源与诸暨文盛汇的纠纷 - 北京汇源发布公开信指责诸暨文盛汇操控公司治理、侵害中小股东权益,并指出其承诺的16亿元投资中有8.5亿元逾期一年以上 [1] - 诸暨文盛汇提议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但北京汇源认为此举变相剥夺债权人的选择权,因半数以上资本公积存在不确定性 [2] - 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注册资本的22.8%,且6.47亿元资金虽存入北京汇源账户但未投入生产经营 [3] - 北京汇源已对诸暨文盛汇提起诉讼,指控其出资不实并试图操控公司撤回诉讼 [3] - 文盛资产方面表示已完成7.4亿元实缴出资,剩余8.5亿元因融资困难未支付 [4] 北京汇源的重整历程 - 2022年6月北京汇源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计划投入16亿元 [6] - 重整方案包括全额清偿职工债权和税款债权,小额普通债权以现金清偿,大额普通债权以债转股方式清偿 [6] - 北京汇源总负债规模约80亿元,文盛资产承诺90%以上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升级 [7] - 2022年7月老股东将全部销售网络及业务渠道置入北京汇源,使其成为汇源核心资产 [2] - 汇源果汁曾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但2011-2016年连续亏损,2021年从港交所退市 [8] 国中水务的参与与退出 - 国中水务2022年与文盛资产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3亿元保证金 [10] - 2022年12月国中水务以8.5亿元受让诸暨文盛汇31.481%股份,间接持有北京汇源18.89%股份 [11] - 2024年国中水务计划收购诸暨文盛汇51%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但最终因股权冻结终止交易 [12] - 国中水务2023年因北京汇源项目获得8284万元投资收益,但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00-1900万元 [12][13] 北京汇源的经营现状与挑战 - 汇源2023年提出3年后实现百亿元营收目标,但2024年执行总裁咸晓芳被免职 [9] - 2024年11月朱琳升任汇源果汁新任执行总裁 [9] - 公司面临债务问题,若重整计划不能执行可能转入破产清算程序 [7] - 知情人士指出汇源管理层和治理结构未根本性改革,制约未来发展 [8]
声讨诸暨文盛汇“空手套白狼”,汇源重整能否如愿?
新京报· 2025-08-13 14:33
北京汇源与诸暨文盛汇的投资纠纷 - 北京汇源公开指控诸暨文盛汇未履行投资承诺 8.5亿元资金逾期一年以上且经11次催缴仍未实缴 [1][3] - 诸暨文盛汇实际支付的投资款中 6.47亿元(含利息及履约金)存入公司账户但未投入生产经营活动 [3] - 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北京汇源注册资本的22.8% 但试图按60%比例享有股东权益 [3] 公司治理与控制权争议 - 诸暨文盛汇提议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但北京汇源认为此举变相剥夺债权人选择权且半数以上资本公积存在不确定性 [2] - 北京汇源已对诸暨文盛汇提起诉讼 指控其出资不实及操控公司治理 [3] - 文盛资产声称因未完成实缴出资登记导致融资困难 无法支付剩余8.5亿元投资款 [4] 重整计划与债务状况 - 2022年6月北京汇源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 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承诺投入16亿元资金 [6] - 北京汇源总负债规模约80亿元 文盛资产计划将90%以上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升级 [7] - 债权人清偿方案包括:职工债权和税款债权现金全额清偿 有财产担保债权留债清偿 100万元以下普通债权现金清偿 超过部分债转股清偿 [6] 资本市场影响与关联方 - 国中水务2022年支付3亿元履约保证金参与汇源重整项目 市场传闻导致其股价连续3个涨停板 [10][11] - 国中水务2023年因北京汇源项目获得8284万元投资收益 但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00-1900万元 主因投资收益减少 [12][13] - 国中水务原计划以8.5亿元受让31.481%股份间接持有北京汇源18.89%股权 后因股权冻结终止控股计划 [11][13] 经营历史与发展规划 - 汇源果汁2007年香港上市时估值达数十亿美元 但2011-2016年连续6年净利润为负 2017年负债总额达115亿元 [8] - 2023年3月汇源提出3年后实现百亿元营收目标 但2024年7月执行总裁咸晓芳被免职 [9] - 文盛资产曾承诺三到五年内推动北京汇源A股上市 但未实施根本性管理改革 [6][8]
“白衣骑士”人设崩塌?汇源果汁发文怒撕大股东:8.5亿承诺投资额11次催缴未果,呼吁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抵制
金融界· 2025-08-11 18:13
汇源果汁重整后内部矛盾公开化 - 汇源果汁自2022年重整成功后仍未完全走出困境,且内部矛盾公开化,公司直接发文控诉大股东诸暨文盛汇出资不实、管理权扭曲等问题 [1][4] - 诸暨文盛汇作为重整投资人承诺投入16亿元取得汇源70%控股权,但实际出资仅占注册资本22.8%,且8.5亿元投资款逾期一年未缴 [4][6] - 汇源指控诸暨文盛汇提议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可能损害债权人利益,变相剥夺债权人选择权 [5][6] 大股东诸暨文盛汇的争议行为 - 诸暨文盛汇实际支付的投资款中6.47亿元未投入汇源生产经营,且未对利润产生贡献 [6] - 诸暨文盛汇仅出资22.8%却把控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提名权,全面控制公司经营管理 [6] - 文盛资产曾承诺3-5年内助力汇源A股上市,但相关计划因股权冻结等问题失败 [7][9] 汇源曲线上市计划失败 - 国中水务2024年7月拟收购汇源以实现曲线上市,但2025年4月因股权冻结终止交易 [7][9] - 国中水务通过间接持有汇源股份在2023年、2024年分别确认投资收益0.83亿元(占净利润275.77%)和0.73亿元(占净利润165.29%) [8] - 汇源与诸暨文盛汇的矛盾公开化,可能影响公司未来重整进程和命运 [9]
环境治理行业董秘观察:节能国祯石小峰为行业内薪酬最高 达15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11 16:25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董秘2024年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环保-环境治理行业董秘平均薪酬为64.34万元,最高为节能国祯石小峰152.39万元,最低为清水源成举明13.55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区间人数最多,共44人占比49% [1] - 2024年薪酬较2023年平均下跌1.63万元,跌幅4% [3] 年龄与学历分布 - 董秘平均年龄44.29岁,40-49岁占比最高达49%,年龄最大75岁(艾布鲁殷明坤48万元),最小32岁(嘉戎技术王思婷21.43万元) [3] - 学历分布:博士2人平均112.7万元(最高伟明环保程鹏138.42万元),硕士38人平均65.36万元,本科44人平均61.65万元,大专3人平均49.01万元(武汉天源邓玲玲49.96万元) [5] 违规案例 - 行业共9名董秘在2024-2025年收到警示函或通报 [7] - 国中水务庄建龙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7亿元未披露等违规被罚175万元,薪酬37万元 [8] - 金圆股份方光泉因资金占用40,660万元(占净资产8.36%)未及时披露被罚40万元,薪酬109.78万元 [9] 典型公司数据 | 公司 | 董秘 | 年龄 | 学历 | 2024薪酬(万元) | 违规次数 | |------------|----------|------|------|----------------|----------| | 国中水务 | 庄建龙 | 60 | 硕士 | 37.20 | 2 | [8] | 金圆股份 | 方光泉 | 48 | 未披露 | 109.78 | 2 | [9] | 城发环境 | 李飞飞 | 未披露 | 硕士 | 102.98 | 1 | [8] | 中电环保 | 张维 | 51 | 本科 | 48.79 | 1 | [8]
“国民果汁”,疑被空手套白狼?
财联社· 2025-08-11 12:43
汇源资本纠纷事件核心观点 - 北京汇源公开指控控股股东文盛汇未履行16亿元重整出资承诺,8.5亿元投资款逾期超一年未到位[2][3][4] - 争议焦点在于文盛汇拟通过资本公积补亏方案推动分红,可能剥夺债权人选择权并侵害其权益[2][5][6] - 双方对实缴资本比例存在根本分歧:文盛汇主张已完成实缴义务(7.5亿/16亿),而北京汇源认为其实际实缴比例仅22.8%[7][8] 资本重组与出资争议 - 2022年文盛资产通过重整计划承诺投入16亿元获取北京汇源70%股权,但截至2024年仅到位7.5亿元[3][4] - 国中水务已向文盛汇支付9.3亿元,但文盛汇仅转付7.5亿元至北京汇源,剩余6.47亿元由文盛汇直接管控未投入运营[4] - 工商登记显示文盛汇认缴6.4亿元持股60%,但北京汇源主张应按实缴22.8%比例重新分配股东权益[7][8] 债权人权益风险 - 68.9亿元资本公积中55.3亿元(对应17家债权人)存在不确定性,涉及南粤/中银/华融等国资机构[5] - 抵押债权人仍可主张优先受偿权,若强制债转股将导致其丧失租赁物所有权或抵押权[5][6] - 债转股股东已实缴47.76%资本但仅享30%权益,存在权益分配不公问题[8] 临时股东会博弈 - 文盛汇拟在8月11日股东会推动资本公积补亏方案,被质疑为不公平分红铺路[2][7] - 北京汇源呼吁股东/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抵制"侵害权益"的决议[8] - 文盛汇表示将发布公函回应争议,但未透露具体立场[9]
汇源深夜发公开信控诉大股东
第一财经· 2025-08-11 11:47
北京汇源内部矛盾公开化 - 北京汇源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开信,指责大股东诸暨文盛汇涉嫌出资不实、滥用控制权,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 [3] - 诸暨文盛汇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拟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但北京汇源认为半数以上资本公积存在不确定性,此举将剥夺债权人选择权 [3] - 北京汇源已对诸暨文盛汇及文盛资产提起诉讼,呼吁股东及债权人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4] 文盛资产与汇源果汁的历史关系 - 文盛资产作为汇源果汁重整方,2022年6月成为新控股股东,承诺投入16亿元资金重启汇源 [5] - 文盛资产承诺为汇源设计证券化方案,力争三至五年内实现A股上市,并引入国中水务作为合作方 [5][6] - 诸暨文盛汇和天津文盛汇分别持有重整后的北京汇源60%和10%的股份 [5] 国中水务收购终止及连锁反应 - 国中水务公告终止收购北京汇源,因粤民投冻结了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52.47%股权 [7] - 粤民投与文盛资产存在股权关系,粤民投在文盛资产持有约5%股权 [7] - 国中水务已支付9.3亿元获取诸暨文盛汇36.5%股权,原计划继续并购至持股不低于51% [10] 文盛资产出资争议 - 根据重整计划,文盛资产需向北京汇源增资16亿元,分3年投入 [10] - 首期7.5亿元已到位,但双方对资金计入注册资本还是资本公积的比例存在争议 [10] - 后续两笔资金共8.5亿元至今未到位,其中3.8亿元与国中水务计划支付的剩余股权收购款相近 [10] 北京汇源经营情况 - 北京汇源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27.5亿元和24.8亿元,净利润为4.2亿元和3.4亿元 [7] - 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北京汇源注册资本的22.8%,承诺投资总额中8.5亿元已逾期一年以上 [3] - 诸暨文盛汇实际支付的投资款中,约6.5亿元资金未投入生产经营活动 [3] 资本运作模式风险 - 文盛资产运作北京汇源重组被指有资本玩家借汇源谋求重组超额回报的意味 [11] - 该运作模式一旦某个环节条件无法达成,就会引发参与各方之间的矛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