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新能源(600617)
icon
搜索文档
国新能源: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1-28 18:39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召开,11名董事均出席[2]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将于12月16日14:30召开[32][33] 议案审议 -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4][6] - 调整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7][10][12][13][15][17][19][21] - 全资子公司拟收购长治华润燃气34%股权议案已通过审议[22][25][26] - 全资子公司拟转让山西众能天然气50%股权议案已通过审议,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7][29][30][31]
国新能源: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收购资产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4-11-28 18:3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全资子公司拟16184.00万元收购长治华润34%股权[2] - 长治华润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增值10997.82万元,增值率30.05%[6] - 华新燃气集团持有的长治华润34%股权评估价值为16184.00万元[6] 财务数据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华新燃气集团资产9549283.60万元,负债6978246.64万元,净资产2571036.96万元[10] - 截止2024年9月30日,华新燃气集团资产9144907.96万元,负债6750378.76万元,净资产2394529.20万元[11]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长治华润资产85611.49万元,负债46666.23万元,净资产38945.25万元[18] - 截止2024年9月30日,长治华润资产94993.41万元,负债55788.83万元,净资产39204.58万元[18] 交易相关 - 合同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乙方一次性付清全部股权转让价款[22] - 自评估基准日起至股权交割日,标的公司损益由乙方承担和享有[22] - 标的公司评估基准日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由股权交割完成后的股东按持股比例享有[22] 交易影响 - 本次收购有助于公司拓展城燃板块产业布局,增强专业化经营和业务协同能力[25] -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变[26] - 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新增重大关联交易[27] - 本次交易不会新增同业竞争[28] 决策流程 - 2024年11月25日,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收购议案[29] - 2024年11月2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收购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30]
国新能源: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出售资产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4-11-28 18:39
交易信息 - 公司全资子公司拟1元转让山西众能天然气50%股权给华新燃气,构成关联交易,需股东大会审议[2][6] - 华新燃气合同生效后5日内支付全部价款,8月31日至转让完成日众能损益由其承担享有[24] - 华新燃气需在股权交割前协助清偿众能与山西天然气及子公司约8.38亿元欠款[24][28] 财务数据 - 2024年8月末众能净资产 - 33968.81万元,1 - 8月净利润 - 2932.92万元[20] - 2024年9月末华新燃气净资产2394529.20万元,1 - 9月净利润 - 19153.17万元[11] - 众能50%股权评估价值 - 2650万元[6][22][24] 流程进展 - 2024年11月25日独立董事会议、2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转让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30][31][32] - 《资产评估报告》需国资有权部门完成备案程序[4][6][23][33] 交易影响 - 交易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有积极影响[28] - 交易完成后众能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8] - 华新燃气将众能50%股权托管给山西华新液化天然气集团[29]
国新能源:山西众能天然气有限公司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24]第ZA14419号)
2024-11-28 18:39
财务状况 - 2024年8月31日货币资金为14,729.37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约267.77%[13] - 2024年8月31日应收账款为64,423,683.34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约173.01%[13] - 2024年8月31日预付款项为3,006,386.83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4.38%[13] - 2024年8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10,015,612.52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34.65%[13] - 2024年8月31日存货为193,090.43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约44.64%[13] - 2024年8月31日固定资产为477,130,150.46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4.51%[13] - 2024年8月31日资产总计为587,668,984.27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约2.16%[13] - 2024年8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927,357,097.96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80%[16] - 2024年8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339,688,113.69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9.71%[16] 经营成果 - 2024年1 - 8月营业总收入为57,473,844.38元,2023年度为80,593,006.30元[23] - 2024年1 - 8月营业总成本为87,633,259.81元,2023年度为139,889,097.37元[23] - 2024年1 - 8月营业利润为 - 30,042,183.39元,2023年度为 - 59,050,970.79元[23] - 2024年1 - 8月净利润为 - 29,329,188.64元,2023年度为 - 59,087,458.70元[23] - 2024年1 - 8月利息费用为23,604,977.72元,2023年度为39,059,703.55元[23] - 2024年1 - 8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64,672,396.26元,2023年度为66,217,092.38元[29] 现金流量 - 2024年1 - 8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0,375,587.59元,2023年度为72,458,781.17元[29] - 2024年1 - 8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8,424,186.43元,2023年度为69,995,329.61元[29] - 2024年1 - 8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51,401.16元,2023年度为2,463,451.56元[29] - 2024年1 - 8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918,575.25元,2023年度为2,143,075.93元[29] - 2024年1 - 8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18,575.25元,2023年度为 - 2,143,075.93元[29] - 2024年1 - 8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84,400.00元,2023年度无相关数据[29] - 2024年1 - 8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706,501.55元,2023年度为377,966.67元[29] - 2024年1 - 8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101.55元,2023年度为 - 377,966.67元[29] - 2024年1 - 8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724.36元,2023年度为 - 57,591.04元[29] 会计政策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未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70]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未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71] - 2024年3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规定保证类质保费用应计入营业成本,未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172] 其他 - 公司于2013年3月2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山西天然气与北京众能能源各出资2500万元,持股50%[45]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LNG能源项目投资、相关产品开发等多项业务[46] - 财务报表于2024年11月13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出[46]
国新能源: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11-28 18:39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2月16日14点30分在山西示范区中心街6号西座四楼8号会议室召开[3]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12月5日,B股为12月10日[15] 投票信息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4年12月16日,交易系统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互联网9:15 - 15:00[6] 审议议案 - 审议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等多项议案,已通过相关会议审议[8][9] 其他 - 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议案及关联股东[12]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为全部议案[12]
国新能源: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4-11-28 18:39
审计机构变更 - 公司拟聘立信为2024年度财务和内控审计机构,原聘大华[3] - 2024年11月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变更议案[18][19] - 聘任事项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生效[20] 立信情况 - 截至2023年末,立信有合伙人278名等[5] - 2023年业务收入50.01亿元等[5] - 2023年为671家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服务[5] 审计费用 - 本期审计费用280万元,较上期增加0万元[13]
国新能源: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公告
2024-11-28 18:39
股票代码:600617 900913 股票简称:国新能源 国新 B 股 编号:2024-055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调整 2024 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是否需要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是 ●日常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公司本次确认的关联交易是基于公司正 常生产经营需要所发生的,关联交易定价公平、公正、交易公允,没有损害公司 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不会对公司的独立性构成影响。 一、日常关联交易调整的基本情况 (一)调整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审议程序 2024 年 4 月 25 日,公司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公司 2024 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并经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 议通过。 2024 年 11 月 25 日,公司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经 全体独立董事一致同意,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调整 2024 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 计额度的议案》,并同意将该议案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
国新能源: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材料
2024-11-28 18:37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材料 2024 年 12 月 16 日 1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为了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股东大会的正常秩序和议事效率,保证 大会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及《公司章程》的 规定,特制定本须知: 一、本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及《公司 章程》的规定,认真做好召开股东大会的各项工作。 二、本次大会期间,全体参会人员应以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大会的正 常秩序和议事效率为原则,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三、为保证本次大会的严肃性和正常秩序,除出席会议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 董事、监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聘任律师及中介机构外,公司有权依法拒 绝其他人员入场,对于干扰大会秩序,寻衅滋事和侵犯其他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 公司有权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查处。 四、股东到达会场后,请在"出席股东签名册"上签到。股东签到时,应出 示以下证件和文件。 1.法人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出席会议的,应出示本人身份 ...
年产千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再启程
中国经济网· 2024-11-16 07:21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1]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攀升至95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六成以上 [2]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超过500万辆 [2] 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新能源汽车连续9年产销位居全球第一 [1] - 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1.8万辆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确立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制定面向2020年和2035年产业发展规划 [1] 政策与技术支撑 - 相关部门和地方推出80余项支持政策,制定实施160多项技术标准 [1] - 行业企业加大投入、矢志创新,构建上下游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1] 市场表现 - 2023年前10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39.6% [2] 企业竞争力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涌现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2] 未来发展趋势 - AI大模型"上车"、智能网联加速互通、飞行汽车崭露头角、混动技术再革新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向"新"向"智"跃迁,为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
中国新能源汽车首破年度1000万辆
中国经济网· 2024-11-15 07:18
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 [1][2] - 2024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 [1][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14年年产7.8万辆发展到2023年超过950万辆 [1][2] - 十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上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1][2]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新能源汽车消费比例将继续增长,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产品形态更加丰富 [1][3] - 汽车行业“含绿量”将进一步提升 [1][3] 全球产业竞争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深入、智能化演进、全方位转型的新阶段 [2][3] - 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东北、西北等地区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2][3] 技术瓶颈与自主可控 - 车用高端元器件、基础软件、先进材料及开发工具链等领域存在瓶颈 [2][3] - 亟须增强自主可控的能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