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新能源(600617)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新能源汽车如何持续发力?
虎嗅· 2025-08-13 07:34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 - 截至2024年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约730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16.8%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强国和消费大国,2024年1-9月出口量达92.8万辆,同比增长12.5% [1] - 中国新能源电池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产业链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取得长足进步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2024年9月中国市场渗透率达51.1%,从2013年的0.1%实现跨越式增长 [7] - 2024年前10个月传统燃油车销量904.6万辆,同比减少20.5%,同期新能源车销量739.2万辆,同比增长35.6% [7] - 形成比亚迪领先(2023年净利润超300亿元)、国产品牌跟随、造车新势力和跨界企业参与的"一超多强"格局 [9][11][12] 行业竞争与经营压力 - 除比亚迪外多数车企面临亏损,如小鹏汽车2024年Q1营收65.5亿元但净亏损13.7亿元 [2] - 特斯拉降价引发价格战,北汽蓝谷2024年上半年亏损超25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5%以上 [21] - 充电桩企业2023年前10个月注册量达10.2万家,同比增长41.17%,导致资源浪费 [22] 技术与基础设施发展 - 充电/换电模式并行发展,华为计划部署超10万个超快充桩 [13] - 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2年(传统燃油车5年),自动驾驶等技术加速更迭 [15] - 公共充电桩达339.1万台,但50%集中在东部沿海,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不足 [25] 供应链与核心技术挑战 - 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芯片等核心技术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风险 [23] - 电池回收处理缺乏统一标准,不同车企电池技术差异导致循环利用困难 [23][24] - 欧盟《新电池法》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限制中国电池组件出口 [17][3] 国际化发展障碍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上调100%,并限制使用中国电池组件的车辆享受税收抵免 [3] - 蔚来等企业在欧洲布局换电站超50座,但面临贸易壁垒和技术标准障碍 [17] - 地缘政治导致反补贴调查和技术环境等非关税壁垒增加 [17] 政策支持与行业建议 - 政府引导兼并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建立电池统一标准和回收规范 [44][45] - 需完善自动驾驶法律法规,解决新技术应用中的隐私和安全问题 [20] - 建议企业通过ESG管理、供应链韧性建设和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31][34] 商业模式创新方向 - 构建上下游收益共享机制,如蔚来换电模式差异化竞争 [35][12] - 开发轻量化材料和高性能电机,延长电池寿命提升续航 [34] - 跨界合作(如华为充电桩)和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创造新增长点 [39][13]
跃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提质向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2 18:08
新华财经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唐诗凝、田金文)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 由之路。 年产销规模均超过1200万辆,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 升,自主品牌出海步伐加快……"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经济高质 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标志着我国电动化转型升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中国 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技术快速迭代和成本优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和市场化普及。 中汽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820万辆,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 升至4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 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一目标已提前超额完成。 跃升背后,是"十四五"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的系统性突破—— 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跃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提质向新
新华网· 2025-08-12 17:42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题:跃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提质向新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田金文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年产销规模均超过1200万辆,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不断 提升,自主品牌出海步伐加快……"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经济高 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标志着我国电动化转型升级进入稳步发展阶 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技术快速迭代和成本优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 规模化发展和市场化普及。 中汽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820万辆,市场渗透率进一 步提升至4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 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一目标已提前超额完成。 跃升背后,是"十四五"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的系统性突破—— 政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年中经济观察丨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逐“新”提“智”——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二
新华网· 2025-08-12 14:37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题: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逐"新"提"智"——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二 唐诗凝、金地、窦世平 翻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产销量双双突破690万 辆,同比增长均超过40%,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出口实现75.2%的增幅。 不止于一组组跃动的数字,汽车产业的蓬勃活力更藏在高效的生产节拍和持续焕新的科技中……这 个夏天,记者赴一线调研,探寻产业发展的趋势,感受逐"新"提"智"的脉动。 创新涌现,激发产业活力 机械臂带动大大的"照相机",环绕汽车车身仔细查看;漆面上难以察觉的微小瑕疵被精准捕捉并完 成3D重建,同步在展示屏上显示。 7月16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新产 品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这是我们自研的漆面缺陷检测与磨抛修复系统,通过AI计算成像及AI质检技术,外观缺陷检测精 度可达0.15毫米,目前已实现深度应用。"公司研发工程师葛俊辉说。 让创新扎得更深,推动每个细节提质,是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写照。 行走在汽车产业一线,这样的感受更为明显。 这里有AI对生产流程的赋能—— 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1 ...
前5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4%
新华网· 2025-08-12 13:50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唐诗凝)记者1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25年1至5月,我国新能源 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 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 【纠错】 【责任编辑:施歌】 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1至5月,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 辆,同比增长64.6%。5月单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1.2万辆,环比增长6.1%,同比增长1.2倍。 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表现。1至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08万辆和109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1% 和12.6%。 数据显示,1至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产 量增速较前4个月收窄0.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0.1个百分点。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持续显效,叠加汽车企业新品投放等利好因素,助力汽车市场消费活力加速释 放。1至5月,汽车国内销量1025.8万辆,同比增长11.7%。5月单月,汽车国内销量213.5万辆,环比增 长3%,同比增长10.3%。 ...
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向技术输出新阶段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其次,新能源时代品牌战略联盟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就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来 看,很难有一家车企能同时兼具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供应链优势,这需要车企拿出格局和 智慧,在合作模式中开展创新设计,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角色分工,通过开展联合开发,扩 大产品组合和竞争力,开拓更多市场机会。 最后,新能源时代新旧势力正形成合力,加速智能化奇点到来。相较此前传统燃油车集团与造车新势力 之间的"油电之争",如今两大阵营面向中国市场共同开发电动车型,这不仅是自主品牌技术输出的里程 碑事件,更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重视智能化拐点向上、自主技术输出带来的大行情机会。 笔者认为,国内智能驾驶已步入技术革新和商业化规模落地的前夜,与此前硬件预埋、车企堆料不同, 当前智能驾驶的变化在于城市智驾加速上车、消费者使用率提升带来的需求端质变。大众汽车与小鹏汽 车的合作,有望加速下一代全新智能网联汽车的全新本土化平台的开发,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智能 驾驶关键技术的突破。(龚梦泽) 【纠错】 【责任编辑:黄海荣 】 继大众汽车向小鹏汽车增资入股,共同开发电动汽车车型后,零跑汽车日前透露,已向两家国外车企确 定 ...
多家公司大股东承诺未来一年内不减持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控股股东不减持承诺 - 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愿承诺不减持 包括翔宇医疗 万华化学 国新能源和锦江酒店等公司 [1] - 不减持承诺期限达12个月 远超此前3个月或6个月期限 [1][3] - 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旨在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稳定 [2] 公司业绩表现 - 翔宇医疗2023年营业总收入7.45亿元 同比增长52.4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3亿元 同比增长82.96% [4] - 万华化学2023年营业收入1753.61亿元 同比增长5.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14亿元 同比增长3.57% [5]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销售订单增长 新装置产能释放和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4][5] 公司发展战略 - 翔宇医疗重视新产品研发 不断丰富康复产品线 加强营销网络布局和营销体系建设 [4] - 万华化学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坚持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 形成四大产业集群 [4] - 公司积极应对经营环境变化 深化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 持续深耕全球市场 [5]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证监会2023年8月发布政策调整 规范存在破发 破净或未达分红要求公司的股份减持行为 [6][7] - 安井食品控股股东承诺5年不减持 期限长达60个月 [7] - 控股股东不减持承诺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 促进中长期价值投资 [3][7]
【图片新闻】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倍
证券时报· 2025-08-12 06:33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 同比增长133%和147%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超过车市总体 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 [1]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 环比增长10% 同比增长12倍 [1] - 江苏省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有滚装轮装载出口汽车 [1]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倍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9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 [1] - 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 [1] 新能源汽车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环比增长10%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倍 [1]
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同比增长1.2倍
中国新闻网· 2025-08-11 16:05
汽车产销数据 - 7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 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 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 [1] - 7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5万辆 环比下降96% 同比下降43% 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 环比增长10% 同比增长12倍 [1] - 1-7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373万辆 同比下降7% 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1] 行业趋势分析 - 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 部分厂家安排年度设备检修 产销节奏放缓 环比呈现季节性回落 [1]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 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取得进展 企业新车型持续投放 助力车市同比实现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汽车出口保持平稳 [1] 行业政策与行动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 工信部表态支持并加大整治力度 [2] - 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17家重点汽车企业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2] - 行业加大反内卷力度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进一步构筑优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