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均胜电子(600699)
icon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60069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18:4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30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3%[21]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股,同比增长13.33%[22] - 第二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17.9%[23]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7.33%[27] - 净利润同比增长8.5%至9.0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1%至7.08亿元[12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1%至303.47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至303.47亿元[126]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激增146.2%至1.70亿元[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3.54亿元人民币[1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同比激增180.5%至17.78亿元[1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91亿元人民币[140]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349亿元[143]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248.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6%[52] - 销售费用为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33%[52] - 管理费用为1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8%[52] - 财务费用为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8%[52] - 研发费用为16.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1%[52]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11.9%至291.0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9.9%至16.94亿元[126] - 利息费用同比增长0.5%至5.77亿元,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1.3%至4920万元[12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24.0%至-2453万元[126]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10.7%至58.68亿元人民币[13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增长39.7%至14.43亿元人民币[132] 毛利率变化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至约18.2%[22] - 第二季度单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至约18.4%[22] - 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3.0个百分点至约17.8%[22] - 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2.6个百分点至18.2%,Q2单季毛利率达18.4%[34] - 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约15.9%,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38] - 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约21.5%,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38] - 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毛利率约17.8%,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38] - 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17.99%,同比增长2.41个百分点[55] - 汽车安全系统毛利率为15.93%,同比增长1.13%[62] - 汽车电子系统毛利率为21.54%,同比增长2.73%[62] - 公司总毛利率为18.20%[62] 业务线表现 - 汽车安全系统营业收入为189.77亿元[62] - 汽车电子系统营业收入为83.56亿元[62] - 公司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312亿元,其中新能源车相关订单超206亿元占比66%[33] - 汽车安全业务新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截至7月底达255亿元[33] - 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项目订单金额超10亿元[40] -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为头部自主品牌车企量产[37] - 公司全球首发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37] - 新能源管理产品新获多个国内品牌及新势力品牌订单[41] - 光学增强安全带预计2026年中下旬实现首次量产应用[42] - 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的V2X解决方案开始量产[41] 地区表现 - 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3.0个百分点至约17.8%[22] - 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毛利率约17.8%,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38] - 欧洲区域毛利率取得较大提升,美洲区域预计后续同步提升[38] - 境外资产规模为4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60%[6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0%至19.06亿元人民币[1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66%[5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90%[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9.7%至333.90亿元人民币[13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181.6%至52.39亿元人民币[13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期初下降4.3%至57.24亿元人民币[13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下降16.3%至17.03亿元人民币[135]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20.5%至47.70亿元人民币[135]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8.2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92亿元)[135] - 汇率变动对现金产生正向影响1.35亿元人民币[13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681.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2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9.7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06%[21] - 短期借款为61.06亿元,较上期末增长23.02%[64][6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59.12亿元,较上期末增长54.10%[64][65] - 开发支出期末余额为16.45亿元,较上期末增长31.44%[64][6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641.6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681.58亿元人民币,增长6.2%[120][121] - 货币资金为72.72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底的72.63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20] - 应收账款从86.78亿元人民币增至90.90亿元人民币,增长4.7%[120] - 存货从105.38亿元人民币增至110.75亿元人民币,增长5.1%[120] - 短期借款从49.6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61.06亿元人民币,增长23.0%[120][12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38.36亿元人民币增至59.12亿元人民币,增长54.2%[121] - 长期借款从151.85亿元人民币降至143.14亿元人民币,减少5.7%[1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35.58亿元人民币增至139.73亿元人民币,增长3.1%[121] - 少数股东权益从62.87亿元人民币增至68.42亿元人民币,增长8.8%[121]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141.85亿元人民币增至158.52亿元人民币,增长11.8%[123] - 总负债同比增长20.7%至86.32亿元,所有者权益同比下降3.5%至133.66亿元[124]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61.9%至1.98亿元[124]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4.803亿元,从期初的138.46亿元降至期末的133.66亿元[142]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大幅减少3.219亿元,降幅达61.9%,从5.199亿元降至1.980亿元[142] - 2025年半年度库存股增加1.153亿元,增幅达27.5%,从4.194亿元增至5.347亿元[142] - 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减少4309万元,降幅0.4%,从121.50亿元降至121.07亿元[14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为16.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1%[52] - 研发投入总额为24.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0%[60] - 研发人员数量为6,32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3.42%[60]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7.94亿元,资本化比重为31.93%[60]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5.4万元,其中政府补助5198.5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10.9万元[25][26] - 均普智能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96,368,541.8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468,521.59元[73] - 黑芝麻智能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3,822,383.2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282,655.24元[73] - 安徽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控股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8,647万元,净资产1,044,765万元[76] - Preh GmbH净利润为26,032万元,净资产521,163万元[76] - 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035万元,净资产254,526万元[76] -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3,947万元,净资产381,920万元[7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香山股份29.9992%股权[158]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910万辆,同比增长28%[30] -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市占率44.3%[30] - 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927万辆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达68.5%[30] 产能和运营动态 - 汽车安全业务在浙江湖州扩建气体发生器基地,在菲律宾扩建气囊布工厂[35] - 公司持续推进美洲和欧洲低效工厂关停及产线转移工作[3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解锁股份数量为5,400,000股,剩余股份5,879,600股[86] - 控股股东均胜集团有限公司期末持股518,787,401股,占总股本36.83%,其中40,616,919股为限售股,另质押119,723,996股[1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6,727,812股,占比4.74%,全部为流通股[110][111] - 董事长王剑峰持股35,436,959股(占比2.52%),报告期内增持400,000股[110][115] - 中证500ETF持股14,658,057股,占比1.04%,较上期增加748,000股[110]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24,098,395股流通股,占比1.71%[111] - 董事及高管集体增持:朱雪松增持60,000股、陈伟增持120,000股、李俊彧增持80,000股、华慕文增持40,000股、俞朝辉增持18,000股[115] - 员工持股计划已解锁540万股,高管陈伟持有42万股、李俊彧持有62万股[115] - 均胜集团有限公司40,616,919股限售股将于2026年7月13日解禁[112] - 前十名股东持股集中度较高,前两大股东合计持股占比超41%[110][111] - 所有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均持有人民币普通股,未涉及转融通出借股份[111] - 公司完成股份回购并注销1303.10万股,总股本由14.09亿股变更为13.96亿股[107]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1,541户[108] - 控股股东均胜集团认购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40,616,919股[95] - 通过非公开发行取得的股份限售期为36个月[95] - 非公开发行前已持有股份限售期为18个月[95] - 控股股东均胜集团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且不高于人民币10,000万元[96] - 控股股东增持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9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拟合计增持金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96] - 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为公告日起6个月内[96] - 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上市公司股份[95] - 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解锁股份数量为540万股,尚未解锁股份数量为360万股[1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持股计划剩余股份数量为587.96万股[159] 关联交易和承诺事项 - 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约5.32亿元人民币,包括向关联方出租房产约1639万元、承租房产约1500万元、接受劳务5438万元、提供劳务341万元、出售商品1298万元及采购商品4.30亿元[98] - 均胜电子承诺作为上市公司单一第一大股东期间保证公司独立经营、资产完整及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独立[90] - 均胜电子承诺不从事或参与有损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并确保公平竞争[90] - 均胜电子承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与上市公司及其控制企业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的业务[90] - 均胜电子承诺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公允原则并按市场价格进行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90] - 均胜集团及王剑峰承诺自2011年1月10日起不从事与得亨股份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91] - 均胜集团及王剑峰承诺优先将竞争性商业机会给予得亨股份[91] - 均胜集团及王剑峰承诺杜绝非法占用得亨股份资金、资产及要求违规担保的行为[91] - 均胜集团及王剑峰承诺关联交易需履行决策程序并遵循市场公允价格原则[91] - 均胜集团及王剑峰承诺保证得亨股份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独立[91] - 均胜集团承诺所持得亨股份权益自2011年非公开发行股份登记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91] - 均胜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期间承诺不从事与均胜电子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92] - 王剑峰及控制企业承诺不从事与均胜电子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92] - 均胜集团承诺不利用股东地位谋求优于市场第三方的交易权利[92] - 均胜集团杜绝非法占用均胜电子资金及资产行为[92] - 关联交易需遵循公允定价原则并按法规履行决策程序[92] - 王剑峰承诺优先将竞争性商业机会给予均胜电子[92] - 所有承诺自2012年5月26日起长期有效且不可撤销[92] - 承诺涵盖现有及未来成立的控股子公司和受控企业[92] - 均胜集团承诺不要求均胜电子违规提供任何形式担保[92] - 关联交易需依法履行信息披露及报批程序[92]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不谋求优于市场第三方的业务合作权利[93] - 实际控制人承诺杜绝非法占用均胜电子资金和资产行为[93] - 关联交易需遵循公允定价原则包括政府定价或市场价格[93] - 保证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专职任职并独立领取薪酬[93] - 确保上市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资产和业务体系[93] - 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财务部门和核算体系并独立纳税[93] - 上市公司独立开设银行账户不与控股方共用账户[93] - 保证上市公司机构独立并拥有完整法人治理结构[93] - 控股方避免从事与上市公司存在实质性竞争的业务[93] - 关联交易必须履行法定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93] - 公司控股股东均胜集团及实际控制人王剑峰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且不侵占公司利益[94] - 公司控股股东所持股票质押融资系合法需求且不存在资金挪用或违约情形[94] - 公司承诺将通过追加保证金或提前回购等措施防止质押股票被行使质权[94]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并避免损害公司利益[94] - 公司承诺薪酬制度及股权激励计划将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94]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避免从事与上市公司存在实质性竞争的业务[94] - 公司承诺关联交易将按市场化原则及公允价格进行公平操作[94] - 公司保证拥有独立经营资产及能力并保持业务独立性[94] - 公司承诺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并保持组织机构独立性[94] - 公司保证财务独立且不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9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7]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97] 担保情况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111.69亿元人民币[10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103.48亿元人民币[103]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103.48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74.06%[103]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金额22.81亿元人民币[103]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33.62亿元人民币[10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包含3.70亿美元、3.06亿欧元、198.76亿日元、35.68亿元人民币及16.93亿元离岸人民币[10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包含3.30亿美元、2.64亿欧元、240.65亿日元、29.84亿元人民币及16.20亿元离岸人民币[10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成本波动及供应中断风险,可能影响产品交付和生产成本[79] - 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因外延并购积累较大商誉金额[80]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数量为3个[86] 所有者权益和分配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9.69亿元人民币至208.14亿元[138][1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3.48亿元人民币至27.15亿元[138][1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所有者分配利润3.69亿元人民币[1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减少4.69亿元人民币[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2.
A+H丨年营收超500亿元、全球拥有25个研发中心,均胜电子(600699.SH)再次递表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35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再次递交香港主板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瑞银集团[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2011年通过重组借壳登陆A股主板[1] - 公司为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营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领域[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97.93亿元、557.28亿元、558.64亿元 2025年前4月营收197.07亿元[2] - 同期毛利分别为55.42亿元、80.57亿元、90.64亿元和35.14亿元[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12.40亿元、13.26亿元和4.91亿元[2] - 毛利率从11.13%提升至17.83% 净利率维持在18%-20%区间[2] - 境外销售占比持续超74% 2025年前4月达74.9%[2]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39亿元、25.41亿元、25.85亿元 2025年前4月达11.08亿元[3] - 全球拥有25个研发中心和60多个生产基地 分布在三大汽车市场[5] - 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排名第41位[4]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按收入计为中国和全球第二大被动汽车安全产品供应商[4] - 2024年中国汽车被动安全行业市场份额26.1% 收入90亿元[9] - 方向盘全球市场份额35.9% 安全带22.1% 安全气囊19.0%[9] - 中国智能座舱域控系统市场份额6.5% 排名第二[9] - 全球汽车销售量预计2029年达121.5百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5.4%[8] - 中国预计保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2029年份额占比34.3%[8] - 全球智能座舱域控系统市场规模2029年预计达283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0.2%[8] 资本运作与负债情况 - 通过十余起跨国并购形成业务架构 总交易金额超300亿元[5] - 2022-2024年总负债从364.1亿元增至443.2亿元 2025年4月达468亿元[6] - 资产负债率从67.3%升至69.8%[6] - 负债增加主要源于贷款及借款增加 用于流动资金及业务扩张[7]
上证智能交通指数上涨1.97%,前十大权重包含航天电子等
金融界· 2025-08-23 00:03
指数表现 - 上证智能交通指数当日上涨1.97%至2032.52点,成交额达247.64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1.80%,近三个月上涨14.94%,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8.87% [1] 指数构成 - 指数基日为2012年6月29日,基点1000点,属于上证城镇化指数系列中聚焦智能交通主题的子指数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72%,其中上汽集团(10.86%)、宏发股份(8.6%)、航天电子(8.53%)为前三大成分股 [1] - 行业分布高度均衡:可选消费(29.67%)、信息技术(29.62%)、工业(29.11%)三大板块占比均超29%,通信服务占11.6% [2] - 全部成分股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同步更新,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对退市样本采取剔除机制,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专项细则处理 [2]
这家智元机器人合作上市公司,机器人业务又有新进展!
证券之星· 2025-08-21 19:03
产品发布与技术进展 - 智元机器人8月21日发布新款四足机器人D1MaxPro产品 [1] - 均胜电子发布行业首创"大小脑融合+供电+散热"一体化集成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胸腔及底盘总成 [1] - 该方案将机器人大脑控制器、小脑控制器、移动底盘控制器等多个控制器合为一个 同时集成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和主被动散热系统 [1] 战略合作与业务布局 - 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于今年4月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定制化开发 [2] - 双方合作内容包括测试验证平台建设 旨在提升双方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2] - 均胜电子2025年全面布局机器人领域 4月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全资子公司 [1] 商业化进展与客户合作 - 均胜电子已与海外和国内机器人厂商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1] - 公司利用全球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提供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品 [1] - 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1]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赋能多形态机器人多样化场景落地
证券之星· 2025-08-21 10:23
行业技术痛点 - 机器人躯体存在多个分散控制器导致硬件模块分散且空间利用率低 增加线束连接和系统通信复杂度 造成供电与散热困难 [3] - 机器人端侧芯片AI算力不足难以有效运行AI模型特别是VLA模型 外挂GPU主机箱导致行动不便 云端算力受网络延时和断网限制 [3] 产品解决方案 - 推出行业首创"大小脑融合+供电+散热"一体化集成具身智能机器人全域控制器 将大脑控制器 小脑控制器和移动底盘控制器整合为单一控制器 同时集成电池包 电池管理系统及主被动散热系统 [5] - 胸腔总成方案节省50%以上空间 可直接放入机器人胸腔 底盘总成方案节省近45%空间 无需额外挂载主机箱 [5] 技术配置细节 - 常规算力方案集成Jetson AGX Orin与x86CPU芯片 结合Arm和x86架构 具备275TOPS AI算力 支持AI推理和部分AI模型运行 搭配英特尔Ultra/i系列处理器 CPU最高睿频4.8GHz 支持高动态低延时关节运动控制 [6] - 高性能算力方案集成RTX4090显卡 AI算力达1320TOPS 支持大部分AI模型推理和部分模型训练 实现机器人自主在线学习 [8] 应用场景落地 - 方案覆盖双足人形机器人 轮式人形机器人和半身足式人形机器人 适用于工业制造 物流配送和医疗康养等场景 [9] - 工业场景采用Jetson方案实现工业级精准操作 医疗场景采用高性能显卡方案满足移动 作业和交互的更高算力需求 [9] 公司战略延伸 - 基于汽车与机器人技术同源性 将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向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拓展 已发布电池管理系统 无线充电系统 传感器套件及机器人机甲等关键零部件 [9]
均胜电子冲刺港股,高负债与利润承压下能否成功融资解困?
搜狐财经· 2025-08-19 19:20
公司概况 - 均胜电子主营业务涵盖汽车安全与汽车电子两大板块,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身安全系统等 [1]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系统供应商中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四,在汽车被动安全产品领域位列中国及全球第二 [1] - 创始人王剑峰掌控包括均胜电子在内的三家上市公司,2025年家族财富达115亿元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 [1] 港股IPO计划 - 公司正加速冲刺港股市场,希望通过A+H股架构拓宽融资渠道 [1] - 若成功上市,王剑峰将实际掌控四家上市公司 [1] - 此前因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如支付员工日常报销款、购买冰箱、净水器等)受到监管机构通报批评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266.14亿元,占总营收47.6%,最大客户收入131.74亿元,占比23.6% [4] - 2024年应收账款86.78亿元,占总资产13.52% [4] - 资产负债率接近70%,短期债务约88亿元,账面资金难以完全覆盖 [3] 业务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近50%,最大客户占比超23% [3][4] - 海外客户账期长、回款周期不稳定,增加资金链不确定性 [3] - 商誉高达72.16亿元,占总资产11.25%,2021年曾因KSS业绩不及预期计提20.2亿元商誉减值 [3] 行业地位 - 公司在智能座舱和被动安全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1] - 核心竞争力来自量产经验、产品性能、制造效率等方面 [4] - 面临汽车零部件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4]
汽车行业双周报:7月车市淡季不淡,新能源渗透率回升至历史高位-20250819
银河证券· 2025-08-19 16:40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汽车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特征,销量同比+14.7%至259.3万辆,环比-10.7%,其中新能源渗透率回升至48.7%的历史高位 [1][9] - 1-7月累计销量1826.9万辆,同比+12.0%,增速较1-6月扩大0.6pct [1][9] - 出口表现亮眼,7月出口57.5万辆,同比+22.6%,新能源出口同比+120%至22.5万辆 [1][10] 细分市场表现 - 乘用车:7月销量228.7万辆(同比+14.7%),新能源渗透率达54.5%,甘肃、广西等地重启置换补贴政策支撑需求 [9][10] - 商用车:7月销量30.6万辆(同比+14.1%),重卡同比+45.6%至8.5万辆,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9] - 新能源车:7月销量126.2万辆(同比+27.4%),多款新品如腾势N8L、理想i6等即将上市,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10] 行情回顾 市场表现 - 近两周汽车板块涨幅+5.64%,跑赢沪深300指数(+3.64%),在ZX30行业中排名第10位 [3][11] - 子板块表现:摩托车及其他(+16.76%)、零部件(+9.03%)领涨,乘用车(+0.59%)相对滞后 [3][13] 个股表现 - 涨幅前五:飞龙股份(+66.89%)、中马传动(+56.14%)、神通科技(+40.28%) [13] - 跌幅前五:华培动力(-18.28%)、江淮汽车(-5.00%) [13] 估值水平 - 市盈率:销售及服务(42.34x)、摩托车及其他(28.83x)、零部件(28.01x) [3][15] - 市净率:摩托车及其他(3.72x)、零部件(2.94x)居前 [3][15] 行业动态 汽车产业 - 小鹏汽车发布换代P7车型,续航820km,支持10分钟补能525km [29] - 特斯拉推出续航830km的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26.95万元起 [38] - 三部门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5万元以上汽车消费可享贴息 [37] 具身智能产业 - 上海市提出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目标 [42] - 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三年内扶持100个品牌 [47]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280支队伍参赛 [49] 投资建议 汽车板块 - 整车:推荐比亚迪(002594.SZ)、理想汽车(2015.HK) [50] - 零部件:智能化推荐德赛西威(002920.SZ)、伯特利(603596.SH) [50] - 新能源:推荐法拉电子(600563.SH)、中熔电气(301031.SZ) [50] 人形机器人板块 - 推荐拓普集团(601689.SH)、速腾聚创(2498.HK) [50] - 受益标的包括精锻科技(300258.SZ)、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 [50]
“汽车座舱二哥”现金流告急,均胜电子再融资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冲刺港股上市以缓解高负债压力,但面临合规性、商誉减值及客户集中度高等多重风险 [5][11][19] - 通过连续并购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但负债率攀升至69.1%,短期偿债压力显著 [13][14][15] - 港股IPO旨在实现国际业务与资本联动,但上市进度滞后于原计划 [5][6] 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汽车安全与汽车电子两大业务,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五大领域 [6] - 2024年智能座舱域控系统市占率中国第二、全球第四,汽车被动安全产品全球第二 [6] - 全球汽车被动安全行业CR3达91.9%,中国CR3为84.5%,行业集中度极高 [2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5.9%至558.64亿元,毛利率从11.1%提升至16.2% [14] - 同期净利润从2.33亿元增至13.26亿元,但利息支出持续超11亿元/年 [14][15] - 2024年末总负债443.2亿元,资产负债率69.1%,短期债务88亿元仅59.79亿元现金覆盖 [14][15] 风险因素 - 商誉达72.16亿元占总资产11.25%,2021年曾因KSS减值导致巨亏20.2亿元 [4][19]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7%-50%,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3.6%,应收账款达86.78亿元 [16][17][18] - 2024年曝出违规使用募集资金1.46亿元,实控人王剑峰曾被监管通报批评 [3][11] 资本运作 - 实控人王剑峰已掌控3家上市公司,港股上市后将增至4家 [9][10] - 募资拟用于偿债、补充流动资金及技术研发,但上市进度滞后于原定2025年上半年 [5][6] - 全球化布局带来协同优势,但汇率波动和海外利率变化可能影响财务稳定性 [15][20]
汽车周观点:8月第1周乘用车环比-18.8%,继续看好汽车板块-20250818
东吴证券· 2025-08-18 16:59
行业投资评级 - 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1] 核心观点 - 八月第一周乘用车交强险数据37.5万辆,环比上周下降18.8%,同比上月周度上升3.6% [2] - 细分板块表现:SW摩托车及其他(+6.9%) > SW汽车零部件(+3.5%) > SW汽车(+3.1%) > SW乘用车(+2.1%) > SW商用载货车(+1.8%) > SW商用载客车(+0.2%) [2] - 2025H2建议加大汽车红利风格配置权重,汽车电动化红利进入尾声,智能化处于"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3] 板块行情复盘 - A股汽车板块在SW一级行业中本周涨跌幅排名第9,港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板块排名第12 [7][9] - 年初至今A股汽车板块排名第12,港股排名第16 [12][14] - 细分板块内SW摩托车及其他表现最佳,年初至今涨幅领先 [15][17][20][23] - 已覆盖标的中银轮股份、春风动力、均胜电子涨幅居前 [24][26][28][30] - SW汽车PE(TTM)为万得全A的1.33倍,PE(TTM)与PB(LF)分别处于历史67%和68%分位 [33][37] 板块景气度跟踪 - 8月第1周乘用车上险量37.5万辆,环比-18.8%,新能源车上险量21.6万辆,环比-11.9%,渗透率57.6% [49] - 2025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预期2380万辆,同比+4.6%,新能源车销量预期1343万辆,渗透率56.4% [51] - L3智能化预计2025年渗透率达28%,L2+智能化渗透率预计达35% [53] - 2025年重卡批发销量预期105万辆,同比+16.9%,其中电动重卡渗透率26.9% [56] - 大中客2025年批发销量预期13.68万辆,同比+18%,新能源出口增速预计更快 [57][58] 投资建议 - 红利&好格局主线:宇通客车、中国重汽A-H、潍柴动力、春风动力、隆鑫通用、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等 [3] - AI智能化主线: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小米集团-W、赛力斯、地平线机器人-W、德赛西威等 [3] - AI机器人主线: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 [3] - 2025H2汽车年度金股组合调整: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春风动力,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 [71]
“汽车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核心概念股 均胜电子近三年分红+回购约12.8亿元
全景网· 2025-08-18 12:52
股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公司股价近一周累计涨幅达9 7% 主要受"人形机器人+汽车电子+一季报增长"三重概念推动 [1] 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 2025年4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1] - 子公司提供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及机器人头部、胸腔总成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已与国内外机器人厂商签署合作协议 利用全球供应链能力提供关键零部件 [1] Robotaxi业务进展 - 现有产品线(安全气囊、安全带、方向盘等汽车安全产品)均可应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 [1] - 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新能源管理等汽车电子产品适配Robotaxi场景 [1] - 持续关注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机会 积极争取相关合作 [1] 股东回报措施 - 近三年累计分红8 6亿元人民币 实施回购4 2亿元 [2] - 2024年11月披露的贷款回购计划已完成 累计回购1303 098万股(金额2 22亿元)并注销 [2] - 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双轮驱动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2] 行业政策响应 - 支持国家反内卷政策 认为将治理低价恶性竞争 促进行业向价值竞争转型 [2] - 政策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盈利水平 推动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