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601200)
搜索文档
上海环境涨2.09%,成交额7102.9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5.1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1 13: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9%,报收8.30元/股,成交额7102.99万元,换手率0.64%,总市值111.7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5.16万元,特大单净买入227.02万元(买入384.63万元,卖出157.61万元),大单净流出11.86万元(买入1410.05万元,卖出1421.9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85%,近5个交易日和近20日均上涨1.34%,近60日上涨0.73% [2]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以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水为核心,并聚焦危废医废、土壤修复、市政污泥、固废资源化四个新兴业务领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环保项目建造及运营74.49%,设计、工程承包及生态修复15.04%,建设及运营咨询服务10.16%,租金业务0.30%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9.64亿元,同比增长5.26%,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6.96%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6.35万,较上期减少1.08%,人均流通股21213股,较上期增加1.1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518.39万股,较上期减少262.90万股 [3] - 中证上海国企ETF(51081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846.32万股,较上期增加11.98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621.81万股,较上期增加117.57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66.59万股 [3] 分红历史与行业分类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6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9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环境治理-固废治理,概念板块包括破净股、PPP概念、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固废处理等 [2]
专访赖晓明:推进碳市场扩容,研究配额有偿分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7:26
全国碳市场运行成效 -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周年,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实现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28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98.3亿元 [1] - 截至2025年8月底,新纳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已开设交易账户1277家 [1] 市场扩容与结构变化 - 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从单一的发电行业扩展至发电、钢铁、铝冶炼、建材4个行业,市场主体规模数量显著增加 [2] - 行业扩围后,市场主体分布更分散,企业判断差异增加,带来更多交易机会,从结构上促进市场发展 [2] - 2025年上半年成交量、交易企业数量、交易笔数较2024年同期均上涨75%以上,今年交易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 [3] 市场成熟度与活跃度提升 - 市场交易集中度明显改善,交易不再高度集中于履约前一个多月,日均交易量实现翻倍增长 [3] - 企业碳管理意识增强,很多企业成立专业碳资产管理公司或部门,主体能力明显提升 [3] - 上海碳市场开户企业和机构共2200多家,其中控排企业约400家,其余1800多家为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带来较高活跃度 [5] 配额分配机制演进 - 上海碳市场配额分配从最初以历史法为主,逐步调整为70%以上采用效率法 [5] - 从全部配额免费分配,过渡到93%-99%免费分配(即少量有偿分配),并开展了履约拍卖和非履约拍卖 [5] - “十五五”期间碳市场将逐步向“有偿分配+总量控制”模式过渡,对可能率先碳达峰的行业尽早采用总量控制下的配额分配方式 [1][10] 地方碳市场定位与发展 - 地方碳市场核心目标是服务当地“双碳”目标和绿色低碳发展,上海计划扩大覆盖范围,包括拓展行业、增加温室气体种类、降低准入门槛(可能从年碳排放2万吨降至1万吨) [6] - 4个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后,上海地方碳市场配额覆盖量从约1.6亿吨降至8000万吨左右,降幅近一半,但功能作用未减弱 [6] - 上海持续推动环境权益创新,如取水权信托交易、碳普惠机制,研究排污权交易和生物多样性信用等领域 [7] “十五五”期间碳市场建设规划 - 推进行业扩容,根据规划到2027年主要工业排放行业都要纳入碳市场,未来两三年还需将4个大行业纳入 [8] - 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化,重点推进金融机构等符合要求的机构投资者入市 [9] - 参与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两个国家级平台的设立建设工作,助力国家级碳市场基础设施落地 [9] - 政策协调是推进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难点,包括产业政策与碳市场政策、宏观政策与碳减排政策的协调 [10]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将逐步探索碳配额有偿分配和总量控制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02:14
全国碳市场扩容表现 - 全国碳市场扩容后参与主体规模数量显著增加 从单一电力行业扩展至四个行业 企业交易判断差异化特征更明显 带来更多交易机会 [2] - 市场交易规模活跃度显著提升 今年交易量达去年同期1.4倍 日均交易量同比呈现翻倍增长 [3][4] - 交易集中度明显改善 交易淡季缩短 80%以上交易集中在履约前一个多月的现象已有缓解 [4] 上海试点市场经验 - 配额分配机制持续优化 从历史法为主转向70%以上采用效率法分配 免费分配比例从100%降至93%-99% 并探索履约拍卖和非履约拍卖机制 [4] - 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 2200多家开户企业中含400家控排企业及大量投资机构金融机构 后者贡献较大交易量 [4] - 创新碳资产质押贷款融资 全国碳市场配额超80亿吨 市值约四五千亿元 碳资产融资可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5] 十五五期间重点工作 - 行业扩容持续推进 未来两三年内将新增四个大行业纳入碳市场 [6] - 研究配额有偿分配机制 包括拍卖比例设定 直接影响市场供给价格和企业履约成本 [6] - 推动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 引入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 设立中碳登等国家级平台 [6] - 探索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控制 产能过剩行业可能率先试点碳排放达峰和总量控制 [6] 地方试点市场转型 - 地方试点市场职能优化调整 上海配额覆盖量从1.5亿吨降至7000万吨 需通过纳入更多行业降低参与门槛 [7] - 创新环境权益工具 探索取水权交易水信托交易排污权交易和生物多样性金融等多元化机制 [7] - 结合地方产业特色 在碳现货衍生品绿色金融碳金融等领域为国家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8] 碳话语体系建设 - 中国碳交易量持续多年全球领先 需加强碳市场标准规则建设 总结推广超低污染物排放等领域经验 [9] - 完善碳足迹碳核算基础工作 细化产品核算颗粒度 完善服务市场并加强人才培养 [9]
如何健全我国碳市场交易体系?对话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封面专访
搜狐财经· 2025-09-25 19:14
全国碳市场运行成效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成效显著 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配额分配 交易 清缴等环节顺畅运行 已高质量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清缴履约 [4][6] - 截至2025年8月底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 成交额超478亿元 碳价从48元/吨开市逐步上涨 最高超100元/吨 近期在60元/吨左右 [4][6] - 市场活力与推动行业减排的效果均逐步显现 顺利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4][6] 碳市场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系统部署 [4][6] - 《意见》明确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路径 为发挥碳定价基础性作用 市场机制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打造更加有效 更有活力 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提供关键保障 [4][6] - 《意见》对市场建设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明确2027年 2030年分阶段目标 完善市场交易机制 强化支撑体系建设 [8] 行业扩围影响 - 2025年全国碳市场启动首次扩围 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正式纳入 核定新增上千家重点排放单位 覆盖年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 [5][10][11] - 扩围带来多方面积极变化 实现市场主体与规模显著扩容 提升市场活跃度 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实现市场整合与统一程度提升 实现产业链减排协同效应释放 [5][10][11] - 下一步根据《意见》要求 到2027年全国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1] 配额分配机制 - 《意见》提出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9] - 全国碳市场目前采用碳排放强度基准法分配配额 免费发放碳排放配额 [9] - 引入配额有偿分配并逐步提升有偿分配比例能强化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意识 形成一级市场价格信号 与二级市场协同构建更有效的碳定价体系 [9] 交易体系完善措施 - 健全交易体系需从五方面发力 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 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分配方式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 [5][12] - 丰富交易产品 完善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设计 推动相关业务上线 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 [12] - 扩展交易主体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市场交易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 [13] - 加强市场交易监管 完善风险预防预警及处置程序 加强交易行为监管 建立履约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制度 [13]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研究要求相关单位公开排放 履约 交易 质押等信息 建立数据部门共享机制 加强信用监督管理 [13]
上海环境:9月24日融券净卖出600股,连续3日累计净卖出4700股
搜狐财经· 2025-09-25 13:23
融资活动 - 9月24日融资买入442.9万元 融资偿还898.92万元 融资净卖出456.03万元 融资余额2.57亿元[1]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2.38% 较前一交易日2.44%下降0.06个百分点[2] - 近五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波动显著 9月22日呈现90.72万元净买入 而9月18日及9月23日分别出现635.90万元和536.43万元净卖出[2] 融券活动 - 9月24日融券净卖出600股 融券余量5.26万股 融券余额42.24万元[2][3] - 近三个交易日融券持续净卖出 累计达4700股 显示卖空活动增加[2] - 融券余量从9月18日的4.14万股上升至9月24日的5.26万股 增幅达27.05%[3] 两融余额变动 - 融资融券总余额2.58亿元 较前日下降1.73% 减少455.18万元[4] - 近五个交易日两融余额整体呈下降趋势 9月18日至9月24日累计减少900万元[4] - 9月22日两融余额出现0.35%小幅增长 其余交易日均为负增长 其中9月18日跌幅最大达2.26%[4]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4:31
核心观点 - 公司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就垃圾焚烧发电运营指标、新能源业务进展、研发投入、股价表现及高质量发展措施等投资者关注问题进行了回应 [1][2][3][4][5][6][7] 垃圾焚烧发电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累计处理入厂垃圾685.72万吨(含委托运营项目)[2] - 垃圾焚烧上网电量达226,256.10万度 [2] 新兴业务发展情况 - 新能源领域推广应用光伏发电、热电联产及中水回用技术 [2] - 环境修复业务积极承接区域性场地调查评估项目及修复工程项目 [2] - 咨询业务拓展环境监理及环保管家服务 [2] 研发投入与技术领域 - 研发聚焦固废资源化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及智慧调控技术 [3] - 2025年上半年取得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科研项目6项 [3] - 完成上海市科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 包括焚烧飞灰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3] - 焚烧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技术从中试验证向示范应用推进 [3] 股价表现回应 - 股价受宏观经济、市场环境、行业政策及投资者偏好等多因素影响 [4] - 公司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增强市值管理 [4] - 加强投资者交流以传递发展动态和经营成果 [4] 高质量发展措施 - 做优做强主业并培育新兴业务 建立技术、标准、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竞争优势 [4] - 推进管理创新、质量创新和降本增效 强化精益运营和标准化管理 [4] - 推动创新融合 把握无废城市机遇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5] - 深化数智赋能 强化数字管理与业务经营融合 [5]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025-09-17 18:31
业绩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运营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入厂垃圾685.72万吨[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垃圾焚烧上网电量226,256.10万度[2] 研发成果 - 2025年上半年取得上海市相关部门科研项目6项[4] - 2025年上半年完成上海市科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4] 业务拓展 - 承接区域性场地调查等项目及环境修复工程[3] - 稳步拓展咨询等业务[3] 公司策略 - 推进管理等创新以降本增效[6]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2:43
会议基本情况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于2025年9月15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345弄11号1楼多功能厅召开 [2]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由公司董事兼总裁王龙华主持 [2] - 会议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方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出席情况 - 公司9名董事中4人出席 5名董事因工作原因缺席 [3] - 公司3名监事中1人出席 2名监事因工作原因缺席 [3] - 董事会秘书董政兵出席 4名副总裁及财务总监列席会议 [3] 议案审议结果 - 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获得通过 为特别决议议案 [4] - 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获得通过 为特别决议议案 [4]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获得通过 为特别决议议案 [5] - 关于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议案获得通过 [5] - 关于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议案获得通过 [5] - 关于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的议案获得通过 [5] - 关于修订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议案获得通过 [5] - 所有议案均经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方式表决通过 [5] 法律意见 - 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陈燕然、张凌翊律师见证本次会议 [5] - 律师认为会议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合法有效 [6]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9-15 19:00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292人[3] - 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782,448,695股,占比58.1215%[3] - 公司在任董事9人出席4人,监事3人出席1人[5] 议案表决情况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等多项议案表决结果公布[7][8][9] - 议案1 - 3为特别决议议案,经2/3以上通过[10] 会议合法性 - 本次股东会召集、召开等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11]
上海环境(601200) - 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关于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5-09-15 19:00
股东会信息 - 公司董事会2025年8月28日通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11] - 本次股东会于2025年9月15日14点在上海徐汇区召开[12] 参会情况 - 292名股东及代理人出席,代表782,448,695股,占比58.1215%[13] 审议情况 - 审议7项议案,含取消监事会及修订《公司章程》[17] - 议案1 - 3为特别决议议案,议案1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均获通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