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通(601698)

搜索文档
中国卫通(601698)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20:5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538,607,018.4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6%[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444,084.0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90%[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9,875,542.9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80%[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43,495.4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0.57%[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167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34.77%[4]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0167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34.77%[4] - 本报告期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4469%,较上年同期减少0.2583个百分点[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2,418,164,717.24元,较上年度末增加0.02%[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5,796,785,806.03元,较上年度末增加0.44%[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3860701843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4440389104亿美元,同比下降1.06%[2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4.1842856551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7490924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1%[2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9705.222396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3887745959亿美元,同比下降30.09%[2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44.408404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0821532357亿美元,同比下降34.90%[22] - 2025年第一季度少数股东损益为2660.813992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066.213602万美元,同比下降13.22%[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9484.928591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3065170057亿美元,同比下降27.39%[22]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167美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0256美元/股,同比下降34.77%[22] - 2025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0167美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0256美元/股,同比下降34.77%[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179220333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3420282536亿美元,同比下降1.03%[23] - 2025年资产总计为224.1816471724亿美元,2024年为224.1294389949亿美元,同比增长0.02%[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5年为270,880,124.36元,2024年为313,163,190.72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5年为247,236,628.92元,2024年为232,837,303.86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为23,643,495.44元,2024年为80,325,886.86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5年为1,354,963,075.20元,2024年为114,746,082.00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为 - 1,354,963,075.20元,2024年为 - 114,746,082.00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5,00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5年为755,530.26元,2024年为168,653.02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为 - 755,530.26元,2024年为4,831,346.98元[24][25]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2025年为3,491,328.50元,2024年为 - 27,729,857.51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5年为 - 1,328,583,781.52元,2024年为 - 57,318,705.67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25年为3,862,018,193.04元,2024年为3,605,556,091.82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25年为2,533,434,411.52元,2024年为3,548,237,386.15元[25] - 流动资产合计2025年3月31日为5,412,456,959.28元,2024年12月31日为5,320,635,679.76元;非流动资产合计2025年3月31日为12,791,702,407.86元,2024年12月31日为12,880,842,078.52元;资产总计2025年3月31日为18,204,159,367.14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201,477,758.28元[28][29] - 流动负债合计2025年3月31日为3,395,695,414.16元,2024年12月31日为3,432,903,748.03元;非流动负债合计2025年3月31日为303,227,845.93元,2024年12月31日为312,337,781.92元;负债合计2025年3月31日为3,698,923,260.09元,2024年12月31日为3,745,241,529.95元[29]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2025年3月31日为14,505,236,107.05元,2024年12月31日为14,456,236,228.33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2025年3月31日为18,204,159,367.14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201,477,758.28元[29][3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3,801,508.10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76,380,200.04元有所下降[3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256,536,210.32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80,337,983.66元有所下降[3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8,999,878.72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1,033,244.97元有所下降[3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1,341,342.13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28,766,669.86元有所上升[3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2,942,557.78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44,983,126.30元有所下降[3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398,784.35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为 - 16,216,456.44元[34]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15,269,253.21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3,657,573.01元大幅上升[3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15,269,253.21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 - 13,657,573.01元亏损扩大[35]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465,640,418.79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 - 29,865,541.48元亏损扩大[35] - 2025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842,911,280.78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3,159,853,980.93元有所下降[35]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8,511,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0]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51,691,416股,持股比例62.77%[11] - 航天科技集团-中金公司-24航天EB担保及信托财产专户持股502,267,451股,持股比例11.89%,全部股份处于质押状态[11] 债券发行信息 - 2024年8月29日,公司控股股东完成发行61亿元“24航天EB”可交换债券,期限3年,换股期为2025年3月3日至2027年8月29日[13] 特定时间点资产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6,001,899,770.6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492,432,586.90元有所减少[16]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673,222,133.84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20,245,872.67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预付款项为104,078,116.0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7,140,601.54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25,052,018.44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946,765.48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18,526,630.7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841,965.05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其他流动资产为2,142,972,900.7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43,005,957.61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9,007,618,828.8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788,686,126.68元增加[16] - 应收账款2025年3月31日为465,357,315.29元,2024年12月31日为315,177,514.66元[28] - 应付职工薪酬2025年3月31日为10,745,477.81元,2024年12月31日为36,682,636.21元[29]
中国卫通(601698) - 中国卫通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
2025-04-29 20:50
业绩相关 - 2024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畅通率100%,通信畅通率99.99%[64] - 控股股东非公开发行规模为61亿元人民币的可交换公司债券[38] 用户数据 - 公司向边远地区累计超1.53亿户家庭提供电视直播服务[23] - 直播星系统向超1.53亿户家庭提供电视直播服务[37] - 9B卫星累计为边远地区1.53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77] - 全国应急通信服务体系接入站点超400个[37] 未来展望 - 公司持续深化“12361”公司发展战略[33] - 公司将ESG绩效纳入管理层薪酬考核范畴[41] - 公司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纳入“十四五”综合规划[4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公司在技术研发领域取得突破,设计高通量卫星专网应用网络架构等[193] - 8月26日,机载数据采集系统在四川航空飞机上完成装机试飞验证[193] - 公司自主研发船端多网融合网关,推进基于VSAT + 北斗的宽窄带融合业务体系构建[194] - 2024年4月,公司参与打造的基于开源鸿蒙系统和星闪技术的云网融合应急现场智能协同系统展出[196] - 2024年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在智慧融合网关基础上研发升级,实现船端数据安全管理功能[2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鑫诺公司“全网通”服务6月1日在四川通管局投入试运行,为辽宁、海南提供实战接入服务[95] - 公司与南航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航空互联网服务规模化试点[11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全面布局由“1+3+N+1”平台组成的数字化平台系统SATCOM(1.0)[37] - 公司应用“组织、融合、沟通”三步法探索 ESG 闭环管理模式[45] - 公司从识别、评估和应对环节开展 ESG 风险动态评估[48] - 公司全面分析内外部环境识别与业务相关的 ESG 机遇[50] - 公司组织开展 ESG 相关培训提升员工对 ESG 工作的理解[52] - 报告期内公司推进 ESG 指标体系建设并制定 ESG 愿景[53] - 公司从四个维度识别利益相关方并分类管理[54] - 公司按四个步骤开展 ESG 重要性议题评估[56] 公司基础信息 - 本报告是公司发布的第6份社会责任/ESG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1][12] - 2024年是公司成立40周年和上市5周年[21][28] - 公司股票代码为601698,于2019年6月28日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挂牌交易[30] -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30] - 公司具有国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30] - 公司运营管理17颗在轨民商用通信广播卫星[35] 公司资源与网络 - 公司建成由17颗自有卫星组成的卫星星队和全球站网[26] - 公司拥有覆盖全球95%海域航线的自主可控海洋互联网[26] - 公司拥有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26] - 公司“全球卫星宽带通信网”覆盖全球超95%的海上航线[111][112] - 公司构建覆盖国内外航线的航空卫星互联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116] 业务服务保障 - 2024年7月为巴黎奥运会转播提供服务保障[69] - 2024年3月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开幕式广电安播保障工作[73] - 2024年调用中星16、中星26、中星6D等卫星资源参与应急通信任务[81] - 2024年为云南山体滑坡、新疆乌什县地震等多地灾情提供通信保障[85] - 2024年在全国应急通信演练比武活动中为工信部提供卫星资源与3套便携站[85] - 2024年保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直播、转播[66] - 2024年为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直播、转播提供保障[66] - 2024年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直播、转播提供保障[66] - 中国卫通为四川甘孜森林火灾调配中星26、中星6D卫星搭建通信网络[87] - 鑫诺公司为台风“摩羯”受灾的海南地区开通4辆“静中通”和1辆“动中通”通信车卫星链路[89] - 中国卫通在防汛救灾中累计开通防汛保障站142个[93] - 中国卫通为海南台风抢险复电调集5MHz卫星资源,派遣3名技术骨干,调度13套Ka终端[99] - 亚太星通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回收派遣2名前方现场工程师进驻航天城[100] - 亚太卫星为印尼巴布亚省大选提供10个卫星通信端站及一揽子服务[104] 员工与培训 - 2024年公司公开招聘率达100%[121][122] - 2024年公司全年开展培训109项,培训总学时同比增长2.8%,培训总人次同比增长16.53%,平均满意度为94.54%,培训总支出91.5万元[131] - 2024年8月公司举办年度新员工培训,内容涵盖五大方面[132] - 2024年公司通过培训协助14名员工取得专业证书[136] 安全与活动 - 2024年开展火灾、触电等应急培训演练20余次[141][142] - 地球站“消防宣传月”活动100余人参加[148] - 2024年未发生因公轻伤及以上等安全事故,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完成率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100%[151][152] - 全年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2次、职代会1次、职代会联席会3次[154][155] 社会责任 - 元旦春节对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8.6万元[156] - 2024年邀请120余名师生参与航天讲座及模型制作[161] - 指导香港、成都4所学校开展航天科普研学[161] - 累计采购帮销农产品22万余元[162][163] - 扶贫及乡村振兴项目投入80万元,惠及1900人[164] 其他活动 - 2024年4月,中国卫通在北京、香港、成都三地举办第9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174] - 2024年11月,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师生到中国卫通地球站开展研学实践活动[176] - 中国卫通在都江堰多所学校开展“航天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近300名师生参与[178] - 香港大埔地球站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近50名港大研究生班师生参加[179] - 中国卫通5月参加迪拜广播电视通信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107] - 星航互联联合四川航空和咪咕视频推出机上观赛活动[117]
中国卫通(601698) - 中国卫通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
2025-04-29 20:46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5.41亿元,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30.31%[2]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323元,派现136,447,648.81元,占归母净利润30%[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立项自主研发课题11项,获专利授权12件、软件著作权19项[4] 市场扩张 - 国际市场非洲新增4条卫星专线服务矿业能源企业[2]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常态化召开三次业绩说明会并参加集体业绩说明会[5] 公司治理 - 第三届董事会9名成员,2024年开10次董事会审议45项重大事项[7] - 董事会授权决策执行率达100%,关联董事100%回避表决关联交易[7] - 2024年公司违规事项零发生[9]
葛卫东,最新调仓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4-28 15:30
葛卫东调仓动向 - 2025年一季度新进苏大维格162万股,期末参考市值3300万元,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1][4] - 对2024年四季度新进的臻镭科技、*ST铖昌持股数量维持不变,分别持有412.19万股和155.13万股 [1][13] - 坚定持有兆易创新1872.2万股,期末参考市值从20亿元增至21.88亿元 [1][2] 苏大维格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降3.93%),归母净利润1734.06万元(同比增5.99%),扣非净利润623.24万元(同比降45.29%) [6] - 2024年全年营收18.41亿元(同比增6.85%),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达5805万元(同比降27.06%) [6] - 公司主营高端微纳光学材料及反光材料,覆盖AR/VR-HUD、裸眼3D显示、光栅尺等领域 [5] 中国卫通 - 葛卫东2024年四季度新进839.6万股,期末市值1.71亿元,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8] - 疑似关联方王萍同期加仓2379.3万股,期末市值4.85亿元 [8] - 公司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卫星运营核心子公司,2025年一季报尚未披露 [8] 臻镭科技 - 2025年一季度葛卫东持股412.19万股不变,期末市值1.58亿元(较2024年末1.44亿元增长) [9][10] - 公司专注军用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应用于通信雷达、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12] - 2025年一季度股价累计上涨9.63%,二季度续涨9% [10] *ST铖昌 - 葛卫东2024年四季度新进155.13万股(期末市值5900万元),2025年一季度持股未变 [13][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200.89万元(同比增365.26%),归母净利润2981.59万元(扭亏为盈) [16] - 主营微波毫米波相控阵T/R芯片,一季度股价跌25%后二季度反弹20% [16] 中晟高科 - 葛卫东2024年四季度加仓126.44万股至236.45万股,期末市值4100万元 [18][19] - 公司为民营润滑油企业,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8.19% [19]
中国卫通(601698) -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星10R卫星完成在轨测试的公告
2025-04-08 12:0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运营的中星10R卫星于2025年2月2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 - 中星10R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性能指标符合要求且运行稳定[1] 市场扩张 - 中星10R投入使用可满足现有用户需求,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1]
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关于控股股东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进展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2 22:2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控股股东航天科技集团以所持公司部分A股股票为标的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交换公司债券,因可交换债券持有人换股,导致航天科技集团直接持有及合计控制的公司股份数量被动减少、直接持股及合计控制股权比例下降,但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1] 本次权益变动的基本情况 信息披露义务人基本情况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八号,法定代表人是陈鸣波,注册资本200亿元,通信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100014071Q,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1] - 经营范围包括战略导弹等武器系统、各类飞行器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制等,还涉及军品贸易、卫星运营服务、国有资产投资等多领域 [1] 本次权益变动情况 - 航天科技集团于2024年8月29日完成发行规模61亿元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交换公司债券(第一期)”,债券期限3年,标的股票为其持有的部分公司A股股票,债券简称“24航天EB”,代码“137190” [2] - 本期可交换债券换股期限为2025年3月3日至2027年8月29日,可交换债券投资者选择换股被动减持累计达32650045股,占公司总股本4224385412股的0.77%,换股价格为16.92元 [2] 本次权益变动前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情况 - 本次权益变动前,公司总股本4224385412股,航天科技集团直接持有3189099928股,持股比例75.49%,合计控制公司3592362452股股份,控制股权比例85.04% [2] - 本次权益变动后,公司总股本不变,航天科技集团直接持有3156449883股,持股比例降至74.72%,合计控制公司股权比例降低至84.27%,导致其持股比例变动触及1%整数倍 [2][3] 所涉及后续事项 - 本次权益变动系可交换公司债券进入换股期后债券持有人换股导致航天科技集团持股被动减少,不涉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4] - 信息披露义务人航天科技集团出具了权益变动报告书,详见公司同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中国卫通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
中国卫通(601698) - 中国卫通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5-04-02 20:37
股权结构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注册资本200万元,国资委持股100%[10][11] - 截至2025年3月27日,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对中国卫通持股占比84.27%[14] - 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空间技术研究院各持股4.77%[14] 权益变动 - 2025年3月3 - 27日,集团被动减持中国卫通32,650,045股,占0.77%[19] - 权益变动后,集团直接持股降至74.72%,合计控制降至84.27%[20][21] 债券情况 - 2024年8月29日,集团完成发行61亿元“24航天EB”可交换债券[19] - 可交换债券换股期限为2025年3月3日至2027年8月29日[16] 未来计划 - 截至报告签署日,集团无未来12个月增持或减持计划[17]
中国卫通(601698) - 中国卫通关于控股股东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进展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02 20:36
公司资本 - 航天科技集团注册资本为200亿元[3] - 本期可交换债券发行规模61亿元,期限3年[4] 股权变动 - 2025年3 - 27日,因换股被动减持32,650,045股,占总股本0.77%[4] - 换股价格为16.92元[4] - 变动前直接持股比例75.49%,合计控制股权比例85.04%[4][5] - 变动后直接持股比例降至74.72%,合计控制股权比例降至84.27%[5] - 其他投资者变动后持股比例15.73%[5]
中国卫通2024年净利润增长30.31%,但扣非净利润下滑13.94%暴露隐忧
金融界· 2025-04-01 19:2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卫通2024年取得一定业绩增长,但扣非净利润下滑和收入结构不足暴露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多元化布局隐忧,未来需优化收入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挑战 [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1亿元,同比下降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30.31%;扣非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13.94%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0.323元现金红利,总计派发1.3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 [1] 数字化转型 -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建成双中台数据底座,统一财务、合同、人力数据,实现综合经营可视化分析 [4] - 公司优化IT基础设施,升级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提升卫星工况监测及故障处置能力,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但未完全转化为核心业务盈利增长 [4] 市场开拓 - 2024年公司加强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数字化营销平台上线试运营,探索卫星互联网产品租赁模式 [5] - 公司在广电、行业和国际市场取得进展,新增Ka高通量卫星网络接入节点近2000个,流量收入大幅增加;在非洲新增4条卫星专线,为当地企业提供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 [5] - 公司收入结构需优化,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航空航海市场整体收入贡献有限,未能拉动整体业绩增长 [5][6] 资源建设 - 2024年公司稳步推进星频站网建设,中星10R卫星于2025年2月22日成功发射,中星27号卫星转入研制阶段 [7] - 公司强化网络服务能力,国内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全面投入使用,海空子网建设进程加快,但未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7] - 公司在资源建设投入大,但扣非净利润下滑,在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效率上存在问题 [7]
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2024年度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1 18:33
文章核心观点 该文档是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附注,涵盖公司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重要会计政策及估计等内容,展示公司财务核算方法与原则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27日,2017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224,385,412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发行股本总数422,438.54万股,注册资本422,438.54万元 [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710929113P,注册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后厂村路59号,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孙京 [1] - 所属行业为通信卫星运营行业,经营范围包括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卫星系统开发管理等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有持续经营能力 [1]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遵循准则声明 - 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真实完整反映公司2024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 会计期间与营业周期 - 会计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营业周期为12个月 [1] 记账本位币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以港币为记账本位币,编制报表采用人民币 [1] 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被合并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以控制为基础确定范围 [1][2] - 增加子公司或业务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处理,处置子公司分一般处理和分步处置,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和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有相应会计处理 [3][4][5] 合营安排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公司对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 [7] 现金及等价物 - 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随时支付存款,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流动性强等的投资 [7] 外币业务与报表折算 - 外币交易按交易日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按规定处理 [7] - 境外经营报表按规定折算,处置境外经营时相关汇兑差额处理有规定 [8] 金融工具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9]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类,有相应确认、计量和终止确认方法 [11][14] -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按不同情况计量损失准备 [15] 存货 - 存货分类包括原材料等,按成本初始计量,发出按加权平均法计价,采用永续盘存制 [16] - 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16] 合同资产 - 根据履约义务与付款关系列示合同资产或负债,同一合同下以净额列示,预期信用损失按金融工具规定处理 [16] 持有待售和终止经营 - 满足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账面价值高于净额时计提减值准备 [17] - 终止经营满足特定条件,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损益分别列报 [17] 长期股权投资 -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处理,其他方式取得按实际支付或公允价值计量 [17] - 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投资,权益法核算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处置时有相应会计处理 [17][18] 投资性房地产 - 为赚取租金或增值持有,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折旧和摊销政策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同 [20] 固定资产 - 为生产等持有,使用寿命超一年,按成本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按规定处理 [20] - 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不同类别有不同折旧年限、残值率和年折旧率,处置时计入当期损益 [20][21] 在建工程 - 按实际成本计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 [22] 借款费用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其他计入当期损益,有开始、停止和暂停资本化条件 [22] 无形资产 - 按成本初始计量,使用寿命有限的摊销,不确定的不摊销,内部研发支出分阶段处理 [22] 长期资产减值 - 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减值准备,商誉等至少每年测试 [24] 长期待摊费用 - 按直线法在预计受益期间摊销 [26] 合同负债 - 根据履约义务与付款关系列示,同一合同下与合同资产以净额列示 [26] 职工薪酬 - 短期薪酬、社会保险等按规定处理,设定提存计划和受益计划有相应会计处理,辞退福利按规定确认 [26][27] 预计负债 - 满足条件的或有事项确认为预计负债,按最佳估计数计量,有补偿时单独确认 [28] 股份支付 - 分为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有不同的计量和会计处理方法,修改条款时有相应规定 [28] 优先股、永续债等 - 根据合同条款和经济实质分类为金融资产、负债或权益工具 [29] 收入 - 在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交易价格考虑多种因素,按履约义务分摊 [30] - 履约义务分时段和时点履行,有不同确认收入方法,公司提供服务和销售产品有具体确认方式 [31][32] 合同成本 - 包括履约成本和取得成本,满足条件确认为资产,按收入确认基础摊销,账面价值高于规定差额时计提减值准备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