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力股份(603611)
icon
搜索文档
诺力股份(603611)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53.2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1:49
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湖州市,是一家以从事装 卸搬运和仓储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5760.079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5760.0791万人民币。公司 法定代表人为丁毅。 金融界消息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诺力股份(603611)报收于22.86元,下跌0.95%,换手率 4.23%,成交量10.90万手,成交金额2.48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53.28万元,占比成交额17.12%。其中,超大单净流出3128.46万 元、占成交额12.59%,大单净流出1124.82万元、占成交额4.53%,中单净流出流入508.15万元、占成交 额2.05%,小单净流入3745.13万元、占成交额15.08%。 诺力股份最新一期业绩显示,截至2025一季报,公司营业总收入16.34亿元、同比减少6.69%,归属净利 润1.23亿元,同比增长6.30%,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8.21%,流动比率1.300、速动比率 0.765、资产负债率64.62%。 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1家企业,参与招 ...
诺力股份(603611) - 诺力股份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7-23 15:45
| 投资者关系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活动类别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 | | 参与单位名称 | 泉果基金:陈霄翔、尚广豪,和谐健康保险:朱之轩, | | 及人员姓名 | 申万菱信:谢欣雨、刘世昌,泓德投资:李昕阳, | | | 广发基金:杜威、何珏威, | | | 鹏华基金:孟昊、赵花荣、黄奕彬、张卓然、胡颖、戴钢、刘玉 | | | 江、蔡春根、张炜, | | | 广发证券:何珏威,杜威,王颂,邱世磊,杨定光,陈樱子,王 | | | 瑞冬,冯汉杰 | | 时间 | 2025 年 7 月 22 日 | | 上市公司 | 金婉怡(证券事务代表)、戴文斌 | | 接待人员姓名 | | | | 问答: | | | Q:为什么做具身智能搬运机器人? | | | A:我们公司一直处于物料搬运行业。近八年科技日新月异,但 | | | 是除了十几年前的 AGV 产品,好像现象级划时代的新产品在物料 | | | 搬运行业并没有产生。我们公司从去年就开始广泛调查研究全球 | | | 科技,特别 ...
诺力股份:以具身智能机器人叩响智慧物流未来之门
中国证券报· 2025-07-23 05:05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诺力股份从2015年营收10亿元增长至2024年近70亿元,十年间实现显著增长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涵盖叉车、智能立体仓库、AGV系统等 [1] - 2015年登陆上交所主板,同年设立上海诺力智能科技,开始叉车式AGV探索 [2] - 通过2016年收购无锡中鼎和2020年收购法国SAVOYE,完成智能物流全产业链布局 [4] 技术战略与研发方向 - 公司判断具身智能物流机器人是未来方向,市场对柔性化、智能化需求年均增长25%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相比传统AGV具备智能决策系统,能依据环境变化自主决策 [2] - 未来聚焦三大技术方向:多模态感知技术融合、优化规划算法与强化学习、突破机械结构与驱动技术瓶颈 [3] - 采用"7:3"资金分配策略,70%用于传统业务升级,30%用于机器人等新兴业务 [4] 产学研合作与场景应用 - 2024年4月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签署战略协议,共建实验室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3] - 研发团队入驻下游行业生产一线,针对化工、钢铁厂、冷链仓库等特殊场景开发解决方案 [4] - 上海诺力的APT15和PS15-CB两款AGV产品在全球无人叉车竞赛中摘得两项桂冠 [2] 行业展望与生态构建 - 具身智能机器人契合欧美对柔性化、高效率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可重塑中国智造全球价值定位 [6] - 呼吁行业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物流生态,包括联合攻关核心硬件、协同研发算法系统、开放场景数据等 [6] - 计划持续加大AI、数字化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建设全球领先的智慧物流创新中心 [6]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筑底、驭势而上、主题轮动-20250722
浙商证券· 2025-07-22 13:31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报汇总大制造中观策略组内部每周重要深度报告、重要点评报告与边际变化观点,给出团队核心标的和核心组合,展示上周板块跟踪指数表现、公司深度报告、行业观点、各行业及大制造内部涨跌幅情况等内容 [1] 团队核心标的及核心组合 - 团队核心标的包括华大九天、上海沿浦、浙江荣泰等 [1] - 核心组合有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山推股份等 [1] 上周板块跟踪指数表现 - 截至2025/07/18,上周表现最好的五大板块跟踪指数为通信(申万)(+8%)、医药生物(申万)(+4%)、汽车(申万)(+3%)、机械设备(申万)(+3%)、国防军工(申万)(+2%) [2] - 截至2025/07/18,上周大制造板块跟踪指数中表现最好的三大指数为长江锂电设备指数(+5%)、汽车零部件(申万)(+4%)、汽车(申万)(+3%) [2] 上周公司深度报告 旭光电子 - 国产真空器件领军者,可控核聚变、电子材料打开增长空间,行业评级看好(维持) [2] - 可控核聚变布局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2024 - 2027E营收CAGR约35%,兆瓦级电子管是ICRH核心器件,公司是国内兆瓦级电子管头部供应商,还可应用于广播电视和光刻机等领域 [4] - 电力设备业务深耕真空灭弧室领域,2024 - 2027E营收CAGR约10%,全球真空灭弧室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9.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7.8亿美元,CAGR约5%;国内需求量从2023年的超500万只预计增长至2028年的760万只,CAGR约9%,国内产业集中度较高、CR2约60%,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54%,2022 - 2024年CAGR达12% [4][5] - 军工业务布局“弹、机、舰”领域,受益于国防开支预算持续提升,精密结构件24年营收占军工业务营收58%,嵌入式计算机系统24年占42%,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23%,2022 - 2024年CAGR达22% [5] - 电子材料业务是国内氮化铝材料领军者,受益于国产替代,公司具有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德山化工占全球氮化铝市场75%份额,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5%,2022 - 2024年CAGR达86% [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9.5、23.9和30.3亿元,2024 - 2027年CAGR为24%;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2.1和2.7亿元,2024 - 2027年CAGR为39%,对应PE为73X、58X、44X(截至2025年7月14日) [5] 麦迪科技 - 国内医疗信息化龙头,携手优必选/华为共拓康养机器人百亿赛道 [5] - 核心逻辑为光伏剥离迎盈利拐点、智慧医疗新品放量、布局康养机器人 [5] - 公司是急危重症场景医疗信息化龙头,医信板块毛利率远高于同业,测算24年末公司医信产品覆盖约60%三甲医院(最新约65%),医信板块毛利率超70%,较同业高10pct以上 [5] - 光伏板块出表,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扭亏并创历史新高 [5] - 医疗信息化产业升级,预计国内医疗软件行业24 - 29年CAGR为11.5%,“全链路数据互联 + AI大模型”推动医信产业升级,公司已有卡位,如与华为联合发布全场景智能化生命通道信息平台、联合华为开发急危重症大模型一体机、完成AED急救无人机首飞 [5] - 协同华为、优必选等头部厂商,共谋康养机器人百亿市场落地,已开启康养机器人百人试用计划,行业受政策加码、老年人护理需求增长驱动,中期有百亿级市场,公司有数据采集、医院/养老机构渠道入口优势 [5] - 预计25 - 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2、0.83、1.24亿元,同比扭亏、+34.7%、+47.9%,PE倍数分别为83、62、42倍(数据截至2025年7月18日),公司估值水平低于同业总体均值,看好公司发展 [5] 上周行业观点 - 机械行业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工程机械内外双驱 [3] - 国防行业军贸引领战略重估,中东等地区订单值得期待 [3] 上周重点公司点评 中际联合 - 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 - 114% [6] - 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国内风电高景气 + 海外及多领域拓展打开成长空间,国内风电市场需求向上,产品单机价值量提升,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带来增量业绩空间,产品向多领域拓展,新兴领域推出多款新品,物料输送机、爬塔机有望成为拳头产品 [6]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5.0、6.2、7.4亿,同比增长60%、23%、20%,CAGR = 21%,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对应PE为13、11、9倍 [6] 中船防务 - 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 - 268% [6] -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周期景气上行,多船型下单需求上行,船厂盈利能力改善,新增订单增速或将放缓,但船价有望持续上行,集团船舶总装资产整合有序推进,竞争格局改善,效率提升可期 [6]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9.0、16.6、27.0亿元,同比增长139%、84%、63%,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对应PE为44、24、15X,PB为2.1、1.9、1.7X [6] 金沃股份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6.1 - 6.2亿元,同比增长7% - 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25 - 0.29亿元,同比增长90% - 121%,业绩中枢为0.27亿元,同比增长106% [6] -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聚焦升级产能、完善国际化布局等事宜,2025年4月18日发布预案,限售期6个月,募集资金拟投入轴承套圈智能智造生产基地改扩建、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锻件产能提升等项目 [8] - 公司为技术领先、研发配套能力强劲的轴套龙头,丝杠、绝缘轴套等有望构建新增长极,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在即,丝杠业务有望放量,绝缘轴套应用前景广阔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为13、17、21亿元,同比增长16%、25%、27%;归母净利润为0.60、0.86、1.27亿元,同比增长131%、42%、48%,24 - 27年复合增速为69%,对应PE为125、88、59倍(截止2025年7月16日) [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华大九天、上海沿浦、浙江荣泰等多家公司的市值、24EPS、25EPS(E)、26EPS(E)、24PE、25PE、26PE、ROE(2024)等盈利预测数据 [11]
诺力股份(603611) - 诺力股份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7-20 16:00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6 | 投资者关系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活动类别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 | | 参与单位名称 | 中信建投陈宣霖、东方基金高强、国金资管姜喜旻、远信投资黄 | | 及人员姓名 | 垲锐、华创证券陈宏洋、国联民生蒙维洒 | | 时间 | 2025 年 7 月 17 日 | | 上市公司 | 金婉怡(证券事务代表)、戴文斌 | | 接待人员姓名 | | | | 问答: | | | Q:公司无人叉车的发展情况如何? | | | A:公司 年成立 公司,做托举式机器人,主要做叉式 2015 AGV | | | 机器人,聚焦在重载式无人叉车方面,生产物流集成,从点对点 | | | 原料搬运。2017 年与科尔摩根签约,前期核心零部件价格高昂。 | | | 近几年开始,国产零部件有了非常大的质量和科技提升,价格也 | | | 随之下降,为公司生产叉式 提供便利。再加上现在很多下 AGV | | | 游行业信息化程度提升很快,加上公司人机混用的 ...
浙江传统产业向新突围
新华网· 2025-07-17 10:47
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 - 浙江传统制造业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6% [1] - 浙江印发《关于支持传统产业内生裂变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举措》,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1] - 传统产业通过融合人工智能、自动导航等技术实现产品升级,如诺力智能装备的无人叉车价格达20-30万元,较手动搬运车溢价近200倍 [2]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诺力智能装备与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共建"具身智能物流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聚焦具身智能技术研发 [2] - 美欣达纺织印染研发投入占比从3%提升至6.1%,AI智能验布机实现无人化生产,新开发梭织面料获国际品牌1000万米订单 [3] - 长盛滑动轴承转型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丝杠零部件,成功切入新兴市场 [5] 传统产业转型的三大挑战 - **思维关**:博奥铝业从房地产依赖转向工业铝材,布局低空经济、汽车轻量化等领域 [6] - **人才关**:万榕信息面临AI人才短缺,需跨公司拼凑复合型技术团队 [7] - **融合关**:万事利AIGC设计大模型3-5秒生成丝巾设计,卧龙电驱将数字技术融入全链条 [7][8] 政策与产学研协同 - 浙江启动"校企双聘"改革,选聘"产业教授"和"科技副总",如王翀的"过瘤胃"技术降低羔羊腹泻率 [10] - 宁波计划三年内培育四级智能工厂,绍兴柯桥数码印花技术使产品附加值提升30% [10][11] - 浙江累计举办200多场投融资路演,促成融资超34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转型 [12] 技术渗透与产业升级 - 纺织、服装、化工等行业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改造生产流程 [4] - 仙通橡塑与浙大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无边框密封条,成功进入新能源赛道 [9] - 万控智造通过大模型提升电气机柜设计效率,解决非标定制化难题 [7]
无人系列专题报告(一):智慧物流东风起,无人叉车晓将至
招商证券· 2025-07-15 14: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LAM自然导航技术推动场内物流迈向自主智能化,无人叉车作为叉车与AGV技术融合产物,近年渗透率提升迅速,是智慧物流商业化奇点代表性品种 [1] - “经济性+技术迭代+政策鼓励”三重因素驱动,无人叉车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其发展将为叉车行业带来结构性机遇 [2][5][6] - 传统叉车龙头和AGV/AMR龙头是无人叉车行业主要玩家,二者优势各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无人叉车是什么?发展现况如何? - 产品定义:无人叉车是叉车与AGV技术融合产物,广义指叉式AGV,狭义是智能化工业车辆,与AGV小车有根本差异,核心部件包括驱动、执行、导航等装置,AGV分8类,无人叉车有4种分类方式 [13][16][18] - 发展历程:无人叉车与AGV行业有近70年历史,海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始于70年代,2014年艾吉威推出首台无反射板激光叉车AGV并商用,近年SLAM自然导航技术使叉车AMR成为主流,较叉车AGV更具优势 [27][30][33] 二、无人叉车 vs 传统叉车:加速渗透动因?未来空间在哪? - 行业概况:无人叉车行业处于“低渗透、高弹性”快速发展阶段,产业链涵盖上中下游,2015 - 2023年广义AGV和狭义无人叉车销售台量和金额均增长,无人叉车在AGV中渗透率提升,在传统叉车中仅1.66%,有广阔升级空间 [34][36][42] - 驱动因素①:经济效益,核心是机器替人。无人叉车均价近年降至22万元/台,成本大头是定位导航等装置,未来价格或继续下降。相同配置下无人叉车均价高出传统电叉约1倍,机器替人实现产业链利润再分配,无人叉车成本回收周期1 - 3年,具备显著TCO经济效益 [50][60][64] - 驱动因素②:技术迭代,应用场景趋于多元化。SLAM自然导航技术助力无人叉车“无人化”,NeRF和3DGS等技术提升其在动态和复杂场景应用能力,2023年SLAM自然导航的AMR无人叉车占比75%。5G+MEC赋予无人叉车集群作业能力,“开箱即用”设计或提升渗透率。无人叉车下游行业和销售车型与传统叉车有差异,未来有望发展为“工业移动具身智能” [66][70][85] - 驱动因素③:政策鼓励,智慧物流即时代所向。国家政策通过引导更新、场景扩容、监管松绑三轨协同推进智慧物流发展,无人叉车与无人物流车有望协同发展构建智慧物流产业闭环 [92][94] 三、传统叉车厂 vs AGV/AMR厂:竞争格局几何?各方优劣在哪? - 竞争格局:无人叉车行业主要玩家分六类,2023年前三十强中传统AGV企业占比31%、传统叉车企业占比26%等,行业CR30约60%,CR10约30%,CR5约20%,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96][98][101] - 竞争要素:产品业务上,龙头公司均有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叉车企业以叉车销售为主、回款快,AGV/AMR企业以解决方案为主、交付确收周期长,传统叉车企业产品谱系相对齐全;盈利能力上,叉车企业规模化、业绩稳健,AGV/AMR企业毛利率高但费用投入压制净利率,未来AGV/AMR企业利润弹性有望释放;市场开拓上,无人叉车目前应用场景局限于物流仓储行业,工业制造行业虽有开拓难度但空间大,传统叉车龙头公司有望率先突破,叉车龙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高,国际化发展战略逐步升级 [105][124][134] 四、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安徽合力、杭叉集团等传统叉车龙头;建议关注极智嘉、兰剑智能等AGV/AMR企业,以及潜在上市标的海康机器、仙工智能等 [6]
解码传统制造业跨界跃迁“浙江样本”
中国证券报· 2025-07-15 04:55
产业转型背景 - 智元机器人入主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带动中大力德、均普智能、均胜电子、金固股份等浙江汽配"天团"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追捧对象 [1] - 浙江省60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共同战略是从"造车"到"造人",瞄准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实现产业突围 [1] - 浙江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向人形机器人产业集体跃迁,提供传统制造业向未来产业转型的"可复制路径" [1] 区域布局情况 - 浙江省拥有超过100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其中A股上市公司超40家 [2] - 宁波作为汽车零部件重镇加速向人形机器人赛道倾斜,夏厦精密、双林股份、均胜电子、拓普集团、宁波华翔等公司将此作为转型升级战略支撑 [2] - 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大脑+小脑+肢体"全链条布局态势,宇树科技、阿里云、金固股份、兆丰股份等公司形成互补 [3] - 金华聚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9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4家,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 [3] - 湖州作为智能物流装备重镇,2024年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73家,总营收达437亿元 [4] 企业转型案例 - 夏厦精密从电动工具小模数到新能源汽车再到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升级路径,目标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1] - 双林股份将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表面渗氮工艺创新应用于丝杠制造,发布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 [2] - 金固股份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推进项目,相关样品已通过第三方实验室试验,部分性能指标超过产品标准 [3] - 万里扬5月成立机器人子公司,谐波减速器已完成开发,行星减速器进入样机阶段 [4] - 诺力股份计划将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0% [4] 市场前景预测 - 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和规模将分别达1.24万台、63.39亿元;34万台、超640亿元;500万台、超4000亿元 [4] - 优必选在手订单已达百台,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订单,乐聚机器人预计全年交付量将进入千台级别,松延动力总订单规模已超2500台 [5] - 人形机器人成本从10万美元向2万美元下探,商业化门槛显著降低 [6] 转型优势分析 - 浙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依托技术同源性与供应链协同,汽车零部件与人形机器人在核心技术高度重合 [7] - 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位列全省15个特色产业集群第一 [7] - 双林股份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与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在技术开发方面有同源性 [8] - 夏厦精密人形机器人客户与传统新能源汽车客户的重合度高达70% [8] - 万里扬用于齿轮、轴的生产设备能与机器人减速器的生产设备通用,大宗原材料采购有较大成本优势 [9] 转型方法论 - 精准识别"技术近亲"领域,让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核心技术高度重合 [11] - 采取"主业保底、新业试错"策略,渐进式迭代 [12] - 浙江政策支持特点是"靶向发力",通过"精准画像"摸清各地技术长板 [13] -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各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发展方向 [13]
诺力股份(603611) - 诺力股份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7-13 15:45
市场扩张 - 叉车板块2013年在马来西亚设厂,2019年在越南设厂[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联合多方项目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特种物流机器人技术国际领先[3] - 无人叉车有领先技术,额定起重量1200Kg,最大起升高度1300mm[3] 未来展望 - 在建五期智能化工厂落地长兴,规划5万辆生产线,首批上3万辆[2] - 计划2025年4季度1万辆大车生产线竣工投产[2] - 中鼎智能2025年5月9日向联交所递表,流程正常[2]
每周股票复盘:诺力股份(603611)五期工厂四季度投产,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
搜狐财经· 2025-07-13 04:4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22.75元,较上周21.43元上涨6.16% [1] - 7月9日盘中最高价23.97元触及近一年高点,7月7日最低价20.86元 [1] - 当前总市值58.6亿元,工程机械板块市值排名17/28,两市A股排名2669/5149 [1] 业务发展 - 2015年起与上海交大合作成立上海诺力,专注叉式AGV产品线(托举式/叉式AGV)用于生产物料搬运 [2] - 战略路径:传统手动搬运车→新能源车辆→具身智能机器人 [2] - 2016年并购无锡中鼎转型为场内物流方案供应商,2019年并购法国SAVOYE强化集成板块 [3] 产能布局 - 海外工厂:2013年马来西亚建厂,2019年越南建厂,为行业首家海外设厂的叉车主机企业 [2][3] - 湖州长兴五期工厂总规划产能5万辆大车,一期3万辆预计2025年四季度竣工智能化生产线 [2][3] 技术研发 - 2024年底启动具身智能搬运机器人研发,与浙江大学合作探索大模型技术赋能 [3] - 已聘请机器人专家并与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合作布局下一代产品 [2][3] 财务数据 - 2024年总营收69亿人民币,其中叉车37亿、中鼎18亿、法国SAVOYE 14亿,集成板块合计32亿 [3] - 中鼎2024年盈利8800万人民币,其余利润来自母公司叉车板块 [3] 资本运作 - 中鼎智能2025年5月9日向联交所递表,6月27日获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备案受理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