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能股份(603809)

搜索文档
豪能股份:拟对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增资1亿元 加速新能源汽车业务和机器人业务的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21:41
公司增资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传动技术有限公司增资1亿元人民币 [1] - 增资完成后重庆豪能注册资本将由1.7亿元增加至2.7亿元 [1] 资金用途 - 增资主要用于重庆豪能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建设 [1] - 资金将用于扩充机器人减速机产能规模 [1] - 资金将用于建设智能化产线 [1] 战略方向 - 增资旨在加速新能源汽车业务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1] - 增资旨在加速机器人业务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1] - 增资有助于相关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1]
豪能股份拟对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增资1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21:3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增资1亿元人民币以加快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和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相关产业布局及建设进度[1] - 增资完成后重庆豪能注册资本由1.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7亿元人民币[1] - 重庆豪能仍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 资金运作与资本结构 - 本次增资旨在增强重庆豪能资金实力和综合竞争力[1] - 增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1] - 增资后子公司注册资本提升幅度达58.8%(由1.7亿增至2.7亿)[1]
豪能股份(603809.SH)拟对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增资1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21:36
公司增资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对重庆豪能增资1亿元人民币 [1] - 增资完成后重庆豪能注册资本将由1.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7亿元人民币 [1] - 重庆豪能仍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 战略布局方向 - 增资目的为加快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产业布局及建设进度 [1] - 增资将推动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和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相关产业发展 [1] - 增资旨在增强重庆豪能资金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1]
豪能股份(603809)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772.0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21:3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报15.37元 下跌2 72% [1] - 换手率2 3% 成交量19 74万手 成交金额3 0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772 05万元 占比成交额18 83% [1] 资金流向 - 超大单净流出4210 80万元 占比13 74% [1] - 大单净流出1561 25万元 占比5 09% [1] - 中单净流出676 27万元 占比2 21% [1] - 小单净流入6448 32万元 占比21 04%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 19亿元 同比增长13 40% [1] - 归属净利润1 04亿元 同比增长30 42% [1] - 扣非净利润1 02亿元 同比增长27 46% [1] - 流动比率1 330 速动比率0 901 资产负债率51 39%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6年 位于成都市 从事汽车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83356 0654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9097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向星星 [1] 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8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条 专利信息78条 [2] - 行政许可73个 [2]
商业航天跟踪11期: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商业航天指数单周上涨0.7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6 17:0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 核心观点 - 商业航天行业近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包括长征八号甲火箭实现发射全流程自动化、双曲线一号遥十火箭成功发射、YH-1000无人运输机完成复杂地形验证飞行等 [7][12][14][17] - 商业航天指数当周上涨0.75%,成交额增长11.40%,43.94%的产业链公司股价上涨 [23] - 一级市场有两家企业完成融资:太湖星云完成超半亿A轮融资,天域航通完成数亿元融资 [19][20] 产业发展动态 卫星互联网与火箭发射 - 长征八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28个月突破44项关键技术,运载能力提升55% [7][8] - 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第8次成功发射,验证了发射车和新批次产品性能 [12] - 猎鹰9号火箭一周内两次成功发射星链卫星,分别将28颗和19颗卫星送入轨道 [17][18] 无人机技术 - YH-1000无人运输机完成重庆复杂地形134公里载货验证飞行,载重400公斤 [14][15] 行业融资进展 - 太湖星云完成超半亿A轮融资,用于卫星研发和星座部署,计划建设600颗软件定义卫星组成的"太湖星座" [19] - 天域航通完成数亿元融资,用于HY100无人机生产交付和HY200研发,是国内唯一拥有大型无人机三证的企业 [20] 资本市场表现 - 商业航天指数(8841877.WI)当周上涨0.75%,成交额1415亿元,较前一周增长11.40% [23][25] - 涨幅前列公司:观想科技(+18.80%)、航天动力(+13.95%)、爱乐达(+13.22%) [23][26] - 跌幅前列公司:博云新材(-10.91%)、龙溪股份(-6.06%)、豪能股份(-5.21%) [23][26] - 产业链公司市值中位数约79亿元 [23]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年下半年将举办多场商业航天相关会议,包括深空探测技术年会、空天信息展览会、国际宇航大会等 [30][31]
机器人:拐点已过,共振开启,再攀高峰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机器人、汽车(电动车、零部件)[1][2][5][6] - **核心公司**: - **零部件**:福达豪能、银轮、安培龙、福赛科技、沪光股份、蓝黛科技、神驰机电、爱柯迪、西菱动力[4][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 **主机厂链**:美湖股份、西菱动力、蓝黛科技、爱柯迪[9][24][3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与催化因素** 1. **汽车行业**: - 2025年7月1日起终端价格体系企稳,比亚迪带动价格战结束[2] - 7-9月为电动车新品密集发布期,9月进入销售旺季[2] 2. **机器人行业**: - 2025年Q3-Q4将迎个股阿尔法催化(客户关系进阶、合资项目落地)[2][3] - 10月或成产业贝塔节点,市场或提前反应[1][3] - 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底量产几百台,2026年批量生产[5][6] - 国内催化:上海人工智能大会、北京人形机器人大会、小米机器人发布[6] **公司动态与投资亮点** 1. **福达股份**: - 长满科技年化3万套四杠产能超预期落地,获头部客户新增型号开发需求[11] - 目标市值200亿[11] 2. **豪能股份**: - 机器人减速器龙头,2026年产能规划破百万套,2025年交付6-7万台套[12] - 目标市值250亿(主业120亿+机器人120亿)[12] 3. **上海沿浦**: - 2025年Q2业绩拐点,2026年主业业绩预计2.7-3亿元[14] - 布局机器人关节臂技术,整体估值120亿[14] 4. **安培龙**: - 切入机器人领域,亿纬锂产品供应数量和价值超预期[15] 5. **福赛科技**: - 特斯拉内饰件供应商,墨西哥工厂2025年盈亏平衡,2026年业绩反转[16] 6. **沪光股份**: - Q2业绩拐点,Q4或创新高,参与小米机器人项目[17] 7. **蓝黛科技**: - 行星减速器2025年出货量数万套,收入数千万元,目标市值120亿[18] 8. **神驰机电**: - 2025年利润预计3亿元,机器人电机业务潜力大,估值100-130亿[18] 9. **爱柯迪**: - 收购卓尔博后归母净利润提升至5.1亿,机器人业务低估(市盈率14倍)[25][26] - 目标市值看涨,安全边际高[30] 10. **西菱动力**: - 获小米机器人旋转关节20%订单,谐波产线协同主业[31] **其他重要内容** - **选股策略**: - 纯机器人Beta(福达豪能、神驰、秦安)[4] - 低估值高增长(戴克比150亿、沪光120亿、无锡振华75亿)[4] - 赛道型公司(季丰、岩普,单车价值超5000元,渗透率10%)[4] - **小市值转型股**:上海沿浦、神驰机电、纽泰格[10] - **主机厂链催化**:小米链、小鹏、赛力斯[9] --- **数据与量化指标** - **产能与订单**: - 豪能股份2025年交付6-7万台套,2026年产能百万套[12] - 蓝黛科技2025年行星减速器出货量数万套[18] - 美湖公司减速器产能5万套,一期达10万套(收入3亿元)[24] - **财务数据**: - 爱柯迪2025年Q2利润超3亿元,全年预计12亿元(同比增长27%)[26][30] - 福赛科技墨西哥工厂2024年收入3亿元,亏损3000万元,2025年盈亏平衡[16] - 易高光电业绩承诺:2025年7000万,2026年8000万,2027年9000万[21] --- **风险与潜在机会** - **风险**: - 特斯拉量产进度不及预期[5][6] - 价格战对毛利率压力(如爱柯迪毛利率27%-28%)[27] - **机会**: - 中美共振行情(类似2025年Q1)[6] - 新批链、低估值高增长、赛道型公司长期潜力[7]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8-01 19:12
行业投资评级 - 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6][12] - 2025年成为具身智能量产元年,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入规模化生产 [16] 核心观点 具身智能发展沿革 - 2020年OpenAI发布ChatGPT3开启智能化周期,具身智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8][11] - 2020-2025年为初级智能化阶段,特斯拉、小米、比亚迪等企业密集入局形成产业链雏形 [11] - ChatGPT3推动具身智能从机械执行升级为具备认知能力的智能体 [11] 供给端进展 - 2025年多家厂商量产计划落地:特斯拉年产5000台、优必选1000台、智元机器人1万台产能 [13][16] - 工业场景为优先攻坚领域,技术成熟度与需求适配性较高 [16] 政策端支持 - 2025年深圳、北京、广东等地出台专项政策,聚焦技术攻关与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17][18] -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差异化布局,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发展 [21] 需求端潜力 - 制造业到2035年替代率预计达59%,机器人需求547.6万只 [23][26] - 住宿餐饮业替代率73%,教育行业机器人需求137.1万只 [26] - 2027-2035年机器人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31.5% [27] 整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结合 布局原因 - 硬件趋同:传感器、芯片、电机等组件复用率达70%以上 [43][49] - 软件趋同:自动驾驶VLA模型与具身智能架构高度一致 [59][64] - 生产场景优势:车企工厂提供天然数据采集环境 [76][82] 企业动态 - 特斯拉Optimus成本有望降至2-3万美元,小鹏IRON已实现工厂实训 [36][78] - 华为、比亚迪等车企研发团队超4000人,云端算力达10EFlops [84][86] 具身智能核心硬件 丝杠技术 - 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效率90%,寿命为滚珠丝杠10倍以上 [90][92] - 2023年中国丝杠市场规模31.2亿,行星滚柱丝杠占比4% [94][98] - 本土产品在精度、承载能力上与国际仍有差距 [99]
8月金股报告:资金面有望驱动市场继续上涨
中泰证券· 2025-07-28 23:41
市场走势 - 7月A股持续上涨,万得全A高于去年10月8日高点,万得全A等权指数突破15年牛市高点,沪指接近3600点[5] 上涨原因 - 本轮行情启动前投资范式与14年牛市前类似,2014年驱动因素是资金面,本轮是险资先入市,公募和个人投资者或为后续增量[7] - 当前国内负债端压力比2014年大,资产荒可能更严重,居民部门资金欠配,后续有望成重要增量资金[8] - 近期公募与散户资金入市规模扩张,6月三类新发基金规模接近300亿,截至上周两融余额接近2万亿,连续5周增量超100亿,两融交易占A股成交比例突破10% [8] 配置策略 - 建议关注大金融和科技类资产,看好大金融资产后续表现,科技类资产可基于交易拥挤度做反向交易[5][9] 行情特征与动力 - 行情由估值扩张驱动,指数走势与盈利背离,类似情形出现在09年、14年和19年牛市[12] - 估值扩张动力是“资产荒”与政策预期,负债端压力是指数突破重要原因,政策预期推动股市拔估值[12] 8月金股组合 - 港股科技50ETF、福达股份、豪能股份、珠江股份、科锐国际、万华化学、东材科技、和黄医药、药明生物、宝钢股份、智明达、东方财富、晨光股份[17][19] 风险提示 - 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9][18]
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国产替代正当时
东吴证券· 2025-07-24 18: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可降速增矩,保证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高精度与稳定性。我国减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产供应能力日益增强 [2] - 当前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精密减速器分为谐波、行星、RV和摆线针轮减速器,各有特点与应用场景,传动精度排序为谐波/摆线针轮>RV>行星,体积排序为RV>谐波>行星/摆线针轮,价格排序为RV>摆线针轮>谐波>行星 [2] - 从本体厂商看,摆线针轮或为更优选择,谐波+行星是当下主流方案,摆线针轮有望在大负载关节部位迎来应用空间 [2] - 投资建议推荐【福达股份】【精锻科技】【双环传动】【中鼎股份】,关注【中大力德】【豪能股份】【蓝黛科技】 [2][1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减速器—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 - 减速器是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是传动系统关键部件,可将伺服电机动力传导至执行结构,降速增矩,平衡电机与关节矛盾,保证运动控制的高精度与稳定性 [9][14] - 精密减速器分为谐波、行星、RV和摆线针轮减速器,各有特点与应用场景 [15][16] - 谐波减速器由波发生器、柔性齿轮、刚性齿轮组成,基于齿数差减速,技术难点在于齿形设计、材料、加工设备,具有高精度大扭矩等特点,消费量增长稳健,市场格局集中 [23][27][31] - 行星减速器由太阳轮和行星轮组成,通过齿数少的齿轮啮合大齿轮减速,难点体现在制造、维护和工艺定制化,成本较低,全球市场格局集中,德企占优 [36][41][46] - RV减速器由正齿轮、RV齿轮等组成,传动系统由两级减速机构组成,体积小扭矩大,工艺复杂,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放量在即 [50][55][58] - 摆线针轮减速器是RV减速器的一种,基于摆线轮偏心旋转和啮合减速,难点体现在齿廓设计与制造,具有刚性好等优点,已在机器人核心传动领域实现应用,市场规模扩大,格局分散 [60][65][70] 2. 需求分化方案路线,摆线针轮迎来应用空间 - 特斯拉Optimus Gen2采用12个行星和14个谐波减速器,手部用行星或为降本,大关节用谐波或为高减速比需求 [75][76] - 下游其余厂商多采用谐波+行星复合方案,以行星为主的方案成本优势显著,谐波减速器能提供更好扭矩加持 [80] - 哈默纳科将手部行星换为微型谐波,提升了灵巧手性能;RV减速器有望打开人形机器人腕部、腰部应用场景 [87] - 摆线针轮减速器性能增量高于成本&体积增量,有望在人形肩部、腰部、下肢髋关节等大关节部位实现应用 [93] 3. 优质企业蓄势待发,技术协同持续加码 - 福达股份是曲轴龙头,营收和归母大幅增长,2025年获长坂科技35%股权,有望成为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核心玩家 [99] - 精锻科技是精密齿轮龙头,25Q1营收下滑扭转,归母下滑收窄,合资公司落地并入股格蓝若,布局机器人关节模组业务 [103] - 双环传动是电驱齿轮龙头,营收和利润共振上行,子公司环动科技布局精密减速器赛道,有望打开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市场 [108] - 中鼎股份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业绩持续向上,拟投资10亿元建设机器人总部和研发制造中心,机器人产品量产在即 [114] - 豪能股份是同步器龙头,盈利能力触底反弹,2024年投资10亿元切入减速器赛道 [119] - 蓝黛科技2024扭亏为盈,2025Q1业绩延续,2025年国资入主,参股无锡泉智博,布局机器人减速器赛道 [125] - 中大力德是精密减速器头部企业,25Q1业绩改善明显,减速器产品多次获奖,有望跻身人形机器人发展受益链第一团队 [131] 4. 投资建议 - 精密减速器为人形机器人传动核心环节,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推荐【福达股份】【精锻科技】【双环传动】【中鼎股份】,关注【豪能股份】【蓝黛科技】,关注【中大力德】 [133]
成飞概念下跌2.50%,主力资金净流出3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6:46
成飞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3日收盘,成飞概念板块整体下跌2.50%,位列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2] - 板块内仅4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个股包括博云新材(上涨10.03%)、豪能股份(上涨2.58%)和超卓航科(上涨1.92%)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广联航空、华伍股份和*ST新研 [1] 板块资金流向 - 成飞概念板块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65亿元 [2] - 33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6只个股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华伍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15亿元居首,中航成飞净流出1.57亿元,*ST新研净流出1.28亿元,海格通信净流出1.04亿元 [2] - 豪能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037.34万元,博云新材净流入5903.01万元,*ST智胜净流入702.59万元 [2][3] 个股交易数据 - 华伍股份单日下跌11.78%,换手率达37.36%,主力资金流出3.15亿元 [2] - 中航成飞下跌1.74%且换手率2.19%,主力资金流出1.57亿元 [2] - *ST新研下跌7.80%且换手率8.89%,主力资金流出1.28亿元 [2] - 博云新材实现10.03%涨幅且换手率1.46%,主力资金流入5903.01万元 [3] - 豪能股份上涨2.58%且换手率3.82%,主力资金流入7037.34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