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603866)
搜索文档
桃李面包旗下天津食品公司增资至1.5亿,增幅200%
企查查· 2025-09-15 16:43
公司资本变动 - 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人民币增至1.5亿元人民币 增幅达200% [1] - 该公司为桃李面包全资持股子公司 成立于2014年 法定代表人李燕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食品生产 食品销售及食品添加剂生产 [1]
桃李面包天津食品公司增资至1.5亿
新浪财经· 2025-09-15 14:37
公司资本变动 - 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人民币增至1.5亿人民币,增幅达20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李燕 [1] - 经营范围涵盖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及食品添加剂生产 [1] - 由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毒打”说教翻车,桃李面包何以至此?
大众日报· 2025-09-14 18:29
营销事件与品牌危机 - 公司因"蛋月烧"五仁月饼营销文案中使用"生活毒打"等表述引发消费者反感 被指责为说教式营销和傲慢姿态 相关广告上线一天后下架并道歉 [3] - 此次事件反映品牌存在市场理解偏差和消费者情感连接断裂问题 类似营销翻车案例包括钟薛高天价雪糕 李佳琦眉笔言论及百果园贵价定位等 [3] 财务表现与经营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6.11亿元同比下降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9.7% [5] - 广告及宣传费用约4296万元同比上涨40.38% 而产品研发费用仅约1066万元同比下降30.81% 呈现重营销轻研发模式 [5] - 国内烘焙行业集中度较低 2024年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仅26.3% 行业竞争需要注重产品差异化 [5] 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 2022年公司产品中出现"2厘米带锈刀片" 今年7月又因菌落总数超标被监管部门通报 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7] - 食品企业应注重安全与品质这一立身之本 过度依赖营销投入而忽视研发与质量控制属于舍本逐末 [7] 消费者趋势与品牌建设 - Z世代消费群体对说教式营销容忍度降低 推崇平等共真实的品牌沟通方式 [7] - 成功怀旧营销案例包括麦当劳"麦麦对讲机"和大白兔奶糖老包装 通过温暖表达唤起集体记忆 [9] - 食品本质是提供幸福感而非灌输苦难 品牌需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置于营销之上 [10]
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3 11:58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5日15:00-16: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4][5] - 投资者可在2025年9月18日至9月24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tlir@tolybread.com提前提交问题 [2][4] - 说明会后将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供会议内容回顾 [6] 参会人员 - 董事长吴学亮、董事会秘书张银安、财务总监孙颖及独立董事侯强将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 [4] 会议目的 - 公司将针对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 [3] - 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重点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3]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联系人李润竹 联系电话024-22817166 邮箱tlir@tolybread.com [6]
桃李面包(603866) - 桃李面包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告
2025-09-12 16:1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09月25日15:00 - 16:00举行[2][4][5][6] - 投资者可在2025年09月18日至09月24日16:00前预征集问题[2][6] - 召开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2][3][6] - 参加人员有董事长等4人[6] - 联系人是李润竹,有电话和邮箱[7] 报告与查看 - 公司于2025年8月16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 - 说明会召开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7]
难“啃”的面包:桃李面包上半年业绩遭“毒打”,桂发祥亏损
贝壳财经· 2025-09-12 11:5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9家烘焙公司合计营收110.26亿元 归母净利润5.95亿元 呈现"8盈1亏"格局但内部分化严重[1][4] - 行业竞争加剧 趋向连锁化 细分化 健康化 高性价比与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3] -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优势保持增长 中小企业面临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压力[13][14] 桃李面包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 扣非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滑30.03%[2][6]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新建项目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及广告宣传费用增加[7] - 全国七大区域中仅华中地区营收增长 其余六大区域均同比下滑 经销商总数971个同比减少128个[7][8] 其他企业业绩表现 - 桂发祥2025年上半年营收2.49亿元同比下滑7.03% 归母净利润-391.97万元同比下滑117.25% 位列行业末位[9] - 立高食品冷冻烘焙食品收入占比55%同比增长6% 奶油类产品营收增近30% 酱料类产品营收增超35%[14] - 西麦食品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创历史新高 正积极探索海外市场设立境外公司[16][17] 行业挑战与风险 - 多家企业面临成本上涨与终端价格敏感双重挤压 提价困难导致利润承压[18] - 南侨食品2025年半年报首次出现营收同比下滑 成本端成为最大业绩拖累[18] - 元祖股份上半年优化闭店效益不佳门店 新市场开拓初期固定费用投入较高[18] 食品安全问题 - 桃李面包2023年陷入"面包藏刀"风波 2025年7月因醇熟切片面包抽检不合格发布致歉信[20][22] - 麦趣尔2022年因纯牛奶含丙二醇被罚没7315.1万元 西麦食品2024年9月子公司产品被检出霉菌超标[23][24] - 黑猫投诉平台存在数百条桃李面包投诉 主要涉及产品发霉及异物问题[21]
想“教育”消费者的桃李,被现实“教育”了 | 农视点
搜狐财经· 2025-09-11 06:40
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关系 - 桃李面包发布争议广告语"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被指为PUA式营销并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1] - 公司于广告上线一天后迅速下架并公开道歉 承认文案失误由领导决策 承诺后续宣发由年轻团队接管 采取"挨打立正"的诚恳态度 [4] - 此次事件与巴奴创始人"月薪5000不要吃火锅"、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及李佳琦"工资涨没涨"等案例类似 均反映品牌俯视姿态易引发舆论危机 [7] - 当前消费者主权意识高涨 品牌需以真诚共情取代说教式营销 尤其对于月饼等承载情感的商品需满足情绪愉悦与身份认同需求 [7] 五仁月饼行业现状 - 五仁月饼馅料通常含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和芝麻仁 但实际配方灵活 部分厂商为降低成本使用廉价果仁、白糖或替代性红绿丝(如萝卜丝加色素)影响口感 [8] - 国家2022年《月饼质量通则》明确规定广式五仁月饼须以五种核心果仁为主要原料 用料扎实的版本具有香软饼皮、松脆馅料及层次分明的香气 [10] - 五仁月饼历史悠久 宋代苏轼诗句"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和饴"及清代袁枚《随园食单》均记载其工艺 当前市场争议源于物质丰富后的多元化选择而非产品本身缺陷 [10] - 该品类在中秋期间常出现超市脱销与网络抵制并存的两极化评价现象 [7]
从广告翻车到“主阵地失守”:桃李面包遇“长痛”
新浪财经· 2025-09-09 17:07
核心业务表现 - 面包及糕点业务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12.17% 收入同比下滑9.58%至59.06亿元 占整体营收95%以上[2] - 核心单品醇熟面包2024年陷入销量与收入双下滑困境[2] - 月饼产品2024年销量同比骤降14.91% 收入同比大幅下滑14.95%至1.26亿元 营业成本大幅下降22.1%[1] - 粽子产品被归入其他产品 2024年其他产品收入5388.3万元 同比大幅下滑30.26%[1] 财务业绩状况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3.55%至26.1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9.7%至2.04亿元[4] - 利润端连续四年走低 营收增速在2024年首次呈现负增长[1] - 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2024年上半年分别同比下滑30.81%和7.44% 费用率分别为0.3%和8.51%[3] 产品与研发策略 - 公司近年加大新品研发与推广 如创新品类"蛋月烧"月饼[3] - 研发费用率缓步上升但仍呈现重营销轻研发态势 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6.71%至3369.77万元[3] - 烘焙行业健康化趋势下 年轻消费者转向低糖全麦等功能性产品 传统甜面包市场空间被挤压[2] 渠道与产能布局 - 商超直营渠道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12.64% 传统销售网络效率持续走低[2] - 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对传统渠道形成分流[2] - 全国共有24个生产基地投入使用 期末产能22.59万吨 产量仅14.24万吨 产能利用率63%[4] - 向华东华南等南方市场加快布局 试图扩大市场覆盖范围[4]
因月饼广告惹争议 桃李面包近日致歉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9 14:32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一则关于"桃李蛋月烧"月饼的电梯广告因文案争议在上线1天后被下架 广告文案称"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生活的毒打"引发部分网友批评[1] - 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致歉 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 努力在鼓励创意的同时更好地平衡审慎把关[1] - 此次广告投放是品牌方第一次尝试开放式的内部共创机制 邀请了不同年龄层的同事自由创作 最终共产出20组版本广告进行投放[1]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下降13.55% 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降29.7%[2] - 面包及糕点品类作为主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25.85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29.85亿元减少了约4亿元[2] - 公司主要从事短保质期面包行业 是国内知名"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食品生产企业 主要产品为面包 还生产月饼等节日食品[1] 行业竞争格局 - 烘焙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许多热门产品的制作工艺和配方容易被模仿和复制 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2] - 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占有率TOP5企业为达利园 桃李面包 盼盼 奥利奥和徐福记 CR3和CR5分别为9.2%和11.2%[3] - 高度分散的市场格局导致消费者忠诚度很低 只有18.3%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只购买一个品牌[3]
桃李面包涨2.10%,成交额2814.3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2.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10: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10%至5.84元/股 总市值93.42亿元 成交额2814.39万元 换手率0.3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2.72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103.15万元占比3.67% 大单买入112.61万元占比4.00%同时卖出132.18万元占比4.70% [1] - 年内股价下跌9.74% 但近期呈现反弹态势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64%/4.85%/7.95%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减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29.70% [2] - 主营业务高度集中于面包及糕点 占比99.00% 其他业务占比不足1% [1] - 股东户数6.28万户 较上期减少2.62% 人均流通股25454股 较上期增加2.70% [2] 股东结构与分红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6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21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47.30万股 较上期大幅增持738.99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739.86万股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工银创新动力股票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中的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烘焙食品板块 [1] - 概念板块涵盖休闲食品、低价、增持回购、MSCI中国及融资融券等多重主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