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锐精密(688059)
icon
搜索文档
华锐精密(688059)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14 19:15
会议审议 - 2025年8月14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7位董事全出席[2]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三项议案,均7票同意[3][4][7] - 审议调整发行股票价格和数量公告,6票同意,关联董事回避[9] 发行调整 -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价格由44.29元/股调为31.21元/股[8] - 发行数量由不超4,515,692股调为不超6,408,202股[8]
华锐精密(68805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14 19: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19亿元,同比增长26.4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46万元,同比增长18.80%[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亿元,上年同期为-92万元[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7%,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8元/股,同比增长18.0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2%,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80亿元,同比增长3.62%[17] - 总资产为26.29亿元,同比增长3.94%[1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62.46万元[2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8546万元,同比增长1.71%[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1,910.76万元,同比增长26.48%[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545.97万元,同比增长18.80%[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为2,779.81万元,同比增长20.62%[4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5.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2024年半年度为4.10亿元人民币)[18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84,373,674.32元,同比增长18.4%[19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98元/股,同比增长18.1%[19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97,389,694.69元,同比增长18.7%[19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4,229,174.80元,同比下降20.8%[19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634亿元,同比增长24.8%(2024年半年度为2.110亿元)[19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9亿元,较2024年半年度(-92万元)显著改善[195]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37.62%[77]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98%[77]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8.77%[77]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5.70%[77]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0.80%[7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2024年半年度为3.22亿元人民币)[18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数控刀具、可转位刀具、数控刀片等硬质合金切削工具[9][10] - 被加工材料分类包括P(钢)、M(不锈钢)、K(铸铁)等六大类[10] - 切削加工方式主要分为车削、铣削和钻削三种[10] - 公司基体牌号示例包括HRM30、HRM35、HRP15等[10] - 公司采用PVD和CVD技术提升刀具表面性能[10] - 公司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产量在国内企业中2023年排名第二、2022年排名第三、2021年排名第三[37] - 公司核心产品为硬质合金数控刀具,分为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和硬质合金整体刀具,涵盖车削、铣削和钻削三大系列[28] - 公司模具铣刀片荣获第五批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38] - 公司产品在2017年至2025年间多次获得"荣格技术创新奖"和"金锋奖"[38] - 公司开发了56种具有独特配方和性能的硬质合金基体牌号,其中54种应用于数控刀片,10种应用于整体刀具[49] - 公司针对不同加工应用设计开发了70多种槽型结构,其中60种应用于数控刀片,10种应用于整体刀具[49] - 公司成功开发了18种纳米涂层材料和36种涂层工艺,其中17种涂层材料和33种涂层工艺应用于数控刀片[49] - 公司开发了13种CVD涂层工艺,适用于铸铁、钢材、不锈钢等不同加工材料[49]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24,229,174.80元,同比下降20.80%[5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7%,较上年同期减少2.78个百分点[56] - 上年同期计入研发费用的股份激励费用为6,067,690.68元,本期不再产生[57] - 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刀具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950万元,本期投入72.19万元,累计投入643.90万元,处于中试阶段[60] - 切削硬质材料的高温属性和改性机理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96万元,本期投入22.79万元,累计投入117.62万元,处于小试阶段[60] - 硬质合金材料信息数据库及集成计算平台构建项目预计总投资206万元,本期投入49.67万元,累计投入145.56万元,处于中试阶段[60] - 钛合金加工棒材基体牌号开发投入240万元,已完成120.84万元,占比50.35%[61] - CVD,AlTiN涂层制备及新品开发项目投入465万元,已完成59.15万元,占比12.72%[61] - 材质冲击性能研究及钢材车削新牌号开发投入523万元,已完成65.78万元,占比12.58%[61] - 难加工材料数控刀片牌号开发投入180万元,已完成43.57万元,占比24.21%[61] - 不锈钢车削涂层开发项目投入180万元,已完成38.45万元,占比21.36%[62] - 超硬精密加工行业刀具开发投入970万元,已完成139.85万元,占比14.42%[62] - 钛合金刀具开发与应用项目投入1280万元,已完成180.04万元,占比14.07%[6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41人,占总员工比例的13.53%[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374.67万元,平均薪酬为9.75万元[68]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6.05%(博士2.84%,硕士18.44%,本科54.61%)[68] 市场与行业表现 - 2022年切削刀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64亿元,相对于2016年增长44.25%[36] - 2022年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292亿元左右,占切削刀具行业市场规模的63%[36] - 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390亿美元,2016年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7%[35]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通过经销商和五金店购买刀具的用户合计占58.34%[33] -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市场的经销商体系,并向海外市场延伸[47] - 刀具费用占机械加工制造成本的1%-4%[47] - 公司核心产品进入由欧美和日韩企业长期占据的中高端市场[45]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韩刀具企业和欧美刀具企业[10] 资产与负债 - 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余额124,913,441.30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1,579,602.79元[181] - 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540,598,220.97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31,236,314.65元[181] - 2025年6月30日存货400,011,837.29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3,019,181.82元[181] - 2025年6月30日短期借款269,677,680.56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0,077,070.06元[182] - 2025年6月30日应付账款188,874,913.70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29,808,612.50元[182] - 2025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607,014,002.17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48,105,387.95元[183] - 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79,746,183.24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48,250,674.93元[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262,870.18万元,负债总额124,895.56万元,资产负债率47.51%[177]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华锐转债"信用等级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17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从62,256,017股增至87,159,984股,增加24,903,967股,其中公积金转增24,902,852股,可转债转股1,115股[153]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24,902,852股[155] -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共有102,000元"华锐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数量1,115股[154]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165户[156] - 株洲鑫凯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1,060,280股,占比12.6896%[158] - 株洲华辰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584,000股,占比12.1432%[159] - 肖旭凯为第三大股东,持股5,066,600股,占比5.8130%[15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肖旭凯、高颖(配偶)及王玉琴(高颖母亲),三人通过株洲鑫凯达和株洲华辰星间接控制公司[159] 可转债信息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发行4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40,000万元,债券期限6年[165] - "华锐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130.91元/股,经多次调整后2025年6月25日起转股价格调整为64.79元/股[166][167][168] - 截至报告期末"华锐转债"持有人数为3,193名,前十名持有人合计持有比例达34.37%[169][171] - 报告期内"华锐转债"转股额为102,000元,累计转股数2,464股,占转股前总股本0.0056%[174] - 尚未转股余额399,769,000元,占发行总量99.9423%[174]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主要原材料(碳化钨粉、硬质合金棒材等)价格波动风险,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71] - 公司应收款项余额规模较大且可能持续增加,存在资金周转压力[72] - 公司毛利率面临下降风险,因欧美日韩企业加大中国市场开拓及国内同行产能扩张[72] - 公司新产品开发存在不确定性,涉及超细纳米硬质合金基体等前沿项目[71] - 公司下游应用领域(模具、通用机械、汽车)需求变化可能影响刀具销售[73]
华锐精密(688059) - 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的公告
2025-08-14 19:03
发行情况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原价格45.09元/股,数量不超4,435,573股[4][6] - 2023年权益分派后,价格调为44.29元/股,数量调为不超4,515,692股[9] - 2024年权益分派后,价格调为31.21元/股,数量调为不超6,408,202股[3] 权益分派 - 2024年每10股派6元现金红利、转增4股[7] - 股权登记日2025年6月24日,除权除息日25日[7]
华锐精密(688059)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60.0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18:01
公司股价及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70.03元,上涨3.78%,换手率4.43%,成交量3.86万手,成交金额2.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60.01万元,占比成交额5.88%,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024.65万元、占成交额7.63%,大单净流出464.64万元、占成交额1.75% [1] - 中单净流出1890.86万元、占成交额7.13%,小单净流入330.85万元、占成交额1.25%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30.48%,归属净利润2922.40万元,同比增长70.00%,扣非净利润2823.04万元,同比增长71.29% [1] - 流动比率1.876,速动比率1.212,资产负债率46.08%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株洲市,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注册资本6225.711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000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肖旭凯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10条,专利信息115条,行政许可72个 [2]
华锐精密20250805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刀具行业,涉及进口替代加速、民企崛起趋势[5][9] * 公司:华锐精密,国内头部民营刀具企业,战略转型切入智能软件市场[2][4] ---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 1. **进口替代加速**:2025年刀具进口规模占比降至23%-24%(2018年为30%)[5] 2. **民企崛起**:国企退出市场,民企如华锐精密通过差异化策略挤压日韩中端份额,向高端市场迈进[9] 3. **外资收缩**:欧美企业(如肯纳金属)在华收入腰斩,因定价高、技术停滞、服务滞后[8] **公司战略与优势** 1. **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基体材料、涂层等全流程,自主可控无卡脖子风险[11] - 提供80%以上刀具品类(超2万种)及全包式年度合同[12] - 管理层对接模式提升效率,减少灰色收入[11] 2. **智能转型**:切入千亿级智能软件市场(年增量120-150亿),边际成本低、净利率高[4][18] 3. **技术传承**:继承山特维克技术,创始人引进国内首条硬质合金刀具生产线[11] **财务与业绩** 1. **财务拐点**:上市后固定资产投资超12亿,2025年起产能爬坡(整硬合金线利用率85%-90%)[6][14] 2. **业绩增长**: - 2025Q1净利润同比+70%,全年预计2亿(PE 20倍)[3][7] - 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2.8亿/3.9亿[7] 3. **增量领域**: - **军工**:2024年收入2000万→2025年1亿(国产化趋势)[15] - **能源**:与哈电、东方电气合作,增量超1亿[15] - **人形机器人**:与宇树机器人独家合作,2027年市场70-126亿,市值弹性90亿+[3][20] **人形机器人布局** 1. **合作**:宇树机器人唯一刀具解决方案商,订单暴增驱动产能需求[17] 2. **市场测算**: - 2027年全球出货100万台,单台刀具成本7000元→总规模70亿[19] - 假设市占率30%→净利润3亿(PE 30倍对应90亿估值)[20] **AI与智能制造** 1. **数字化平台**:入选湖南省标杆项目,AI赋能机床加工效率[18] 2. **市场潜力**:全球规模2000亿+,年增量200亿[18] --- 其他重要信息 * **估值预期**:2027年主业+人形机器人业务合计市值190亿(2025年折现170亿)[20] * **推荐评级**:PE 20倍低估,人形机器人赛道首选,强烈买入[21]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6]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70-126亿元(2027年)[7][20] * 智能软件市场:存量2000-3000亿,年增量120-150亿[4]
华锐精密董事长肖旭凯:新产业带来新商机 以“优质”抢头筹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8:17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会 - 精密刀具行业受益于高景气度和新兴制造行业的出现,如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和新能源等领域 [1] - 人形机器人刀具市场预计2027年规模将达到70亿-126亿,占加工成本的5%-9% [1] - 半导体行业对精密刀具的需求升级,不良品容忍率极低,材料升级带动工具升级 [3] - 中国制造业向新向优的发展趋势为精密刀具行业带来新机会 [3]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 人形机器人制造需要克服高硬度和高精度问题,对精密刀具的一致性、稳定性要求极高 [2] - 关键零部件加工需达到微米级尺寸公差、亚微米级表面粗糙度和纳米级表面形貌 [2] - 人形机器人大量采用细长结构件和薄壁件,对产品强度要求极高 [2] - 公司已进入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供应链,获得宇树科技小批量订单 [2]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坚持"高举高打"发展理念,契合新兴产业对高性能的需求 [2]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6.69%,持续自主研发和引进高端装备、技术人才 [2] - 已进入由欧美和日韩企业长期占据的国内中高端市场 [2] - 精密刀具行业用户粘性高,供应商选定后不易更换,公司注重先发优势 [3] 产品特点与行业特性 - 精密刀具作为消耗品,费用占加工制造成本1%-4%,但直接影响工件精度和合格率 [3] - 产品品质决定加工工件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合格率 [3] - 下游行业热点不断带来持续商机,公司聚焦品质和成本控制 [3]
2025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召开 助推商业化加速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4:14
行业概况 - 2025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聚焦"精密制造、关节革命"的技术融合创新,旨在攻克行业难题,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1] - 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培育期和产业爬坡期之间,后期市场潜力巨大 [1]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0.3亿美元,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45% [1] - 人形机器人是融合机械工程、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1] 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掣肘环节包括灵巧关节、高密度驱动器、轻量化仿生结构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高效、低成本加工制造 [2] - 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需要克服高硬度和高精度两个核心问题,某些关键零部件加工需达到微米级尺寸公差、亚微米级表面粗糙度、纳米级表面形貌 [2] - 人形机器人对细长结构件、薄壁件的大量采用对产品强度提出极高要求 [2] 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已与国内头部厂商实验人形机器人参与工作,目前机器人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智能化和工作稳定性上存在欠缺 [1] - 宇树科技已有员工约1000人,年度营收超10亿元,近日已开启上市辅导 [1] - 宇树科技目标在未来5-10年让人形机器人成为真正"可工作"的机器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和泛化操作能力 [1] - 华锐精密已开发一系列用于丝杠、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刀具,宇树科技是其客户之一 [2] - 华锐精密自2007年成立以来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加工能力提升 [2]
宇树即将上市,如何把握人形机器人大牛市?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刀具 - **公司**:宇树科技、上纬新材、长盛轴承、华瑞精密、华锐精密、优必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宇树科技 - **销售情况**:2025 年年收入超 10 亿,对比 2024 年增速至少 300%以上,机器狗和机器人销售金额预计相当,国内订单远超海外订单;全尺寸机器人 H1 - 2 预计销量几百台,定价 40 - 50 万;G1 小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 5000 台;机器狗对比去年增速超 100%,ToB 端消费级销量高于 ToC 端工业级,但销售金额大致相当,工业级均价小几十万,消费级 1 - 2 万元[1][2] - **产品迭代**:全尺寸机器人 H1 升级为 H1 - 2,小人形机器人 G1 有基础和二次开发版本;机器狗分工业级和消费级,工业级用于巡检等,消费级通过电商平台销售[4] - **重要动态**:7 月 19 日公布进入上市辅导期,加快科创板上市进程;即将参加 2025 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论坛[6] - **产品开发与市场反馈**:工业场景全尺寸机器人开发应用和迭代慢于小人形机器人;正在研发第三款人形机器人,至少 26 个自由度,最高 9000 美元,预计年内发布[8][9] - **产品发展方向**:消费级机器狗聚焦宠物方向,解决传统养宠问题,目标千元级别,还需解决尺寸重量问题、配备智能大脑和优化外观,导盲机器狗有潜力;工业级机构产品围绕应用迭代,轮足式是重点方向[10][11] 国产链投资机会 - **上纬新材**:7 月 9 日控制权转让后连续涨停,总涨幅 416%,市值 162 亿,对标优必选市值中枢约 300 亿,未来市值空间大[1][5][7] - **中泰证券**:坚定推介国产链投资机会,此轮政策催化推动市场情绪和资金外溢,上纬新材带动国产链资金和情绪外溢[5] 长盛轴承 - **主业情况**:主业扎实,汽车业务高增速保证业绩,工程机械收入占比 40 - 45%,三一挖机底盘供应比例达 90%,卡特彼勒独供,汽车业务利润占比超 50%,全球市占率 1 - 2%,产品性价比高[12] - **人形机器人布局**:布局自动化轴承和滚珠丝杠,自动化轴承契合需求,已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12] 华瑞精密 - **推荐逻辑**:2025 年 5 月底与宇树科技签订合同,是有公开订单的宇树产业链标的;满足宇树 G1 产能骤增对刀具及配套工艺的诉求,稀缺性突出[20] - **行业优势**: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刀具行业外资收缩、进口替代明显,2016 年以来我国进口刀具比例下降[13][14] 华锐精密 - **业绩表现**: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70%,全年净利润预期 2 亿元,市盈率约 25 倍,处于低估水平[3][15] - **多重拐点共振**:产能爬坡、刀具一体化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和军工业务等多重因素推动业绩增长[3][15] - **产能提升**:新增整体硬质合金产能从年初不到 50%提升至一季度末 80%,目前达 85%左右,带来规模效应[16] - **刀具一体化解决方案**:自 2024 年推进,为客户提供刀具供应及加工环节一体化优化服务,是国内高端刀具赛道首创,具竞争优势[17] - **业务增量**:2025 年营收预计 10.5 亿,较 2024 年增加 3 亿,军工业务增量 8000 - 9000 万,能源领域增量超 1 亿,汽车零部件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增量超 1 亿,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是今年主要业绩增量来源,预计 2027 年放量[18][19] - **市场空间**:预计 2027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 100 万台,单台刀具价值量 7000 元,对应 70 亿市场空间,华锐精密在人形机器人专用刀具领域有至少 90 亿估值弹性[3][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交流会 7 月 24 日在苏州举行,由金属加工杂志社主办、华瑞精密承办,邀请多家头部企业和专家探讨零部件加工制造及未来合作可能性[21]
华锐精密(688059) - 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7-01 16:02
可转债情况 - 2022年6月24日发行4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40,000.00万元[4] - “华锐转债”初始转股价130.91元/股,2025年6月25日起为64.79元/股[6][7][8] - 2025年4 - 6月转股金额2,000元,数量20股,占比0.00005%[3][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转股金额231,000元,数量2,464股,占比0.0056%[3][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转股金额399,769,000元,占发行总量99.9423%[3][10] - “华锐转债”转股期为2022年12月30日至2028年6月23日[6][9] 股本变动 - 变动前总股本62,257,112股,变动后87,159,984股[12] - 原因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24,902,852股和可转债转股20股[12]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前后均为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前62,257,112股,后87,159,984股[12]
华锐精密: 关于“华锐转债”付息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21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发行4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4亿元,期限6年(2022年6月24日至2028年6月23日)[1] - 可转债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3%、第二年0.5%、第三年1.0%、第四年1.8%、第五年2.5%、第六年3.0%[1] - 可转债于2022年7月21日在上交所上市,代码118009,简称"华锐转债",2022年12月30日起可转股[2] 本次付息方案 - 本次为第三年付息,计息期间为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6月23日,票面利率1.0%,每张兑息1.00元(含税)[3] - 付息债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3日,除息日和兑息日均为2025年6月24日[4] - 付息对象为截至2025年6月23日收盘后登记在册的全体持有人[4] 付息执行流程 - 公司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代理兑息,将在兑息日前2个交易日划付利息资金[4] - 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通过资金结算系统将利息划付至兑付机构,投资者从兑付机构领取[5] 税务处理细则 - 个人投资者按20%税率代扣利息税,每张实际派息0.80元(税后)[5] - 居民企业自行缴纳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含QFII/RQFII)2018年11月7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免征所得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