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泰生物(688076)

搜索文档
诺泰生物财务造假虚增3000万收入,20只基金踩雷损失超3.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28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问题于7月21日停牌一天,7月22日复牌后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诺泰" [1] - 公司在2021年年报中存在虚假记载,同时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1] - 2021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3] - 造假手段涉及向浙江华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转让药品技术,确认收入3000万元,但该业务不具有商业实质 [3] 可转债发行情况 - 2023年12月披露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募集资金4.34亿元 [3] - 由于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事项,导致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信息"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3] - 截至2025年4月24日赎回可转债40440张,"诺泰转债"累计转股4299560张 [3] 机构持仓情况 - 招商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持有诺泰生物股票,截至上半年末近20只产品合计持股市值超过3.4亿元 [3] - 招商基金旗下10只产品合计持股733.06万股,占诺泰生物流通A股的比例为2.46% [3] - 王景管理的招商蓝筹精选股票持有约1.02亿元,招商制造业转型灵活配置混合持有6907万元,招商品质升级混合持有5191万元 [4] - 国寿安保基金、宏利基金等机构也有相关持仓 [4] 监管处罚措施 - 中国证监会拟对诺泰生物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处以4740万元罚款 [4] - 对实际控制人赵德中给予警告,并处以130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50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上述行为处以800万元) [4] - 对其他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公司及6名高管合计被处罚7620万元 [4]
创新药业绩爆发!16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预告:双鹭、圣诺净利润增幅超3倍,华海药业净利腰斩、百诚医药降95%
新浪证券· 2025-07-22 14:0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在政策红利与国际化突破助力下迎来高光时刻 [1] - A股创新药板块80家企业中有16家已发布中报预告 头部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1] - 行业从规模竞争向技术比拼转型 具备真创新能力、国际化布局及商业化效率的企业持续领跑 [32] 头部企业业绩增长 - 双鹭药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1亿元–1.35亿元 较上年同期上升237.95%-356.24% [3][4] - 圣诺生物归母净利润7702.75万至9414.48万元 同比增加253.54%至332.10% [5] - 微芯生物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3006万元 同比增长173% [8] - 步长制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4.88亿元到7.08亿元 同比增加110.88%到205.94% [11] - 甘李药业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亿元至6.4亿元 同比增加100.73%至114.12% [15]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双鹭药业主要受益于金融资产收益及创新药管线突破 [2] - 圣诺生物多肽原料药业务表现突出 国内外市场销售力度加大 [7] - 微芯生物核心产品西达本胺适应症新进医保带动销量增长 西格列他钠销售策略优化销量大幅上升 [10] - 步长制药药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主要产品生产成本同比下降 收购形成的评估增值摊销额同比减少 [13] - 甘李药业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扩大市场份额 协议量增长32.6% 产品价格合理回升形成量价齐升 [16] 其他重点公司表现 - 上海医药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50亿元 同比增加52% [17] - 辽宁成大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9亿元至7.35亿元 同比增加50.00%至60.00% [19] - 药明康德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3亿元 同比增长约44.43% [23] - 诺泰生物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亿元至3.3亿元 同比增加32.06%至45.27% [27] - 我武生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1.8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3.92%-23.97% [30] 业务发展策略 - 圣诺生物依靠多肽原料药出口放量实现高增长 [2] - 诺泰生物通过时间领先、技术领先策略及国际化BD团队优势推动多肽原料药等销售收入增长 [29] - 我武生物聚焦主业深耕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 产品粉尘螨滴剂等销售收入均出现增长 [31] - 药明康德CRDMO业务模式持续优化 新产能建设与经营效率提升推动增长 [25] - 辽宁成大贯彻医药医疗健康产业与金融投资双轮驱动战略 优化资源配置经营提质增效 [21]
诺泰生物财务造假已有9家基金踩雷 监管重罚4740万赵氏兄弟被罚1800万
长江商报· 2025-07-22 07:03
财务造假事件 - 诺泰生物因2021年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处罚 虚构营业收入3000万元 虚构利润总额2595 16万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 64% [1][3][4] - 造假手段为通过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技术转让交易虚增收入 交易对手浙江华贝既无支付能力也无应用技术能力 资金最终来源于诺泰自身增资款 [4] - 在2023年发行的4 34亿元可转债文件中继续使用虚假2021年财务数据 虚增部分占利润总额比例仍为20 64% [5] 处罚措施 - 证监会拟对公司处以4740万元罚款 对实际控制人赵德中罚款1300万元 赵德毅罚款500万元 合计1800万元 [1][5][6] - 其他6名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均被处罚 涉及信息披露违规及欺诈发行 [5][6] 公司资本运作与财务风险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赵德毅兄弟热衷资本运作 曾在新三板时期因未披露关联交易及股权代持被自律监管 [7]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底的不到15%快速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47 76% 有息负债达15 93亿元 货币资金仅7 25亿元 [2][9] - 2021年上市后立即将1 5亿元募集资金通过增资和借款形式输送给关联方澳赛诺 [7] 业绩表现与基金持仓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29亿元、1 63亿元、4 04亿元 增速11 89%-148 19%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 53亿元 同比增130 10% [9] - 至少9家基金公司踩雷 华夏基金等4家在2025年二季度新进成为股东 社保基金110组合一季度持股408 29万股 二季度持仓待确认 [2][10]
多肽巨头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拟被ST
国际金融报· 2025-07-21 20:38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证券简称变更为ST诺泰[1] - 2021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2][3] - 2022年可转换债券募集说明书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募集资金4.34亿元[2][3] 监管处罚措施 - 公司及六名高管合计被处罚7620万元 其中高管团队被处罚2580万元[2][4] - 涉及高管包括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董事长童梓权等核心管理层[4] - 处罚依据为《证券法》及《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相关规定[4] 业务技术优势 - 公司实现司美格鲁肽等多肽药物超10公斤/批次的行业领先生产水平[5][6] - 具备侧链化学修饰多肽和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大生产能力[6] - 与欧洲药企签订1.02亿美元CDMO长单 与中东Julphar签署十年供应协议[7] 战略合作布局 - 2024年签订多个GLP-1创新药原料药及制剂战略合作[7] - 与诺唯赞生物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合成生物学业务发展[6] - 布局拉美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7] 产能建设规划 - 预计2025年末形成年产寡核苷酸1000公斤产能[7] - 同步建设PMO100公斤及PEG偶联环肽200公斤产能[7] - 为Gilead、Incyte等国际药企提供定制研发生产服务[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57.21% 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增长148.19%[8] - 2024年一季度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58.96% 净利润1.53亿元增长130.10%[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3.3亿元 同比增长32.06%至45.27%[8] 行业竞争态势 - 司美格鲁肽专利2026年到期 中国已有15家以上药企准备仿制药[8] - 凯莱英、药明康德等公司布局多肽CDMO领域[8] - 公司当前毛利率达70% 但面临价格战风险[8]
又一家被曝财务造假!明天开始ST!
IPO日报· 2025-07-21 19:51
核心观点 - 诺泰生物因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被中国证监会处以474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被罚款150万元至1300万元不等 [1] - 公司股票自7月22日起复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为ST诺泰,但涨跌幅限制仍为20% [1] - 公司2021年通过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3] - 公司2021年年报虚假记载导致公开发行可转债的《募集说明书》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4] - 公司于2021年5月科创板上市,上市当年即进行财务造假 [5] - 2024年沪深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严打多年连续造假和严重造假行为 [7] - 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2.06%至45.27% [8] - 公司2021年若不进行财务造假,业绩下滑幅度会更大,可能影响2022年再融资 [9] 财务造假细节 - 2021年12月公司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及上市持有许可人权益,确认收入3000万元,但浙江华贝不具备支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 浙江华贝支付的技术转让款最终来自诺泰生物的增资款 [3] - 该交易导致2021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3] - 2021年公司实际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13.58%,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6.52% [9] 监管处罚与风险警示 - 中国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740万元罚款 [1][4] - 多位高管被警告并处以150万元至1300万元不等罚款 [1][4] - 公司股票自7月22日起复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为ST诺泰 [1] - 公司股票不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涨跌幅限制仍为20% [1] 公司业务与发展 - 公司聚焦多肽药物、小分子化药及寡核苷酸药物,采用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相结合的模式 [8] - 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1亿元、10.34亿元、16.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65亿元、4.00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亿元到3.3亿元,同比增加7284万元到10284万元,增幅32.06%到45.27% [8]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多肽原料药等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 [8] 退市规则修订 - 2024年沪深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严打多年连续造假和严重造假行为 [7] - 对于2020年及以后的虚假记载行为,造假持续3年及以上将被退市 [7] - 对于2024年及以后的虚假记载行为,1年造假金额达2亿元以上且比例达30%以上将被退市 [7] - 连续2年造假金额合计数达3亿元以上且比例达20%以上将被退市 [7]
股市特别报道丨诺泰生物财务造假将被ST 招商基金等公募或踩雷
搜狐财经· 2025-07-21 19:27
财务造假与处罚 - 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于7月21日停牌一天 7月22日起复牌并变更为"ST诺泰" [1] - 公司2021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 在公开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1] - 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并处以4740万元罚款 对实际控制人赵德中处以1300万元罚款 对其他相关责任人处以不同金额罚款 [1] 公司应对措施 - 董事会高度重视风险警示事件 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并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影响 [2] - 根据上市规则 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完成财务会计报告追溯重述后 可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2] 机构持仓情况 - 公募基金合计持有诺泰生物919.60万股 总市值3.42亿元 其中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73.05万股市值2877.34万元 [3] - 截至上半年末 近20只公募产品持有诺泰生物 招商基金旗下10只产品合计持股733.06万股 占流通A股比例2.46% [4] - 招商蓝筹精选股票持有诺泰生物约1.02亿元 招商制造业转型灵活配置混合持有6907万元 招商品质升级混合持有5191万元 环比均有增长 [4] 行业监管影响 - 新"国九条"实施背景下 常态化退市机制巩固深化 上市公司优胜劣汰加速 对公募基金风险意识和规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5] - 公募基金需强化自下而上精选个股能力应对市场变化 历史上个股爆雷或被ST时基金往往择机斩仓 [5]
站在减肥药风口上的诺泰生物是怎么财务造假的?
新浪财经· 2025-07-21 19:27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因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诺泰" [1] - 罚款总额达7620万元 包括针对2021年报虚假记载罚款1680万元和针对可转债发行文件虚假内容罚款5940万元 [2] - 公司被处以4740万元罚款 实控人及高管被处以150万-1300万元不等罚款 其中赵德中1300万元 赵德毅500万元 [4][5] 财务造假具体细节 - 2021年通过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权益虚增营收3000万元 其中3000万元转让款由公司自掏腰包增资而来 [3] - 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3] - 基于虚假营收的可转债发行文书涉及4.34亿元 2023年12月下旬发行 2024年4月25日摘牌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前身为2009年成立的江苏诺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新三板挂牌 2021年科创板上市 [6] - 主营业务为医药外包服务 提供小分子化药和多肽药物产品服务 GLP-1类药物是重点业务领域 [6] - 同时是注射用胸腺法新 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供应商 2023年制剂业务收入2.1亿元 其中奥司他韦胶囊收入1.8亿元 [6][7] 公司业绩表现 - 营收从2019年3亿元增长至2024年16亿元 归母净利润持续提升 [7] - 2024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亿-3.3亿元 同比增加32.06%-45.27% 增加7284万元至1.03亿元 [10] - 2024年1月至7月初股价涨幅超70% 主要受减肥药GLP-1概念推动 [6] 行业发展机遇 - 司美格鲁肽 替尔泊肽等GLP-1产品销售额增长推动全球研发投入增加 催生原料药采购需求 [9] - 医药外包服务行业持续存在创新药产品开发需求 为行业带来业务机会 [9]
财务造假细节曝光!百亿市值减肥药企被ST,还面临近5000万罚款
第一财经· 2025-07-21 16:26
诺泰生物业绩造假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欺诈发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调查显示2021年通过虚假技术转让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3][10]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组织安排实施技术转让业务,并安排他人为浙江华贝支付技术转让款提供融资,同时要求调高浙江华贝估值 [4] - 公司在科创板上市首年(2021年)即策划业绩造假,上市第二年(2022年11月)开始筹划再融资事项 [5][6] 公司财务及融资情况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13.58%,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6.52% [10] - 2023年12月公司成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4.34亿元,期限6年 [8][9] - 公司《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信息"相关内容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10] 处罚及市场影响 - 证监会对公司两项违法行为合计罚款4740万元(信息披露违法罚款400万元,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罚款4340万元) [11][12]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罚款1800万元,其他参与造假的高管面临150万元至330万元不等罚款 [13]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21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诺泰 [14] 行业背景及股价表现 - 公司属于医药外包(CXO)企业,主要从事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研发生产 [5] - 因涉及GLP-1原料药生产,公司股价在2024年上半年涨幅曾高达70%以上,但在2024年10月收到立案告知书后当月股价跌幅接近30% [14]
诺泰生物虚增业绩面临近5000万罚款,诺泰生物被ST
第一财经· 2025-07-21 16:10
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 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20.64% [1] - 公司《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信息"相关内容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1] - 2021年实际营业收入6.44亿元 同比增长13.58% 归母净利润1.15亿元 同比下降6.52% [1]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针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对公司罚款400万元 针对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行为罚款4340万元 合计罚款4740万元 [2]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合计罚款1800万元 其他参与造假高管面临150万元至330万元不等罚款 [2] - 公司股票自7月21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停牌 7月22日起A股简称变更为ST诺泰 扩位简称变更为ST诺泰生物 [2] 经营影响分析 - 业绩虚增行为掩盖了2021年实际业绩下滑幅度 若不进行虚增则业绩下降幅度会更大 [1] - 公司可转债融资计划因财务造假事件面临不确定性 [1]
为再融资虚增两成业绩:这家减肥药企股票被ST,还面临近5000万罚款
第一财经· 2025-07-21 13:41
公司业绩造假事件 - 诺泰生物在2021年12月通过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及上市持有许可人权益确认业务收入3000万元,但该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导致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1] - 浙江华贝不具备支付技术转让款的资金实力和实际应用该技术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技术转让款最终来自诺泰生物的增资款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德中组织安排实施技术转让业务,安排他人为浙江华贝支付技术转让款提供融资,并要求调高浙江华贝估值 [3] 公司上市及融资情况 - 诺泰生物于2021年5月20日登陆科创板上市,在上市首年就策划了业绩造假案 [3] - 2022年11月公司筹划再融资事项,2023年12月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4.34亿元,期限6年 [3][4] - 《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信息"相关内容存在重大虚假内容,涉及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4] 财务及处罚情况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1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6.52% [4] - 证监会对公司两项行为进行处罚:信息披露违法罚款400万元,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罚款4340万元,合计4740万元 [4]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合计罚款1800万元,其他参与业绩造假的高管面临150万元至330万元不等罚款 [5] 市场影响及后续 - 公司股票于7月21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停牌,从7月22日起A股简称变为ST诺泰 [5] - 公司因GLP-1原料药生产概念,2024年上半年股价涨幅曾高达70%以上,但在收到《立案告知书》后当月股价跌幅接近30% [5] - 投资者因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造成投资损失的,可以通过股票维权追讨部分损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