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有科技(688418)

搜索文档
海内外市场多点开花,卫星业务突破显著
华金证券· 2024-05-03 14: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增持-B"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66.10%,归母净利润-0.87亿元。2024Q1营业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32.64%,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增长46.84%。[1] 2.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及卫星互联网领域中,积极实施多元化产品线的发展策略,突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紧随通信行业迅猛发展的步伐。[4] 3. 公司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新增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巩固技术壁垒竞争优势。[2][3] 4. 公网+专网通信全面发力,核心网、光网络及接入系统毛利率改善明显。[1] 5. 公司在南亚、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海外市场持续拓展,并中标1.12亿美元高价卫星通信项目。[4] 6.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较快增长,维持"增持"评级。[5]
震有科技: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
2024-04-30 16:48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88,440.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0%[10] - 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 - 8,655.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2,831.73万元[10] 合规情况 - 2023年度公司治理制度完备、合规且有效执行[4] - 2023年度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5] - 2023年度资产完整,无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6] - 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无违规[8] - 2023年度无违规关联交易等情况[9] 检查相关 - 现场检查时间为2024年4月22日 - 2024年4月26日[1] - 现场检查未发现应向监管机构报告的事项[13] 建议 - 保荐机构提请公司强化信息披露管理,提升规范化治理水平[12]
震有科技(688418)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0:2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震有科技,外文名称为Genew Technologies Co., Ltd.,外文缩写为Genew[21][2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闽华,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科苑南路3176号彩讯科技大厦五层、六层、十一层,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518063[22] - 公司网址为www.genew.com.cn,电子信箱为ir@genew.com[22] - 公司注册地址历经7次变更,2005年4月4日成立时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北路106号紫薇阁311房,2021年4月27日变更为现地址[22] - 董事会秘书为薛梅芳,联系地址同公司办公地址,电话为0755 - 81395582,传真为0755 - 26619963,电子信箱为ir@genew.com[23]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证券日报》(www.zqrb.cn)、《证券时报》(www.stcn.com)、《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2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24]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2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该预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尚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6]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负责人吴闽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黎民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黎民君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6]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可查阅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4] -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或公司商业机密的信息,报告中采用代称、打包或者汇总等方式进行了脱密处理[9] - 公司修订12项公司治理制度,注销全资子公司枝江震有和安徽震有[56] - 2023年公司召开5次股东大会、13次董事会,运作符合相关规定[200] 行业技术背景 - 基于ARM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32位RISC微处理器75%以上的市场份额[17] - 3GPP成立于1998年12月,从建立之初的R99发展到目前的R17,平均一到两年完成一个版本制定[17] - 5G迈入规模发展期,6G技术研究进入关键阶段,卫星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5][66] - 2024年是5.5G商用元年,震有科技展示多项关键技术,小型化5G核心网提供多种方案[69] - 2023年2月,国家提出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73] - 2023年8月,工信部推动5G RedCap技术演进及产业化[74] - 2023年9月11日,北京市提出重点发展6G[75] - 2023年10月8日,工信部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75] - 成都市计划到2025年构建卫星互联网全链条、全生态产业发展体系[75] -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78] - 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将从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创新模式从设备商和运营商主导转为用户主导[81] - 公网通信领域运营商关注业务集成和服务整合,对通信设备提出新要求[79] - 大容量10GPON技术最大支持单框272个10GPON端口和上行100G端口[14] - OSU容器技术使OTU4(100G)线路接入用户数量从80个增加到1000个[16] - 2023年全球运载火箭发射次数达223次,较上年增长19.9%,发射载荷质量达1492吨[189] - 2023年SpaceX的Starlink共发射60余次,在轨卫星总数超5000颗,占全球在轨卫星总数的50%以上[189] 公司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营业务按产品线分为核心网系统、光网络及接入系统等[57] - 公司核心业务为通信系统产品研发与销售,采用“哑铃式”经营模式,生产环节主要外协[58][59] - 采购包括原材料和加工服务采购,原材料选多家合格供应商,加工服务采购综合多因素确定供应商[60] - 生产多采用外协加工模式,派质量管理工程师现场巡检,有严格质量管控流程[61] - 销售建立完善体系,核心网和光网络设备面向电信运营商,数智网络等面向特定行业用户[62] - 技术与维保服务基于技术积累,分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服务和系统巡检维护等维保服务两类[63] - 公司所属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业务分公网和专网[64] - 公网领域运营商居核心,供应商重研发销售,多采用直销;专网需按客户需求经多流程并提供售后[67] - 行业短期受政策和技术影响有周期性,长期需求不变;有区域和季节性特征[68]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通信系统设备及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线丰富,收入来源稳定增长[72]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卫星互联网核心网技术能力的企业,多项核心网技术具备壁垒[72] - 公司是为数不多能提供全系列10GPON产品的厂家之一[72] - 公司业务在政企、能源等多领域广泛布局,在相关重大活动中获应用,受市场认可[72] - 公司在数智网络及智慧应急领域完成视频治理平台等开发,推出融合AI推理服务器等产品[48] - 公司参与国内外5G和F5G双千兆建设,5G to B业务的轻量化5G核心网产品入围集采并小规模商用[49] - 境内公网5G领域,公司与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合作,中标多个电信运营商项目[50] - 境内公网F5G领域,公司中标雄安、湖南等省级运营商XGPON设备项目[51] - 境内专网领域,公司开拓数据中心业务,交付智能巡检机器人等产品[51] - 境外市场,公司在南亚、东南亚、中东和非洲中标多个项目,5G专网解决方案首次海外部署[52] - 公司及子公司参加多个国内外展会和论坛,产品和解决方案获客户认可[53] - 公司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深圳震有数字能源科技,持股51%,设立全资子公司珠海震有科技[55] - 公司完成IMS VoNR方案开发,与多个伙伴核心网基站联调对接,完成近10余款手机兼容性测试[110] - 公司交付完成中国电信5GMC相关项目,完成SIP接入模块开发和高性能测试,启动5G消息不良信息检测引擎研发[110] - 公司核心网系统(包括电信级与企业级)均已实现软硬件完全100%全国产化[109] - 公司是能提供全系列10G PON产品的厂家之一,XG - PON带宽从GPON下行2.5Gbps提升至10Gbps,XGS - PON可提供上下行对称10Gbps带宽,单槽位最大支持16端口,背板带宽可达200Gbps[111] - 公司及相关产品资质完善,系列产品获57项《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8项《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等多项资质证书[113] - 公司拥有完善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库和先进模拟实验室环境,技术支持队伍提供7*24小时服务[117] - 公司接入网相关国产化系列产品采用国产化元器件,软件平台用基于Linux内核自主研发的VOS平台[112] - 公司IP - MPLS技术符合国际标准,设备可提供高性能L2/L3交换服务,有多种端口类型[112] - 公司主营产品涵盖各通信网络层级,实施“宽产品线”策略,有“一站式”供应能力[114] - 公司已通过多个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116] - 公司管理团队有丰富行业经验,采用扁平化组织管理架构,运营高效[119] - 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二期)项目3数据机房设备采购合同总金额277,995,840元,已履行金额120,101,184元,待履行金额157,894,656元[144] - 工程物资购销合同总金额135,628,800元,因五冶集团未依约支付货款,公司已提起仲裁[144][146] - 震有软件净利润为1,416.32万元,持股比例100%[177] - 震有科技对苏州震有、震有国采、齐鲁数通等多家子公司持股比例不同,如苏州震有60%、震有国采51%、齐鲁数通50%等[1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884,409,631.39元,较2022年增长66.10%,主营业务收入872,492,371.34元,较2022年增长65.17%[28][3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558,781.99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2,766,314.89元,亏损较2022年收窄[28][3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70,947.82元,较2022年有较大改善[29][3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26,343,385.89元,较2022年末减少10.20%[29] - 2023年末总资产1,864,604,646.91元,较2022年末增长14.86%[2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4495元/股,稀释每股收益-0.4495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4818元/股,较2022年改善[30]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91%,较2022年增加10.91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2%,较2022年增加11.39个百分点[30]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75%,较2022年减少12.92个百分点[3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5,666,358.22元、187,797,638.13元、194,088,086.07元、366,857,548.97元[34]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762,456.27元、-49,754,129.01元、2,897,970.39元、-44,465,079.64元[34]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440.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0%[44]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8655.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2831.73万元[44]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9276.6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3440.22万元[44] - 2023年研发投入为20119.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2%[4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48,155.35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1.39%[12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987.09万元[1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1,230.37万元[12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65,155.6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630.76万元,占期末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为7.95%[127] - 营业收入本期数为884,409,631.39元,上年同期数为532,469,377.49元,变动比例为66.10%[135] - 营业成本本期数为526,110,028.59元,上年同期数为326,709,027.91元,变动比例为61.03%[135]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117,538,519.42元,上年同期数为113,710,096.72元,变动比例为3.37%[135] - 管理费用本期数为78,910,144.71元,上年同期数为81,795,317.67元,变动比例为 - 3.53%[135] - 财务费用本期数为15,175,244.38元,上年同期数为2,028,810.53元,变动比例为647.99%[135] - 2023年主营业务成本51520.40万元,上年度32523.03万元,同比增长58.41%[148] - 材料及服务成本43222.39万元,占总成本83.90%;直接人工成本8038.27万元,占15.60%;制造费用259.74万元,占0.50%[14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2928.4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7.23%,关联方销售额为0[15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9722.9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2.85%,关联方采购额为0[155] - 销售费用117538519.4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7%;管理费用78910144.7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3%;研发费用176148630.6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9%;财务费用15175244.3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7.99%[16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870947.82元,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改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4248890.36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404465.7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82%[163] - 应收账款期末数6904082.65元,占总资产0.37%,较上期期末增长101.19%[165] - 应收账款融资为38,165,024.43元,占比2.05%,较上期增长61
震有科技(688418)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20:26
营业收入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9,943,616.32元,同比增长32.64%[5]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9,943,616.32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35,666,358.22元增长约32.64%[19] 净利润相关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93,000.48元,同比增长46.8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03,111.41元,同比增长5.01%[5]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637,735.80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495,957.33元增长约143.29%[20]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93,000.48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4,762,456.27元增长约46.84%[20] 每股收益相关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363元/股,同比增长45.27%[6]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363元/股,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0.0250元/股增长约45.2%[21] - 2024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0363元/股,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0.0250元/股增长约45.2%[21]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4%,较上期增加0.32个百分点[6] 研发投入相关 - 研发投入46,182,213.34元,同比减少2.2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66%,较上期减少9.18个百分点[6] 资产与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998,747,728.1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34,970,110.26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4%[6] - 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194451999.9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2303662.61元有所减少[16] - 2024年3月31日应收票据22981851.21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04082.65元大幅增加[16] - 2024年3月31日预付款项238419246.2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170228.51元大幅增加[16] - 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计1998747728.15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64604646.91元有所增加[17]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1048443801.5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19245935.12元有所增加[18] - 2024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34970110.2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6343385.89元有所增加[18] - 2024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为897,036,760.49元,较之前的890,572,901.31元增长约0.73%[19]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89,889.07元[8] 股东数量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907人[11] 股东持股相关 - 苏州博瑞鑫稳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548117股,李海鹏持股1413589股,原竹舟持股1343894股,王建平持股1276195股,陈明英持股1206747股,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基金2006组合持股1197752股[12] 仲裁与股票发行相关 - 2024年2月29日公司因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合同纠纷仲裁案获成都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13] - 2024年2月20日公司决定终止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14] - 2024年3月13日公司收到上交所终止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的决定[15] 营业成本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70,761,055.38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57,610,383.43元增长约8.34%[1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1,724,455.08元[5]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6,403,227.05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220,192,185.93元增长约84.57%[23] - 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85,776,902.74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212,956,193.16元增长约81.16%[23] - 2024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345,431,979.51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04,499,997.54元增长约230.56%[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78,127,682.13元,上年同期为223,378,805.74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1,724,455.08元,上年同期为 -3,186,619.81元[2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7,611,458.51元,上年同期为36,637,904.99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7,001,417.62元,上年同期为84,807,793.71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389,959.11元,上年同期为 -48,169,888.72元[24]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1,967,720.47元,上年同期为18,100,000.00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7,894,874.93元,上年同期为16,547,347.24元[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072,845.54元,上年同期为1,552,652.76元[2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关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7,475,827.83元,上年同期为 -50,635,633.62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7,512,352.27元,上年同期为158,897,081.80元[25]
震有科技: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3-27 17:34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3月27日召开[1] - 会议通知及资料于2024年3月23日送达全体监事[1] - 会议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1]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为全资子公司珠海震有科技有限公司融资提供反担保的议案[2]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震有科技:关于为全资子公司融资提供反担保的公告
2024-03-27 17:34
借款担保 - 珠海震有拟向兴业银行申请不超1000万元借款,珠海格力担保,公司拟反担保[2] - 反担保涉及不超1000万元贷款本金及相应利息,已提供反担保余额0万元[3] 公司数据 - 2024年2月29日,珠海格力担保资产35229.84万元、净资产29753.18万元等[8][9] - 截至2024年2月29日,珠海震有总资产122.98万元、净资产10.28万元等[11] 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对外担保总额3802.97万元,无逾期和涉诉担保[14] 决策情况 - 2024年3月27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全票赞成通过反担保议案[4]
震有科技: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3-15 18:24
会议情况 - 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4年3月15日召开,应出席3名监事,实际出席3名[1] 担保事项 - 公司为震有智联不超1000万元借款按50.5%持股比例担保,提供不超505万元连带责任保证[2] - 震有智联少数股东按权益提供同等比例担保[2] - 担保事项表决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震有科技:关于为控股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4-03-15 18:22
担保情况 - 公司为震有智联融资提供不超505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持股50.5%[2] - 截至披露日,公司为震有智联担保余额303万元[2]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3802.97万元,占比4.14%和2.34%[18] 震有智联情况 - 震有智联申请借款不超1000万元,期限不超1年[5] - 2023年9 - 30,资产7404.48万元,负债7387.23万元,净资产17.25万元[12] - 2023年1 - 9月,营收4237.76万元,净利润 - 427.31万元[12]
关于终止对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的决定
2024-03-15 07:16
融资进展 - 2023年7月10日,上交所受理震有科技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1] - 2024年2月20日,震有科技和保荐人申请撤回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及撤销保荐工作[1] - 2024年3月13日,上交所决定终止震有科技发行股票审核[2][4]
震有科技: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终止对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的决定》的公告
2024-03-13 18:54
融资事项 - 2024年2月20日公司审议通过终止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议案[2] - 2024年2月20日公司和保荐机构提交撤回发行股票申请及撤销保荐工作申请[3] - 2024年3月13日公司收到上交所终止发行股票审核决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