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益诺思(688710)
icon
搜索文档
益诺思8月22日获融资买入1008.46万元,融资余额9266.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9:4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2日公司股价下跌0.31% 成交额达5542.67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008.46万元 融资净买入61.29万元 [1] - 融资余额9266.87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7.84%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266.87万元 [1]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余量和余额均为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成立于2010年5月12日 [1] - 上市日期为2024年9月3日 [1] - 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 [1] 业务收入构成 - 非临床业务收入占比95.42% [1] - 临床业务收入占比4.11%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47%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5435户 较上期减少46.05% [1] - 人均流通股5187股 较上期增加97.2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9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551.8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0.30%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4511.35万元 [2] 机构持仓变动 - 农银医疗保健股票(000913)持股55.93万股 较上期增加21.32万股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新进持股40.31万股 [2] -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000831)持股36.71万股 较上期增加7.42万股 [2] - 中欧责任投资混合A(009872)新进持股36.15万股 [2]
益诺思20250813
2025-08-13 22:5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聚焦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创新药研发服务[2][12] - 公司:伊诺斯(益诺思),国药集团旗下医药创新技术平台,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内非临床安评市场占有率6.8%(2022年,第三位)[3][7] 核心业务与竞争优势 **1 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创新药服务**:90%收入来自一类创新药,累计完成近200个国际国内first in class项目(含IND、NDA申报及美欧韩澳注册)[4][11] - **新型疗法**:双抗、ADC(160+项目)、小核酸、放射性药物(100+双抗/多抗项目)领域领先,布局AI、类器官等前沿技术[5][11] - **资质认证**: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中国GLP、OECD GLP认证及FDA GLP检查资质,具备中美欧三报能力[10] - **稀缺资源**:同位素研究平台、放射性场所,战略储备实验用猴(账面价值2,500万元,恒河猴为主)[8][10] **2 国际化与产业链整合** - 设立美国、印度子公司拓展临床样品生物分析及注册业务,南通基地通过FDA检查[23] - 国药集团持股34.4%,2024年集团内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6.3%,协同效应显著[7][23] 财务与业绩表现 - **收入增长**:2024年临床CRO业务逆势增长27.2%(营收5,000万元,毛利率40.3%)[6] - **盈利预测**:2025年低价订单消化后安评业务反弹,费用率可控,目标价51.45元(25年52倍PE)[24][25]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1 市场驱动因素** - **研发成本**:新药研发成本升至22亿美元(2024年),CRO降本增效需求迫切[12] - **专利悬崖**:2025-2029年全球专利到期损失达千亿美元,推动MNC license in需求[13] - **中国创新**:国内创新药占比从0.2%(2018年)升至10.4%(2024年),license out成新动力[14][16] **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资本市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港股18A回暖,改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17][22] - **支付端**:商保规模近1万亿元(2024年),2035年创新药支付或达4,400亿元(2023年3倍)[19][20][21] - **国务院方案**: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医保局推进丙类目录(2025年9月目标)[19] 风险提示 - 行业增速放缓、技术迭代、监管变化、实验猴价格波动及资产减值风险[25] 其他关键数据 - **全球CRO增速**: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增速11%[14] - **国内BD首付款**:2024年金额已超一级市场融资,管线数量仍增长(相关系数0.7)[16] - **产能扩张**:动物房面积接近康龙化成与美迪西水平,南通项目持续扩充[23] 注:所有数据与观点均引用自原文标注的[序号],未作额外推断。
益诺思(688710):国内安评领先,转型综合CRO
东方证券· 2025-08-07 09:19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51.48元 基于2025年52倍市盈率估值 [5]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9/1.16/1.42元 三年复合增速12% [5] - 当前股价42.51元(2025年8月5日) 较目标价有21%上行空间 [8] 公司竞争优势 - 国内安评行业第三 市占率7% 具备中美欧GLP全资质认证 [12][21][22] - 背靠国药集团(持股34.4%) 24年集团内部订单同比增长26.3% [16][18] - 核心团队含5名国家药监局评审专家 12名认证毒理学家 [18][19] - 拥有放射性药物影像评价等12项核心技术平台 [26][27] - 已完成近200个创新药评价项目 覆盖ADC/双抗/核酸药物等新型疗法 [12][31] 行业趋势分析 - 全球CRO市场规模2028年将达1260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10.6% [44][47] - 25Q1全球创新药融资同比+19% 临床试验数量同比+7.7% [50][53] - 国内25Q1创新药BD金额达369亿美元 超24年全年70% [67][71] - 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 4家生物医药企业正在IPO排队 [81][82] - 商保支付占比预计从24年7.7%提升至2035年44% 带来4000亿增量市场 [87][90] 发展战略与财务预测 - 推进"内生+外延"战略 动物房面积2.7万㎡接近行业龙头 [97][103] - 设立美国子公司 南通基地通过FDA GLP检查 加速国际化 [105][106] - 预计2025年营收11.8亿元(+3.2%) 净利润1.4亿元(-5.2%) [7] - 毛利率预计从24年33.6%回升至27年37.2% [7] - 募投项目投资14亿元扩大产能及补充流动资金 [103]
益诺思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891.17万元,居两市第412位
搜狐财经· 2025-08-04 22:35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融资净买入额1891.17万元 居沪深两市第412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23亿元 融资偿还额1.04亿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2.89万元 期间股价下跌0.43%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763.51万元 期间股价上涨1.88%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 注册资本14097.96万元 实缴资本10573.47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常艳 注册地位于上海市 属于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 业务领域属性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生物制品、创新药、CAR-T细胞疗法、CRO、央国企改革等 [1] - 公司被归类为上海板块、养老金持仓、融资融券标的、注册制次新股 [1] 企业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68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15条 专利信息79条 行政许可223个 [1]
医疗服务板块8月1日跌1.44%,睿智医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4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16:42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当日下跌1.44%,领跌个股为睿智医药(跌幅6.60%)[1] - 上证指数下跌0.37%至3559.95点,深证成指下跌0.17%至10991.32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46亿元,游资净流入2.5亿元,散户净流入16.96亿元[2] 个股涨跌表现 - 涨幅前五个股:阳光诺和(+6.37%至57.94元)、海特生物(+5.73%至59.56元)、数字人(+3.48%至15.47元)、*ST生物(+2.81%至10.97元)、美年健康(+2.15%至5.22元)[1] - 跌幅前五个股:睿智医药(-6.60%至13.30元)、益诺思(-4.34%至42.93元)、药石科技(-4.08%至47.25元)、九州药业(-3.48%至18.32元)、药明康德(-3.40%至93.00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成都先导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414亿元(占比11.30%),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08亿元[3] - 药明康德成交额达83.98亿元,为板块最高,但主力资金呈净流出状态[2][3] - 创新医疗成交量81.94万手居前列,主力资金净流出但未进入前十榜单[2][3] 成交活跃度 - 美年健康成交量217.69万手居首,成交额11.44亿元[1] - 睿智医药成交量97.13万手,成交额13.47亿元[2] -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成交额分别达83.98亿元和18.70亿元,显示机构高度关注[2]
猴子终于不必再为人类试毒?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7-26 19:21
FDA药物性肝损伤预测验证项目 - FDA启动非动物方法在药物性肝损伤预测中的应用验证项目,预计2026年Q1完成双盲药物验证[1] - 项目涉及类器官、器官芯片及AI模型等技术,旨在替代传统动物试验(每年超千万只猴子/小鼠/兔子参与试验)[1][4] - 耀速科技等9家机构参与,提供高仿生肝脏芯片并共建SOP与AI辅助分析流程[3] 技术替代动物试验的驱动因素 - 动物试验成本差异显著:小白鼠单价<100元 vs 猴子单价近10万元[4] - 时间效率提升:新技术可将肿瘤药物毒性试验周期从半年缩短至2周[5] - 预测准确率提升:动物模型肝损伤预测准确率仅50%-65%,类器官芯片有望提升至80%-90%[6] 行业技术进展与瓶颈 - 头部药企自2020年起布局动物替代技术,但完全替代路径尚未明确[8] - 当前技术局限:单器官芯片(如肝脏/心脏)成熟,但多器官串联模拟人体仍处研发阶段[9] - 数据标准化不足:国内动物试验数据存在非标准化问题,需10年完善以支持AI应用[9] 全球监管政策动向 - FDA 2023年4月政策鼓励新药早期研发采用非动物手段,目标5年内实现体外模型为主[9] - 欧盟EMA同步推动类器官替代,2013年已禁止化妆品动物试验[10] - 中国NMPA在罕见病领域探索类器官应用,但政策跟进仍需观察FDA进展[10] 商业化应用前景 - 肝脏模型因广谱性成为优先突破方向,受众覆盖全类型药物研发[3] - 短期动物试验不可替代:灵长类动物在关键药物试验中仍具独特价值[11] - 产业需解决样本获取机制与技术成熟度问题,预计需长期科研积累[9][10]
董秘说|益诺思董秘李燕:新质生产力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模式革新和人才升级推动药物研发跨越式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7-25 16:32
公司基本情况 -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药集团下属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股票代码688710 [3] - 公司是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最早同时具备NMPA的GLP认证、OECD的GLP认证、通过美国FDA的GLP检查的企业之一 [3] - 业务范围覆盖早期成药性评价、非临床药效学研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临床生物样本分析、生物标志物与转化研究等领域 [3] - 拥有7.2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千余人的研究团队,主要设施分布在上海、南通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了国内外900多家制药公司、新药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助力国内创新药研发NDA/BLA成功案例24例,IND注册成功案例近540例,协助140余个项目获批了美国、欧盟、韩国及澳洲等国外监管机构的临床注册申报,获批FDANDA/BLA3例 [4] 董秘角色与公司治理 - 董秘通过构建全流程信息披露矩阵,确保信息披露经得起市场与监管的双重检验 [5] - 打造立体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线上依托上证e互动、业绩说明会、可视化年报等工具实现零时差沟通,线下通过反向路演、走进上市公司、一对一调研等形式 [5] - 深度参与董事会运作全流程,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符合法规、契合战略、贴合市场 [5] - 以资本运作为抓手,推动公司从合规型治理迈向价值型治理,实现资本市场与产业赛道的同步发展 [5] 新质生产力在行业的体现 - 通过技术创新、模式革新和人才升级,推动药物研发效率与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6] - 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转化,如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毒性病理诊断技术平台,利用类器官技术建立体外评价模型 [6] - 全链条服务能力的迭代升级,通过"PL+PM"双轨项目管理模式,结合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实现科学路径设计与高效执行的协同 [7] - 国际化合规与标准输出能力,深度适配与引领全球监管标准,如通过OECD GLP认证、美国FDA检查等 [7]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 - 锚定前沿赛道强化自主研发 [8] - 构建高端人才生态体系 [8] - 深化数字化与全球化协同 [8] 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关系 - 核心传统业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是公司发展的稳定器,在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9] - 超90%收入来自一类创新药研究服务,承接的创新药物品类覆盖肿瘤、细胞基因治疗等多种药物类型 [9] - 注重技术创新,提前布局新兴药物研发领域,如在ADC、小核酸、CGT等领域较早建立技术平台 [10] - 坚持"传统业务筑牢根基、新兴业务引领未来"的双轮驱动策略,通过资源协同、技术赋能、生态共建三大路径实现新旧业务的有机融合 [10] 应对技术瓶颈和市场不确定性的预案 - 围绕"新领域"持续进行自主研发突破,保障前瞻性技术储备 [11] - 依据客户订单需求开展受托研发项目 [11] - 夯实创新属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构筑科研护城河 [12] - 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 [12] - 强化风险预防与过程管控,形成"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管理 [12]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 2024年研发投入6000多万元 [13] - 在早期成药性评价方面,建立了不同品类候选分子的快速筛选策略 [13] - 在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方面,建立了多种药效模型和肿瘤类器官库 [13] - 在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打造了特色放射性同位素平台 [13] - 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前沿技术平台,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毒性病理诊断技术平台、基于类器官的药物体外评价技术平台等 [13] 产业升级的终极目标 - 产业升级的本质是技术代差的突破,让技术突破与临床需求同频共振 [15] - 技术创新的核心是让更多患者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创新药 [15]
7月24日科创板高换手率股票(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9:45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50指数上涨1.17%至1032.84点,全日成交量45.48亿股,成交额1416.59亿元,加权平均换手率2.53% [1] - 470只科创板个股上涨,涨幅超10%的有3只,涨幅5%-10%的有36只,下跌个股111只 [1] - 换手率分布:超20%的1只,10%-20%的17只,5%-10%的82只,3%-5%的117只,1%-3%的305只,不足1%的67只 [1] 高换手率个股表现 - 换手率最高个股为信宇人(20.25%)、青云科技(18.72%)、益诺思(15.22%),其中信宇人上涨1.89%,青云科技下跌2.81% [1] - 换手率超5%的个股中,77只上涨,涨幅居前的有统联精密(+19.99%)、仁度生物(+17.65%)、新光光电(+13.07%),跌幅居前的有前沿生物(-9.46%)、仕佳光子(-7.19%) [1] 行业分布与资金流向 - 换手率超5%个股中,医药生物行业最多(29只),电子(21只)、机械设备(12只)紧随其后 [2] - 48只高换手率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爱博医疗(+9930.97万元)、茂莱光学(+7880.75万元)净流入居前,铁建重工(-8.74亿元)、仕佳光子(-1.45亿元)净流出居前 [2] - 杠杆资金方面,76只高换手个股获融资净买入,上纬新材(+2.47亿元)、鼎通科技(+2.03亿元)融资余额增加较多,力芯微(-3975.24万元)、爱博医疗(-3604.47万元)减少较多 [2] 个股数据详情 - 信宇人最新收盘价31.81元,日换手率20.25%,资金净流入2487.66万元 [3] - 青云科技最新收盘价79.89元,日换手率18.72%,资金净流出1.11亿元 [3] - 统联精密日涨幅19.99%,换手率10.77%,资金净流入738.12万元 [4] - 富淼科技日涨幅10.00%,换手率7.22%,资金净流入1191.18万元 [5]
创新药板块异动,益诺思大涨超15%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35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创新药板块异动拉升 益诺思盘中大涨超15% 换手率达13.70% 成交额突破1.61亿元 [1] - 国家医保局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 化解创新药纳入集采担忧 推动行业从"政策扰动期"迈向"规则明确期" [1] - 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回升 政策端医保支付向创新药倾斜 地方提供资金支持 [2] - 2025年上半年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BD)交易总额接近去年全年 体现国际认可并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2] 公司业务与竞争优势 - 益诺思为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安评)细分领域龙头 2022年市占率达6.80% 居行业第三 [1] - 主营业务以非临床安评为核心 2020-2024年营收占比超82% 90%以上收入来自I类创新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 [1] - 2025年一季度IND和NDA新签订单个数同比增长18.37% 海外市场新签订单金额实现增长 [1] - 覆盖全球三大监管要求(NMPA/OECD/FDA)的GLP认证资质 国内仅六家CRO企业通过认证 [2] - 国内药企安评业务外包渗透率达70% 凭借优质试验设施(如动物房)和丰富项目经验形成竞争优势 [2] 行业壁垒与发展趋势 - 非临床安评行业壁垒高 GLP认证为核心门槛 实验室建设周期长 固定资产投入大 [2] - CRO主流企业订单充裕 新签订单恢复增长 全球医药创新投入呈现复苏态势 [2] - 持续布局小核酸、多肽等新兴创新药领域 [1] - 大型药企研发投入稳定 Biotech融资企稳 [2]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红盘蓄势,成分股益诺思领涨,机构: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加速价值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12
流动性表现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10.3%,成交额2145.43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989.23万元,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3] 规模与份额增长 - 近1月规模增长310.98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年份额增长7500万份,新增份额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收益能力 - 近1年净值上涨42.32%,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8.42%(540/2931)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连涨涨幅23.5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43% [3] 指数成分股结构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包括联影医疗(9.73%)、百济神州(6.04%)、惠泰医疗(5.69%)等 [3] - 成分股表现分化:博瑞医药单日涨幅6.06%,百利天恒跌2.73%,君实生物跌2.39% [5]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医保局优化集采规则,推动仿制药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成本控制+合理利润模式 [5] - 创新药产业链受BD出海、研发商业化推进及政策支撑驱动,加速价值重塑 [6] 投资工具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科创医药ETF嘉实联接基金(021061)布局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