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美菱(000521)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长虹美菱(000521)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8.59万元,占总成交额6.76%
搜狐财经· 2025-07-07 05:41
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长虹美菱报收于7.15元,上涨0.28%,换手率1.71%,成交量15.0万手,成交额1.08亿元 [1] - 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8.59万元,占总成交额6.76%,游资资金净流出370.46万元,占总成交额3.44%,散户资金净流入1099.04万元,占总成交额10.2% [2][4] 公司公告 - 长虹美菱计划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15,000万至30,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上限为10.67元/股 [2][4] - 按回购资金总额上限和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8,116,213股,占总股本2.73%,按下限测算约为14,058,107股,占总股本1.36% [2] - 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后不超过12个月 [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回购期间暂无减持计划 [2]
白电企业ESG报告: 高分者全 低分者简 供应链碳排放多缺失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27
ESG信息披露与评级表现 - 10家白色家电上市公司中有8家披露了2024年ESG报告,披露率达80%,高于A股平均披露水平45 7% [1] - ESG评级较高的公司如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美的集团多为A级或BBB级,而部分公司持续处于CCC级以下 [2] - ESG信息披露水平与评级表现存在相关性,评级高的公司披露内容更全面,涵盖环境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项议题 [2] - 过去几年白色家电上市公司ESG评级呈上升趋势,海尔智家、海信家电从BBB级升至A级,TCL智家从DDD级升至BB级 [3] - 在国际ESG评级中,56%的中国耐用消费品公司评级上调,高于全球同业的33% [3]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 - 10家公司中有7家披露了2023年、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美的集团披露了范围三排放数据 [3] - 澳柯玛、惠而浦、雪祺电气3家公司未披露任何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3] - 行业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普遍缺失,全产业链碳排放追踪和报告有待加强 [3] 废旧家电回收情况 - 苏宁易购2024年回收约400万台旧家电,其中白色家电占比62% [5] - 美的集团累计回收旧家电875万台,目标到2030年达5000万台 [5] - 海尔智家2024年回收废旧家电769万台,同比提升10%,实现碳减排约1 7万吨 [6] - 格力电器2024年回收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813万台(套),转化为再生资源15 76万吨 [6] - 海信家电2024年回收废旧家电120万台 [6] 绿色产品与研发投入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国补订单占比89%,一二级能效白色家电销售额占比92% [7] - 长虹美菱数据显示,一级能效产品在以旧换新中销售额占比超90% [7] - 美的集团、海尔智家2024年研发费用均超100亿元 [7] - 海尔智家空调产品节能超46%,格力电器家用空调全年耗电量降低超13 6% [8] - 海信家电12款产品获碳足迹证书,海尔智家8个型号产品获认证 [8]
长虹美菱(000521):双轮驱动,效率优化
长江证券· 2025-07-06 10: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长虹美菱“买入”评级,首次评级 [10][12][1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规模上行业结构性机会涌现,内销消费谨慎、电商红利和冰箱结构升级以及外销新兴市场白电渗透率较低,使公司空调业务借助电商和性价比提升市场份额,冰箱通过结构升级提升均价和质价比打开利润弹性,外销通过早期布局和深耕新兴市场提升份额;盈利上公司通过管理和运营改善持续降费提效 [3][10][1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底蕴深厚积累,多元发展创新 - 公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家电企业,1983 年转产电冰箱,四十多年发展成多元化家电企业 [22] - 第一阶段(1983 - 2008)美菱电器时期,2005 年与长虹重组后快速发展,营收从 2005 年 20.22 亿元增到 2008 年 48.14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33.53%,归母净利润从 2005 年 666 万元涨到 2008 年 2738 万元,复合年增长率 60.20% [24] - 第二阶段(2009 至今)长虹美菱时期,2009 年收购长虹空调和中山长虹,空调成主要增长动力,2015 年收购长虹日电拓展业务,营收从 2009 年 63.24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 286.01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10.58%,归母净利润从 2009 年 3.01 亿元到 2024 年 6.9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5.78% [28] - 2024 年公司小家电及厨卫收入占比 5.22%,冰箱 33.43%,空调 53.87%,近五年内销收入占比保持 60%以上,海外业务占比从 2016 年 23%提升到 2024 年 36% [2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绵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有控股企业 [31] 内销:顺应需求趋势,挖潜结构机会 空调:消费理性推动市场变革,电商崛起助力公司发展 - 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低位,消费理性延续,家电行业受影响,空调线上线下中低端价位品牌销售额份额上升,2024 年线上渠道小米、TCL 和华凌品牌销售额份额较 2020 年分别提升 10.50、1.27 和 6.49 个百分点 [36] - 长虹空调线上线下份额处于第三梯队,但 2020 年来市占率稳中有升 [43] 电商下沉渠道扩张,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 - 电商渠道减少线下投入,长虹美菱借助与京东合作,2019 年签署 GSKA 战略合作协议,2024 年与京东五星电器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目标未来三年销售规模倍增 [49] - 线上增加 2100 元以下低端空调投放,线下以 2100 - 3500 元中端空调为主力,覆盖不同消费层次和区域 [50] - 长虹空调性价比高,以京东 1.5 匹空调为例,国补后到手价 1699 元,性能参数与其他品牌相当 [64] 深度绑定小米代工,空调收入稳步增长 - 长虹美菱是小米主要空调代工企业,小米空调线上销量端份额从 2020 年 1.4%到 2024 年 13.8%,为公司空调业务提供稳定收入支持 [65] 冰箱:行业整体结构升级,性价比品牌机会涌现 - 冰箱行业结构升级,线下市场高端冰箱占比增加,十字四门冰箱销售量占比从 2021 年 23.4%提升到 2024 年 37.6%,均价从 7266 元提升至 8405 元 [67] - 美菱冰箱高端占比增加,2022 - 2024 年十字四门冰箱线下、线上销量占比分别提升 13.83 和 8.63 个百分点,2022 年来冰箱均价提升幅度高于行业整体 [73] 核心技术赋能,提升盈利空间 - 美菱冰箱技术优势明显,2024 年推出第三代“M 鲜生系列”冰箱,抗菌率 99.99%,可实现 0.1 度精确控温,采用置顶恒温鲜冻技术 [79] - “M 鲜生”系列冰箱为爆款产品,获世界纪录协会权威认证,2024 年冰箱产品均价上升,美菱品牌十字四门冰箱均价低于行业整体 [79][80] 外销:深耕新兴市场,拓展自牌增量 出口增速提升,聚焦新兴市场 - 近年来中国白电外销增速优秀,2024 年拉美、大洋洲、亚洲其他和东南亚地区美元口径空调出口额增速分别为 46%、34%、15%、和 31%,冰箱出口额增速分别为 51%、8%、14%和 7% [87] - 海外新兴市场空调和冰箱渗透率低,预计未来冰箱渗透率有望提升,外销量将快速增长 [87] - 中国白电凭借产品质量、性价比、研发能力和产业链优势,在全球市场地位重要 [93] - 长虹美菱海外业务主要分布在新兴市场和增量市场,产品外销份额不断提升,2024 年空调外销量份额为 4.5%,冰箱外销量份额为 6.6% [110][111] 借助电商快速出海,塑造自主品牌形象 - 长虹在海外电商供应链与物流本土化、定制化电商专供、多平台布局上有优势,提升物流效率和客户体验,提高市场接受度,扩大全球市场触达率 [112][115][117] - 长虹通过跨境电商建立并提升海外品牌形象,CHiQ 品牌覆盖全球 40 多个国家,进驻 30 多个电商平台,取得畅销成绩,未来长虹美菱海外毛利率提升空间大 [122] 内生效率改善:深化整改,降费增效 公司双管齐下,提升整体效率 - 长虹集团 2014 年起改革取得阶段性成绩,长虹美菱通过管理端和运营端整改,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126] 管理端:激励员工,提升人效 - 管理端以“KPI 管工资”为原则,使管理层薪酬、利润分享和职位提升与绩效挂钩,严格执行绩效管理,长虹美菱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明显提升 [128][130] 运营端:平台改革,降低费用 - 长虹母公司平台化转型,营销端整合营销团队,建立智慧交易平台,美菱与智易家关联金额上升,销售费用率下降 [135] - 物流端长虹民生平台改革,长虹美菱存货周转率提升 [139] - 采购端推进采购供应链体系变革,长虹美菱市场支持费和管理费率下降 [142] 投资建议: 优化促成长,前景更可期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6、9.18 和 10.53 亿元,对应公司 PE 分别为 9.21、8.09 和 7.05 倍,给予“买入”评级 [10][149]
股市必读:长虹美菱(000521)7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836.41万元,占总成交额19.43%
搜狐财经· 2025-07-04 01:50
交易信息 - 7月3日收盘价为7.13元,下跌1.11%,换手率3.14%,成交量27.53万手,成交额1.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36.41万元,占总成交额19.43% [2][4] - 游资资金净流入829.28万元,占总成交额4.2%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3007.13万元,占总成交额15.23% [2] 公司回购计划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A股非限售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2][4] - 拟回购资金总额为15,000万元至30,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0.67元/股 [2][4] - 按上限测算预计回购28,116,213股,占总股本2.73%;按下限测算预计回购14,058,107股,占总股本1.36% [2]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控股股东等暂无减持计划 [2]
长虹美菱: 回购股份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7
回购股份方案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15,000万元且不超过30,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0.67元/股 [1] - 按资金上限测算预计回购28,116,213股(占总股本2.73%),按资金下限测算预计回购14,058,107股(占总股本1.36%)[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 [1][3] 资金来源与融资支持 - 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含金融机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5] - 已获得中国银行合肥分行最高2.7亿元贷款承诺,期限不超过3年,贷款金额不超过回购总金额的90% [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104.92亿元,回购资金上限占比总资产1.25%、净资产4.93%、流动资产1.67%、货币资金2.86% [8] 股权结构影响 - 若按上限回购并全部锁定,有限售流通股比例将从0.60%增至3.33%,无限售流通股比例从85.01%降至82.28% [7] - 若按下限回购并全部锁定,有限售流通股比例将增至1.96%,无限售流通股比例降至83.65% [7] - 回购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 [8] 回购实施进展 - 2025年4月9日董事长提议,5月8日董事会通过回购方案,6月3日增加资金来源议案 [3][12] - 因利润分配实施,回购价格上限从11元/股调整为10.67元/股,自6月11日生效 [5][12] - 已开立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暂未开始回购操作 [13] 相关股东情况 - 董事、监事、高管及控股股东在回购期间暂无减持计划 [2] - 相关人员在董事会决议前6个月内无买卖公司股份行为,无内幕交易及市场操纵 [9][10] - 董事长提议回购前6个月无买卖股份行为,回购期间无增减持计划 [10][11]
长虹美菱(000521) - 回购股份报告书
2025-07-03 19:17
回购计划 - 公司拟用自有和自筹资金回购A股用于股权激励,资金总额1.5 - 3亿元[3] - 按3亿上限和10.67元/股测算,预计回购约28116213股,占总股本约2.73%[3][18] - 按1.5亿下限和10.67元/股测算,预计回购约14058107股,占总股本约1.36%[3][18] - 回购价格上限由11元/股调整为10.67元/股,2025年6月11日起生效[9] - 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不超12个月,满足条件可提前届满[14] 资金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397260.39万元,净资产608580.09万元等[19] - 回购资金上限3亿元时,占总资产等比重分别为1.25%、4.93%等[19] - 中行合肥分行承诺提供最高2.7亿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3年[29] 时间进程 - 2025年4月9日董事长提议回购,5月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22] - 2025年6月3日审议通过增加资金来源议案,7月2日调整回购价格上限[26][27] 风险与规定 - 回购存在股价超上限等风险,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未用完将注销[5][32] - 公司不得在重大事项未披露等期间回购股票[16] - 相关人员回购期间暂无增减持计划,未来三月、六月无减持计划[21] 信息披露 - 首次回购股份次一交易日披露信息,占比每增1%三日内披露[30] - 每月前三个交易日披露上月末回购进展等[31]
股市必读:长虹美菱(000521)7月2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7-03 02:4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2日收盘,长虹美菱报收于7.21元,上涨3.74%,换手率4.53%,成交量39.63万手,成交额2.82亿元 [1] - 7月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111.55万元,占总成交额11.04%,游资资金净流出434.6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676.87万元 [8][10] 公司回购计划 - 调整股份回购价格上限至不超过10.67元/股(原为11元/股),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6月11日 [8][10]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回购期限不超过12个月,用于股权激励 [8]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1日 [8] 行业政策与产品布局 - 公司全程参与《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制修订,将提前研发符合新标产品并于2026年6月实施后快速上市 [2] - 投资者建议公司与泡泡玛特合作开发联名或代工复古冰箱产品,公司未明确回应 [2] 业务范围与市场拓展 - 公司明确表示目前没有汽车空调业务 [3] - 出口产品覆盖多国,正积极关注伊朗等战后重建市场的家电需求机会 [4] 股价波动与投资者关注 - 投资者多次询问股价低迷原因,公司回应称波动受宏观环境及市场情绪影响,未来将专注主业提升业绩 [4][5][6][7]
长虹美菱: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调整股份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21
回购方案概述 - 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5,000万元且不超过30,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1元/股 [1] - 按回购资金上限30,000万元和价格上限11元/股测算,预计回购约27,272,727股,占总股本2.65%;按资金下限15,000万元测算,预计回购约13,636,364股,占总股本1.32% [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后12个月内,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 [1] 利润分配方案实施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总派发现金红利339,874,825.95元,不送红股且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1日 [2] 回购价格上限调整 - 因实施现金分红,回购价格上限由11元/股调整为10.67元/股,调整依据为每股现金红利0.33元(总分红金额339,874,825.95元÷总股本1,029,923,715股) [3] - 调整后的价格上限自2025年6月11日(除权除息日)起生效 [3] - 按调整后价格10.67元/股测算,回购资金上限30,000万元对应回购数量约28,116,213股(占总股本2.73%),下限15,000万元对应约14,058,107股(占总股本1.36%) [4] 其他事项 - 除价格上限调整外,回购方案其他事项无变化,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期限内实施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长虹美菱(000521) - 关于回购公司A股股份进展的公告
2025-07-01 17:03
股份回购 - 公司拟用1.5 - 3亿元自有资金回购A股用于股权激励,回购价不超11元/股,期限12个月[1] - 增加回购资金来源含金融机构专项贷款[2] - 中国银行合肥分行承诺最高提供2.77亿元专项贷款,不超回购总金额90%,期限最长3年[2] - 因利润分配,回购价格上限调为10.67元/股[2][4] 进展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暂未进行A股股份回购[4] - 公司正在办理开立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事宜[4]
长虹美菱(000521)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调整股份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
2025-07-01 17:00
回购方案 - 调整前回购价上限11元/股,调整后10.67元/股[3] - 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6月11日[3] - 回购资金总额1.5 - 3亿元[4] - 按不同价格和资金测算回购股份及占比[4][10]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每10股派现金红利3.3元,共派339874825.95元[6] - 每股现金红利0.33元/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