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美菱(000521)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冰柜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产销规模、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冰柜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9:28
相关企业:恩布拉科、松下、美芝、丹佛斯、格力凌达、星星冷链 关键词:冰柜行业产业链、冰柜行业发展历程、冰柜行业产量、冰柜零售规模、冰柜市场竞争格局、冰 柜行业发展趋势 上市企业:长虹美菱(000521)、格力电器(000651)、海尔智家(600690)、澳柯玛(600336)、海信家电 (000921) 内容概要:自80年代冰柜技术的引进以来,我国冰柜技术不断突破。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 提升,冰柜已经走进千万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之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冰柜技术水平不断创新升级,产品日益丰富,冰柜市场呈现出 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冰柜生产消费国。2024年,我国冰柜产量为2761.5万台, 冰柜零售规模约110亿元,零售量约846万台;预计2025年我国冰柜产量有望突破3000万台。 二、冰柜行业发展现状 冰柜作为储存保鲜的重要设备,其市场表现一直备受关注。自80年代冰柜技术的引进以来,我国冰柜技 术不断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冰柜生产消费国。2024年,我国冰柜产量为2761.5万台,较 2023年增加324.2 ...
长虹美菱: 关于首次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34
证券代码:000521、200521 证券简称:长虹美菱、虹美菱B 公告编号:2025-052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生之日或者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之日内; (二)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披露回购进展情况。现将公司首次回购股份情况公告如下: 一、首次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具体情况 回购公司A股1,1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068%;本次回购A股股份最高成交 价为7.3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7.26元/股,成交总金额为8,004,000元(不含印 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本次回购A股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和自 筹资金(含金融机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等),回购价格未超过10.67元/股(含), 本次回购符合既定的回购方案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其他说明 公司首次回购股份的时间、回购股份价格及集中竞价交易的委托时段等符合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回购股份》第十七条、第十 八条的相关规定 ...
长虹美菱(000521) - 关于首次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公告
2025-07-15 18:32
回购计划 - 公司同意用自有和自筹资金回购A股用于股权激励,回购价上限调为10.67元/股[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1] 首次回购情况 - 2025年7月15日首次回购A股110万股,占总股本0.1068%[2] - 最高成交价7.30元/股,最低成交价7.26元/股,成交总金额800.4万元[2] - 回购资金为自有和自筹,价格未超10.67元/股[2]
长虹美菱(000521) - 000521长虹美菱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0
2025-07-10 18:18
国内市场营销能力 - 持续优化销售网络及服务体系,坚持“推精品、健渠道、抓协同、提效率、控风险”五大举措,推动根据地与机会市场建设 [1] - 产品上打造差异化心智产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精品;渠道上聚焦基础、零售与增量渠道;管理上完善组织机构,提升运营及服务效率 [1] 海外冰箱业务推动策略 - 坚持产品主义,把握全球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加大“大容积、多温区、高能效、低噪音”等产品研发创新力度 [1] - 提升营销力,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营销体系,提升大客户需求契合度及合作效率 [1] - 强化内外协同,在规模效应、研发能力、产品资源等层面深化协同 [1] - 基于 ODM 业务基础加速品牌业务发展 [1] 国内空调产业市场策略 - 基于 AI 技术强化用户体验和差异化设计,打造“全无尘”和“客餐柜”产品名片,推出“战略大单品”,推动“熊猫懒大单品”套系化,打造腰部品牌单品 [2] - 加大市场投入,通过事件营销、新媒体种草等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2] - 围绕用户加强服务能力提升,快速直达,提升用户满意度 [2] 公司创新能力方面 - 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造创新、管理创新四个方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2] 2025 年经营计划 - 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以资源整合助力产业矩阵,强化产业协同夯实市场基础,通过内外融合加速公司发展 [2] -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2] - 力争实现规模和利润双增长,保证有利润的规模增长的良性发展趋势 [2]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707
源达信息· 2025-07-07 22:59
机构调研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热门公司有冰轮环境、博实结等,近5天有沪电股份、桂林三金等[5][18] - 近30天调研数前二十公司中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5家,为冰轮环境、博实结等[5][18] - 骏鼎达和大族激光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大幅增长[5][18] 股东增持 - 2025.6.30 - 2025.7.4,2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2家,为人福医药和苏州银行[7][23] - 2025.1.1 - 2025.7.4,234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64家,其中19家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8][24] 公司回购 - 2025.6.30 - 2025.7.4,288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78家,部分公司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8][28] - 2025.1.1 - 2025.7.4,1573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345家,93家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部分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8][30] 机构资金流向 - 2025.6.30 - 2025.7.4,房地产、钢铁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39] - 2025.6.4 - 2025.7.4,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40] 投资建议 - 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大的骏鼎达和大族激光[45] - 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新集能源等公司[45] - 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回购比例大及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相关上市公司[47] 风险提示 - 市场短期波动风险,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12]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630-20250704)-20250707
源达信息· 2025-07-07 19:5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情况进行梳理,给出投资建议,还分析了机构资金流向 [2][22][27]。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冰轮环境、博实结等,近5天有沪电股份、桂林三金等 [2][8] - 近30天调研数前二十且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冰轮环境、博实结等5家 [2][8] - 骏鼎达和大族激光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实现较大增长 [2][8] 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本周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 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2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人福医药和苏州银行 [3][12] 年初至2025/07/04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4日,234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64家 [3][13] - 评级机构>10家且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公司共19家,建议关注新集能源、隧道股份等 [3][13] 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本周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288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共78家 [3][16]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的公司有厦门象屿、华发股份等 [3][16] 2025年部分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4日,1573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共345家 [3][18]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的有93家,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有长虹美菱、柳工等 [3][18] 机构资金流向 - 本周(2025/06/30 - 2025/07/04),房地产、钢铁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 [22] - 近30天(2025/06/04 - 2025/07/04),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 [24]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大的骏鼎达和大族激光 [27] - 重要股东增持: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新集能源、隧道股份等 [27] - 公司回购: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回购比例大的公司,以及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长虹美菱、柳工等 [28]
股市必读:长虹美菱(000521)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8.59万元,占总成交额6.76%
搜狐财经· 2025-07-07 05:41
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长虹美菱报收于7.15元,上涨0.28%,换手率1.71%,成交量15.0万手,成交额1.08亿元 [1] - 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8.59万元,占总成交额6.76%,游资资金净流出370.46万元,占总成交额3.44%,散户资金净流入1099.04万元,占总成交额10.2% [2][4] 公司公告 - 长虹美菱计划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15,000万至30,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上限为10.67元/股 [2][4] - 按回购资金总额上限和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8,116,213股,占总股本2.73%,按下限测算约为14,058,107股,占总股本1.36% [2] - 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后不超过12个月 [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回购期间暂无减持计划 [2]
白电企业ESG报告: 高分者全 低分者简 供应链碳排放多缺失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27
ESG信息披露与评级表现 - 10家白色家电上市公司中有8家披露了2024年ESG报告,披露率达80%,高于A股平均披露水平45 7% [1] - ESG评级较高的公司如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美的集团多为A级或BBB级,而部分公司持续处于CCC级以下 [2] - ESG信息披露水平与评级表现存在相关性,评级高的公司披露内容更全面,涵盖环境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项议题 [2] - 过去几年白色家电上市公司ESG评级呈上升趋势,海尔智家、海信家电从BBB级升至A级,TCL智家从DDD级升至BB级 [3] - 在国际ESG评级中,56%的中国耐用消费品公司评级上调,高于全球同业的33% [3]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 - 10家公司中有7家披露了2023年、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美的集团披露了范围三排放数据 [3] - 澳柯玛、惠而浦、雪祺电气3家公司未披露任何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3] - 行业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普遍缺失,全产业链碳排放追踪和报告有待加强 [3] 废旧家电回收情况 - 苏宁易购2024年回收约400万台旧家电,其中白色家电占比62% [5] - 美的集团累计回收旧家电875万台,目标到2030年达5000万台 [5] - 海尔智家2024年回收废旧家电769万台,同比提升10%,实现碳减排约1 7万吨 [6] - 格力电器2024年回收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813万台(套),转化为再生资源15 76万吨 [6] - 海信家电2024年回收废旧家电120万台 [6] 绿色产品与研发投入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国补订单占比89%,一二级能效白色家电销售额占比92% [7] - 长虹美菱数据显示,一级能效产品在以旧换新中销售额占比超90% [7] - 美的集团、海尔智家2024年研发费用均超100亿元 [7] - 海尔智家空调产品节能超46%,格力电器家用空调全年耗电量降低超13 6% [8] - 海信家电12款产品获碳足迹证书,海尔智家8个型号产品获认证 [8]
长虹美菱(000521):双轮驱动,效率优化
长江证券· 2025-07-06 10: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长虹美菱“买入”评级,首次评级 [10][12][1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规模上行业结构性机会涌现,内销消费谨慎、电商红利和冰箱结构升级以及外销新兴市场白电渗透率较低,使公司空调业务借助电商和性价比提升市场份额,冰箱通过结构升级提升均价和质价比打开利润弹性,外销通过早期布局和深耕新兴市场提升份额;盈利上公司通过管理和运营改善持续降费提效 [3][10][1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底蕴深厚积累,多元发展创新 - 公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家电企业,1983 年转产电冰箱,四十多年发展成多元化家电企业 [22] - 第一阶段(1983 - 2008)美菱电器时期,2005 年与长虹重组后快速发展,营收从 2005 年 20.22 亿元增到 2008 年 48.14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33.53%,归母净利润从 2005 年 666 万元涨到 2008 年 2738 万元,复合年增长率 60.20% [24] - 第二阶段(2009 至今)长虹美菱时期,2009 年收购长虹空调和中山长虹,空调成主要增长动力,2015 年收购长虹日电拓展业务,营收从 2009 年 63.24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 286.01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10.58%,归母净利润从 2009 年 3.01 亿元到 2024 年 6.9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5.78% [28] - 2024 年公司小家电及厨卫收入占比 5.22%,冰箱 33.43%,空调 53.87%,近五年内销收入占比保持 60%以上,海外业务占比从 2016 年 23%提升到 2024 年 36% [2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绵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有控股企业 [31] 内销:顺应需求趋势,挖潜结构机会 空调:消费理性推动市场变革,电商崛起助力公司发展 - 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低位,消费理性延续,家电行业受影响,空调线上线下中低端价位品牌销售额份额上升,2024 年线上渠道小米、TCL 和华凌品牌销售额份额较 2020 年分别提升 10.50、1.27 和 6.49 个百分点 [36] - 长虹空调线上线下份额处于第三梯队,但 2020 年来市占率稳中有升 [43] 电商下沉渠道扩张,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 - 电商渠道减少线下投入,长虹美菱借助与京东合作,2019 年签署 GSKA 战略合作协议,2024 年与京东五星电器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目标未来三年销售规模倍增 [49] - 线上增加 2100 元以下低端空调投放,线下以 2100 - 3500 元中端空调为主力,覆盖不同消费层次和区域 [50] - 长虹空调性价比高,以京东 1.5 匹空调为例,国补后到手价 1699 元,性能参数与其他品牌相当 [64] 深度绑定小米代工,空调收入稳步增长 - 长虹美菱是小米主要空调代工企业,小米空调线上销量端份额从 2020 年 1.4%到 2024 年 13.8%,为公司空调业务提供稳定收入支持 [65] 冰箱:行业整体结构升级,性价比品牌机会涌现 - 冰箱行业结构升级,线下市场高端冰箱占比增加,十字四门冰箱销售量占比从 2021 年 23.4%提升到 2024 年 37.6%,均价从 7266 元提升至 8405 元 [67] - 美菱冰箱高端占比增加,2022 - 2024 年十字四门冰箱线下、线上销量占比分别提升 13.83 和 8.63 个百分点,2022 年来冰箱均价提升幅度高于行业整体 [73] 核心技术赋能,提升盈利空间 - 美菱冰箱技术优势明显,2024 年推出第三代“M 鲜生系列”冰箱,抗菌率 99.99%,可实现 0.1 度精确控温,采用置顶恒温鲜冻技术 [79] - “M 鲜生”系列冰箱为爆款产品,获世界纪录协会权威认证,2024 年冰箱产品均价上升,美菱品牌十字四门冰箱均价低于行业整体 [79][80] 外销:深耕新兴市场,拓展自牌增量 出口增速提升,聚焦新兴市场 - 近年来中国白电外销增速优秀,2024 年拉美、大洋洲、亚洲其他和东南亚地区美元口径空调出口额增速分别为 46%、34%、15%、和 31%,冰箱出口额增速分别为 51%、8%、14%和 7% [87] - 海外新兴市场空调和冰箱渗透率低,预计未来冰箱渗透率有望提升,外销量将快速增长 [87] - 中国白电凭借产品质量、性价比、研发能力和产业链优势,在全球市场地位重要 [93] - 长虹美菱海外业务主要分布在新兴市场和增量市场,产品外销份额不断提升,2024 年空调外销量份额为 4.5%,冰箱外销量份额为 6.6% [110][111] 借助电商快速出海,塑造自主品牌形象 - 长虹在海外电商供应链与物流本土化、定制化电商专供、多平台布局上有优势,提升物流效率和客户体验,提高市场接受度,扩大全球市场触达率 [112][115][117] - 长虹通过跨境电商建立并提升海外品牌形象,CHiQ 品牌覆盖全球 40 多个国家,进驻 30 多个电商平台,取得畅销成绩,未来长虹美菱海外毛利率提升空间大 [122] 内生效率改善:深化整改,降费增效 公司双管齐下,提升整体效率 - 长虹集团 2014 年起改革取得阶段性成绩,长虹美菱通过管理端和运营端整改,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126] 管理端:激励员工,提升人效 - 管理端以“KPI 管工资”为原则,使管理层薪酬、利润分享和职位提升与绩效挂钩,严格执行绩效管理,长虹美菱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明显提升 [128][130] 运营端:平台改革,降低费用 - 长虹母公司平台化转型,营销端整合营销团队,建立智慧交易平台,美菱与智易家关联金额上升,销售费用率下降 [135] - 物流端长虹民生平台改革,长虹美菱存货周转率提升 [139] - 采购端推进采购供应链体系变革,长虹美菱市场支持费和管理费率下降 [142] 投资建议: 优化促成长,前景更可期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6、9.18 和 10.53 亿元,对应公司 PE 分别为 9.21、8.09 和 7.05 倍,给予“买入”评级 [10][149]
股市必读:长虹美菱(000521)7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836.41万元,占总成交额19.43%
搜狐财经· 2025-07-04 01:50
交易信息 - 7月3日收盘价为7.13元,下跌1.11%,换手率3.14%,成交量27.53万手,成交额1.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36.41万元,占总成交额19.43% [2][4] - 游资资金净流入829.28万元,占总成交额4.2%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3007.13万元,占总成交额15.23% [2] 公司回购计划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A股非限售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2][4] - 拟回购资金总额为15,000万元至30,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0.67元/股 [2][4] - 按上限测算预计回购28,116,213股,占总股本2.73%;按下限测算预计回购14,058,107股,占总股本1.36% [2]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控股股东等暂无减持计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