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蓝科技(000711)
icon
搜索文档
【干货】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30 11:08
土壤修复产业链全景图谱 - 上游主要包括修复用剂和设备供应商,如新地标、科盛科技等设备研发企业,以及实朴检测、富邦股份等检测设备制造商[1][2] - 中游业务分为咨询类(污染调查评估、方案设计等)和工程类(修复工程实施),后期还包括评估维护工作[1] - 下游需求方包括政府部门、工矿/房地产企业、污染场地所有者等[1] 土壤修复企业分布 - 北京、广东和浙江地区上市公司密度较高,北京有建工修复、高能环境等龙头企业,广东有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等检测服务企业[6] - 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也培育出部分土壤修复上市企业[6] 主要企业业务布局 - 建工修复土壤修复业务占比最高达93.12%,区域布局以华东(38.99%)和华北(25.29%)为主[9][10] - 京蓝科技、卓锦股份土壤修复业务占比均超过60%[9] - 高能环境(11.26%)和森特股份(10.81%)土壤修复业务占比较小,更多布局固废处理和金属围护系统[9][10] - 永清环保湖南省内业务占比70.21%,博世科海外业务占比高达38.3%[9][10] 企业技术发展方向 - 建工修复开发低代码ECO系统,目标实现30%以上成本降低,2025年计划推广能耗降低60%的原位热强化技术[10][11] - 高能环境聚焦重金属污染治理,自主研发原位热脱附技术,探索"土壤修复+固废处理"一体化模式[11] - 森特股份引入德国设备开发复合技术体系,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如地下管线智能识别系统[11] - 正和生态与智谱AI合作开发土壤修复大模型,部署智能监测机器人和无人机巡检系统[11]
2025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项目情况及发展趋势 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将更系统化【组图】
前瞻网· 2025-07-23 16:29
土壤修复工程项目规模 - 2024年全国土壤修复工程项目数量达1426个 较上年增加309个 [1] - 2024年工程项目投资金额大幅下降至100.9亿元 同比降幅达48% [1] - 近四年工程市场总投资规模呈现波动态势 未形成持续增长趋势 [1] 土壤修复咨询项目规模 - 咨询服务类项目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达4699个 中标金额47.18亿元 [2] - 2021年咨询项目数量首次突破3000个 同比增长9.46%至3123个 [2] - 政策驱动是咨询类项目增长的核心因素 项目金额同步提升 [2] 项目类型结构分析 - 咨询服务类项目数量占比最高 达72% 但金额占比30.9% [4][5] - 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金额占比42.7% 显著高于其他类型 [4][5] - 地下水污染治理项目数量占比13.7% 金额占比18.6% [4][5] - 5000万以上大型风险管控项目26个 占该类型投资额52.2% [5] 行业发展趋势 - 工程项目数量保持300-600个区间波动 咨询类项目成主要增量 [9] - 未来将呈现法规体系完善、系统性提升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特征 [9] - 需求释放呈现分阶段、分地区特点 修复节奏保持理性保守 [9] 行业上市公司 - 主要参与者包括建工修复、高能环境、京蓝科技等上市公司 [1] - 森特股份、博世科、永清环保等企业构成行业竞争格局 [1]
*ST京蓝: 关于2024年度公司业绩补偿款支付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00:23
业绩补偿事项基本情况 - 控股股东云南佳骏需支付2024年度业绩补偿款52,085,12261元,因京蓝科技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未达承诺的3,000万元 [1][2] - 业绩承诺要求2024-2026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4,000万元、6,000万元,不足部分需现金补偿 [1] - 补偿款应在审计报告出具后三个月内一次性支付,2024年审计报告由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25年4月15日出具 [2] 补偿款支付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16日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云南佳骏支付的5208万元补偿款 [2][5] - 公司于2025年4月16日向实际控制人马黎阳及云南佳骏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履行支付义务 [2] - 2025年5-6月期间通过沟通函、再次沟通函多次督促支付 [3] 未支付原因及应对措施 - 未支付主因包括退市风险警示未撤销导致的融资困难、控股股东自身资金周转问题 [3] - 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已发函致歉,承诺尽快多渠道解决支付问题 [3] - 公司已发出正式书面问询函,要求说明具体原因及后续履约计划 [4] 公司后续行动 - 不排除通过司法途径追偿业绩补偿款以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5] - 将持续督促承诺方履行义务并披露进展 [5]
*ST京蓝(000711) - 关于2024年度公司业绩补偿款支付的进展公告
2025-07-16 21:30
业绩补偿 - 云南佳骏需支付2024年度补偿款52,085,122.61元[2][4] - 承诺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0万、4000万、6000万元[3] 款项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未收到补偿款,因融资难和资金周转问题[2][5][6] 追款措施 - 2025年5 - 6月发沟通函,近日发书面问询函,不排除司法途径[7][8][9]
标的公司财务造假!上市公司、券商、会计师都确认完成业绩对赌......
梧桐树下V· 2025-07-16 20:26
公司违规事实 - 2018年9月京蓝科技通过发行股份收购中科鼎实56.7152%股份 殷晓东等37名股东承诺中科鼎实2018-2020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 否则需补偿 [1][8] - 2020年中科鼎实在"苏化1号"项目中通过虚假投入成本虚增收入1.629亿元(占营收14.06%) 虚增成本9654.67万元(占营业成本4.3%) 虚增利润6636.37万元(占利润总额2.67%) 虚增净利润5770.75万元(占净利润2.27%) [2][8] 财务核查情况 - 华泰联合证券核查显示中科鼎实2020年扣非净利润实现1.7456亿元 三年累计4.2858亿元(达承诺107.15%) 经营性现金流累计2.2118亿元(达承诺147.45%) [4]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2018-2020年中科鼎实实际业绩已超过承诺 [5] 行政处罚内容 - 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400万元 对杨仁贵/殷晓东各罚200万元 郝鑫150万元 梁晋100万元 合计650万元 [3][10] - 违规行为涉及违反《证券法》第78条和第197条 公司高管未勤勉尽责 对年报虚假记载负直接责任 [9][10] 市场影响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9日起被深交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但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0][11]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正常 将强化内部治理和提高信披质量 [11]
*ST京蓝(000711)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00万元-75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10.00%-42.25%[3] - 2025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77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17.32%-50.56%[3] - 2025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20元/股-0.026元/股,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8.11%-40.54%[3]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000万元–24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5%-1562%[3] - 2025年1-6月扣除后营业收入20000万元–24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5%-1562%[3] - 2024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仅1443.85万元,来自原有土壤修复业务[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5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24年上半年计提313万元,2025年上半年计提逾1600万元,增加近1300万元[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亏损因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和人工优化费用[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新业务生产运营步入正轨[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来公司将深化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强化成本管控提升业绩[7]
*ST京蓝再陷信披违规泥潭 监管处罚警示持续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2:54
行政处罚事件 - 京蓝科技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黑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1] - 违规行为涉及子公司中科鼎实在"苏化1号"项目中通过虚假投入成本方式虚增2020年收入16291.03万元(占当年营收14.06%)、营业成本9654.67万元(占4.3%)、利润总额6636.37万元(占2.67%)和净利润5770.75万元(占2.27%) [1] - 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主要系未施工的"原位热脱附基础建设"工程被虚假确认完工进度 [1] 历史违规记录 - 2023年11月24日公司曾因2021-2022年报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信息、2021年少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等问题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2] 投资者索赔 - 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初步认定两个时间段内交易*ST京蓝的受损投资者可提出索赔:2022年4月28日至2023年7月12日期间买入且在2023年7月13日后卖出/持有者,以及2021年4月27日至2025年5月29日期间买入且在2025年5月30日后卖出/持有者 [2] - 专业金融315团队将为投资者提供索赔流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 [2]
*ST京蓝: 关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23:12
公司违规事实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通过虚假投入成本方式虚增"苏化1号"项目完工进度 虚增营业收入16291 03万元 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14 06%[2] - 虚增营业成本未披露具体金额 虚增利润总额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2 67% 虚增净利润5770 75万元 占当年披露净利润绝对值的2 27%[2] 违规行为细节 - 中科鼎实为实现40000万元业绩承诺 在未实际施工情况下伪造工程进度[2] - 时任董事长杨仁贵 总裁郝鑫 财务负责人梁晋未勤勉尽责 对虚假记载负直接责任[3] - 时任副总裁殷晓东主导策划相关工程 知悉进度问题未采取补救措施[3] 行政处罚内容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400万元[3] - 杨仁贵 殷晓东各被警告并罚款200万元[3] - 郝鑫被警告并罚款150万元 梁晋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3] 公司后续处理 - 公司测算显示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5] - 股票自2025年7月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5] - 公司承诺强化内部治理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5]
*ST京蓝(000711) - 公司股票交易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
2025-07-08 23:03
风险警示 - 公司2025年7月8日收到处罚告知书,7月9日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3] - 2023年4月28日因多项原因被实施退市和其他风险警示[6] - 2023年6月12日因账户冻结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7] 未来策略 - 董事会拟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强法规制度学习[8] - 董事会拟完善内控机制,强化沟通与审计监督[9] 投资者咨询 - 公司接受投资者咨询地址为北京丰台区广安路9号[10] - 咨询电话为010 - 64700268[10] - 咨询邮箱为securities@kinglandgroup.com[10]
*ST京蓝(000711) - 关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5-07-08 23: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18年9月公司发行股份购买中科鼎实56.7152%股份[3] 业绩总结 - 2020年中科鼎实虚增营收16291.03万元,占比14.06%[4] - 2020年中科鼎实虚增成本9654.67万元,占比4.3%[4] - 2020年中科鼎实虚增利润总额6636.37万元,占比2.67%[4] - 2020年中科鼎实虚增净利润5770.75万元,占比2.27%[4] 其他新策略 - 拟责令公司改正,警告并罚款400万元[5] - 拟对杨仁贵、殷晓东各罚200万元等[5] 未来展望 - 公司股票2025年7月9日起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7]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生产经营正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