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干货】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30 11:08
土壤修复产业链全景图谱 - 上游主要包括修复用剂和设备供应商,如新地标、科盛科技等设备研发企业,以及实朴检测、富邦股份等检测设备制造商[1][2] - 中游业务分为咨询类(污染调查评估、方案设计等)和工程类(修复工程实施),后期还包括评估维护工作[1] - 下游需求方包括政府部门、工矿/房地产企业、污染场地所有者等[1] 土壤修复企业分布 - 北京、广东和浙江地区上市公司密度较高,北京有建工修复、高能环境等龙头企业,广东有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等检测服务企业[6] - 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也培育出部分土壤修复上市企业[6] 主要企业业务布局 - 建工修复土壤修复业务占比最高达93.12%,区域布局以华东(38.99%)和华北(25.29%)为主[9][10] - 京蓝科技、卓锦股份土壤修复业务占比均超过60%[9] - 高能环境(11.26%)和森特股份(10.81%)土壤修复业务占比较小,更多布局固废处理和金属围护系统[9][10] - 永清环保湖南省内业务占比70.21%,博世科海外业务占比高达38.3%[9][10] 企业技术发展方向 - 建工修复开发低代码ECO系统,目标实现30%以上成本降低,2025年计划推广能耗降低60%的原位热强化技术[10][11] - 高能环境聚焦重金属污染治理,自主研发原位热脱附技术,探索"土壤修复+固废处理"一体化模式[11] - 森特股份引入德国设备开发复合技术体系,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如地下管线智能识别系统[11] - 正和生态与智谱AI合作开发土壤修复大模型,部署智能监测机器人和无人机巡检系统[11]
猴子终于不必再为人类试毒?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7-26 19:21
FDA药物性肝损伤预测验证项目 - FDA启动非动物方法在药物性肝损伤预测中的应用验证项目,预计2026年Q1完成双盲药物验证[1] - 项目涉及类器官、器官芯片及AI模型等技术,旨在替代传统动物试验(每年超千万只猴子/小鼠/兔子参与试验)[1][4] - 耀速科技等9家机构参与,提供高仿生肝脏芯片并共建SOP与AI辅助分析流程[3] 技术替代动物试验的驱动因素 - 动物试验成本差异显著:小白鼠单价<100元 vs 猴子单价近10万元[4] - 时间效率提升:新技术可将肿瘤药物毒性试验周期从半年缩短至2周[5] - 预测准确率提升:动物模型肝损伤预测准确率仅50%-65%,类器官芯片有望提升至80%-90%[6] 行业技术进展与瓶颈 - 头部药企自2020年起布局动物替代技术,但完全替代路径尚未明确[8] - 当前技术局限:单器官芯片(如肝脏/心脏)成熟,但多器官串联模拟人体仍处研发阶段[9] - 数据标准化不足:国内动物试验数据存在非标准化问题,需10年完善以支持AI应用[9] 全球监管政策动向 - FDA 2023年4月政策鼓励新药早期研发采用非动物手段,目标5年内实现体外模型为主[9] - 欧盟EMA同步推动类器官替代,2013年已禁止化妆品动物试验[10] - 中国NMPA在罕见病领域探索类器官应用,但政策跟进仍需观察FDA进展[10] 商业化应用前景 - 肝脏模型因广谱性成为优先突破方向,受众覆盖全类型药物研发[3] - 短期动物试验不可替代:灵长类动物在关键药物试验中仍具独特价值[11] - 产业需解决样本获取机制与技术成熟度问题,预计需长期科研积累[9][10]
早报 (07.26)| 纳指、标普又创新高!大规模裁员,芯片巨头股价下挫;证监会再发声
格隆汇· 2025-07-26 08:23
特朗普关税政策 - 将发出近200封关税信函 部分税率10%或15% [2] - 美欧达成降关税协议概率50% 多数协议预计8月前完成 [2] - 考虑对俄罗斯实施次级制裁 [2] 美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全线上涨 纳指涨0.24% 标普500涨0.4% 道指涨0.47% [3] - 科技股多数上涨 特斯拉涨3.52% 微软涨0.55%创历史新高 英特尔跌超8% [3] - 中概股多数下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89% [4] 公司动态 - 英特尔Q2净亏损恶化 启动重组计划 裁员15% 取消欧洲数百亿美元建厂计划 [2] - 大众汽车Q2营业利润38.3亿欧元 同比下降29% [14]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今年产量仅数百台 远低于2025年5000台目标 [15] 中国政策与市场 - 证监会部署下半年工作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8] - 上半年个人所得税7945亿元 同比增长8% [21][22]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22] 科技与创新 - 阿里开源千问3推理模型 连续开源3款重磅模型 获三项全球开源冠军 [12] - 宇树发布双足机器人Unitree R1 售价3.99万元起 重量约25Kg [10] - 英伟达获准恢复向中国销售H20 GPU 传追加投片 [19] 大宗商品与外汇 - WTI原油跌1.35%至65.16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跌1.07%至68.44美元/桶 [5] - 美元指数涨0.28%至97.6450 离岸人民币涨0.19%至7.1677 [7] - 黄金下挫近1% 三连跌 [5] 房地产与土地市场 - 上海徐汇宅地成交楼面价20.03万元/㎡ 刷新全国单价地王纪录 [26] - 多地出现"1元起拍"房产 6月共278套 主要来自山东威海 [27] 影视与文化产业 - 2025年电影票房突破320亿 [25] - 深圳扶持微短剧产业 单剧最高可获300万资助 [24]
江西南昌近3000名“泳士”横渡赣江搏浪击水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20:41
活动概况 - 2025年南昌市横渡赣江活动吸引了全国近3000名游泳爱好者参与[1] - 活动分为竞渡(14-55岁)和横渡(18-65岁)两个环节[3] - 采用双向奔赴形式,从红谷滩区长天广场和西湖区万紫滩天然泳场同时下水,全程约1600米[3] 活动亮点 - 中国电信南昌分公司部署应急无人机,搭载AI模型构建全赛道智能监控网络,实现实时追踪选手动态、监测救生衣穿戴与水面漂浮物情况[4] - 无人机具备危险预警和喊话引导功能,形成"空中巡逻+应急响应"安全屏障[4] - 配套举办水上表演展示、摄影和短视频大赛、鸿鹄集市等六大活动[5] 城市体育发展 - 南昌市近年举办2025南昌鄱阳湖半程马拉松、2025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2025南昌万人夜跑等系列赛事[5] - 体育赛事吸引数以万计观众,激发"因一场赛事赴一座城市"的旅游热情[5] - 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为南昌赋予更多朝气与活力[5]
英伟达CEO黄仁勋:中国AI模型是“世界级”的。
快讯· 2025-07-16 11:16
英伟达CEO对中国AI模型的评价 - 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中国AI模型已达到"世界级"水平 [1]
小小试剂盒“藏”着一座实验室,“生死时速”救人性命
长江日报· 2025-07-13 13:20
蜱虫病毒检测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定量检测试剂盒研发成功,可在45分钟内完成病毒核酸定性定量检测 [1][3] - 试剂盒灵敏度比常规技术提升10-100倍,能检测潜伏期极低病毒量 [3] - 检测时间从传统方法的2-3小时压缩至45分钟,支持单样本急诊快检 [4][5] 产品技术特点 - 手掌大小试剂盒集成PCR实验室功能,无需专职技术人员操作 [3][5] - 采用极简化设计,仅需滴入血清即可自动生成病毒报告 [5] - 配套台式打印机大小的检测设备,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5][7] 临床应用价值 - 解决乡镇医院缺乏PCR实验室的痛点,实现诊断关口前移 [3] - 已成功救治大别山区重症患者,证实临床有效性 [5] - 结合AI重症风险预测模型,辅助基层医生科学分诊 [5]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技术可拓展至其他病毒检测领域,具备平台化潜力 [5] - 推动蜱传疾病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地区救治成功率 [3][5]
机器人产业跟踪:量产积极信号频现,海内外共振有望开启新行情
东方证券· 2025-07-11 2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Optimus订单暂缓引发担忧,但产业已步入量产前夜,智能化技术迭代、国内企业资本化与商业化加速、海外产能扩张,有望推动量产超预期,开启海内外产业共振新行情 [9] - 马斯克发布的新一代AI模型Grok4意义重大,具备多模态交互等能力,为机器人智能化提供新路径,加速其从机械执行向复杂智能决策演进,有望实现应用跃迁,为量产按下“加速键” [9] - 国内智元、宇树等机器人头部企业有上市计划,资本涌入与上市预期将驱动企业在技术创新、产能建设上持续加码,商业化落地存在超预期空间,助力我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战略高地 [9] - 海外领军企业Figure持续释放量产积极信号,产能扩张超预期,产量目标上调,人才引进为创新与产能释放提供支撑,推动产业链快速成熟 [9]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建议关注三类产业链优质标的:深度绑定海内外头部客户、具备卡位优势的企业;布局前瞻且量产能力有保障的企业;自身具备强降本基因的企业,此类标的在行业放量期有望率先受益 [3] - 建议关注的具体标的:五洲新春(603667,买入)、震裕科技(300953,买入)、赛摩智能(300466,未评级)、博众精工(688097,未评级)、领益智造(002600,买入) [3] 产业近期要闻 - 2025年7月7日,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今年已交付超200台产品,超50%订单来自海外,核心产品STAR1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16强人形机器人名单 [11] - 2025年7月8日,Figure 03制造成本较Figure 02降低90%,内部启动量产中心“Bot Q”,推进物流场景商业落地;云深处科技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用于扩建产线等,已完成约7轮融资并入选2025杭州市重点拟上市名单;智元机器人拟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控股股权;魔法原子推出高动态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 [11] - 2025年7月9日,Figure将三季度人形机器人产量目标上调至原计划的3倍,为BotQ开放35个招聘岗位;极智嘉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全球首家AMR仓储机器人上市企业;蓝黛科技实控人拟转让股份,马鞍山市政府有望成新实控人;智元机器人回应暂无重大调整计划,开启全球首个工业场景作业直播;越疆机器人发布六足仿生机器人 [11] - 2025年7月10日,马斯克发布新一代AI模型Grok 4,具备多模态能力等,挑战传统AI对齐范式 [11] 产业重点事件预告 - 2025年7月17日,第6届亚太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将于青岛召开 [12] - 2025年7月22日,“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将于齐齐哈尔市举办 [12] - 2025年7月23日,艾邦在深圳举办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论坛 [12] - 2025年7月24日,特斯拉将于收市后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 [12] - 2025年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在上海召开 [12] - 2025年7月29日,2025中国国际人形机器人博览会将在上海召开;2025长三角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大赛将于昆山举办 [12] - 2025年8月1日,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将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12] - 2025年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在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2] - 2025年8月13日,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展览会于上海召开 [12] - 2025年8月14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召开 [12] - 2025年8月27日,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AGIC)将在深圳召开 [12]
科技大事件 丨 苹果 AI 模型新突破;马斯克发布 Grok 4,宣称全球最强 AI 模型;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16
苹果供应链动态 - 京东方获苹果批准量产iPhone 17 Pro/Max屏幕 但产品仅限中国国内市场 [1] - 京东方已建成年产1亿片iPhone OLED屏幕产能体系 2024年预计出货4500万片 [2] - 2025年上半年京东方iPhone OLED出货量预计达2100万部 同比增长13% 下半年预计2400万部 [2] 苹果健康技术进展 - 苹果联合研究显示行为数据(活动量/睡眠等)比传统生物指标更能反映健康 基于25亿小时穿戴数据训练WBM模型 [2] - WBM模型直接学习高阶行为指标(步数/步态稳定性/VO₂ max等) 性能匹敌或超越传统PPG/ECG方案 [2] 苹果软件更新 - iOS 26地图新增主动通勤通知功能 通过学习用户习惯路线提前预警交通拥堵 [3] 苹果支付争议 - 苹果/万事达/维萨赢得垄断诉讼 法官认为指控缺乏证据证明苹果有意开发自有支付网络 [3] - 苹果从美国信用卡交易抽取0.15%分成 借记卡交易每笔收取0.5美分 [4] 消费电子市场变动 - HMD Global因美国关税政策退出市场 将专注印度/欧洲市场 诺基亚品牌授权2026年到期 [4][5] AI技术突破 - 马斯克发布Grok 4模型 宣称学术处理达博士水平 具备多模态和深度推理能力 [6][7]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蔚来乐道L90开启预售 整车价27.99万起 租电方案19.39万起 8月1日交付 [8] - 问界M9事故率较行业下降近90% 配备四颗激光雷达和ADS 3.3智驾系统 [11] 工业设计理念 - 小米汽车设计师强调情绪价值不可替代 提出"符合科学/自然规律/直觉"三大设计准则 [9][10]
马斯克发布 Grok 4
快讯· 2025-07-10 12:57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马斯克宣布推出新一代AI模型Grok4 该产品被定位为全球最强AI模型 [1] - Grok4在学术问题处理能力上取得突破 表现达到博士级别水平 [1] 技术发展里程碑 - 公司通过Grok4实现了AI模型在复杂学术场景的应用能力跃升 标志着技术迭代进入新阶段 [1]
朗新集团20260626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朗新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发展方向** - 消除非核心业务影响,专注科技能源主业,清理亏损和非主业业务[3] - 保持电网数字化和生活缴费等成熟业务稳定增长,培育聚合充电等成长性业务并预计进入盈利阶段[2][3] - 借助电力交易市场化机会,通过平台积累数据和 AI 模型能力,预计未来三年完成超千亿度电量平台交易[2][3][5] - 与阿里基于 RWA 技术链接农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新能源资产运营、能源运营和金融服务产生协同价值[2][3][7] 2. **电力交易市场** - 具有巨大市场空间,产业链上下游连接广泛,公司持有 28 个省市售电牌照资质,金融交易将成主要增长点[4][5] - 政策环境改善,2024 年起部分省份现货交易价格低于电网价格,辅助服务市场政策推出,下半年大量中小微工商业用户预计加入[13] - 公司因生活缴费场景积累识别超 150 万小微工商业用户,研制能源大模型进行电力交易可获更高价差[14] 3. **充电业务** - 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变化,预计 2027 年新能源总保有量突破 8000 万,渗透率超 70%,充电桩达 850 万个,总充电量突破 1000 亿度,私家车领域贡献 500 亿度[6] - 公司优化充电场景结构,重点服务私家车主,控制网约车充电规模以实现成本收入平衡[2][6] - 计划到 2027 年实现 170 亿度电充电目标,拥有 4800 万用户,与多平台联动拓展用户,采用 RWE 金融模式[4][12] 4. **与阿里合作** - 基于区块链技术(RWA)链接农业互联网平台,阿里云为产业生态提供灵活性支持,创造更多价值[7] 5. **能源互联网板块** - 发展前景广阔,供给侧有充电桩积累,需求侧有用户数据积累,2024 年营收达 18 亿元[8] - 计划开展创新性金融服务,与区块链平台合作提供增值服务,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有望进一步提升体量实现盈利[8] 6. **未来三年目标** - 实现能源互联网及其相关金融服务盈利,建立超百亿度年度总交易量平台[2][9]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化私家车主充电场景,提高渗透率和扩大总保有量[9] 7. **过往战略及调整** - 2020 - 2023 年采用规模优先战略,聚合充电桩和发展用户,网约车为主要力量,因补贴导致亏损扩大[10] - 2024 年开始调整结构,重点服务私家车,2024 - 2025 年成本控制成效显著,2025 年亏损进一步收缩[11] 8. **与蚂蚁集团合作 RWA 项目** - 2024 年 8 月完成国内首单基于充电桩的 RWA 项目,将现实资产证券化,通过区块链技术呈现可信数据[15] - 前期对资产持有方让利,保证境外资金年度收益率 5% - 10%,吸引投资方,推动项目实施[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山东现货交易价格差达到 4 到 5 毛钱,高时甚至达到一块钱,为电力交易提供动力[13] - 公司通过数据分析识别超过 1500 万隐藏的小微工商业用户,并精准刻画其用电账单结构和对电价敏感程度[14] - 监管局自 2024 年初开始策划金融领域创新,包括基于 Web 3.0 稳定币政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