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洛华(000795)
搜索文档
英洛华:二级市场的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
证券日报· 2025-11-14 19:36
公司对股价及市值的回应 - 公司表示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 [2] - 公司始终重视和关注自身价值及股东利益 [2] - 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并优化经营管理 [2] - 公司积极探索更多发展机会 [2] 公司市值管理措施 - 公司通过持续稳定实施现金分红开展市值管理 [2] - 公司通过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传递经营理念和投资价值 [2] - 市值管理工作旨在实现长远发展和股东回报 [2]
英洛华: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8:15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于11月7日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 [1] - 公司表示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公司称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英洛华跌2.07%,成交额1.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95.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1:01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10.39元/股,成交额1.01亿元,换手率0.85%,总市值117.7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95.55万元,特大单净卖出436.92万元,大单净卖出1258.6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9.65%,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2.72%、1.14%和4.12% [1] - 今年以来共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9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69亿元,买入总额2.34亿元(占总成交额14.32%)[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稀土永磁材料与制品和电机系列产品,其中钕铁硼收入占比50.86%,电机系列占比25.10%,电动轮椅及代步车占比12.88%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7.27亿元,同比减少4.90%,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减少2.77%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概念板块包括稀土永磁、新材料、小金属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23万,较上期减少18.53%,人均流通股增至10096股,较上期增加22.7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787.15万股,较上期增加143.97万股 [3] - 多只稀土及宽基ETF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持股732.78万股,较上期大幅增加386.45万股,稀土ETF(516780)持股315.99万股,较上期增加156.07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07亿元 [3]
英洛华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7.27亿行业第五,高于均值,净利润2.05亿同样排第五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02
公司概况 - 公司于1997年8月4日成立,并于1997年8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浙江省金华市,是国内稀土永磁材料与电机产品的重要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稀土永磁材料与制品和电机系列产品,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 金属新材料 - 磁性材料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27亿元,行业排名5/14,高于行业平均数21.49亿元和中位数12.4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钕铁硼收入8.82亿元占比50.86%,电机系列收入4.35亿元占比25.10% [2] - 当期净利润为2.05亿元,行业排名5/14,高于行业平均数1.71亿元和中位数1.27亿元 [2]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27亿元,同比下降9.87%,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3.16% [6] - 单三季度营业收入9.93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07%,归母净利润5681.94万元,同比下降11.39%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6.51%,高于去年同期的30.75%,也高于行业平均的33.39%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9.72%,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9.78%,低于行业平均的24.35% [3]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1.23万,较上期减少18.53%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01万,较上期增加22.75%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787.1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43.97万股 [5] - 多家稀土及中证1000ETF基金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有增有减 [5] 管理层与行业前景 - 董事长兼总经理魏中华薪酬从2023年的7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12万元,增加了42万元 [4] - 稀土永磁行业政策管制持续收紧,相关部门加强对产业链整治及出口管控,稀土产品价值持续提升 [6] - 公司核心主业钕铁硼磁体及电机产品合计占收入比例75%以上,两大主业毛利率稳步提升 [6] - 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等广泛需求支撑下,公司有望在波动后迎来增长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6/2.56/2.8亿元,对应PE分别为48.6/46.7/42.8倍 [6]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顶层设计加码人工智能,特斯拉量产计划改变-20251027
国元证券· 2025-10-27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7]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具身智能短期落地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但长期趋势不改 [5] - 建议关注五洲新春、均胜电子、三花智控等公司 [5] 周度行情回顾 - 2025年10月19日至10月24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4.51%,跑赢沪深300指数1.27个百分点 [2][12] - 年初至今,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累计上涨72.91%,跑赢沪深300指数50.91个百分点 [2][12] - 周度个股表现中,大洋电机涨幅最大(+29.09%),恒辉安防跌幅最大(-13.39%)[2][18] 周度热点回顾:政策端 - 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暨应用推广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产业服务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 [3][21] - 科技部部长表示将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聚力开发新模型算法和高端算力芯片 [3][21] 周度热点回顾:产品技术迭代 -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的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启用,聚焦工业制造领域 [3][22] - 智元机器人与安踏、小鹭智能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智能机器人在运动科技领域的应用 [3][22] - 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将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 [3][23] - 特斯拉宣布原计划2025年实现5000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目标搁置,量产时间推迟至2026年底 [3][5][23] 周度热点回顾:投融资 - 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 Pre-IPO 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动大规模量产 [4][25] 周度热点回顾:重点公司公告 - 英洛华的磁材产品已向人形机器人用电机客户送样和小批量试制 [4][25] - 胜宏科技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PCB产品已进入生产销售阶段 [4][26] - 宏昌科技投资的良质关节已与逐际动力、宇树等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4][26] - 泰和新材正在布局机器人领域用芳纶材料,包括防爆布、抗冲击复合材料等 [4][27][28] - 沃尔核材的动力线、编码线等可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部分客户正在试用和测试中 [4][28]
中润光学目标价涨幅超70%,神马电力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09:21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中润光学目标价涨幅为74.39%,属于计算机设备行业 [1] - 乖宝宠物目标价涨幅为66.37%,属于饲料行业 [1]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燕京啤酒获得21家券商推荐 [1] - 宁德时代获得20家券商推荐 [1] - 润本股份获得18家券商推荐 [1] 券商评级调高 - 华泰证券将双良节能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1] - 华源证券将华友钴业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1] - 申万宏源集团将共创草坪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1] 券商评级调低 - 中邮证券将神马电力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1] - 天风证券将迪瑞医疗评级从“买入”调低至“持有” [1] - 方正证券将华测检测评级从“强烈推荐”调低至“推荐” [1] 券商首次覆盖 - 延江股份获得天风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2] - 千方科技获得东吴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2] - 重药控股获得东吴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2] - 英洛华获得华龙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2] - 易普力获得环球富盛理财给予“买入”评级 [2]
机构本周首次青睐53只个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6 21:15
机构关注与评级动态 - 本周机构首次关注53只个股 [1] - 其中6只个股被给予明确目标价 [1] - 联特科技获华泰证券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107.37元,最新收盘价为95.68元 [1] - 中润光学获浙商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6.27元 [1] - 联合动力、英洛华、中国神华、北汽蓝谷、寒武纪等个股也在被机构关注之列 [1]
战略小金属价值重估进行时,推荐关注稀土及钴等战略金属
华西证券· 2025-10-26 13:5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3] 核心观点 - 战略小金属价值重估进行时,推荐关注稀土及钴等战略金属 [1] 镍行业观点更新 - 印尼RKAB审批周期从3年调整为1年的新规加剧了市场对未来矿石供应紧张的预期,对镍矿价格或有支撑 [1][26] - 截至10月24日,LME镍现货结算价报收15085美元/吨,较10月17日上涨1.04%;沪镍报收12.19万元/吨,较10月17日上涨0.45% [1][26] - 受益标的包括格林美、华友钴业等,其在印尼拥有大规模镍金属产能项目 [14][29] 钴行业观点更新 - 钴价继续上涨,预计后市钴供给愈发紧张将进一步推高钴价 [2][30] - 截至10月24日,电解钴报收40.85万元/吨,较10月17日价格上涨6.94%;氧化钴报收310.00元/千克,较10月17日价格上涨9.73% [2][30] - 刚果金政府明确2025-2027年钴出口配额,预计未来2年钴供给将随时间迁移愈来愈紧张,钴价仍存进一步上涨空间 [2][30] - 推荐关注洛阳钼业、华友钴业、力勤资源、格林美等钴资源类企业 [15][33] 锑行业观点更新 - 进口锑原料长期偏紧,供应长期短缺为锑价提供了底部支撑 [5][34] - 截至10月23日,国内锑精矿平均价格为14.15万元/吨,较10月16日价格下跌2.08%;国内锑锭平均价格为14.95万元/吨,较10月16日价格下跌1.85% [5][34] - 中国在全球锑供给中占主导地位,2024年产量为6万吨,占全球矿山产量的60% [5][34] - 受益标的包括湖南黄金、华锡有色、华钰矿业 [16][37] 锂行业观点更新 - 碳酸锂持续去库,预计短期内需求对锂价有支撑 [6][39] - 截至10月24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为7.37万元/吨,较10月17日上涨2.82%;国内氢氧化锂市场均价为7.37万元/吨,较10月17日上涨0.90% [6][39] - 截至10月23日,碳酸锂样本周度库存总计13.04万吨,较10月16日去库2292吨 [6][39] - 推荐关注成本曲线处于行业较低分位且未来2-3年仍有矿端供给增量的公司,如天华新能、雅化集团、永兴材料等 [16][45] 稀土磁材行业观点更新 - 我国主导全球稀土供给,管制趋严提升供给偏紧预期对稀土价格有支撑 [8][49] - 截至10月24日,氧化镨钕均价50.25万元/吨,较10月17日价格下跌0.50%;氧化镝均价1,525元/公斤,较10月17日价格下跌6.44% [8][49] - 商务部发布公告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首次在稀土管制政策中覆盖半导体 [8][49] - 受益标的包括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盛和资源等 [18][58] 锡行业观点更新 - 海外锡供应不确定性仍存,供给偏紧对锡价形成支撑 [9][59] - 截至10月24日,LME锡现货结算价35,925美元/吨,环比10月17日上涨2.42%;沪锡加权平均价28.3万元/吨,较10月17日上涨0.63% [9][59] - 缅甸佤邦地区锡矿出口量仍远低于正常水平,印尼打击非法采矿行动仍在延续,加剧全球锡矿供应担忧 [10][60] - 受益标的包括兴业银锡、华锡有色、锡业股份 [19][62] 钨行业观点更新 - 矿山普遍放缓生产节奏,供应端偏紧对钨价有支撑 [11][63] - 截至10月24日,白钨精矿(65%)报价27.75万元/吨,较10月17日价格上涨3.35%;仲钨酸铵(88.5%)报价40.90万元/吨,较10月17日价格上涨4.34% [11][63] - 2025年度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8000吨,较2024年度第一批指标减少4000吨,降幅6.45% [11][63] - 受益标的包括章源钨业、中钨高新、翔鹭钨业、厦门钨业、洛阳钼业 [20][66] 铀行业观点更新 - 两大铀供应商下调2026年产量指引,铀供给偏紧预期持续对铀价或有支撑 [12][68] - 9月Nuexco交易所现货铀价格为62.88美元/磅,较2024年2月高位81.32美元/磅有所回落,但仍大幅高于2016年的低位18.57美元/磅 [12][68] - Cameco预计麦克阿瑟河/Key Lake项目的铀浓缩物产量为1400万至1500万磅,低于此前1800万磅的预测;哈原工表示将于2026年将产量削减约10% [13][68] - 受益标的为中广核矿业,其为中广核集团旗下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投、融资的唯一平台 [21][71]
英洛华(000795):稀土永磁管控加强,公司有望长期受益
华龙证券· 2025-10-24 19:32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稀土永磁行业政策管制持续收紧,商务部发布第61号、62号公告进一步细化和加强稀土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整个稀土产业链的稀缺性及价值进一步提升,稀土产品价格有望稳步增长 [6] - 公司核心主业为钕铁硼磁体及电机产品,合计占收入比例75%以上,两大主业毛利率稳步提升,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等广泛需求支撑下,有望在波动后迎来增长 [6] - 公司经营保持稳健,报告期内加大回款力度,应收票据大幅减少,应收款项质量有所提升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7亿元,同比下降9.87%,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3.16%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0.07%,归母净利润5681.94万元,同比下降11.39%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亿元、2.56亿元、2.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22元、0.23元、0.25元 [5][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79亿元、39.99亿元、41.8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23%、3.08%、4.68%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48.6倍、46.7倍、42.8倍 [6][7] 盈利能力与效率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20.71%,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将维持在19.79%至20.46%之间 [8] - 公司2024年净利率为6.18%,预计2025-2027年净利率将维持在5.78%至6.57%之间 [8] - 公司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9.17%,预计2025-2027年ROE将维持在8.05%至8.70%之间 [5][8]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4.56%,预计2025-2027年将维持在31.36%至33.37%之间,偿债能力稳健 [8]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1.99提升至2024年的2.34,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提升至2.83(2027E) [8]
英洛华:公司电子声学产品目前主要是扬声器、终端音响、耳机等产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3 18:09
公司业务现状 - 公司电子声学产品目前主要包括扬声器、终端音响、耳机等产品 [1] - 今年前三季度,电子声学业务营收同比有所增长 [1]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将进一步开拓车载高端音响市场 [1] - 在消费电子领域将持续扩充品类、拓展高端客户、加大定制化产品开发力度 [1] 车载音响业务进展 - 在车载音响领域,公司已与客户进行洽谈并完成送样 [1] - 目前该业务已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