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江(000869)
搜索文档
张 裕A(000869) - 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10-24 17:15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通知于2025年10月11日发出[2]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23日以通讯表决方式举行[2] 会议表决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全票通过[4] - 为澳大利亚Kilikanoon Estate Pty Ltd提供保证担保议案全票通过[5] -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全票通过[6]
周洪江(000869)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4 17:0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45亿元,同比下降4.3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21.16亿元,同比下降3.70%[5] - 营业总收入为21.16亿元,较上年同期21.97亿元下降3.7%[17]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万元,同比下降30.96%[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下降16.27%[5] - 净利润为1.92亿元,较上年同期2.24亿元下降14.5%[17]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下降12.30%[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较上年同期0.32元下降12.5%[18]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8.87亿元,较上年同期9.00亿元下降1.4%[17] - 研发费用为1306.83万元,较上年同期1055.55万元增长23.8%[17] -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同比变动幅度为-834.02%,主要受汇兑损益影响[8] - 财务费用为-1327.33万元,较上年同期180.83万元大幅改善,主要因利息收入高于利息费用[17] - 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49.10%,主要由于存货减值[8] 现金流表现(同比)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6.3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亿元,较上年同期1.82亿元增长96.4%[19][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36.03万元,较上年同期8657.26万元增长4.4%[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9亿元,较上年同期-6.94亿元有所改善[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99亿元,较期初17.18亿元增长4.7%[20] 资产和负债状况(期末较期初)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21.5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90%[5] - 公司总资产为121.57亿元,较期初的125.20亿元下降2.9%[14][16] - 货币资金为18.51亿元,较期初的17.98亿元增长3.0%[14] - 存货为30.07亿元,较期初的29.04亿元增长3.5%[14] - 应收账款为1.75亿元,较期初的2.71亿元下降35.3%[14] - 公司负债总额为15.54亿元,较期初的17.48亿元下降11.1%[14][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4.53亿元,较期初的106.19亿元下降1.6%[16] - 短期借款为2.27亿元,较期初的2.16亿元增长5.1%[14] - 应付职工薪酬为1.32亿元,较期初的1.67亿元下降20.8%[14]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75.8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为2601.66万元[6] - 公司回购1243万股B股[12] - 第一大股东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45亿股[12]
张 裕A(000869) - 关于对外担保的公告
2025-10-24 17:01
公司担保 - 为Kilikanoon与华美银行7000万元或等值澳元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3] - 原授信到期日展期至2027年4月30日[7] - 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三年[8] 公司财务 - 2024年Kilikanoon营收1883.18万澳元,毛利577.47万澳元,净利47.78万澳元[6] - 2024年末Kilikanoon净资产1334.66万澳元,负债1878.16万澳元,总资产3212.82万澳元[6]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7000万元,占比0.66%[24] 其他情况 - 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24] - 独立董事认为担保合规,无需股东大会审议[26]
最懂松弛的中产,悄悄捧红了这个“国货之光”?
搜狐财经· 2025-10-24 02:55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葡萄酒消费渠道和场景正发生变化,从依赖政商宴请和礼品馈赠转向小酒馆、家庭朋友聚会等更轻松、个人化的消费场景[5][6] - 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饮酒习惯从“悦人”转变为“悦己”,推动低度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70亿元[6] - 尽管行业整体面临挑战,2022年进口葡萄酒在中国总消费量中占比60.39%,国产葡萄酒占比39.61%,且精品小酒庄正逐步形成品牌并取得不错发展[4][5] 国产葡萄酒品质与认知 - 出现了一批品质不错的国产葡萄酒,但大众认知度不足,多数消费者仅能说出张裕和长城等传统品牌[1] - 国际上重要的酒评家和评分体系给中国多个产区的葡萄酒打出过95分的高分,表明中国风土能够出产品质可以的葡萄酒,但原料与世界顶尖产区相比仍有差距[12] - 国产葡萄酒在营销上具有独特优势,介绍国内产区(如山东、宁夏、云南)的风土人情能让消费者感到更亲切易懂,相较于普及陌生的进口酒产地信息更具亲和力[1] 主要产区与风土条件 - 中国主要葡萄酒产区包括山东、河北、宁夏、甘肃、新疆、云南等,发展顺序由东向西,各产区具备不同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劣势[7][9] - 宁夏产区气候干燥,葡萄不易因潮湿引发病害,但夏季高温和强烈日照可能导致葡萄糖分上升过快而酸度积累不足,需要独特的种植管理方法[7][13] - 云南香格里拉产区自然条件堪称完美,葡萄园平均海拔在1700米到3000米之间,但高海拔和复杂地形导致田间管理难度大,人工和交通成本较高[9] 代表性葡萄品种 - 马瑟兰是人工选育的品种,树势中庸、产量大、风味物质浓郁,自2001年引进中国后迅速推广,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是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红葡萄品种[16][17][20] - 马瑟兰因其尚未被打上其他国家产区的烙印,且能很好地表达中国风土,被认为是最适合担当中国葡萄酒旗舰角色的品种[14][20] - 除马瑟兰外,蛇龙珠等品种也有潜力代表中国葡萄酒,但马瑟兰目前在种植端和消费端的推广力度最大,正逐渐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一张名片[20][21] 生产成本与市场定位 - 国产精品酒庄因建设酒庄、种植苗木、购买设备等投入,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旧世界国家的家族式酒庄设备折旧已完成,成本主要为日常运营费用[23] - 部分生产者最初定位高端,依赖内部销售网络和礼品采购渠道,现在面临转型,大多数中国葡萄酒企业不可能将自己定位为奢侈品生产商[22][23] - “游牧酿酒”等新兴模式的出现,增加了国产葡萄酒的多样性,并生产出价格在100多元到200多元之间、更易被消费者接受的酒款[24]
黄酒、红酒也不好卖了?“黄酒一哥”改卖啤酒求生
深圳商报· 2025-10-19 20:53
传统酒饮市场整体趋势 - 传统酒饮市场面临销售困境,高端白酒之后,黄酒和红酒的销售也出现显著下滑 [1][5][6] - 中国酒类消费场景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从传统大型宴会转向小规模商务活动及生活方式导向的消费,Z世代消费者重塑休闲、聚会和自饮等新消费场景 [9] 黄酒行业与古越龙山 - 黄酒行业面临地域性和老龄化的双重困局,年轻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多停留在烹饪佐料或长辈饮品,其社交属性和时尚感较弱 [5] - 古越龙山作为黄酒行业龙头,业绩颓势明显,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8.17%,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近5%,且连续多年未能实现增长目标 [4] - 为寻找新增长曲线,古越龙山与华润啤酒合作,计划联合研发推出黄酒+啤酒跨界联名产品,并利用华润啤酒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进行推广 [2][4] 啤酒行业与华润啤酒 - 啤酒属于主流快销酒类,华润啤酒长期稳居中国啤酒市场第一,市占率在30%左右,2024年公司营收超386亿元 [4] - 华润啤酒的核心品牌雪花啤酒曾多年位列全球销量第一 [4] 红酒行业与主要公司 - 红酒市场经历销售寒冬,国产与进口品牌共同承压 [6][8] - 国产葡萄酒龙头张裕A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14.71亿元,同比下降3.4%,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降16.09%,葡萄酒销量同比下滑10.28% [8] - 张裕A积极布局新业务,白兰地成为唯一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3.88亿元,同比增长8.99% [8] - 另一红酒企业ST通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下降5.73%,长期在亏损边缘徘徊 [8] - 进口葡萄酒总量下滑,2025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进口总量为1.14亿升,同比下降12.67% [8] - 澳大利亚葡萄酒庄奔富积极与中国白酒品牌郎酒合作,建立世界酒庄联盟并推出联名产品 [8]
2025年1-4月中国葡萄酒产量为2.9万千升 累计下降27.5%
产业信息网· 2025-10-14 09:08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4月中国葡萄酒产量为0.5万千升,同比下降37.5% [1] - 2025年1月至4月中国葡萄酒累计产量为2.9万千升,累计下降27.5% [1] 相关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张裕A(000869)、威龙股份(603779)、中葡股份(600084)、ST通葡(600365)、西部创业(000557)、皇台酒业(000995) [1] 参考研究报告 - 相关报告引用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1]
非白酒板块10月13日跌0.43%,*ST兰黄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284.4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38
市场整体表现 - 非白酒板块在10月13日整体下跌0.43%,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19%)和深证成指(下跌0.93%)[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会稽山领涨1.83%,*ST兰黄领跌1.56%[1][2] 个股价格与成交 - 会稽山涨幅最大为1.83%,收盘价21.13元,成交额3.44亿元,成交量16.33万手[1] - *ST兰黄跌幅最大为1.56%,收盘价8.23元,成交额1537.52万元,成交量1.87万手[2] - 重庆啤酒收盘价最高为53.39元,当日下跌1.07%[2] - 燕京啤酒成交额最高为2.11亿元,当日下跌0.82%[1][2] 板块资金流向 - 非白酒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5284.4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443.2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841.14万元[2] - 会稽山获得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3202.33万元,主力净占比达9.32%[3] - *ST兰黄主力资金净流出270.55万元,主力净流出占比最高达17.60%[3] - ST西发主力资金净流入144.9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4.51%[3]
马云的红酒,失宠了
36氪· 2025-10-13 11:17
行业历史与现状 - 红酒行业当前面临严重萎缩,国内葡萄酒产量从2015年的142万千升跌至2024年的11.8万千升,仅为峰值时期的8.3%,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00亿元萎缩至2024年的不足50亿元[2] - 行业竞争激烈,国内数千家葡萄酒企业中仅少数盈利,七家红酒上市公司中仅张裕、王朝酒业、中信雅妮三家在2024年上半年勉强盈利,行业龙头张裕交出20年来最差财报,高管降薪20%[2] - 进口红酒市场同样普遍下滑,但澳大利亚瓶装葡萄酒进口量在2024年出现异常增长,增幅达20303.57%,进口额增幅达57087.79%,升均价为15.98美元,而法国、智利等主要来源地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呈负增长[3] 市场异化与历史成因 - 红酒在中国市场的早期火爆并非源于大众消费需求,而是与先富阶层的“高端社交”捆绑,被异化为金钱与人脉的交易工具,催生了“高端红酒局”[1][4] - 名人资本曾大量涌入红酒行业,如姚明、“小燕子”、马云等均收购海外酒庄,部分收购资金涉嫌挪用政府补贴等不当来源,导致行业被玩残,偏离消费品本质[4][6] - 拉菲82等高端红酒价格在2010年左右被炒至10万元一瓶,相比2001年的不到3000元价格飙升,反映出当时的市场投机泡沫[4] 行业转型与大众化探索 - 行业共识是推动红酒“蜜雪冰城化”,即让百元以下产品成为主流,百元以上作为补充,口味上适当偏甜,使其便宜、易饮,祛除权力符号和繁文缛节,回归酒精饮料本质[1][7][21] - 大众化并非简单降价,需在品牌包装、饮用方式、消费场景上持续创新,年轻人追求“别装”的轻松饮酒体验,对传统醒酒仪式接受度低,偏好甜口且常兑雪碧饮用[9][10] - 公司进行产品创新,如推出脱醇红酒(酒精浓度<0.5%vol)和低醇红酒(0.5%-7%vol),瞄准年轻人、女性等群体,并尝试联名营销(如张裕与费列罗巧克力合作)以创造新消费场景[10][11] 国产红酒的挑战与出路 - 国产红酒成本结构不合理,包装材料成本占比高达25%,远高于国际标准的8%,导致“国产平替”难以实现,甚至出现国产酒比进口酒贵的价格倒挂现象[14][15][16] - 国产酒长期模仿欧美包装,辨识度低,近期虽引入“国潮包装”但被质疑为换壳营销,根本问题在于未形成中国红酒的价值体系[17][18] - 真正出路在于构建“中国产地+中国口味+中国饮用场景”的价值体系,重点发展新疆、山东、宁夏等产业带,培育本土葡萄品种,并借助电商/DTC模式压缩供应链成本[19][21]
非白酒板块10月10日涨0.98%,会稽山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359.0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0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非白酒板块在10月10日整体上涨0.98%,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2.7% [1] - 板块内资金流向呈现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入3359.04万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出5553.9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194.89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会稽山领涨非白酒板块,收盘价为20.75元,单日涨幅达2.93%,成交量为16.32万手,成交额为3.41亿元 [1] - 莫高股份涨幅为2.60%,收盘价5.91元,ST西发涨幅为1.87%,收盘价10.90元 [1] - 会稽山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680.60万元,主力净占比达7.85% [3]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部分个股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代码为600600的个股主力净流出额最大,为5061.31万元,主力净占比为-9.48% [3] - ST西发和*ST兰黄获得主力资金青睐,主力净流入分别为245.95万元和221.84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7.24%和10.87% [3] - 百润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74.41万元,但游资净流出617.18万元 [3]
非白酒板块9月29日涨0.09%,*ST兰黄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28.8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9 16:39
板块表现 - 非白酒板块当日上涨0.09% 涨幅低于上证指数(0.9%)和深证成指(2.05%)[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 *ST兰黄领涨(3.49%)而燕京啤酒领跌(-0.82%)[1][2] 领涨个股 - *ST兰黄收盘价8.3元 涨幅3.49% 成交量3.37万手 成交额2789.71万元[1] - *ST椰岛收盘价6.05元 涨幅2.02% 成交量6.77万手 成交额4026.25万元[1] - 中信尼雅收盘价5.36元 涨幅1.71% 成交量6.35万手 成交额3372.2万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28.81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106.5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835.31万元[2] - 张裕A主力净流入521.6万元(占比13.52%)*ST兰黄主力净流入385.38万元(占比13.81%)[3] - 重庆啤酒主力净流出165.48万元 *ST椰岛主力净流出172.12万元[3] 成交活跃度 - 自润股份成交额2.3亿元 会稽山成交额1.32亿元 燕京啤酒成交额2.27亿元[1][2] - 重庆啤酒成交额1.53亿元 古越龙山成交额8092.6万元[2] - 珠江啤酒成交量5.92万手 惠泉啤酒成交量1.63万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