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莱茵生物(002166)
icon
搜索文档
莱茵生物(002166) -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2025-03-27 20:03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变更会计政策[3] - 2024年12月财政部发布《准则解释第18号》[4] - 2025年3月28日发布变更公告[7] 变更影响 - 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3] - 对财务等无重大影响[3][6] - 能客观公允反映状况成果[6] -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情况[6]
莱茵生物(002166) - 年度股东大会通知
2025-03-27 20:01
股东会会议安排 - 2025年4月18日15:00召开2024年度股东会现场会议[2]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4月15日[4] - 登记时间为2025年4月16日9:00 - 11:30、13:00 - 15:00[8] 投票安排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4月18日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2] - 网络投票代码为362166,投票简称为莱茵投票[15] 审议事项 - 会议审议9项提案,含《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5] - 提案5.00、7.00、8.00需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并披露[7] - 提案9.00须三分之二以上有效表决权同意方可通过[7]
莱茵生物(002166)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3-27 20:0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17.72亿元,同比增长18.60%[5] - 2024年度利润总额2.08亿元,同比增长78.61%[5] - 2024年度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97.56%[5]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454.97万元[5] - 以72633.37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1元,预计派现7263.34万元[6] 关联交易 - 2025年拟与桂林君实投资有限公司发生租赁关联交易[9] - 2025年拟与桂林风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采购、销售关联交易[9]
莱茵生物(002166)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3-27 20:0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17.72亿元,同比增长18.60%[5] - 2024年度利润总额2.08亿元,同比增长78.61%[5]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97.56%[5]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2454.97万元[6] - 2024年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7.94亿元,每10股未分配利润10.9374元[6] - 2024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预计派7263.34万元[7] 未来展望 - 2025年拟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14亿元综合授信[7] - 2025年拟与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14]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为子公司分别提供不超1亿元额度担保[15] - 2025年度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80万元[16][17] 其他 - 2024年对37.74万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剩1.41万股未办[18][19] - 董事会同意2025年4月18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会[19]
莱茵生物(00216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2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莱茵生物,代码002166,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郑辉,注册地址为桂林市临桂区人民南路19号[13] - 董事会秘书为罗华阳,联系电话0773 - 3568817,电子信箱luo.huayang@layn.com.cn[14] - 证券事务代表为桂庆吉,联系电话0773 - 3568809,电子信箱gui.qingji@layn.com.cn[1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15]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50300723095584K[16] -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无变化,历次控股股东无变更[16]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7年12月由“桂林临桂县西城南路秧塘工业园”变更为“桂林市临桂区人民南路19号”[13]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7.72亿元,较2023年增长18.60%[1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较2023年增长97.56%[1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1亿元,较2023年增长634.19%[1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0亿元,较2023年增长36.99%[17] - 2024年末总资产50.1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50%[17]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2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0.25%[17]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02亿元,占比较高[21] - 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环比增长[2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65.06万元[24]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7,175.99万元,同比增长18.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300.88万元,同比增长97.56%[73] - 2024年制造业销售量7811.60吨,同比增长17.87%;生产量8368.90吨,同比增长32.42%;库存量1861.80吨,同比增长42.72%[87] - 2024年国外业务收入11.37亿元占比64.18%,同比增长14.44%;国内业务收入6.35亿元占比35.82%,同比增长26.85%[85] - 2024年植物提取产品收入17.25亿元占比97.38%,同比增长16.25%;其他业务产品收入4650.33万元占比2.62%,同比增长373.31%[85] - 2024年制造业毛利率28.13%,同比增加4.24%;其他行业毛利率75.21%,同比减少39.11%[86] - 2024年国外业务毛利率29.06%,同比增加2.40%;国内业务毛利率29.80%,同比增加9.85%[86] - 2024年完成18项工艺验证项目改善,累计达成超千万元降本效益[82] - 2024年植物提取产品主营业务成本为1240671809.87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9.08%,同比增长9.81%;其他业务产品其他业务成本为11514138.50元,占比0.92%,同比增加1988.20%[93] - 2024年销售费用为63518766.06元,同比增长17.57%;管理费用为140967380.72元,同比增长0.87%;财务费用为30937197.89元,同比增长26.64%;研发费用为57502496.09元,同比增长18.84%[99]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25人,较2023年增长2.46%,占比9.28%,较2023年下降1.37%[100]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71140687.75元,较2023年增长27.15%,占营业收入比例4.02%,较2023年增加0.27%[10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82亿元,同比增长37.78%;现金流出小计18.22亿元,同比增长37.85%;现金流量净额1.60亿元,同比增长36.99%[102]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60万元,同比减少54.82%;现金流出小计2.07亿元,同比减少57.71%;现金流量净额-1.95亿元,同比增加57.87%[102]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62亿元,同比增长8.88%;现金流出小计12.92亿元,同比增长5.83%;现金流量净额-2976万元,同比增加51.59%[10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390万元,同比增加84.29%[102] - 投资收益71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4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3万元,占比0.97%;资产减值-2146万元,占比-10.33%;营业外收入70万元,占比0.34%;营业外支出629万元,占比3.03%[106] - 2024年末应收账款9.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17%,较年初增加6.29%,主要因BT项目4.45亿元由合同资产转入[108] - 2024年末合同资产2.1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30%,较年初减少9.41%,主要因BT项目4.45亿元转入应收账款[108] - 2024年末固定资产14.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60%,较年初增加6.52%,主要因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项目在建工程转入[108] - 2024年末在建工程1.0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较年初减少3.97%,主要因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项目转入固定资产[108] - 2024年末长期借款90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79%,较年初增加0.49%,主要因报告期长期贷款增加[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60,572,622.1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33,733,339.08元,本期出售金额为4,105,489.41元,期末数为22,960,090.33元[11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为587,856,768.1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5,758,401.29元,期末数为623,609,002.27元[111] - 金融资产小计期初数为648,429,390.3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025,062.21元,本期出售金额为4,105,489.41元,期末数为646,569,092.60元[111]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55,410,800元,变动幅度为 -100.00%[113]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为35,410,800元,期初账面价值为60,572,622.1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33,733,339.08元,本期出售金额为4,105,489.41元,期末账面价值为22,960,090.33元[115] - 2022年募集资金总额为96,8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96,110.99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7,343.1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60,558.09万元,报告期末募集资金使用比例为63.01%[118]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7,031.05万元[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余额为36,910万元,121.05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1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营业收入95,197.73万元,同比增长5.46%[76] - 2024年公司茶叶提取业务营业收入18,226.29万元[76] - 2024年公司其他提取物业务营业收入59,101.64万元,同比增长46.91%[77] 行业市场规模信息 - 2024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销售额达到184.9亿美元[28] - 2024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30.1亿美元,我国对美国出口植物提取物占总额的22.3%,对日本和印度植物提取物出口规模均占总额的9%左右[37] - 2024年功能性食品领域市场规模已达到1555亿美元[54] - 2023年中国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10万亿元,2018 - 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预计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138] - 预计2025 - 2031年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CAGR将达9.1%,2031年市场规模将达336.4亿美元[141] - 2023年全球零糖饮料市场规模约为33亿美元,预计2023 - 2033年以14.7%增速增长[150] - 2023年中国无糖茶零售额占茶饮零售总额的比例仅为9.5%,日本为82.5%,韩国为79.1% [151] 公司业务优势与布局 - 公司是国内植物提取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以权威认证为背书,依托三大核心优势确立全球领先地位[42] - 公司构建三大生产基地、四大营销中心、五大研发中心的全球战略布局,拥有领先的数字化智能综合提取工厂及合成生物车间[42] - 公司天然甜味剂主要单品产能及销量稳居全球前三,茶叶提取物品类覆盖全成分且市场份额领先[42] - 公司是全美少数实现工业大麻提取物规模化供应的厂商之一,拳头产品“罗汉果提取物”形成全链条把控能力[42] - 公司以研发平台为支撑,累计获得170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攻克多项行业难题[43] - 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实现了左旋β - 半乳葡聚糖的商业化落地,强化技术壁垒[43] - 公司是中国甜菊协会理事长单位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常务理事单位,通过品牌战略打造国际认知度[43] - 公司营销布局辐射欧、美、亚全球市场,与全球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高端客户矩阵[43] - 公司将秉承经营理念,依托产销研一体化优势,贯彻大单品发展战略,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天然健康产品服务商[43] - 公司已掌握300多个标准化植物提取产品的提取技术[45] - 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170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0] - 公司产能及年度销量居全球天然甜味剂供应商前三[52] - 公司建立桂林、上海、美国加州、意大利萨沃纳四大销售中心[51] - 公司植物提取业务构建采购+生产+研发+销售的经营模式[48] - 公司终端消费品业务主要采用采购+OEM+销售的经营模式[48] - 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模式进行研发[50] - 公司甜菊糖苷RM系列部分产品及左旋β - 半乳葡聚糖实现量产[52] - 公司是首家全面跑通从头合成罗汉果甜苷V技术路径的企业[52] - 公司实现三大生产基地、四大营销中心和五大研发中心的全球战略布局[61] - 公司依托广西桂林区位优势,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罗汉果种植模式[61] - 公司获批建有“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63] - 公司与江南大学完成罗汉果甜苷全合成技术研究,成为首家实现罗汉果甜苷V从头合成技术路径的企业[64] - 控股子公司赛迪科在左旋β - 半乳葡聚糖领域实现商业化突破[64] - 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65] - 公司在天然甜味剂业务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实现优质甜叶菊和罗汉果原料高效采购与稳定供应[66] - 公司位于广西,在罗汉果等提取物原料采购上有地域优势[67] - 公司国内两大工厂合计占地面积近450亩,控股子公司华高生物提取工厂占地面积约65亩[68] - 公司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展业务往来[70] - 公司实验室每年检测项超10万次[71] - 公司拥有“莱茵生物”“layn”“神果物语”等商标,打造了“Lovia”“Plantae”“TruGro”等系列品牌[69] - 公司通过cGMP、FAMI - QS、FSSC22000等体系认证[71] - 公司构建了以桂林、上海、美国加州和意大利萨沃纳四大营销中心为核心的全球营销体系[70] - 合成生物车间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79]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726,333,724股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4] 公司重大合同与客户供应商情况 - 与帝斯曼 - 芬美意的合同总金额为68000万元,已履行9243.54万元,待履行58756.46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29343万元,截至2025年3月末已回款约26000万元,待回款3343万元[9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915403944.03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3.05%,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37.97%[9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85148456.0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4.22%[96] 公司研发项目进展 - 全合成罗汉果甜苷研究项目完成第二阶段研究目标[100] - 甜菊糖苷RM2研发项目已完成试生产,具备量产能力,已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正申报国内新食品添加剂认证[100] - 罗汉果新种质资源筛选项目已选育出多株高甜
莱茵生物(00216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2025-03-27 20:0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净利润163,008,773.57元[4] - 2024年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794,416,887.78元[4] 分红与回购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预计派72,633,372.40元[4] - 2024年末回购股份9,116,101股,用资58,977,038.36元[5] - 2024年现金分红和回购总额131,610,410.76元,占净利润80.74%[5] 金融资产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22,960,090.33元,占总资产14.32%[10] - 2024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623,609,002.27元,占总资产14.32%[10] - 2024年末其他流动资产72,226,431.86元,占总资产14.32%[10]
莱茵生物20250307
2025-03-07 15:47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莱茵生物 - **行业**:植物提取行业、天然甜味剂行业、工业大麻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莱茵生物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莱茵生物 1995 年成立,2007 年上市,是我国植物提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在天然甜味剂领域具龙头地位,最初以罗汉果和银杏叶提取物起家,后拓展业务,2011 年获 FDA 的 GRAS 认证并与嘉华股份签甜菊糖供应协议,2018 年第四代天然甜味剂基地投产并签分销合同,2019 年进军工业大麻项目,2022 年量产[2][3][4] 各业务领域发展情况 - **天然甜味剂领域**:凭借高性价比和安全性占一定市场份额,2023 年全球天然气危机下市场规模 9.79 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 13%,通过自建工厂和并购拓展产能,2024 年三个新产能投产可满足未来 3 - 5 年需求,主要产品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采购和成本有优势,产能国内领先,新产品落地后将成主要营收来源,因人工甜味剂有潜在风险,天然甜味剂应用前景广阔[2][5][12] - **工业大麻领域**:受 2018 年美国农业法案影响市场供给增加但监管不完善致供过于求,2024 年起集中开发雾化产品包括电子烟业务,通过电子烟文化领域找突破口,目标 2025 - 2026 年盈亏平衡,目前价格 300 美元/千克,市场供需格局持续改善,有望成未来 1 - 2 年收入增长点[2][5][13][29] 全产业链布局及优势 - 采购端采用“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机制,因广西桂林是全球 90%罗汉果种植地有区域优势;原料端集成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提高溯源能力;产品端与国际香精香料龙头企业签单实现规模效应,通过自建工厂和并购拓展产能,新工厂投产将释放生产能力[2][6] 近期增长点 - 新产能落地,三个新工厂投产可满足未来 3 - 5 年需求;合成生物项目量产,如 TAJRM 系列提高田野菊优质提取物产量;工业大麻雾化项目签三年协议,目标 2025 - 2026 年突破盈亏平衡点[2][7] 业绩表现与股权结构 - 随着 BT 项目转移,营收和利润上升,股权结构分散,前十大股东均为自然人持股,子公司业务规划清晰,如花园生物专注茶叶提取,多元化布局助于稳定发展和业绩提升[3][8] 茶叶提取物领域布局 - 通过收购华高生物成全国龙头,下游应用广泛,包括食品饮料、日化、医药和动物饲料,还布局小众植物提取物如槐花、红景天和积雪草,满足小型客户需求或提供综合配方解决方案[3][9] 管理层架构 - 管理层架构稳定,核心管理团队成员任职超十年,谢永富 2024 年 12 月起任代董事长兼代总经理,创始人在原材料采购方面提供支持,团队对市场需求和原材料周期经验丰富[10] 主营业务发展 - 前期 BT 项目占比多,2017 年起营收占比减少,2023 年无 BT 项目收入,目前主要营收源于植物提取业务,尤其是天然甜味剂和工业大麻提取物,2018 年签独家分销合同后进入快速增长轨道[11] 海外业务 - 自 2014 年以来海外业务占比高,稳定在 70%左右,得益于与海外头部客户签大规模订单,如与嘉华股份合作带来显著增长,海外市场仍是重要收入来源[3][14] 财务表现与预期 - 前期 BT 项目使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波动大,但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罗汉果供给过剩致价格下滑影响净利润,2024 年起价格回归正常,预计净利润随总营收同步增长,毛利率稳定在 25%左右,费用率因海外工厂建设增加,产能释放后将优化,净利率预计维持 10% - 15%稳定水平[15] 行业整体情况与竞争格局 - 中国在全球植物提取行业占重要地位,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 59.4 亿美元,中国达 38 亿美元,占比 63%,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日本、印度等国,2019 年以来行业整合加剧,中小企业减少,头部企业优势提升,天然甜味剂细分领域因健康需求增加应用范围扩大且有价格优势,有望推动行业发展[16][17] 全球天然甜味剂市场趋势 - 全球天然甜味剂市场呈增长趋势,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关注增加推动无糖饮料和低糖食品需求,甜叶菊提取物和罗汉果等天然甜味剂替代传统蔗糖和糖醇类产品,预计保持 10%以上复合年增长率,中国占全球 80%产能,国内市场规模 1.42 亿美元,占全球 19%,无糖消费趋势明显增速预计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18] 罗汉果发展前景 - 罗汉果是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有健康属性,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长潜力大,中国是最大生产国,90%集中在桂林地区,莱茵生物有地理优势,从供需两端看行业将快速发展[19][20] 工业大麻及 CBD 提取物前景 - 工业大麻 THC 含量低、CBD 含量高,CBD 提取物有广泛医疗和商用价值,但政策限制监管严格制约行业发展,2023 年行业规模 53.8 亿美元,美国北美地区应用最广,2023 年以来行业有回升迹象,政策放开将为提前布局企业带来增量红利[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原材料和配方方面,采用非公开原料和配比方案,提高竞品复刻难度,与下游客户建立稳定关系,自建子公司并与外部高校及公司合作建立产品配方服务研发中心,有独立质检中心,是首家取得 GRAS 认证企业,精准营养食品等国家实验室能满足质量要求[24] - 公司通过制定比同行更高价格获得产品溢价,因终端客户对高质量植物提取物需求高、价格不敏感,且需求量分散,签订合同时能实现更高利润[25] - 公司第四代植物提取工厂 2017 年全面投产,年处理量突破 6 万吨,2024 年生物发酵专业技术工厂和合成生物车间投产,提高整体产能,腾出主提取工厂部分产能用于其他植物提取物生产,收购华高生物在茶叶和虎杖提取物领域建立龙头优势[26] - 公司下游客户遍布全球,在国内桂林、上海,美国洛杉矶以及意大利等地设营销中心,覆盖欧洲、美洲和亚太市场多个国家,客户群体包括达能、雀巢、可口可乐等 C 端企业和 B 端企业,B 端采购量大,C 端采购量小但大公司为产品质量背书,提高客户粘性[27] - 2017 年以来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达 50%,与佳吉股份、芬美意签合同有订单完成情况,2023 年后与万事利签新五年合同,总计销售额最低 6.8 亿美元,年均 1.36 亿美元订单[28] - 2025 年增长点包括天然甜味剂工厂,若产能利用率达 80%,将释放 12 亿人民币产值和 1.3 亿人民币净利润,后续年产值可达 14.87 亿人民币,净利润 1.62 亿人民币;合成生物学领域车间全面达成后年产值超 10 亿元[29] - 预计公司 2024、2025 和 2026 年的 EPS 分别为 0.29 元、0.34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6 倍、22 倍,公司处于红利期释放赛道,估值应超 30 倍,具备买入价值[3][30]
莱茵生物(002166) - 第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2-28 19:45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2月26日发通知,2月28日15:00通讯召开[3] - 应参与表决董事7名,实参与7名[3] 人事变动 - 会议通过聘任郑辉为副总经理议案[4] 人员信息 - 郑辉1977年出生,2003年加入公司[8] - 截至披露日,郑辉持873,000股股权激励授予股票,270,000股待解限售[9]
莱茵生物(002166) -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2-19 17:15
担保情况 - 为华高生物5500万元综合授信提供担保[2] - 2024年4月同意为子公司提供不超1亿额度担保[2] - 对华高生物实际担保余额9500万元,占净资产3.03%[3]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对外担保额度2亿,余额1.75亿,占5.59%[10] 华高生物情况 - 注册资本8000万元,公司持股51%[5] - 2024年9月30日资产29623万元,负债15570.23万元,负债率52.56%[6] - 2024年1 - 9月营收18451.96万元,利润1698.04万元,净利润1565.96万元[6]
莱茵生物一款甜味剂获得FDA安全认证
证券时报网· 2025-02-16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 莱茵生物通过酶转化法生产的RebM2获FDA GRAS认证,对产品推广销售、提升公司竞争力及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1][2] 产品情况 - RebM2是甜菊糖苷类甜味剂中的稀有高价值单体成分,相比RebD和RebM等甜味剂,具有甜味特性更佳、口感更纯净、性状更稳定及溶解性更好等综合优势,与其他甜味剂复配使用能提升整体甜味效果,具备高适配性和更多应用场景,在多领域有广泛市场应用空间 [1] - 传统方法生产RebM2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工艺繁琐、成本高,公司使用酶转化法生产的RebM2在效率、成本、质量等方面明显提升,推动合成生物法持续生产模式建立与发展 [1] 公司情况 - 公司合成生物车间于2024年9月投产运营,具备RebM2量产能力 [2] - 此次认证通过有助于公司推进RebM2全球市场推广销售,加速合成生物车间产能释放 [2] - 未来公司将聚焦RebM2深度开发,围绕该产品开展应用创新与研发,丰富产品矩阵,提升服务创新能力,赋能全球食饮品牌企业产品创新与升级 [2] - 此次认证标志公司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通过FDA严格审查,具备进入美国食品、饮料市场准入条件,有助于产品在美国市场推广销售,提升公司核心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及综合实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