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鼎龙文化(002502)
icon
搜索文档
知识驱动创新模式和难点
搜狐财经· 2025-06-14 22:12
知识驱动创新的跨界应用与突破 - 知识驱动的创新是资源到价值转换的核心,通过将专业知识跨界应用实现突破 [2] - 京都陶瓷从电视机零件扩展到汽车刀具、民用刀具及医疗领域,利用陶瓷技术解决心脏瓣膜排斥反应问题 [2] - 和勤公司凭借电力行业知识切入电信发射塔领域,实现10亿规模增长 [3] - 福特受屠宰场流水线启发开发汽车组装线,麦当劳和Aravind眼科医院通过跨界模仿开创行业新模式 [3] 知识驱动创新的三大难点 知识产业化周期过长 - 新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应用周期长,影响创新效率 [4] 多知识融合的挑战 -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知识割裂,阻碍深入发展 [5] - 比尔·盖茨整合流行病学、生物学和导弹技术团队,提出针对性灭蚊方案 [5] - 地平线公司面临互联网与汽车行业人才文化融合难题,需解决组织协作问题 [6] 社会配套设施依赖 - 华为通过IBM流程改造实现产品标准化,从30亿规模2000种型号中优化管理复杂度 [7] - 流程改善需持续探索更短路径,依赖认知与技术进步 [8] 模仿与知识创新策略 - 日本企业"守破离"理论强调先复制再突破最后创新,与华为"僵化-优化-固化"模式一致 [8][9] - 中国企业过去依赖测绘模仿西方技术,现需转向需求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 [9]
吴晓波对话冯森:下一个人机交互的“超级入口”在哪里
吴晓波频道· 2025-05-19 00:40
公司愿景与发展历程 - 公司愿景是实现"万屏互联",让信息在不同屏幕间无缝流转,连接人类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2] - 2013年创立乐播科技,专注投屏和多屏互动技术12年,将康宁玻璃"万物皆屏"的想象变为现实 [4] - 目前链接5亿台电视、16亿台手机,国内95%电视机内嵌其投屏技术 [5] 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 - 消除屏到屏、端到端的壁垒,实现任意手机投屏到任意大屏 [6] - 2014年起免费为电视大屏设备、移动端App、手机系统嵌入投屏技术,构建"万屏互联"底层生态 [7] - 自主研发"Le-Link"协议,统一不同品牌、系统、型号设备的连接标准 [21] 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布局 - 投屏技术将成为未来人机交互的"超级入口",与AI智能体结合实现多模态内容展示 [13][14] - 计划通过API将投屏功能嵌入原生大模型,让智能硬件具备无缝投屏能力 [15] - AI智能体是增量市场,其体量不亚于手机,将带来投屏行业的新蓝海 [17][38] 产品迭代与场景应用 - 推出"超级投屏空间"技术,利用云游戏架构实现微信扫码零门槛投屏 [32][33] - 解决企业会议室投屏痛点,如百度2000多个会议室单天投屏时长近6小时 [29][30] - 开发跨生态投屏App"Vimnicast",规划出海解决全球设备兼容性问题 [39]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推动投屏从硬件连接向云端交互升级,消除物理壁垒实现"最短路径"体验 [34] - 智能体硬件产品将拓展教育等新场景,如儿童通过语音交互在电视上课 [41] - 若实现全球设备无缝连接,将是中国互联网对应用市场的重大贡献 [42]
苹果提前公布 iOS 19 功能,为 13 亿「少数人群」而来
36氪· 2025-05-15 18:11
苹果iOS系统更新与辅助功能 - 苹果将在WWDC大会上发布"十年来最大"的iOS系统更新 并确认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iOS 19等系统软件更新 [1] - 新功能主要面向全球13亿障碍人群 但部分功能对普通用户也有实用价值 [1] - 苹果宣布了一系列辅助功能更新 包括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多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 [3][5][11] 视觉辅助功能创新 - MacBook将新增放大器功能 可连接iPhone或外接摄像头放大查看远处或近处物体 支持亮度、对比度、色彩滤镜等自定义设置 [5] - 放大器功能将首次登陆Mac产品线 能更好辅助课堂、工作等场景 [6] - 新增Accessibility Reader系统级阅读模式 可自定义文档文字的字体、颜色和间距 支持阅读障碍及弱视力人群 [7] - Apple Vision Pro也将配备放大器和Accessibility Reader功能 用户可直接选择和放大目光所及的现实物品 [8] - 新增盲文设备支持 可更方便地制作盲文笔记和进行盲文数学计算 [8] - 新增BRF(盲文就绪格式)文件支持 此前这些内容只能用专门的盲文笔记设备访问 [9] 听觉与语言辅助功能 - "实时收听"功能可将iPhone变成麦克风 增强AirPods或助听器的收音效果 [11] - Apple Watch可显示实时语音转文字字幕 并作为手机遥控器调整实时收听参数 [12] - 新增"背景音"功能 可缓解耳鸣症状 支持均衡器和定时器设置 [14] - 与环球音乐集团合作推出"声音疗法"系列歌单 包含专注、放松和睡眠三类 [16] - "创建个人声音"功能升级至2.0版本 录制语句从150个减少到10个 处理时间从1天缩短至1分钟 [18] 无障碍功能战略意义 - 苹果在无障碍功能领域已有20年耕耘历史 从2005年为Mac OS X添加"语音旁白"功能开始 [22] - 公司目标不仅是让设备"能用" 更是帮助障碍人群过上更好的生活 [23] - 通过将普通消费电子产品转化为辅助工具 可降低障碍人群使用专业设备的心理负担 [24] - 去年推出的"AirPods助听器"功能将降噪耳机转变为准医疗器械 帮助听力损失患者 [25] - 新功能大量应用机器学习技术 如Accessibility Reader的文字提取和个人声音2.0 [27] - 苹果在无障碍领域的努力带动了整个行业 促使更多厂商关注和开发相关功能 [27][29] 市场规模与社会价值 - 全球有超过13亿障碍人群 占全球人口15%以上 [29] - 无障碍功能不仅具有商业价值 更体现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技术理念 [29] - 通过消费电子产品提供辅助功能 可降低专业设备的高昂成本和使用门槛 [3][24]
40天后,美国就要还6万亿美元的国债,特朗普已经找好了替罪羊
搜狐财经· 2025-04-29 11:37
美国国债偿还真相 - 6月份有约6万亿美元国债到期需要展期,并非实际偿还本金,而是通过发行新债偿还旧债 [5] - 真正需要支付的只是期间利息,2023财年预计利息支出将达6400亿美元,已超过军费开支 [5] - 美国国债总额达31.4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9.4万美元 [7] 债务利息压力 - 当前每天需要偿还的债务利息高达20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烧掉140万美元 [7] - 新发国债利率从2019年的1.5%飙升至现在的5%,每发行1万亿新债每年多付350亿美元利息 [11] - 2023年预计利息支出将达1万亿美元,超过军费和医保支出之和 [12] 美联储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通胀、就业、债务三重压力,决策难度加大 [14] - 大选年美联储政策转向概率高达80%,当前市场预期降息概率从35%飙升至65% [16]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约4%,意味着每年新增利息支出约1.2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33亿美元 [20] 美债市场风险 - 2023年二季度美国财政部计划发行7260亿美元新债,其中94%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20] - 各国央行持续减持美债,中国持有量从2013年峰值1.32万亿降至2023年的8488亿美元 [23] - 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从2000年的72%跌至58% [30] 全球影响 - 利率互换合约规模高达465万亿美元,美债收益率波动1%可能引发数万亿美元损失 [33] - 金砖国家构建新支付体系,东南亚开始本币结算,沙特接受人民币石油交易 [30] - 美国国债/GDP比率达123%,超过1946年二战时期峰值的106% [36]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黄金储备连续7个月增加,总量达2092吨,加速推进本币结算 [3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35] - 华为Mate60 Pro搭载国产7nm芯片突破技术封锁 [35] 政治博弈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以营造经济繁荣假象并稀释债务 [14][27] - 美联储独立性受侵蚀,政治力量逐渐蚕食其决策独立性 [27] - 特朗普通过渲染债务危机转移媒体焦点并攻击拜登政府 [29]
机会还是风险?半年近30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并购,已有6家失败
券商中国· 2025-03-26 14:15
并购六条实施半年回顾 - "并购六条"实施半年以来,允许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的监管态度受到市场关注,近3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跨界收购计划 [2] - 芯片产业上下游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的主要标的行业 [2] - 跨界并购存在企业炒作情况,核心条款难达成共识,整合难度大且失败风险高,过去半年至少有6单以失败告终 [2] 跨界并购市场表现 - 联储证券报告显示,"9·24"并购新政后16起披露交易属跨界并购,占2024年全年25起的六成 [3] - 16家发布跨界并购计划的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最高涨幅达125.78% [3] - 16起跨界并购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标的最受欢迎 [3] - 今年以来首次披露跨界并购案例约13起,标的以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设备为主 [3] 典型跨界并购案例 - 群兴玩具计划收购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和运营商天宽科技不低于51%股权 [3] - 狮头股份计划定增收购机器视觉技术企业利珀科技100%股权 [4] 跨界并购失败案例 - 6起跨界并购因核心条款未达成共识而失败 [5] - 双成药业终止收购半导体企业奥拉股份100%股权 [6] - 永安行终止收购农机无人驾驶企业 [6] - 慈星股份终止收购集成电路芯片企业武汉敏声 [6] 跨界并购风险分析 - 跨界并购后续整合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易形成被并购方变现思维,对赌期后业绩可能大幅下滑 [7] - 2023-2024年A股94家强制退市公司中,45%曾实施跨界收购,部分公司业务出现"大换血" [8] - 联储证券认为从严监管上市公司盲目跨界并购非常必要,当前大部分跨界并购以二级市场炒作为主要目的 [10]
中国AI门派:汪军与他的学生们
投资界· 2025-03-04 15:41
强化学习研究发展历程 - 强化学习从推荐系统起步,逐步拓展至广告竞价、多智能体博弈等应用领域 [8][12] - 2013年DQN算法突破将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结合,推动技术从"玩具阶段"进入实际应用 [16] - 2016年AlphaGo里程碑事件引发全球RL研究热潮,华人学者开始系统性布局该领域 [26][33] 关键技术突破 - 首创平均场论RL算法处理超大规模多智能体系统,降低百万级智能体计算复杂度 [23] - 提出SeqGAN框架将策略梯度应用于离散数据生成,引用超3000次并预示RLHF技术方向 [16][17] - 开发IRGAN框架通过对抗训练统一生成与判别模型,获SIGIR满分论文及最佳论文提名 [18] 产业应用探索 - 2014年创立MediaGamma公司实现RL在广告实时交易的首次商用 [15] - 与华为合作5G网络控制及自动驾驶仿真项目,探索多智能体解决方案 [28] - 开发决策大模型DB1(参数量10亿+,数据量100T)验证跨模态应用潜力 [30] 学术生态建设 - 2019年发起RL China社区,累计组织30+学者授课,单场直播观看达10万人次 [26][27] - 出版《动手学强化学习》年销量2.5万册,居国内RL领域首位 [27] - 培养的学者在14所高校建立研究团队,推动国内RL课程覆盖率提升300% [38] 前沿方向布局 - 2017年率先布局多智能体研究,发表华人首篇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子刊 [35] - 2021年启动决策大模型创业,早于行业探索Transformer在RL中的泛化能力 [28][30] - 具身智能领域实现机械手灵巧操作突破,技术路线后被多家机器人公司采用 [31][35]
关于对杨文辉、杨莉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2024〕150号
2024-09-19 19:0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0年中钛科技分两次收购寻甸金林100%股权[1] 业绩总结 - 寻甸金林2022、2023年度未完成业绩承诺[2] 其他新策略 - 杨文辉、杨莉对寻甸金林2021 - 2023年净利润进行业绩承诺,未完成需现金补偿[1] 监管情况 - 广东证监局责令杨文辉、杨莉改正,决定书2024年9月11日印发[2][4]
ST鼎龙:关于聘请主办券商的公告
2024-09-04 22:40
业绩相关 - 公司2024年6月19日至7月16日连续二十日收盘价低于1元[3] - 2024年8月23日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3] 策略相关 - 聘请金圆统一证券为主办券商[4]
ST鼎龙: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
2024-09-04 22:40
股票退市 - 公司股票于2024年8月23日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2] - 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9月5日摘牌[2] - 2024年6月19日至7月16日,连续二十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终止上市情形[3] 后续安排 - 聘请金圆统一证券为主办券商提供股份转让服务[3] - 摘牌前未发放现金红利,摘牌后委托中国结算保管发放[4] 投资者提醒 - 摘牌后至完成初始登记勿注销证券账户[4] - 按要求尽快完成股份确权及交易结算手续[5] 信息披露 - 摘牌后至挂牌前信息由主办券商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网站披露[6] 联系方式 - 终止上市后联系证券事务部,提供地址、电话和邮箱[7]
ST鼎龙(002502)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30 19:29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22亿元,同比增长39.15%[1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42.78万元,同比增长39.28%[1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541,549.38万元,较2023年半年度下降0.43%[134]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63,599.45万元,同比增长14.26%[142] - 公司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6,519.84亿元,同比增长6.1%[144]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4.09万元,同比下降115.61%[11]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09万元[1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40,882.16元[13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517,602.43元[13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2,639.99万元,较2023年半年度下降109.55%[134] -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040,882.16万元[142]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653.91亿元[145] - 公司2022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0,836.32亿元[14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67.43万元,同比增长237.98%[1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674.34万元,较2023年半年度增加237.83%[136,137,138]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827.64万元,较2023年半年度下降26.71%[138,13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140.49万元,较2023年半年度下降72.37%[138,139] - 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3,782.89万元[140] - 公司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86,921.92万元[140] - 公司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31,131.52万元[140]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0,077.60万元[140] 资产负债情况 - 总资产为223.6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48%[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0.1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5%[11]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663,253,325.5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4%[125]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330,875,090.6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5%[125]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40,093,577.0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4%[126]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01,325,428.5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126]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为14,256,921.73元[14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826,636,364.67元[15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76,154,627.98元[15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1,919,331,916.85元[14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专项储备为47,784,436.80元[149] 业务情况 - 公司钛矿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较丰富的优质钛砂矿资源储备[22][23][24]、较领先的钛精矿预期产能[25]、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26]以及较先进的钛矿技术工艺[27] - 公司新上线了《将灵说》小程序版本,同时《代号SG》小程序版本以及《攻城天下》《少年神将传》《放置三国》等游戏保持在线运营[19] - 公司持续推进已拍摄完成的影视剧《青丝诀》《这个女子有点"田"》及短剧《有猫的迷宫》等剧目的上线准备工作[20] - 报告期内公司游戏板块在线主力项目较多,运营流水大幅增长,游戏业务收入及毛利额均有所增长[54] - 公司钛矿相关生产线因进行技改及监管要求出现阶段性停产,整体产销量尚未达到较高水平[55] - 梦幻星生园新拍摄影视剧尚未完成上线工作,本期暂无与新剧相关的收入确认,整体出现一定亏损[55] 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将及时关注相关政策动向和监管要求,合法合规地开展钛矿采选业务[57] - 公司将持续推进钛矿资源整合及钛矿生产线建设,保证钛精矿产能、产量达到规模化水平[57] - 公司将根据行业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执行力,使公司管理及内控规范水平适应变化[58] - 公司将科学规划矿山生产线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确保现金流健康,适度融资保障钛矿业务顺利开展[58] - 公司在各生产环节配有专职安全员,能较有效地控制安全生产风险[58] - 公司需要动态关注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安排[61] - 公司聚焦优质IP资源,提高影视作品创作水平和制作能力[61] - 公司将合理配置资源,科学控制整体成本[61] - 公司将努力维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提升治理效能,改善经营业绩[62] 其他事项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钛科技的经营业绩未达到原业绩承诺金额[7]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钛科技采取环保、节能、高效的钛矿采选技术,实现尾矿回填、土地复垦、污水循环利用等措施[72,73]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