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弘药业(002773)
搜索文档
生物制品板块10月16日涨0.13%,三生国健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75.8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0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6日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上涨0.13%,表现略强于上证指数(上涨0.1%),但弱于深证成指(下跌0.25%)[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三生国健以13.02%的涨幅领涨,而安科生物以2.48%的跌幅领跌[1][2] - 从资金流向看,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75.8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4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亿元,显示游资是当日板块的主要推动力[2] 领涨个股分析 - 三生国健收盘价59.90元,大幅上涨13.02%,成交量为17.74万手,成交额高达10.63亿元,是板块中成交最活跃的个股[1] - 该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750.8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35%,但游资资金净流出6696.78万元[3] - 诺思兰德上涨4.09%,收盘价25.46元,成交额1.25亿元;荣昌生物上涨3.28%,收盘价99.20元,成交额6.84亿元[1] 资金流向突出的个股 - 君实生物虽然股价仅上涨1.17%,但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7179.36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4.09%,是板块中主力资金青睐度最高的个股[1][3] - 西藏药业股价上涨1.97%,成交额4.37亿元,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093.5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08%[1][3] - 赛升药业股价上涨1.95%,成交额4.22亿元,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782.88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60%[1][3]
康弘药业涨2.05%,成交额4694.5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57.4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5%,报35.78元/股,总市值329.65亿元,成交额4694.51万元,换手率0.1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57.4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06.39万元,大单净买入151.0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8.32%,但近期出现调整,近5个交易日下跌2.40%,近20日下跌8.16%,近60日上涨10.98%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21日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3日,于2015年6月2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化学药、中成药及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生物药54.83%,中成药32.49%,化学药12.50%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中药、创新药、生物医药、合成生物、阿尔茨海默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40万,较上期减少3.67%,人均流通股28,624股,较上期增加3.8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727.50万股,较上期减少531.59万股 [3] - 大成基金旗下多只产品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有增有减,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90.40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4亿元,同比增长6.95%,实现归母净利润7.30亿元,同比增长5.4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40亿元 [3]
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四川成都领跑西部城市
中国发展网· 2025-10-15 16:32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生产升级 - 生产线效率极高,最快56秒可下线一辆新车,平均日产量达1200辆[1] - 作为成都市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核心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全面升级[3] - 持续开展VW381、BC326、BC311和J01等全新车型技术改造项目,大规模引入新一代工业机器人以提升焊接、涂胶等工艺精度[5] - 引入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实现车身尺寸、漆面质量的全自动高精度在线检测,将质量控制前移[5] - 重点部署5G、物联网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生产透明化管理与预测性维护[5] - 设备更新是支撑品牌向“高品质国民车”转型的战略举措,旨在转化为长期核心竞争力与市场份额提升[7] 成都站扩能改造项目 - 成都站扩能改造项目站房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0台18线,定位为西南区域铁路枢纽核心项目[9] - 改造后将整合高铁、市域铁路、地铁及公交,实现“立体交叉零换乘”,设计融合蜀锦、竹编文化元素[9] - 项目总体改造工程已完成进度60%,预计2027年建成,将成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标杆[9] 康弘药业基因治疗药物项目 - 康弘药业拟建设质粒生产工厂、原液及制剂生产工厂,眼用注射液设计产能达1万剂/年[10] - 项目用于开展中国首个获批临床的nAMD基因治疗药物的Ⅲ期临床研究样品和商业化产品生产[10] - 金牛区政府主动服务,项目从启动谋划到正式开工建设用时不到6个月,高效解决报批与规划难题[10] 百联奥特莱斯项目 - 成都百联奥特莱斯项目投资逾30亿元,占地142.6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预计2027年上半年运营[11] - 项目是上海百联在西南地区首个“自持土地、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旗舰奥莱项目[11] - 将突破传统奥莱模式,把景观休闲式餐饮、文娱业态占比提升至40%,引进300余个国内外一线品牌[11] - 借助紧邻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区位优势,与大熊猫IP深度融合,打造城市微度假精品文旅消费标杆[11] 成都市整体投资与招商表现 - 2025年1—8月,成都市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573个,同比增长93.58%,协议总投资5115.8亿元,同比增长23.06%[12] - 全市外商直接投资达10.24亿美元,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制造业吸引外资1.87亿美元,同比增长42.97%[12] - 新设外企471家,同比增长2.17%,显示强劲的投资吸引力[12]
多股涨停,创新药全线爆发!重磅会议临近,机构建议关注这些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4:48
市场表现 - 10月15日创新药板块全线拉升,创新药指数(886015.TI)上涨2.35%至1366.835点,涨跌额为31.422 [1][2] - 广生堂股价涨停,涨幅达20.00%,报收122.65元;昂利康、亚太药业等公司股价亦涨停,涨幅分别为10.01%和9.94% [1][2] - 舒泰神股价上涨14.40%至36.87元,前沿生物-U上涨9.47%至14.91元,博腾股份、华海药业等多股涨幅居前 [1][2][3] 近期催化剂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预计将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并披露相关数据 [3] - 市场对国产创新药临床数据的公布及业务拓展合作进展抱有期待,多家公司的核心临床数据有望成为重要催化剂 [4] - 10月以后,创新药领域除ESMO外,还有望迎来业务拓展合作、医保谈判等催化事件 [6] 业务拓展合作趋势 - 2025年1-8月,中国创新药企海外业务拓展交易数量达83笔,总交易金额为845亿元,相较2024年全年增长62.81% [4] - 随着中国创新药管线质量持续提升,未来中国创新药企对外业务拓展合作的数量与金额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 [4] - 当前市场主要在交易创新药的出海逻辑,业务拓展合作交易成为估值的重要依据 [7] 公司业绩表现 - 圣诺生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至1.40亿元,同比增加100.53%至145.10%,增长动力来自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 [5] - 博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320万元至882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至21%,毛利率持续改善 [5] - 罗欣药业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70万元至252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核心创新药产品替戈拉生片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深化 [5] 行业长期趋势 - 中国医药产业已基本完成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创新药显著打开了中国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 [7] -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医药行业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 [7] - 中国创新药正在经历“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看好其5~10年的产业趋势,业务拓展合作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 [7]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首予康弘药业“买入”评级,目标价51.84元
格隆汇APP· 2025-10-14 14:44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为眼科药物龙头企业,核心产品康柏西普已获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糖尿病黄斑水肿、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多个适应症 [1] - 康柏西普获批适应症数量仅次于雷珠单抗,多于阿柏西普、法瑞西单抗、布西珠单抗等产品 [1] - 康柏西普最小规格中标价为3452.8元,定价被认为较为适中 [1]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发力肿瘤创新药,KH815双载荷设计有望提升分子疗效,肿瘤药研发塑造第二成长曲线 [1] - 公司中成药板块增长稳健,阿尔茨海默症新药潜在弹性较大 [1] 投资观点与估值 - 综合考虑获批适应症与产品定价,康柏西普注射液在终端的综合竞争力较强 [1] - 考虑到公司作为制药行业的优秀企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给予2025年PE为36X,目标价51.84元/股 [1]
天风证券:首予康弘药业“买入”评级,目标价51.84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4:4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天风证券首次覆盖康弘药业并给予买入评级 [1] - 天风证券设定公司目标价为51.84元 [1]
康弘药业跌2.05%,成交额1.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35.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4:4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4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05%,报34.36元/股,成交额1.44亿元,换手率0.60%,总市值316.5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35.7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587.25万元,大单净卖出748.45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0.84%,但近期出现调整,近5个交易日下跌5.79%,近20日下跌13.23%,近60日上涨8.39%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21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54亿元,同比增长6.95%;实现归母净利润7.30亿元,同比增长5.41%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生物药54.83%,中成药32.49%,化学药12.50%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40亿元 [3]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40万户,较上期减少3.67%;人均流通股28,624股,较上期增加3.81% [2]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727.50万股,较上期减少531.59万股 [3] - 大成睿享混合A(008269)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225.38万股,较上期增加48.93万股 [3] - 大成竞争优势混合A(090013)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159.65万股,较上期减少52.77万股;大成策略回报混合A(090007)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034.18万股,较上期减少179.74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90.40万股;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01505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3日,于2015年6月2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化学药、中成药及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中药、合成生物、生物医药、创新药、阿尔茨海默等 [1]
研判2025!中国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医保政策扩围提升用药可及性,人口老龄化驱动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需求激增[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1 09:20
行业概述 -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用于治疗以原发性神经元变性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2] - 中国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约105.5亿元,同比增长24.12% [1][5] - 行业发展历经从1990年代至2010年的起步阶段,到2010-2020年的发展阶段,再到2020年至今的创新阶段,呈现从仿制到创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转型态势 [3]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导致药物需求显著增加 [1][5] - 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医保政策,将更多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提高用药可及性,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1][5] - 以帕金森病为例,2022年中国帕金森病出院人数为9.75万人次,同比增长33.68%,反映出患病人数增多的趋势 [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有机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基因治疗材料、药用辅料、细胞培养基、重组蛋白与抗体等原材料,以及生物反应器、层析柱等研发生产设备 [4] - 产业链中游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研发生产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的治疗 [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本土创新崛起破局、跨国药企高端制衡”的特征 [6] - 先声药业采取合作为主、自研为辅的策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5.85亿元,同比增长15.14%,毛利为28.94亿元,同比增长17.54,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亿元聚焦神经与肿瘤领域 [7] - 恒瑞医药拥有广泛的研发管线,2024年营业收入为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研发投入为82.28亿元,同比增长33.79% [9]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研发将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将逐渐成熟 [11] - 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加激烈且多元化,国内药企将通过提升自身实力和技术创新与国际药企展开竞争 [12] - 政府将继续出台政策支持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加强监管,并有望将更多药物纳入医保 [13]
康弘药业跌2.02%,成交额1.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7.2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4:3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0日盘中股价下跌2.02%,报35.92元/股,成交额1.06亿元,换手率0.42%,总市值330.9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7.29万元,特大单净买入59.67万元,大单净流出176.95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89.05%,但近期出现调整,近5个交易日下跌2.79%,近20日下跌8.72%,近60日上涨23.48%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21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生物药54.83%,中成药32.49%,化学药12.50%,其他0.18%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54亿元,同比增长6.95%;归母净利润7.30亿元,同比增长5.4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40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40万户,较上期减少3.67%;人均流通股28,624股,较上期增加3.8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727.50万股,较上期减少531.59万股 [3] - 大成睿享混合A(008269)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225.38万股,较上期增加48.93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90.40万股 [3] -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01505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3日,于2015年6月2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化学药、中成药及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中药、合成生物、生物医药、阿尔茨海默、创新药等 [1]
康弘药业(002773.SZ):北京康弘生物吸收合并北京弘健相关工商手续已办理完成
格隆汇APP· 2025-10-10 12:09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北京康弘生物完成对北京弘健的吸收合并,北京弘健已注销 [1] - 吸收合并后,北京康弘生物存续经营,其公司名称、股权结构、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均保持不变 [1] - 本次吸收合并旨在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 [1] 公司财务与运营影响 - 吸收合并涉及的合并方与被合并方财务报表均已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吸收合并后不会对公司合并报表产生实质性影响 [1] - 本次调整不会对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1] 其他相关调整进展 - 四川济生堂兴尚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弘健已注销完成 [1] - 四川康弘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成都康弘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的相关法定程序正在进行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