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森制药(002907)
icon
搜索文档
华森制药(002907) - 关于公司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2025-07-02 17: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CX001缓释片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1] - 2025年4月16日申请,7月2日公告获批[1][5] - 适应症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 - 是公司首个获批临床的改良型创新药[3] - 由速释改良为胃滞留缓释片,可降给药频率[2]
华森制药: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快讯· 2025-07-02 16:47
药物研发进展 - 华森制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CX001缓释片的临床试验 [1] - CX001缓释片为公司自研产品,将速释制剂改良为缓释制剂(胃滞留缓释片) [1] - 该药物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 药物技术特点 - CX001缓释片剂型为缓释片剂,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2.2类 [1] - 该缓释制剂可降低给药频率、增加患者顺应性、提高睡眠质量 [1] 申请信息 - 药物名称为CX001缓释片 [1] - 申请事项为临床试验申请 [1] - 申请人为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
华森制药控股股东半个月减持315.82万股 套现5495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5:09
控股股东减持情况 - 成都地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68.76%降至68.00%,减持0.76%(3,158,200股),其中通过集中竞价减持0.23%(948,400股),大宗交易减持0.53%(2,209,800股)[1] - 减持均价17.40元,合计减持金额5495.27万元[1] - 2025年6月6日至6月9日期间,成都地建通过集中竞价减持0.73%(3,040,300股),大宗交易减持0.07%(308,000股),合计减持0.80%(3,348,300股),减持均价18.46元,金额6180.96万元[2][3] - 2025年1月24日至6月9日,成都地建累计减持835.19万股,持股比例从69.56%降至68.00%[3] 股东结构变动 - 成都地建无限售股份从41.24%降至40.49%(减少1.75%),有限售股份维持0%不变[2] - 一致行动人游洪涛、王瑛、添橙添利一号私募基金持股比例未变动,分别为17.34%、8.76%、1.41%[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无限售股份从49.18%降至48.42%,有限售股份保持19.58%不变[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12.04%,净利润7673.02万元,同比增长134.66%,扣非净利润5121.03万元,同比增长146.94%[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2亿元,同比下滑26.25%,主要因营运资金投入增加[4][5] - 基本每股收益0.1837元,同比增长134.6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8%,同比提升2.65个百分点[5] 公司控制权关系 - 控股股东成都地建由游谊竹控制,游谊竹与股东游洪涛为兄弟关系,游洪涛与股东王瑛为夫妻关系[3] - 游洪涛于2022年10月将587.80万股转让给添橙添利一号私募基金并签订一致行动协议[3]
【私募调研记录】谦璞投资调研华森制药
证券之星· 2025-06-27 08:13
公司调研信息 - 谦璞投资近期调研华森制药 分析师会议内容包括重点中成药产品再开发规划及创新药进展 [1] - 华森制药2024年八味芪龙颗粒和六味安神胶囊获批国家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1] - 公司销售终端以公立医院为主 院内市场占比约70% 同时拓展其他销售渠道 [1] - 华森英诺拥有7个1 1类创新药在研项目 其中注射用盐酸ORIC-1940处于临床Ia/Ib期研究阶段 [1] - TY005项目获得特医食品注册证书 生产线将逐步释放产能 [1] - 研发投入下降因资本化项目金额减少 开发阶段项目支出较往年减少 [1] - 重点中成药产品获得新加坡注册批文 为出口海外重要里程碑 [1] - 公司通过布局特医食品等消费属性强产品应对集采降价风险 [1] - ORIC-1940作为RIPK1抑制剂 临床前显示较好安全性 预计明年产生Ib期数据 [1] 机构背景 - 谦璞投资由熟悉中美资本市场及金融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创立 [2] - 公司为科技密集型资产管理机构 结合金融科技与中国市场深度研究 [2] - 投资策略注重运用先进金融科学技术创造稳健回报 [2]
华森制药(002907) - 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2025-06-26 16:47
权益变动 - 变动前成都地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287,123,875股,占总股本68.76%[2] - 2025年6月10 - 25日集中竞价减持948,400股,占总股本0.23%[2] - 2025年6月10 - 25日大宗交易减持2,209,800股,占总股本0.53%[2] - 变动后持股283,965,675股,占总股本68.00%[2] - 本次合计减持A股3,158,200股,减持比例0.76%[3] 股份情况 - 变动前成都地建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72,223,875股,占比41.24%[3] - 变动后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69,065,675股,占比40.49%[3] 减持计划 - 2025年5月14日披露3个月内减持不超12,527,889股,即不超总股本3%[4] - 减持计划未实施完毕,数量在范围内,无违规[4] 其他 - 本次变动不存在不得行使表决权的股份[4]
华森制药(002907) - 2025年6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15:14
分组1: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参与单位为上海谦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时间是2025年6月26日,地点在公司2楼会议室,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周智如、徐君、龙洁 [2] 分组2:重点中成药情况 - 五大重点中成药为甘桔冰梅片、痛泻宁颗粒、都梁软胶囊、八味芪龙颗粒、六味安神胶囊,处于成长期,2024年八味芪龙颗粒和六味安神胶囊获批国家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延迟7年保护期 [2] - 2025年一季度五大重点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24.49%,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31.44%,其中甘桔冰梅片报告期内同比增长38.84%,年初至报告期末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36% [2][3] - 五大重点中成药获32项权威推荐,公司重视学术体系构建和技术市场推广及准入工作,推进中成药板块高质量发展 [3] 分组3:产品销售情况 - 公司销售终端以公立医院为主,院内市场约占七成,带动五大渠道协同发展,将积极布局提升院外市场占比 [4] 分组4:创新药研发情况 - 2025年5月,华森英诺增持控股奥睿药业,拥有7个自主立项的1.1类创新药在研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及自免性疾病领域 [5] - 注射用盐酸ORIC - 1940正在进行临床Ia/Ib期研究,可能是我国首个用于继发性噬血细胞性组织淋巴细胞增多症(HLH)的原研1类创新药,公司计划在今年底前与明年第一季度分别提交另外两个项目的IND申请 [6] 分组5:特医食品情况 - 公司有特医食品自研项目4项,TY005项目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证书,填补重庆市特医食品市场空白,正在进行上市导入期工作,将推进生产及销售,已建成多个线上店铺助力推广 [7] 分组6:研发费用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较上年同期下降44.58%,主要因资本化项目金额减少;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较上年同期下降74.10%,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下降21.68%,因开发阶段项目支出减少 [8][9] 分组7:产品出口情况 - 2023年5月公司第五期生产基地通过美国FDA的cGMP现场检查,重点中成药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胶囊、都梁软胶囊和痛泻宁颗粒分别于2024年9月、2025年2月、2025年4月和2025年5月获新加坡注册批文 [10] 分组8:集采应对策略 - 集采背景下,公司在研发端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营销团队导入新产品;市场拓展以公立医院为主带动多渠道发展;产品布局积极布局特医食品、营养品等 [10][11] 分组9:ORIC - 1940相关情况 - 预计明年有一定量的Ib期数据产生,具体日期取决于患者入组速度,期待弥补现行疗法不足或协同成为新治疗选择 [12] - ORIC - 1940作为RIPK1抑制剂,能抑制坏死性凋亡及泛凋亡,降低DAMPs水平,与现有疗法相比有差异化分子机制 [12][13]
华森制药(002907)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6:00
公司经营与沟通情况 - 公司在遵守信息披露制度下介绍经营业绩、产品布局、市场开发和生产管理等情况,沟通内容与公告一致 [2] ORIC - 1940 相关情况 权益与合作 - 奥睿药业持有 ORIC - 1940 100%权益,临床 Ia/Ib 在华西医院进行,与华西合作良好 [2] 临床数据节奏 - 预计明年有一定量 Ib 期数据产生,具体日期取决于患者入组速度 [3] 治疗优势 - 与传统疗法相比,ORIC - 1940 作为 RIPK1 抑制剂,除抑制 TNFR1 通路等,还能抑制坏死性凋亡及泛凋亡,降低 DAMPs 水平,为 HLH 治疗提供新方案并为药物联用打下基础 [3] 适应症拓展 - 目前在研适应症为成人继发性 HLH,会考虑向原发性 HLH 以及儿童 HLH 拓展,也会探索其他自免性疾病领域适应症 [5] BD 预期 - 项目具创新性,是全球首个以 HLH 获批临床的 RIPK1 抑制剂,具备创新出海基础,公司将根据研发进度推进海外 BD 工作,但交易达成有不确定性 [5] 行业交易案例对比 - 赛诺菲和 Denali 的 DEAL 于 2018 年落地,首付款 1.25 亿美金,11.25 亿美金总包,已退货;礼来和 Rigel 的 DEAL 于 2021 年落地,首付款 1.25 亿美金,9.6 亿美金总包 [5] 研发与业绩情况 研发费用与思路 - 公司会持续投入创新药领域,具体费用与计划根据实际项目情况 [5] 主业业绩分析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5 亿元,同比增加 12.04%,中药品种增长强劲,五大重点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 21.71%,甘桔冰梅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9.97%,六味安神胶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3.38% [7]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9 亿元,同比增加 4.62%,收入增速放缓因上年同期流感高发,甘桔冰梅片销量大增,本期需求减弱;五大重点中成药一季度营收略微增长 0.93%,六味安神胶囊增长 32.10%,痛泻宁颗粒增长 80.24%;国家药品集采品种报告期内整体增长 28.71% [7] 产品海外销售 - 重点中成药产品取得新加坡批文,东南亚市场为新兴国际市场,放量存在不确定性 [6]
华森制药: 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21:56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 - 成都地建及其一致行动人(游洪涛、王瑛、添橙添利一号私募基金)合计持有公司股份从292,317,525股(占总股本70 00%)减持至287,123,875股(占总股本68 76%)[1] - 权益变动时间为2025年1月24日至2025年6月9日 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5,193,650股(占总股本1 24%)[1] - 其中通过集中竞价减持3,040,300股(0 73%) 大宗交易减持308,000股(0 07%)[1] 股东持股明细 - 成都地建持有177,417,525股(42 49%) 减持后降至172,223,875股(41 24%)[1] - 游洪涛持有36,600,000股(8 76%) 王瑛持有18,105,500股(4 34%) 添橙添利一号私募基金持有5,878,000股(1 41%) 上述股东持股数量在本次变动中未发生变化[2] - 无限售条件股份从210,551,025股(50 42%)降至205,357,375股 有限售条件股份保持81,766,500股(19 58%)不变[2]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本次减持与已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 成都地建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2,527,889股(占总股本3%)[2] - 集中竞价减持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过总股本1% 大宗交易减持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过总股本2%[2] - 此前2024年披露的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本次减持数量在计划范围内 不存在违规情形[2]
华森制药(002907) - 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2025-06-10 21:19
权益变动 - 权益变动时间为2025年1月24日 - 6月9日[2] - 变动前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292,317,525股,占总股本70.00%[2] - 变动后持股287,123,875股,占总股本68.76%[2] 减持情况 - 本次合计减持5,193,650股,减持比例1.24%[3] - 2024年10月22日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不超总股本3%[4] - 2025年5月14日减持计划未实施完毕,不超总股本3%[5] 其他 - 本次减持与已披露计划一致,无违规情形[5] - 不存在不得行使表决权的股份[6]
华森制药(002907) - 2025年6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9 16:58
中成药业务 - 五大重点中成药(甘桔冰梅片、痛泻宁颗粒、都梁软胶囊、八味芪龙颗粒、六味安神胶囊)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21.71%,2025 年一季度略微增长 0.93%,其中六味安神胶囊 2024 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3.38%、2025 年一季度增长 32.10%,痛泻宁颗粒 2025 年一季度增长 80.24%,都梁软胶囊 2025 年一季度增长 9.42%,甘桔冰梅片 2024 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9.97%,中成药板块是公司业绩压舱石 [2] - 公司关注五大重点中成药技术市场推广和准入工作,推进中成药板块发展,拓展非等级公立医院渠道销售 [3] 销售渠道 - 公司销售终端以公立医院为主,院内市场约占七成,带动五大渠道协同发展,将布局零售连锁药店、三终端及电商平台提升院外市场占比 [4] 创新药研发 - 2025 年 5 月华森英诺增持控股奥睿药业,整合其研发管线等提升小分子创新药研发能力,拥有 7 个自主立项的 1.1 类创新药在研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及自免性疾病领域 [5] - 进度最靠前的注射用盐酸 ORIC - 1940 正在进行临床 Ia/Ib 期研究,公司计划在今年底前与明年第一季度分别提交另外两个项目的 IND 申请 [5][6] 研发管线布局 - 短中期注重产品上市,营销团队导入新产品寻找新利润增长点,仿制药在研管线目标参与首轮集采,新产品上市带来新营收 [6] - 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和多个创新药自主研发平台,截至 2024 年底已申请专利 35 项,包括 PCT 专利 17 项,已公开专利 29 项,授权 9 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