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策影视(300133)

搜索文档
华策影视(300133):年报点评: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向上,关注影视新品表现
国信证券· 2025-09-03 19:07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观点 - 公司影视剧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电影、版权运营、AIGC、算力服务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3][21] - 广电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有望为影视内容制作行业发展打开新空间[2][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114.94%,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05%,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67.87%[1][8] - 25年Q2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38.3%[1][8] - 2024年度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20元(含税)[1][8] - 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5.16/5.43亿元,摊薄EPS分别为0.23/0.27/0.2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7/32/30倍[3][4][21] 主营业务分析 - 电视剧制作业务营收3.60亿元,同比增长1258.92%,毛利率18.12%,同比下降23.55个百分点[2][13] - 电视剧发行业务营收1.64亿元,同比下降9.24%,毛利率61.43%,同比下降5.14个百分点[2][13] - 上半年新上映2部剧(《国色芳华》《锦绣芳华》),3部过审,开机6部,杀青5部[2][13] - 电影《刺杀小说家2》定档2025年10月1日上映,前作票房10.35亿元[2][13][20] 新业务发展 - 短剧月产能提升至20部,多部精品短剧播放量超2亿[3][18] - 动漫业务联合孩之宝出品《小猪佩奇:完美假期》,预计2026年上映[3][18] - 算力业务实现收入5650.42万元[3][18] - 国际业务运营新媒体账号超600个,总粉丝量破5800万,上线国际短剧APP DailyShort,海外业务营收8811.61万元,同比增长28.48%[3][18] 科技赋能 - 开发"有风""国色"垂直模型,应用AIGC于IP筛选、创意激发、剧本评估优化、人物设定、海报与先导片生成等全流程[18][21] - 重点开发AI多语种翻译、AI动态漫、AI剪辑等功能,应用于长剧策划和宣发、短剧后制、衍生开发、国际新媒体运营等场景[18][21] - 推进数智化平台建设,构建智能化目标预算和项目管理体系,以数据驱动资源配置[18][21]
华策影视(300133)年报点评: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向上 关注影视新品表现
新浪财经· 2025-09-03 18:59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94%和65.05%,对应全面摊薄EPS 0.06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67.87% [1] 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和下降38.3% [1] 2024年度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20元(含税) [1] 电视剧制作业务大幅增长是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 [1] 电视剧业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电视剧制作业务实现营收3.60亿元,同比增长1258.92%,毛利率同比下降23.55个百分点至18.12%;发行业务实现营收1.64亿元,同比下降9.24%,毛利率同比下降5.14个百分点至61.43% [2] - 上半年公司有2部新剧上映(《国色芳华》《锦绣芳华》)、3部过审;同时开机6部(《你是迟来的欢喜》《花好》《奉陪到底》《重器》《七月的一天》《奇迹》),杀青项目5部(《太平年》《极限刑诉》《家业》《你是迟来的欢喜》《成何体统》) [2] - 《刺杀小说家2》已定档2025年10月1日上映,前作获得10.35亿票房 [2] - 广电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有望为影视内容制作行业发展打开新空间 [2] 新业务发展 - 短剧月产能已提升到20部,《以爱之名》《下一任,是幸福》《亲爱的宿敌》等精品短剧播放均超2亿 [3] - 动漫业务联合孩之宝共同出品的《小猪佩奇:完美假期》预计将于2026年上映 [3] - 算力实现常态化运营,上半年实现收入5650.42万元 [3] - 全球运营新媒体账号超600个,总粉丝量破5800万;首个国际短剧APP——DailyShort上线;上半年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11.61万元,同比增长28.48% [3]
2025暑期档电影票房亮眼,相关概念股应声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03 10:13
影视院线板块市场表现 - 文投控股涨停 涨幅9.86% 现价3.23元 [1][2] - 幸福蓝海涨超6% 实际涨幅6.21% 现价18.30元 [1][2] - 中视传媒涨2.47% 博纳影业涨2.09% 慈文传媒涨1.71% [1][2] 暑期档票房数据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3] -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3]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超过去年同期 [3] 年度票房表现 - 2025年度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其中国内票房392.3亿元 [3] - 国内观影人次超9.09亿 超去年同期水平 [3] - 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超7.7亿元 创多年新高 [3] 头部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票房28.9亿元 位列暑期档第一 [3]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位列暑期档第二 [3] - 《捕风追影》票房8.79亿元 位列暑期档第三 [3]
2025半年报里,剧集公司的守成与转向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2
行业整体表现 - 六家剧集相关上市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 超半数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1] - 华策影视和慈文传媒营收涨幅均超过100% 其中慈文传媒营收同比增长282.20%[1][2][8] - 大部分公司净利润在盈亏临界值徘徊 行业整体面临资金压力[1] 华策影视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7.90亿元 同比增长114.94%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65.05%[2] - 业绩增长得益于主营业务"质增量减"和新业务布局成效显著[3] - 《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两部剧成为现象级IP 《国色芳华》刷新芒果TV历史播放纪录并获白玉兰"最佳美术奖"[3] 完美世界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36.91亿元 同比增长33.74% 净利润5.03亿元 同比增长384.52%[5] - 影视业务营收7.67亿元 同比上升756.35% 归母净利润约4172万元[5] - 2025年参与出品剧集包括《千朵桃花一世开》《只此江湖梦》等 涵盖古装、现偶、悬疑、都市现实等领域[6] 慈文传媒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90亿元 同比增长282.20% 净利润亏损2308.04万元 同比下降262.10%[8] - 亏损原因包括收入确认时间导致的季节性波动和会计政策调整致使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8] - 报告期内播出1部电影、4部长剧和3部微短剧 长剧以悬疑题材为主包括《燃罪》《正当防卫》《暗潮缉凶》[8] 欢瑞世纪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98亿元 同比增长83.72% 净利润亏损639.38万元 同比下滑139.86%[10] - 收入增长与盈利减少均与短剧业务布局相关 短剧运营投放平台已建成并开始运营[10] - 现象级短剧作品播放量超5亿次 但为抢占市场投入成本导致利润下滑[10] 百纳千成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36亿元 同比下降46.43% 净利润亏损1968.19万元 但比上年同期增长33.34%[10] - 业绩变动主要系报告期内播映剧目减少 目前播出剧集仅公安题材《刑侦现场》[10] 稻草熊娱乐业绩表现 - 收入4.46亿元 同比下降47.4% 亏损580万元 而去年同期盈利约3000万元[11] - 业绩下滑原因是上半年制播内容多为"短剧集" 单部剧集集数下降影响投资规模和收入[13] - 播出剧集包括《漂白》《乌云之上》《在人间》等S级以上热播作品 以及长剧集《三叉戟2》[13] 行业战略布局 - 各公司面对行业转型期采取不同策略 有的坚守传统长剧赛道 有的转向寻找新增量[14] - 华策除长剧外加速布局电影、短剧、动漫、AI、海外等新业务 短剧月产能提升至20部[14] - 完美世界在长剧和短剧赛道发展均衡 长剧《夜色正浓》《云雀叫天录》正在后期制作 短剧《弄潮》位列红果推荐榜TOP1[16] - 欢瑞世纪长剧产能不足 重仓押注短剧及互动剧业务 但若长剧持续断层且短剧盈利不及预期可能持续亏损[18] 影视IP开发 - 多家公司注重影视IP开发带来的增值效应[20] - 慈文将剧集《暗夜深海》改编成小说 有声书已准备录制[20] - 稻草熊针对《两京十五日》《七种武器》等IP制定系列化开发计划[21] 行业前景展望 - 2025下半年暑期档至今各公司参与剧集鲜有破圈之作[22] - "广电21条"逐渐落地 政策层面提供更加放松的行业环境[22] - 各公司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将好内容转化为现金流[22]
影视院线板块8月27日跌3.24%,博纳影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2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当日下跌3.24%,领跌个股为博纳影业(跌幅6.83%)[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1] - 板块内仅*ST天择实现上涨(涨幅3.00%),其余23只个股均下跌[1][2] 个股涨跌情况 - 跌幅超过5%的个股包括博纳影业(-6.83%)、光线传媒(-5.49%)、金逸影视(-4.80%)[2] - 成交量前三的个股为捷成股份(261.01万手)、光线传媒(157.99万手)、华谊兄弟(141.01万手)[1][2] - 成交额前三的个股为捷成股份(17.14亿元)、光线传媒(32.01亿元)、万达电影(5.65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23亿元,游资净流入1.81亿元,散户净流入5.42亿元[2] - 捷成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45亿元(净占比8.47%),居板块首位[3] - 百纳千成获主力净流入8649.08万元(净占比19.39%),为净占比最高个股[3] - 万达电影遭主力净流出579.79万元,但获散户净流入2757.14万元(净占比4.88%)[3]
华策影视8月26日获融资买入1.36亿元,融资余额8.12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7 09:4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6日华策影视股价下跌1.67% 成交额达9.8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36亿元但融资偿还1.67亿元 融资净买入为-3111.22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16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8.12亿元占流通市值4.85%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融券活动特征 - 8月26日融券卖出2.64万股(金额23.31万元) 融券偿还1.95万股 [1] - 融券余量50.60万股 融券余额446.80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18万户 较上期减少4.98% [2] - 人均流通股22612股 较上期增加5.2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16.95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4.55万股 [2]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231.56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34.90万股 [2] - 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7.90亿元 同比增长114.9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65.05% [2] 业务构成与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视剧制作发行45.59% 电视剧版权发行20.70% 经纪业务10.02% 算力业务7.15% 电影销售5.54% [1]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25日 2010年10月26日上市 主营文化影视内容提供与运营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0亿元 [2]
华策影视(300133):电视剧业务迎新政利好 主投电影《刺杀小说家2》定档国庆
新浪财经· 2025-08-26 12: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9亿元,同比增长114.9% [1][2] - 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65.05%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7216.4万元,同比增长67.9% [2] - 毛利率31.2%,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率14.9%,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2] - 货币资金25.4亿元,同比增长16.0% [2] 电视剧业务 - 电视剧制作发行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258.9% [3] - 电视剧版权发行收入1.6亿元,同比下降9.2% [3] - 毛利率18.1%(制作发行)和61.4%(版权发行),分别同比下降23.55和5.1个百分点 [3] - 2025H1首播《国色芳华》《锦绣芳华》2部剧集共56集(2024H1为3部113集) [3] - 过审《迷径之上》《锦绣芳华》《四喜》3部剧集共74集(2024H1无项目过审) [3] - 开机5部151集电视剧(2024H1为2部70集) [3] - 2025H2预计开机3部190集,包括《资治通鉴》《战争和人》《扫鼠岭》 [3] 电影业务 - 2025H1电影业务收入0.4亿元,同比增长76.3% [4] - 毛利率24.8%,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 [4] - 储备主投影片《刺杀小说家2》定档2025年10月1日 [4] - 3部主控影片《寻秦记》《我的朋友安德烈》《狂野时代》将于2025H2上映 [4] 新兴业务布局 - 算力业务收入5650万元(2024H2为3576万元),毛利率28.58% [5] - 海外业务收入8811.6万元,同比增长28.48% [5] - 推出海外短剧APP DailyShort,支持14种语言 [5] - 国际板块开拓跨境电商业务,依托IP开发衍生收益 [5] - 联合孩之宝出品《小猪佩奇:完美假期》大电影(预计2026年上映) [5] - 制作国产IP改编动画电影《芝麻狐狂想诗之笑仙缘》(预计2026年上映) [5] 行业政策环境 - 广电总局2025年8月18日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2] - 政策强调增加优质内容供给、改进剧集管理和审查机制、推动境外节目引进 [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28.76/35.56/40.87亿元 [6][7] - 预计归母净利润3.89/4.79/5.60亿元 [7] - 对应PE为44/36/30倍 [7]
华策影视(300133):内容供给新政利好 爆款电影国庆档上映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3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内容制作龙头 受益广电新政 产能数量和质量有望持续提升 储备剧集和电影数量较多 具备业绩弹性 [1] - 广电总局2025年8月18日发文加强内容建设 增加优质广电试听内容供给 促进内容制作龙头产能释放 剧集价格或迎来提升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0亿元 同比增长115%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65% 扣非归母净利润7,216万元 同比增长68%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0亿元 同比增长115% [2] -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65%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7,216万元 同比增长68% [2] 内容储备 - 2025年上半年开机6部长剧 包括《你是迟来的欢喜》《花好》等 [3] - 杀青5部长剧 包括《太平年》《极限刑诉》等 [3] - 取证3部长剧 包括《迷径之上》《锦绣芳华》《四喜》 [3] - 播出2部长剧 包括《国色芳华》《锦绣芳华》 [3]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开机《资治通鉴》(100集)《战争和人》(60集)《扫鼠岭》(30集) [3] - 电影《刺杀小说家2》定档2025年国庆档 [3] - 主控影片《狂野时代》《寻秦记》《我的朋友安德烈》均有望年内上映 [3] - 短剧月产能提升至20部 上线《以爱之名》《下一任,是幸福》等精品短剧 播放量均超过2亿次 [3] - 动画电影《小猪佩奇:完美假期》和《芝麻狐狂想诗之笑仙缘》有望2026年登录院线 [3] 技术发展 - 内容生产端运用AI至策划、制作等环节 研发"有风""国色"垂直模型 [4] - 重点开发AI多语种翻译、AI动态漫、AI剪辑等功能 加强数智化转型 [4] 海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8,812万元 同比增长28% [4] - 多部长短剧集在全球多地收获较高播放量 [4] 盈利预测 - 调高2026年EPS至0.29元(前值0.26元) [2] - 调高2027年EPS至0.34元(前值0.29元) [2] - 维持2025年EPS预测不变 [2] - 提升目标价至12.75元 维持"增持"评级 [2]
引进剧回归,国产剧会怕吗?
虎嗅· 2025-08-23 20:40
政策举措 - 广电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内容供给层面开源[1][3] - 举措涉及剧集行业集数时长 题材审查 地区限制等痛点 审批效率提升或复制游戏行业触底反弹路径[1] - 2014年广电总局曾对引进剧实施数量限制 内容要求 先审后播 统一登记四项原则 导致引进剧数量大幅下跌[8] 市场反应 - 政策宣布当天影视板块全线飙升 百纳千成 华策影视 慈文传媒 欢瑞世纪午间收盘涨停[1] -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影视行业属于内容供给强驱动型产业 若审批效率提升 题材空间扩大 放开地区限制 行业或迎来"游戏版号放开"式修复窗口[1] 引进剧历史演变 - 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剧无硬性限制 缓解国内电视节目匮乏 《大西洋底来的人》引发模仿潮流[8] - 1990年《关于引进海外电视节目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引进剧首次明确规范 1999年CCTV-8专业调控引进剧来源和播出时段[11] - 2000年代日韩剧强势崛起 2008年CCTV-8《海外剧场》韩剧播出比例达19%[12] - 2009年广电总局禁止互联网传播未取得版权许可及发行许可证的海外剧[15] - 2010年搜狐视频首家引进正版美剧《迷失第六季》 2013年以2.54亿用户覆盖位列视频网站第一[19][20] - 2013年爱奇艺购入《来自星星的你》首周播放量破千万 优酷与SBS签200部韩剧[23] - 2014年政策收紧导致《制作人》延迟三个月播出 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下架[25][26] - 2015年海外付费版权剧占比57% 韩剧占35% 爱奇艺以每集25万美元引进《太阳的后裔》播放量近10亿每集[28][29] 行业现状 - 2024年电视剧(含网络剧)发行数量为281部 较五年前下降超50% 接近200部行业底线[34] - 全球创意荒现象普遍 欧美日韩内容质量不复以往 仅《黑暗荣耀》《怪奇物语》级爆款能引发市场海啸[4] - 韩剧市场泡沫化严重 中腰部制作公司被流媒体泡沫吞噬 赞助植入从10-20个降至零[37] - 美剧市场受疫情和好莱坞萎缩影响 2023年原创剧集数量减少14%[39] - 视频平台从烧钱买版权转向差异化内容竞争 新一轮版权之战不会焦灼[5] 受众变化 - 高质量海外剧主要受众为年轻高知人群 Z世代文化消费迁移导致吸引力存在不确定性[6] - 00后 10后因2014年限制政策少有接触引进剧的机会[7][8] - 历史引进剧曾培养观众审美偏好 如拉美剧因集数过多被淘汰[10] 平台战略转型 - 视频平台从引进剧转向IP开发 《花千骨》《青云志》等网文IP作品成为主流[31] - 2015年视频平台付费模式加速增长 第三季度较2014年初增长463% 爱奇艺凭《盗墓笔记》成为首家会员破千万平台[28] - 行业进入精品化时代 不以量取胜 注重独到眼光和差异化内容[32] 潜在影响 - 引进剧回归可填补内容产量缺口 类似电影市场引进片在淡季补充供给[43] - 倒逼国产剧内容创作升级 促进创新性发展[43] - 优质国产剧通过竞争可立足本土市场 跻身全球舞台 推动文化出海[44]
影视院线板块8月21日涨0.13%,博纳影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256.5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8
板块整体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当日上涨0.13%,领先个股为博纳影业(涨2.85%)[1] - 上证指数同步上涨0.13%至3771.1点,深证成指微跌0.06%至11919.76点[1] - 板块内呈现分化态势,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1][2] 领涨个股表现 - 博纳影业(001330)收盘价5.05元,涨幅2.85%,成交50.04万手,成交额2.52亿元[1] - 光线传媒(300251)收盘价20.06元,涨幅1.67%,成交97.04万手,成交额19.40亿元[1] - 中国电影(600977)收盘价13.04元,涨幅1.64%,成交35.45万手,成交额4.60亿元[1] - 中视传媒(600088)收盘价17.55元,涨幅1.50%,成交9.88万手,成交额1.72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256.53万元,游资净流入4830.16万元,散户净流入3426.37万元[2] - 光线传媒获主力净流入2.19亿元(占比11.28%),但遭游资净流出4853.93万元[3] - 华谊兄弟获主力净流入3788.89万元(占比5.25%),游资净流出3036.32万元[3] - 中国电影获主力净流入1614.46万元(占比3.51%)及游资净流入939.05万元[3] 个股资金动态 - 百纳千成获主力净流入1072.77万元(占比3.19%),但遭散户净流出1301.53万元[3] - 博纳影业获主力净流入1025.22万元(占比4.07%),游资净流出432.50万元[3] - 横店影视遭主力净流出537.97万元(占比-4.91%),但获游资净流入408.86万元[3] - 华智数媒遭主力净流出587.06万元(占比-2.09%),游资净流出2154.65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