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凌股份(300154)
icon
搜索文档
瑞凌股份:董事、副总裁查秉柱辞职
快讯· 2025-05-09 16:59
高管变动 - 瑞凌股份董事、副总裁查秉柱因个人原因辞职,辞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及副总裁职务 [1] - 查秉柱持有公司股份27.32万股,占总股本0.06% [1] -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工作已交接完毕,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行 [1]
瑞凌股份(300154) - 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
2025-05-09 16:56
人员变动 - 2025年5月9日董事、副总裁查秉柱辞职,原定任期至2027年7月21日[1] - 查秉柱持有公司股份273,200股,占总股本0.06%[2] 后续安排 - 辞职报告送达生效,辞职后不再任职,公司将补选[1] - 查秉柱无未履行承诺,辞职后遵守法规[2] - 辞职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行[1]
瑞凌股份(300154) - 300154瑞凌股份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8:2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01,483.72 万元,同比下降 11.73%;实现利润总额 18,707.79 万元,同比上升 59.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030.49 万元,同比上升 49.48% [2][3][4] - 2024 年度毛利率为 20.78%,同比 2023 年度下降 1.62%;净利率为 14.59%,同比增加 85.05% [3]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 年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信用额度发放规则与流程,对国内客户评估信用风险、签署协议及担保函,对部分国外客户购买信用保险,按月监控催收、及时预警,安排专人清收逾期账款,必要时法律诉讼清收 [3] 市场竞争力提升 - 焊接自动化系列产品丰富,依托自身优势具备设计建造大型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能力,可为客户定制智能化、自动化及柔性化焊接生产线 [3] - 拥有自主创新、品牌和渠道、人才管理团队、品质等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是持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 [7] - 逆变焊割产品有自主创新、品牌、品质与性价比优势 [8] 产品研发创新 - 是技术驱动型企业,有 200 多项国家专利,在焊接设备领域技术国际水准且部分领先,持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产品升级 [4] - “天工”芯片在系列产品成功应用,开发激光焊等产品,丰富产品线 [4]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技术迭代,围绕绿色制造、节能减排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12] 战略布局与发展 - 长期战略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焊接企业集团,顺应行业趋势,坚持创新,推进集团战略 [5] -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完善焊接产业生态圈,集成领先技术,构建科技创新能力 [5] - 构建学习型组织和流程化运营管理体系,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把握并购整合机遇拓展业务 [6] 项目进展 -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施工,购置的研发及总部办公用房已竣工 [6] 供应链管理 - 主要原材料受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大,将深化与供应商战略合作,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10] 绿色发展 - 积极承担环保责任,响应政策,改善生产工艺减少废料、回收利用,实施电子化办公,提高员工节约意识 [7] 2025 年工作重点 -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深化市场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探索可持续发展机遇,加强对外产业布局 [10]
瑞凌股份:2025一季报净利润0.44亿 同比增长41.94%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16:2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2.86%至0.1000元,显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 每股净资产增长5.76%至4.04元,反映股东权益持续积累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大幅增长17.05%至1.03元,表明留存收益增加 [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99%至2.26亿元,显示销售规模收缩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41.94%至0.44亿元,体现成本控制或经营效率改善 [1] - 净资产收益率提升35.75%至2.43%,资本回报能力增强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达55.6%,较上期增加95.24万股 [1] - 深圳市鸿创科技持股34.17%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 [2] - 摩根士丹利减持1.49万股至94.45万股 [2] - 新增三位股东进入前十:张建英(143.94万股)、谢昭杰(113.92万股)、温小蓉(64.91万股) [2] - 三位股东退出前十:胡晓燕(原持100万股)、朱世军(原持66.04万股)、滕超(原持59万股) [2] 利润分配政策 - 本报告期未制定分红送配方案 [3]
瑞凌股份(300154)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提示性公告
2025-04-27 16:00
会议相关 - 2025年4月25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1] 报告发布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于2025年4月28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1]
瑞凌股份(300154)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7 15: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25,522,100.3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1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17,741.5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6%[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25,522,100.37元,较上期的268,996,634.24元下降16.16%[21] - 公司营业利润本期为51,774,192.69元,上期为33,995,648.11元[22] - 公司净利润本期为43,249,927.49元,上期为31,121,811.88元[22]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10元,上期为0.07元[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为203,865,099.25元,较上期的234,343,265.58元下降13.86%[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财务数据(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29,611.0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58.05%[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611,584,743.1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5%[4]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5,521,540.98元,较期初增长71.67%,因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投入增加[9] - 投资收益本期金额13,501,073.53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70.64%,因对合营企业取得的收益及处置证券投资产品收益增加[1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916,891,750.29元,较期初的1,889,704,233.08元增长1.44%[18][19]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694,692,992.90元,较期初的694,865,761.94元下降0.02%[19] - 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611,584,743.19元,较期初的2,584,569,995.02元增长1.04%[19]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458,406,394.56元,较期初的476,975,784.97元下降3.90%[19][20]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90,585,904.20元,较期初的292,929,917.17元下降0.80%[20] - 公司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748,992,298.76元,较期初的769,905,702.14元下降2.72%[20]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862,592,444.43元,较期初的1,814,664,292.88元增长2.64%[2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0,029,611.04元,上期为 - 604,903.07元[23]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80,789,256.38元,上期为 - 127,415,985.17元[23]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5,258,850.10元,上期为20,510,055.12元[2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91,641,903.53元,上期为 - 104,712,577.55元[24]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212,585,432.25元,上期为199,995,223.09元[24] - 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96,924,191.75元,上期为181,586,416.06元[23] - 公司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881,724,018.39元,上期为2,376,188,921.64元[2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437,903.85元,其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9,368,886.41元[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3,395,邱光持股比例34.23%,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13] - 邱光、齐雪霞、深圳市鸿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理涵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13] - 股东谢昭杰通过国投证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股248,000股,实际合计持有1,139,200股[1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限售股情况 - 公司限售股期初总数为1,750,650股,本期增加150,000股,期末总数为1,900,650股[16]
瑞凌股份:技术深耕与市场拓展并进,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劲增49.48%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0:26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 同比增幅达49.48% [1] 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天工"芯片广泛应用于手焊、气保焊、氩弧焊等产品 显著提升焊接参数稳定性 [2] - 完成碳化硅场管在手工弧焊和交直流氩弧焊上的应用开发 [2] - 推出融合"天工芯片+断码屏+碳化硅"技术的焊匠系列产品 [2] - 对数字工业机进行全面升级 满足市场对高效节能环保焊接设备的需求 [2] 市场拓展 - 整合国内及海外渠道资源 优化产品线并补充激光焊等新产品 完善立体化销售渠道布局 [3] - 针对新能源汽车、船舶等直销客户提供定制化项目开发与一站式解决方案 [3] - 深入研究海外市场特点与行业标准 成功开拓多个空白市场并优化海外客户结构 [3] - 通过平台电商、社交电商等多线布局完善全球线上渠道运营网络 [3] - 举办新品发布会、体验会及参加行业展会加强品牌推广 [3] 组织管理 - 优化绩效评价体系吸引激励优秀人才 推动人员目标与组织目标对齐 [4] - 鼓励创新思维支持员工尝试新方法 适应市场和技术动态变化 [4] - 调整人才结构向一线业务聚拢 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4] -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多样化培训课程提升员工职业技能 [4] 运营效率 - 完善日常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升级下属公司信息化系统 打通部门数据壁垒 [4] - 加强数字化技术研究 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平台 [4] - 采用RPA流程自动化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 [4] -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体系 推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 [4] 发展战略 - 秉承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焊接企业集团愿景 [5] -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 市场拓展为驱动 人才梯队建设为支撑 [5]
瑞凌股份(300154) - 关于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21 20:36
报告披露 -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1] 业绩说明会 - 定于2025年5月8日15:00 - 17:00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1] -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投资者可通过“约调研”小程序等参与[1] - 提问通道自公告发出日开放[1] - 出席人员有董事长兼总裁邱光、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潘文等[3]
瑞凌股份(300154) - 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提示性公告
2025-04-21 20:36
会议情况 - 2025年4月19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1] 报告相关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的议案》[1] - 《2024年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于2025年4月22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1]
瑞凌股份(300154)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4-21 20:36
募集资金情况 - 2010年公开发行2800万股A股,发行价38.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0.78亿元[1][2] - 扣除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1011亿元[2] - 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5.1032862914亿元[6] - 2024年度公司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517.75万元[13] - 2024年募集资金总额101011.04万元,本年度投入1517.75万元,累计投入82499.46万元[39] 资金使用情况 - 2011 - 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与保荐机构、银行多次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7][8][9][10] - 2011年以超募资金2500万元向珠海固得增资,增资后持股51.46%[19][40] - 2015年对香港瑞凌增资7930万元,注册资本增至16000万港币[20][40] - 2016年使用20000万元超募资金在美国投资设立子公司[20][41] - 2016 - 2017年使用超募资金在德国投资设立子公司,共投入134374025.95元[22][42] - 2018年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使用20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24][44] - 2022年使用3000万元超募资金在顺德设立广东瑞凌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7][47] - 2022年使用9600万元超募资金对广东瑞凌产业增资,5600万元新设广东瑞凌焊接,产业园投资总额预计不超43000万元[28][48] - 2022年使用超募和自筹资金不超46500万元购置房产,其中超募不超13000万元[29][49] - 2022年分别以不超3800万元、4000万元、5200万元设立德昀创新、德昀科技、德昀产业[29][49] 现金管理情况 - 2016年同意使用最高不超30000万元闲置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3] - 2017 - 2018年同意使用最高不超50000万元闲置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3][24][43] - 2019 - 2020年同意使用最高不超30000万元闲置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44][45] - 2021年同意使用最高3.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年[46] - 2022年同意使用最高6.3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年[47] - 2023年同意使用最高5.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年[49] - 同意继续使用最高额度不超5.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自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年内有效[51] 项目投资情况 - 逆变焊割设备扩产及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2.5284亿元,截至2016年2月18日累计投入1.512412亿元,剩余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1.282994亿元[51] - 研发中心扩建项目计划投资4184万元,截至2016年2月18日累计投入1982.53万元,节余募集资金余额2605.39万元[51] - 营销服务中心及品牌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073万元,截至2016年2月18日累计投入2065.17万元,节余募集资金余额2361.62万元[51] 其他情况 - 公司制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7] - 上市以来公司获得各级政府补助累计超3000万元,部分用于研发中心扩建项目[52] - 2011年多次变更“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和“营销服务中心及品牌建设项目”实施地点与方式[51] - 2011年将“营销服务中心及品牌建设项目”中成都、天津营销中心建设完成日期延期至2012年6月30日[51] - 2016年对“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及“营销服务中心及品牌建设项目”完工结项,终止逆变焊割设备扩产及技术改造项目[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