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焊接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股票复盘:上海沪工(603131)可转债2025年付息即将进行
搜狐财经· 2025-07-13 03:3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 上海沪工报收于17 81元 较上周的17 88元下跌0 39% [1] - 本周最高价出现在7月8日盘中 报18 47元 最低价出现在7月10日盘中 报17 56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为56 63亿元 在通用设备板块市值排名77/216 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741/5149 [1] 可转债付息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21日支付"沪工转债"年度利息 票面利率2 40% [1][3] - 付息对象为2025年7月18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持有人 每张面值100元可转债兑息2 40元 [1] - 个人投资者实际派发利息为1 92元 居民企业需自行缴税 非居民企业暂免税 [1] 时间节点 - 债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8日 除息日和兑息日均为2025年7月21日 [3]
上海沪工: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付息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1
可转债基本信息 - 债券名称: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沪工转债)[1] - 债券代码:113593 [1][2] - 发行日期:2020年7月20日 [1] - 发行数量:400万张 [1] - 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每张面值100元人民币,按面值发行 [1] - 发行总额:人民币4.00亿元 [1] - 债券利率:第一年0.40%、第二年0.60%、第三年1.20%、第四年2.00%、第五年2.40%、第六年2.80% [1] - 债券期限:自2020年7月20日至2026年7月19日 [2] - 上市日期:2020年8月10日 [2] - 债券类型:可转换为公司A股股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2] 转股信息 - 转股期限:自2021年1月25日至2026年7月19日 [2] - 初始转股价格:21.32元/股 [2] - 当前转股价格:21.09元/股(经三次调整)[2] 付息安排 - 本次付息为第五年付息,计息期间为2024年7月20日至2025年7月19日 [6] - 本计息年度票面利率为2.40%,即每张面值100元的可转债兑息金额为2.40元(含税)[6] - 付息债权登记日:2025年7月18日 [4][6] - 除息日:2025年7月21日 [4][6] - 兑息日:2025年7月21日(因2025年7月20日为休息日顺延)[4][6] - 付息对象: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持有人 [6] 付息方法 - 委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进行债券兑付、兑息 [6] - 公司将在兑息日前2个交易日将利息足额划付至指定账户 [6]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将利息划付给兑付机构 [7] 信用评级与担保 - 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债券信用等级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 [5] - 信用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5] - 担保情况:公司实际控制人舒宏瑞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5] 税务说明 - 个人投资者需缴纳20%利息所得税,实际派发利息为1.92元(税后)[7] - 居民企业自行缴纳所得税,实际派发金额为2.40元(含税)[8] - 合格境外投资者等非居民企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实际派发金额为2.40元(含税)[8] 相关机构 - 发行人: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 - 托管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7]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会议在浙江嘉兴成功召开
机器人圈· 2025-06-18 11:39
会议概况 - 会议名称为"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于2025年6月15-17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由中国焊接协会主办,斯达半导体等机构承办,参会人数达230余人 [3][5] - 会议采取"主题报告+企业考察"双轨模式,包含16场高规格报告,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焊接技术协同创新 [45] 核心议题与技术方向 -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成为焦点,北京工业大学陈树君教授专题报告其技术现状与前景展望 [23] - 智能化焊接应用案例丰富:港珠澳大桥智能焊接实践、TKY管节点智能焊接技术、工程机械机器人焊接应用等被重点分享 [23][24] - 前沿技术融合:宽禁带器件在焊接电源中的应用、云边端技术智能焊接解决方案、AI赋能中厚板焊接等创新方向被探讨 [24][38] 参与企业与机构 - 斯达半导体作为核心承办方,展示功率器件生产线,其研发总监刘志红专题介绍宽禁带器件技术 [14][24][42] - 埃夫特、欧地希、江苏北人等企业分别分享焊接机器人破局策略、中厚板焊接工艺、具身智能重塑应用等实践 [24][34] - 高校科研力量突出:上海交大、哈工大、天津大学等院校专家参与技术研讨 [4][23][28] 行业生态建设 - 会议汇聚焊接装备制造企业、材料供应商、终端用户(如桥梁、工程机械领域)及科研院所,形成全产业链对话 [5][45] - 配套北京埃森焊接展,强化技术交流与产业实践对接的双重目标 [45]
瑞凌股份: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9:25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总股本449,555,20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元现金股利(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9,911,040.20元 [2] - 若分配方案实施前总股本因可转债转股、股份回购等原因变化,将按"分派比例不变,调整分派总额"原则执行 [2] - QFII/RQFII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基金每10股实发1.8元,其他股东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税 [2] 股权登记与除权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5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26日 [3] - 分红对象为截至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3] - 现金红利将于除权除息日通过股东托管机构直接划入资金账户 [3] 税务处理细则 - 个人股东转让股票时按持股期限补税:持股1月内每10股补缴0.4元,1-12月补缴0.2元,超1年免税 [2][3] - 香港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按10%征税,内地投资者基金份额适用差异化税率 [2] 实施保障与责任 - 自派股东若因股份减少导致代派红利不足,公司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 - 咨询方式包括证券事务部地址及联系人孔亮、熊小菊,电话0755-27345888 [3]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即将启幕:顶级专家报告曝光
机器人圈· 2025-06-03 17:58
威尔泰克焊接工艺解决方案 - 核心观点:威尔泰克开发的高速MAG焊机针对中厚板焊接需求,实现窄坡口、大干伸长高效焊接,适配缆式/螺旋焊丝提升熔敷速度、熔深并降低热输入,显著减少焊道层数和填充量,降本增效同时减少碳排放 [4] - 技术亮点: - 高熔覆速度焊接功能,节省焊接时间30%以上 [4] - 新型焊丝材料应用使熔深增加20%,热输入降低15% [4] - 国产化替代战略提升威尔泰克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占有率 [3] 思创激光焊接机器人装备 - 核心观点:模块化设计实现"三易"(集成/交付/维护)优势,双摆枪头与推拉送丝系统提升工艺稳定性,高功率单模激光(误差<2%)支持0.35-6mm熔深连续生产 [8] - 应用特征: - 标准化接口兼容负载≥6KG的工业/协作机器人 [8] - 专家工艺数据库使焊接良品率提升至行业TOP水平 [8] - 已形成汽车/军工/钣金等领域标杆案例,降低客户综合运维成本25% [8][9] 智流形云边端焊接解决方案 - 核心观点:基于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开发免示教焊接系统,结合线激光/结构光传感器实现轨迹自动生成与自适应控制,适用于建筑钢结构/船舶等非结构化场景 [15] - 技术突破: - 分布式部署工业智能机器人系统完成大型中厚板全自动焊接 [15] - 拥有6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 [13] -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技术奖项 [14] 锋元新能源电池托盘焊接产线 - 核心观点:整合焊接/打磨/涂胶等离散工艺环节,提供新能源电池托盘一站式交钥匙工程,响应汽车产业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制造需求 [18] -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市场空间年增35% [18] - 工艺融合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全链条创新 [18] 机器人行业动态 - 市场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分化加剧 [22] - 越疆科技港股市值实现300%增长 [22] - 技术前沿: - 人形机器人领域价格战爆发,量产成本下降40% [22] - 微纳感知技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22] - 仿生机器人突破复杂地形移动技术瓶颈 [22]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即将启幕:顶级专家报告曝光
机器人圈· 2025-05-29 20:21
专题报告-中厚板焊接技术工艺与装备的研究 - 报告专家为欧地希机电(上海)有限公司焊接机销售部部长张世见,长期从事日本DAIHEN集团全系焊接机在中国的销售与管理工作,致力于推广DAIHEN先进焊接技术[1][2] - 报告从解决企业焊接效率痛点出发,重点介绍OTC最新开发的多功能焊接设备[4] - 新设备具备大熔深D-Arc功能,可保证厚板根部熔透性并省去清根工序[4] - 设备脉冲高熔敷量SHP功能将实用脉冲电流扩展到550A以上,熔敷量达16kg/h[4] - 直流高熔敷量SHT功能将实用电流范围扩展到600A以上,熔敷量高达18kg/h[4] - 该设备单丝焊可实现超过双丝焊的熔敷量和效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4]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75家企业业绩亮点[5] - 2023年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5]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结合带来新机遇[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现象[5] - 越疆科技在港股机器人赛道表现突出,市值翻三倍[5] - 清华大学赵明国团队加速复现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动作[5]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5]
上海沪工: 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9:14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 - 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同意使用单日最高余额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2] - 该议案已获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 2025年4月23日再次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2] 理财产品赎回情况 - 公司于2025年2月10日购买建设银行单位人民币定制型结构性存款,金额为8,500万元 [3] - 该产品期限为107天,已到期赎回,收回本金8,500万元并获得利息收益26.77万元 [3] - 本金和收益均已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 [3]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即将启幕:首批顶级专家报告曝光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将于2025年6月15-17日在浙江嘉兴召开,主题为"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由中国焊接协会主办,斯达半导体等企业承办,北京工业大学等机构协办 [1] - 会议将邀请15位专家作专题报告,首批公布7位专家及其研究方向 [2]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 -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结合类人机器人灵巧操作与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复杂结构焊接领域 [5] - 技术聚焦三大方向:核心部件与类人机构、运动控制与具身智能、自主焊接技术与系统,通过机电控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操作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 [5] - 陈树君教授团队承担2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拥有30余项国家专利和2项国际专利 [3] 桥梁智能焊接技术突破 - 中国钢桥保有量占比仅3%,远低于日本(41%)和美国(35%),发展空间显著 [9] - 港珠澳大桥建成国内首条板单元机器人智能焊接生产线,获2022年IIW国际焊接工程最高奖和202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9] - 中铁山桥集团开发"五线一系统"智能管控体系,在深中通道、常泰长江大桥等工程中实现钢桁梁弦杆焊接生产线升级 [9] TKY管节点智能焊接创新 - TKY管节点焊接面临空间曲线复杂、应力集中等挑战,徐向军团队研制世界首套自适应智能焊接系统 [13][14] - 突破四大关键技术:超大行程精度控制、自主视觉测量、焊接路径自主规划、工艺程序在线生成,实现免示教焊接 [14] - 技术已应用于海洋工程导管架平台,央视专题报道其工程化突破 [14] 工程机械焊接自动化实践 - 唐山开元以提升熔敷效率和智能化为核心,开发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结构件机器人焊接解决方案 [20] - 通过自动化产线降低人工成本,案例显示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20] 焊接机器人国产化挑战 - 埃夫特分析市场痛点:船舶钢构领域需免编程智能焊接,汽车领域需薄板批量制造解决方案 [26] - 提出工艺性、易用性、鲁棒性优化方向,覆盖汽车、船舶、激光焊等多场景需求 [26] 功率器件技术演进 - 斯达半导体研发宽禁带器件(SiC/GaN),解决焊接电源对功率密度和可靠性的需求 [31] - 刘志红团队获202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主导多项国家级功率半导体项目 [30] 切割技术智能化趋势 - 切割装备数字化率达60%,向无人化发展,典型案例包括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等 [34] - 方万团队主编《中国焊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切割专项,技术覆盖船舶、新能源等领域 [33]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三号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5-22 18:22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将于6月15-17日在浙江嘉兴召开,主题为“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聚焦船舶海工、新能源、汽车等12个领域的应用实践 [3] - 论坛由中国焊接协会主办,斯达半导体等机构承办,设置15个专题报告,涵盖具身智能机器人、宽禁带器件焊接电源等前沿技术 [3][6][7] - 同期将举办第28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6月17-20日上海),该展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焊接行业盛会 [4] 技术议题 -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现状与前景(北京工业大学陈树君)[6] - 港珠澳大桥智能焊接实践(中铁山桥徐向军)、TKY管节点智能焊接技术(天津大学徐连勇)[6][7] - 宽禁带器件焊接电源应用(斯达半导体刘志红)、云边端智能焊接解决方案(智流形机器人刘越)等创新技术 [7][8] - 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焊接(锋元机器人连中原)、激光焊接装备案例(思创激光杨青春)等产业化应用 [7][8] 活动安排 - 6月15日参观斯达半导体SiC生产车间,16日全天会议,17日转场上海展会 [9][10] - 会议酒店为嘉兴晶晖酒店,商务房280元/间(含双早)[13] - 参会费用:中国焊接协会会员1000元/人,其他代表1500元/人,特邀嘉宾免费 [13] 行业动态 - 机器人领域年报显示2024年55家企业业绩分化,人形机器人赛道价格战加剧 [18] - 具身智能成为技术热点,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赋能方向,浙江大学熊蓉教授分析发展挑战 [18] - 国际前沿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体机器人手等创新成果 [18]
瑞凌股份: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多维度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21:29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优势,深耕电力电子及变频、控制等领域,拥有200多项国家专利,部分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准 [1] - 自主研发的逆变焊割设备具备焊接性能好、效率高、环保节能、多功能等优点,推动焊接自动化、智能化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专业团队,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在数字化焊接技术、新型焊接材料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 [1] - "天工"芯片成功应用于多系列产品,推动逆变焊机进入"芯时代",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 [1] 市场地位与品牌战略 - 国内市场份额较高,产品涵盖多个系列,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品牌口碑良好 [2] - 国际市场逐步拓展,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 [2] - 坚持推广自主品牌,实施差异化策略,瑞凌、锐龙等品牌在行业内知名度、美誉度高 [2] 业务拓展与转型升级 - 积极寻求在焊接装备、智能制造、芯片研发、精密器件、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并购、合作机会 [2] - 焊接自动化系列产品涵盖焊接小车、数字化焊接设备、机器人焊接系统集成及大型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2] - 具备设计、建造大型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能力,可提供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解决方案 [2] 政策响应与可持续发展 - 围绕绿色制造、节能减排方向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3] - 持续研发绿色焊接产品,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3] 未来发展战略 -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业务边界 [3] - 巩固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加快国际化步伐,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