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300251)

搜索文档
光线传媒(300251) - 购买资产公告
2025-03-07 21:0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购买资产交易款项合计12.20亿元,将取得北京棫霖100%股权[3] - 光曜致新和北京翰合分别持有北京棫霖99%、1%的股权[3] - 交易支付方式为现金支付,首付款2.45亿元[12] - 款项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14]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棫霖资产总额827,841,095.40元,负债总额1,012,218,990.58元,净资产 -184,377,895.18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棫霖营业收入为0元,营业利润 -103,678,857.59元,净利润 -103,454,133.96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棫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035,797.18元[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内部动画制作团队是人数最多业务单元且仍在引进人才,预计总体人员规模持续扩大[17]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北京棫霖持有的北京奥林NEO大楼作为办公场所[17] - 交易完成后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新增北京棫霖[18] 数据补充 - 光曜致新认缴出资额96,501万元,北京翰合注册资本500万元[6] - 奥林NEO总建筑面积28,504.51㎡,北京市亚奥板块办公项目报价4.5 - 6万元/㎡[14]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3月7日[20]
传媒行业周报:《哪吒2》总票房突破100亿元,杭州拟出台全球数贸港核心区建设方案-20250319
甬兴证券· 2025-02-19 1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ppLovin和Meta等公司财报显示广告市场强劲反弹,产业链有望受益,移动游戏内广告市场表现出色,其他在线广告公司也有增长势头,市场看好在线广告市场[1][11][25]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相关板块有望受益,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最终票房有望超160亿元,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1][11][25] - 杭州拟出台全球数贸港核心区建设方案,争取国家支持杭州在网络游戏管理给予更多权限,相关板块有望受益[2][12][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与前文核心观点一致 - 投资建议看好广告营销、影视院线、游戏等方面,广告营销建议关注分众传媒、易点天下等;影视院线建议关注光线传媒、猫眼娱乐、博纳影业、万达电影等;游戏建议关注恺英网络、三七互娱、吉比特等[4][13]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 - A股申万传媒指数本周(2.10 - 2.14)上涨9.54%,跑赢沪深300指数8.35pct,跑赢创业板综指数6.96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周涨跌幅排名第1位[3][14] - 申万传媒二级行业涨跌幅由高到低为影视院线(35.78%)、游戏(6.9%)、电视广播(6.17%)、广告营销(5.96%)、教育(5.18%)、数字媒体(4.48%)、出版(3.63%)[3][17] - 申万传媒三级行业中游戏板块上涨38.78%表现较好,教育出版板块上涨3.27%表现较差,表现靠前的板块为游戏(38.78%)、营销代理(7.8%)、影视动漫制作(7.49%),靠后的为教育出版(3.27%)、电视广播(3.88%)、门户网站(4.96%)[18] - 海外市场指数整体维持强势,海内外指数涨跌幅由高到低为申万传媒(9.54%)、恒生科技(7.3%)、中国金龙指数(7.29%)、道琼斯美国科技(3.35%)、纳斯达克(2.58%)[3][19] 个股表现 - 本周个股涨跌幅前十位为光线传媒(+148.78%)、浙数文化(+32.08%)等;后十位为奥飞娱乐(-4.5%)、卓创资讯(-4.16%)等[22] 行业新闻 - 与核心观点中提及的广告市场、《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杭州数贸港方案内容一致[1][2][25] 公司动态 - 贵广网络与云上贵州合作建设运营云平台项目[27] - 博纳影业《蛟龙行动》撤档[27] 公司公告 - 幸福蓝海参与出品的影片《唐探1900》截至2025年2月6日24时,票房收入超25.23亿元,超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29] - 富春股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林梅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29]
多只牛股重挫!220亿元搏杀光线传媒,振幅近40%!
证券时报网· 2025-02-17 17:41
文章核心观点 今日A股整体小幅上扬,科技成长股占优,但市场出现分化,光线传媒大幅回调带崩影视院线板块,人工智能概念也有分化,后市需注意节奏和风险,关注两会相关板块[1][2][3] 市场表现 - A股整体小幅上扬,科技成长股继续占优,科创50、北证50均涨逾1%,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创出年内新高,上涨个股远超下跌个股,成交量放大至1.97万亿元,为年内次高[1] - AI医疗概念、教育培训、电信服务、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黄金、煤炭、家用电器等板块跌幅居前[1] 资金流向 - 机械设备行业获逾1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获逾84亿元净流入,通信获逾70亿元净流入,建筑装饰、公用事业、钢铁等获超20亿元净流入[1] - 有色金属、非银金融主力资金均净流出超10亿元,传媒、计算机、石油石化、银行等小幅净流出[1] 个股表现 - 光线传媒盘初触及涨停后闪崩,最终跌14.6%报收,换手率达24.23%,振幅接近40%,成交223.5亿元,为今日成交金额最高个股[1] - 截至2月17日收盘,光线传媒主力资金净流出53.72亿元,创历史新高,连续8日净流出,累计净流出92.3亿元,日内净流出额在沪深两市中排名第1,占当日成交金额的24.04%,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6.5%[2] - 盘后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买入2032.47万元并卖出2.81亿元(净卖出2.61亿元),一机构卖出3.3亿元[2] 板块影响 - 光线传媒大幅回调带崩影视院线板块,板块指数重挫8.99%,万达电影、横店影视跌停,华策影视、博纳影业、唐德影视等纷纷大跌[2] - 人工智能概念出现大分化,海兰信、世纪恒通等滞涨个股涨停,梦网科技、新炬网络等前期连续涨停个股深度调整[2] - DeepSeek概念、算力租赁、数据要素、东数西算等相关板块高开创历史新高后回调,立方数科、青云科技等重挫[2] 后市展望 - 申银万国指出,离两会尚有两周,市场风险偏好收敛,注意高标个股滞胀风险,主题行情可能未结束,需新催化/新主题、结构上“高切低”,提前布局回落的绩优,加大两会“扩内需”相关新消费、“两会两新”板块配置[3] - 英大证券认为,国内基本面整体修复,中长期A股震荡“慢牛”上行是主基调,结构性牛市占优,指数反弹后可能面临阻力,需警惕科技成长类标的分化和指数波动,操作上逢低配置[3]
光线传媒大幅异动 盘中一度逼近跌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2-17 10:21
文章核心观点 - 光线传媒股价波动后重拾升势 其出品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表现超预期将为一季度业绩提供支持 [1] 公司股价情况 - 光线传媒早盘一度涨停 随后快速回落跳水 一度逼近跌停 截至发稿 该股重拾升势 涨超8% 成交超120亿元 [1] - 此前8个交易日 该股累计大涨约264% [1]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13日晚间公告称 近期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经核查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1] 公司影片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于2025年1月29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 目前正在热映中 [1] - 截至2月16日15时45分 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17亿元 [1] - 灯塔专业版AI票房预测显示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预测调整至150.42亿元 [1] 影片对公司业绩影响 - 有分析指出 《哪吒之魔童闹海》表现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预计该作品将为光线传媒一季度提供较高业绩支持 [1]
哪吒115亿,最大赢家出现了
投资界· 2025-02-16 15:58
电影票房与市场表现 - 《哪吒2》票房已超115亿元,继续冲击全球影史榜前十 [3] - 光线传媒作为主要出品方,春节后8天录得6板,市值飙涨720亿元冲破1000亿元 [3] - 《哪吒2》制作耗时5年,超期一年半,追加大量人力成本,光线传媒协调138家动画团队完成近2000个特效镜头 [7] - 影片总成本约5亿元(包含制作和宣发费用),光线传媒可分红超20亿元 [7] 光线传媒的战略布局 - 2015年光线传媒全资控股的彩条屋持股可可豆动画30%,《哪吒》正式立项 [6][7] - 2019年《哪吒1》票房高达50亿,带动国产动画电影进入新里程碑 [7] - 光线传媒布局动画电影多年,投资十月文化、可可豆动画等20多家动画创作企业 [13] - 公司目标打造"中国神话宇宙",规模可能比漫威更大,计划完成几十部影片 [13] 导演与创作背景 - 导演饺子(杨宇)非科班出身,2008年凭借《打,打个大西瓜》崭露头角 [6] - 2015年彩条屋总裁易巧邀请饺子合作,支持其沉淀3-5年制作长篇动画 [6] - 《哪吒2》曾与国外顶级工作室合作未达预期,最终全部由国内团队完成 [15] 国产动画行业趋势 - 《哪吒2》片尾字幕列出138家中国动画公司,无一外国公司参与 [15] - 中国动画电影近年势如破竹,代表作包括《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姜子牙》《深海》《长安三万里》等 [15] - 国家电影局2021年发布政策,扶持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和东方美学风格的动画电影 [15] - 《哪吒2》已在海外上映,两位奥斯卡评委表示期待为饺子导演投票 [16]
《哪吒2》票房破百亿 光线传媒发布异动公告 节后7个交易日股价已涨超2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2-13 22:53
文章核心观点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连续创造影史纪录,主出品方光线传媒受资金热捧,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影片为公司带来可观营收,且影片后续有望在全球取得更好成绩 [1][2][4] 光线传媒股价表现 - 今日光线传媒收获20cm涨停,创下上市以来新高,春节后7个交易日已实现5次涨停,累计涨幅超200% [1] 光线传媒公告情况 - 2月13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哪吒2》正在热映,近期公司经营正常,内外部环境未变,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及筹划阶段重大事项 [1] - 2月5日晚间光线传媒公告,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哪吒2》上映7天累计票房约48.40亿元,超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1] 光线传媒影片营收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来源于《哪吒2》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0亿元至10.10亿元,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最终票房以各电影院线结算单为准,版权销售收入及海外发行收入尚未结算 [2] 光线传媒业务及业绩情况 - 光线传媒以影视项目投资、制作、发行为主,业务覆盖电影、电视剧、动漫等多领域 [2] - 2023年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15.46亿元,同比增长104.74%,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上升158.62%;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53.37%,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25.08% [2]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情况 - 截至2月13日晚间,《哪吒2》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元电影,猫眼预测总票房超160亿元,预计进入全球票房榜前五;灯塔数据显示其全球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成为亚洲首部百亿票房影片,当前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排名第17,全球动画电影排名第3且持续上升 [3] - 猫眼专业版对影片内地总票房预测超160亿元(不含海外票房),若达到该成绩,中国动画将登顶全球动画影史票房榜,并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 [4] 《哪吒之魔童闹海》档期表现及破纪录情况 - 春节档期间《哪吒2》以超48亿元票房断层领跑,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电影票房纪录 [3] - 2月6日《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仅用时8天5小时;2月7日登顶影史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2月9日超《战狼2》登顶中国影史观影人次榜;2月10日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30名的亚洲电影 [3]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外上映计划 - 《哪吒2》已定档2月13日登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分院线,2月14日登陆北美院线,2月27日于中国香港上映 [3] 《哪吒之魔童闹海》市场影响 - 影片市场表现抬升中国影史单片票房天花板,给中国电影人尤其是动画创作者带来鼓舞,彰显中国电影市场韧性和上升空间,随着影片在海外上映及北美预售火爆,有望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动画实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电影魅力 [4]
光线传媒(300251)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2025-02-13 20:02
股票情况 - 2025年2月12 - 13日公司股票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超30%属异常波动[3] - 2025年2月6日、11日分别披露异常波动公告[3]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异常波动期无买卖公司股票行为[5] 业务情况 - 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1月29日在中国大陆公映[4] - 2025年2月5日披露该电影票房公告[4] 其他情况 - 公司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补充[4] - 近期经营正常,内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4] - 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4] - 2024年度业绩信息未向第三方提供(除审计事务所)[7]
如何看当前位置的光线传媒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5-02-13 1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文化产业、电影行业 - 公司:光线传媒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哪吒二》票房及对光线传媒的影响 - 《哪吒二》票房有望达 160 亿以上,海外预计 13、14 号正式上线,国内票房预期持续上修,引发市场对光线传媒的关注,节后其股价已翻倍 [3] - 第三方权威预测《哪吒二》票房达 160 亿,对应光线传媒毛利润约 28 亿;若达 200 亿,毛利润约 36 亿,预计 2025 年市值可达 900 - 1000 亿甚至更高 [4][6] - 《哪吒二》海外票房潜力大,需求侧全球华人观影渗透率高,供给侧排片数量有限,预计票房可达数亿至十几亿人民币 [4][15][16] 光线传媒股票交易结构变化 - 本周初开始,光线传媒股票定价权逐渐从机构转移到散户手中,散户和私募游资交易贡献成单一最大部分,市场逻辑转变为关注票房能否持续超预期 [5] 《哪吒二》在全球电影市场表现及驱动因素 - 《哪吒二》是第一部冲进全球保守前十的中国电影,有望进入全球前五,驱动因素包括民族文化自信、爱国情怀、现象级出圈效应,推动票房上升 [4][7] 光线传媒常态化业绩及市值 - 常态化下,每年 2 - 3 部 IP 头部动画电影可实现 20 - 30 亿票房,贡献 5 - 10 亿利润,真人电影每年贡献约 5 亿利润,加上衍生品业务,若年利润 15 - 20 亿,给予 25 - 30 倍 PE 估值,市值可达 450 - 600 亿 [8] 光线传媒未来发展方向及投资逻辑 - 通过 IP 出圈及神话宇宙成型落地,发展衍生品业务,改变内容项目制周期性估值方式,使公司盈利能力更稳定持续,即使无现象级产品,也能靠衍生品迭代维持高盈利水平 [4][9] 光线传媒市值中枢变化 - 之前市值中枢约 300 亿,随着 IP 矩阵成型,估值中枢难回之前水平,市值可能达 400 - 500 亿,若衍生品市场好且市场情绪积极,估值倍数 25 - 30 倍,市值可能提升至 500 - 600 亿 [4][10] 光线传媒衍生品市场预期 - 预期相对保守但增长空间大,迪士尼电影消费品和相关体验业务变现基本 1 比 1,《冰雪奇缘》衍生品收入是票房 3 - 4 倍,光线传媒若实现 150 亿票房,对应衍生品市场规模可能达 600 亿 [11] 中国文化产业出海 - 随着综合国力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出海影响力扩大,《黑神话:悟空》《哪吒》等走向全球,国内 IP 及周边产品投资景气度高,为龙头公司打开利润和市值空间 [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光线传媒目前衍生品销售额约几个亿,采取授权模式需考虑分成比例,短期内对业绩弹性不如电影票房,但长期国民级 IP 变现潜力大,若达 100 亿以上规模,按 10%授权分成可获 16 亿利润 [12] - 《哪吒 2》近期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部分首映或提前放映,场次爆满,观众以华人为主,也有少数外国观众 [14] - 《哪吒 2》成功因素包括内容制作精良、传递全球共通精神、口碑传播等,展示了国产动漫实力和优质文化内容的出圈效应 [18] - 光线传媒未来将深耕动画电影市场,拓展封神宇宙体系,发展衍生品市场,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调整策略 [19]
哪吒周边卖疯了
投资界· 2025-02-13 16:58
电影票房与衍生品市场表现 - 《哪吒2》电影票房突破86亿,观影人次达1.62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 [3] - 电影衍生品销售火爆,卡游、泡泡玛特等合作方一周内销售额突破1亿元,泡泡玛特单场直播预售额近4000万元 [5] - 衍生品稀缺导致二手市场价格飙升,隐藏款盲盒价格翻十倍至697元,导演签名卡牌被炒至10万元 [6] 衍生品开发与供应链 - 《哪吒2》衍生品开发周期长达1年半,与电影同步上市,但备货量仍不足,部分产品发货排至8月 [5] - 卡牌类衍生品生产周期较短(20-30天),而盲盒开发周期需6-8个月,导致补货速度差异 [9] - 衍生品分为"重周边"(手办、玩具)和"轻周边"(卡牌、挂件),前者开发周期长,后者同质化严重 [9] 产品设计与市场策略 - 泡泡玛特以"还原"电影人物和故事为核心设计思路,重点推出哪吒和敖丙组合周边 [8] - 配角如敖光、石矶娘娘的衍生品同样热销,敖光手办众筹售价368元,成为最火爆单品 [8] - 衍生品销售结合国漫崛起话题,主播以"支持国漫"为话术刺激消费情绪 [6] 行业合作与授权模式 - 《哪吒2》合作方包括集卡社、泡泡玛特、卡游、万代南梦宫等头部企业,授权期限通常为12个月 [11] - 卡牌类衍生品版权费占比约5%-7%,按10亿销售额估算版权费支出约5000万元 [11] - 国内电影衍生品收入占比不足10%,远低于欧美日市场(衍生品收入占比60%-70%) [12] 市场机会与挑战 - 科幻和动画类影片IP在衍生品开发上更具优势,如《流浪地球2》的科技感产品与《哪吒2》的角色形象 [8] - 盗版问题严重,部分热门角色因官方授权周边不足催生大量低价盗版产品 [9] - 衍生品销售窗口依赖电影热度,商家需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抓住机会 [9]
光线传媒(300251)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严重异常波动的公告
2025-02-11 18:16
股价情况 - 2025年2月10 - 11日连续2日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超30%,属异常波动[2] - 2025年2月5 - 11日连续5日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超100%,属严重异常波动[2] 经营相关 - 公司及子公司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1月29日在大陆公映[3] - 近期经营正常,内外部环境未重大变化[3] 信息披露 - 前期披露信息无更正、补充,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3][6] - 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及需披露业绩预告情形[7] 股东行为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异常波动期无买卖公司股票行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