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合科技(300491)
搜索文档
A股电源设备股下跌,阳光电源跌超5%
格隆汇APP· 2025-11-04 13:15
电源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电源设备股普遍下跌,其中通合科技跌幅最大,超过14% [1] - 弘元绿能下跌超过6%,阳光电源下跌超过5% [1] - 海博思创、双一科技、亿纬锂能、长虹能源等公司股价下跌超过4% [1] 个股具体数据 - 通合科技股价下跌14.43%,总市值51.67亿,年初至今涨幅85.85% [2] - 阳光电源股价下跌5.47%,总市值260.68亿,年初至今涨幅达161.42% [2] - 海博思创股价下跌4.81%,总市值488亿,年初至今涨幅高达1319.42% [2] - 亿纬锂能股价下跌4.69%,总市值1627亿,为板块中市值最高的公司 [2] - 大全能源股价下跌4.35%,总市值633亿,年初至今涨幅22.20% [2]
通合科技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13.59%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0:20
股东户数与筹码集中度 - 截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481户,较10月20日减少2906户,环比降幅为13.59% [2] - 股东户数减少表明公司筹码集中度提升 [2] 股价表现 - 截至发稿时公司最新股价为34.12元,当日下跌0.96% [2] - 自本期筹码集中以来(10月20日至10月31日)股价累计下跌0.76% [2] - 期间具体交易日表现为6次上涨和5次下跌 [2] 三季度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32.40% [2] -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43.78万元,同比下降2.20% [2] - 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20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6% [2]
通合科技:三季报显示盈利质量与实际资产质量面临挑战
新浪财经· 2025-11-01 10:16
核心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9亿元,同比增长40.47% [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6.84万元,同比增长604.27% [2]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9.75亿元,同比增长32.40% [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3.78万元,同比下滑2.20% [2]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同比增长650.00% [2]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2.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45% [2] 现金流与费用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7.12万元,同比变动-1055.00% [2][3] - 期间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4054.92万元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0.4% [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变动比例为-42.64%,原因为公司购买现金管理产品 [3] - 应收账款达8.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61% [3] - 预付款项比上年度末增加196.57%,原因为产能扩充预付设备款增加 [3] - 资产负债率为48.64%,公司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 [3] - 存货余额为3.7亿元 [6] 股东结构 - 前10名股东持股总比例为45.59% [4] - 前10名股东中自然人股东有6位 [4] - 第一大股东贾彤颖为境内自然人,持股比例为15.19% [5] - 股东包括境外法人UBS AG(持股1.87%)和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持股1.42%) [5] 资产减值与核销 - 2025年1-9月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为862万元 [6] - 第三季度计提减值金额为333万元 [6] - 2025年7-9月核销存货合计人民币288.63万元 [6] -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反映出部分客户资金回收概率下降 [6] 公司基本信息与市场表现 - 公司全称为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91 [1] - 公司致力于电力电子行业,提供系统能源解决方案 [6] - 于2015年12月3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6] - 截至10月3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6.26元/股,上涨10.89%,总市值63.55亿元 [7]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10月30日跌2.4%,中恒电气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2.2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0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在10月30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4% [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73%,收于3986.9点,深证成指下跌1.16%,收于13532.13点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新雷能领涨11.97%,中恒电气领跌8.05% [1][2] 领涨及抗跌个股 - 新雷能收盘价为27.23元,涨幅达11.97%,成交量为64.25万手,成交额为17.27亿元 [1] - 通合科技微涨0.68%,收盘价为32.70元,成交额为7.58亿元 [1] - 科威尔微涨0.32%,收盘价为40.25元,成交额为6426.49万元 [1] 领跌个股 - 中恒电气领跌板块,跌幅为8.05%,收盘价为25.60元,成交量为62.19万手,成交额为16.33亿元 [2] - 欧陆通跌幅为6.39%,收盘价为206.40元,成交额为16.39亿元 [2] - 麦格米特跌幅为5.48%,收盘价为75.87元,成交额为24.92亿元 [2] - 英杰电气跌幅为4.53%,收盘价为52.66元,成交额为3.08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27亿元 [2] - 板块游资资金净流入4.8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4亿元 [2] - 在具体个股资金流向上,中沅通主力净流入170.95万元,主力净占比2.69% [3] - ST华西主力净流入93.21万元,主力净占比0.76% [3] - 绿能慧充主力净流出1485.03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6.85% [3] - ST易事特主力净流出1405.06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4.70% [3]
机构风向标 | 通合科技(300491)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6家
新浪财经· 2025-10-30 11:17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共有6个机构投资者持有通合科技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为1086.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20%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上涨了4.37个百分点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UBS AG、摩根士丹利、兴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华泰柏瑞及广发基金等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有1个,为广发改革混合,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1]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有3个,包括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 [1] - 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39个,主要包括华安智能装备主题股票A、鹏华新能源汽车混合A等 [1] 外资机构持股变动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外资机构有2家,包括UBS AG和摩根士丹利 [2]
通合科技(300491.SZ)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2043.78万元,下降2.20%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00:58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75亿元,同比增长32.4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3.78万元,同比减少2.2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90.94万元,同比减少9.61%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 [1]
通合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2044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0: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9.75亿元,同比增长32.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44万元,同比减少2.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增加0% [1]
通合科技(300491)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提示性公告
2025-10-29 18:19
财报相关 - 公司2025年10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1]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于2025年10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
通合科技(300491) - 关于计提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2025-10-29 18:19
业绩总结 - 2025年7 - 9月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3327552.45元[4] - 2025年1 - 9月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8619883.72元[4] - 2025年7 - 9月核销存货2886313.30元[5] 数据详情 - 2025年7 - 9月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2304451.84元[2] - 2025年7 - 9月应收票据信用减值损失 - 1118651.39元[2] - 2025年7 - 9月其他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127337.60元[2] - 2025年7 - 9月存货跌价损失1916998.64元[2] - 2025年7 - 9月合同资产减值损失97415.76元[4] 影响说明 - 本次计提减值准备对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影响3327552.45元[20] 其他情况 - 公司对截至2025年9月30日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处理[1] - 本次核销的存货资产已计提存货跌价损失[20] - 本次计提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未经审计[20]
通合科技(300491)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9 18:0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947亿元,同比增长40.47%[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9.7535亿元,同比增长32.40%[5] - 营业收入从7.37亿元增至9.75亿元,增长32.39%[2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6.84万元,同比增长604.27%[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3.78万元,同比小幅下降2.20%[5] - 营业利润从1991万元降至1622万元,下降18.53%[22] - 净利润为20,437,763.43元,较上年同期的20,897,761.62元略有下降[23]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2元,与上年同期持平[23]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从5.32亿元增至7.32亿元,增长37.66%[22] - 研发费用从7901万元增至9698万元,增长22.61%[2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97,295,131.55元,较上年同期的178,228,566.04元增长10.7%[25] - 所得税费用为负4,119,847.50元,与上年同期的负989,461.75元相比变化显著[23]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7.1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55.0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7,871,182.12元,较上年同期的负1,547,281.96元显著恶化[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7,852,985.18元,略高于上年同期的429,452,506.32元[25]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7,379,530.90元,较上年同期的10,555,243.65元增长64.6%[25] - 年初至报告期末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58亿元,同比下降155.10%[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02,584,913.13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454,131,378.48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13,948.22元,主要来自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114,012,000.00元[25][26] - 年初至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584亿元,同比下降252.73%[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15,842,147.03元,期末余额为103,834,515.71元[2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2.913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45%[5] - 公司总资产从213.24亿元增至229.13亿元,增长7.45%[20] - 货币资金从2.46亿元降至1.41亿元,下降42.65%[19] - 应收账款从7.30亿元增至8.35亿元,增长14.40%[19] - 本报告期末存货为3.73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1.49%[10] - 存货从2.64亿元增至3.74亿元,增长41.50%[19] - 本报告期末在建工程为3079.83万元,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310.17%[10] - 短期借款从1.52亿元增至1.63亿元,增长7.11%[20] - 应付账款从4.49亿元增至5.95亿元,增长32.55%[2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725名[13] - 第一大股东贾彤颖持股比例为15.19%,持股数量为26,630,109股[13] - 第二大股东马晓峰持股比例为13.70%,持股数量为24,005,754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18,004,315股[13] - 境外法人股东UBS AG持股比例为1.87%,持股数量为3,280,832股[13] - 境外法人股东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 CO.INTERNATIONAL PLC.)持股比例为1.42%,持股数量为2,491,104股[13] - 公司股份总数由174,738,099股增加至175,269,149股,因股权激励归属增加531,050股[17] - 马晓峰持有的限售股(高管锁定股)期末数为18,004,315股,每年解锁25%[15] - 公司限售股份期末总额为19,683,570股,较期初减少1,824股[15] - 股权激励计划归属限制性股票531,050股已于2025年9月12日上市流通[16] 公司融资活动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