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铂科新材(300811)
icon
搜索文档
铂科新材:Q2业绩高增,芯片电感持续放量
信达证券· 2024-08-28 15:30
| --- | --- | |---------------------------------------------------------------------------------------------------------------------------------------------------------------------------------------------|------------------------------------------------------------------------------------------------------------------------------------------------------------------------------------------------------------------------------------------------------------------------------------------------------------------- ...
铂科新材:半年报点评:粉芯业务稳健增长,芯片电感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国信证券· 2024-08-27 16: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1) 公司上半年业绩实现高增长,主要得益于金属软磁粉芯保持稳健增长、电感元件(以芯片电感为主)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金属软磁粉末取得较大增长 [9][10][11] 2) 公司的产品体系和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有效熨平了下游部分行业周期性波动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和发展速度的影响 [12] 3) 公司发布《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3亿元用于"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 [13] 4) 公司芯片电感业务已快速放量,利润贡献度实现快速提升 [20][21] 5)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升级迭代,丰富了金属软磁粉芯产品线 [17][18] 财务数据分析 1)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4.58%,在手货币资金约2.69亿元,在手存货约1.93亿元 [13] 2) 公司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约1159万元、管理费用约3435万元、研发费用约4282万元、财务费用约469万元 [13] 3)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7.68/22.51/27.43亿元,同比增速52.6%/27.4%/2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5.35/6.21亿元,同比增速60.6%/30.3%/16.0% [22]
铂科新材:芯片电感业务收入快速提升,利润超预期增长
德邦证券· 2024-08-27 14:14
投资评级 - 铂科新材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2] 核心观点 - 铂科新材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36.88%;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38.18%;扣非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41.84% [2] - 公司电感元件营收环比增长138.92%,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4.5%,其中芯片电感产品持续取得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的高度认可 [3] - 金属软磁粉芯稳健增长,通讯、服务器电源及UPS领域磁芯收入高速增长,二季度光伏领域磁芯需求回暖 [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3/23.24/29.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5.29/6.55亿元,对应PE18.89/14.50/11.71倍 [3]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电感元件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元,环比增长138.92% [3] - 金属软磁粉芯实现销售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7.03% [3]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3/23.24/29.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5.29/6.55亿元 [3]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39.7%/39.6%/39.2%,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9%/18.9%/19.0% [6][7] 行业与市场 - 公司电感元件在AI笔记本、平板、可穿戴设备、汽车、AI手机等应用领域的技术布局取得重大进展 [3] - 通讯、服务器电源及UPS应用领域在新基建和人工智能爆发的推动下,销售收入同比高速增长 [3] -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持续取得比亚迪、华为及其他造车势力的认可与合作,销售收入同比较快增长 [3] 研发与新产品 - 公司持续大额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并交付大量样品,为开发新的增量市场做准备 [3] - 适用于AI服务器电源电路的TLVR电感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3]
铂科新材:Q2业绩创新高,芯片电感发展进入快速道
华西证券· 2024-08-27 12: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表现 - Q2 单季度业绩创新高,三条增长曲线并行发展 [3] - 公司经营业绩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创同期历史新高 [3] - 主要得益于金属软磁粉芯市场领先、芯片电感保持高速增长、金属软磁粉产能开始释放、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 [3] 芯片电感业务发展 - 芯片电感业务进入发展快速道,增长动力来自客户认可、研发创新、产能布局、新兴应用市场 [4] - 芯片电感已在AIPC、平板、可穿戴等新兴领域实现技术布局,未来有望带来新市场 [4] 软磁粉芯业务发展 - 金属软磁粉芯业务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下游通讯、服务器电源、新能源车等领域需求高速增长 [5] - 公司持续优化升级铁硅系列、铁镍系列磁粉芯,并成功研发GPV、GPC系列新品 [5] - 金属软磁粉末产能将于下半年开始释放,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较快增长 [7] - 2024年8月26日收盘价38.59元,对应PE为28/21/16倍 [7]
铂科新材:芯片电感加速放量,主业光伏需求Q2回暖
国金证券· 2024-08-27 1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96亿元,同比增长36.88%,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38.18%,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 - 公司主营粉芯业务在通信服务器、家电、汽车等领域实现较快增长,光伏业务Q2环比有所改善 [3] - 公司芯片电感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95亿元,环比增长138.92% [3] - 公司持续筹建年产能6,000吨/年的粉体工厂,预计今年下半年可释放部分产能 [3]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5.37、6.87亿元,同比增长46.75%、42.99%、28.07% [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16.39亿元,同比增长41.47% [7]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46.75% [7] - 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1.337元,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为1.911元和2.448元 [7] - 2024年预计ROE为17.65%,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为21.92%和24.02% [7] - 2024年预计P/E为28.87倍,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为20.19倍和15.77倍 [7]
铂科新材(300811)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6 20:2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惠州铂科实业有限公司、河源市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成都市铂科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5]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为惠州铂科新感技术有限公司[5]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ABB、MPS、英飞凌、华为、阳光电源、格力、中兴通讯、美的、比亚迪、台达、固德威、锦浪科技、麦格米特、TDK、威迈斯和伊顿[5] - 公司主要从事磁性材料、软磁材料、金属软磁、金属磁粉芯、金属软磁粉末、电感、磁导率、磁通密度、饱和磁通密度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6]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UPS、TLVR、GPU、CPU、ASIC、FPGA、DC、AC、5G、AI、IOT和边缘侧等领域[6]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磁元件,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领域[20] - 公司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服务促进产品预研与销售,满足客户在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和电感元件上的产品需求[1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96亿元,同比增长36.88%[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增长38.18%[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亿元,同比增长41.84%[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同比增长6.25%[12] - 总资产为27.56亿元,同比增长9.74%[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9.05%[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36.88%,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38.18%[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96,101,000.02元,同比增长36.88%,主要由于销售规模增长和芯片电感收入增加[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42,823,104.83元,同比增长38.60%,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575,041.76元,同比增长384.40%,主要由于收到货款增加和部分汇票到期[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电子元器件营业收入为794,723,879.90元,同比增长36.98%,毛利率为40.48%[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金属软磁粉末制品营业收入为780,846,305.95元,同比增长39.72%,毛利率为40.28%[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境内销售营业收入为702,407,188.80元,同比增长29.41%,毛利率为38.83%[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为6,909,140.92元,占利润总额的3.16%,主要由于与日常经营相关的政府补助[3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10,010,001.00元,占利润总额的-4.57%,主要由于应收款项和商业承兑汇票计提的坏账准备[3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69,397,447.76元,较期初增长16.6%[10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79,833,499.78元,较期初增长44.0%[107]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837,510,720.13元,较期初增长17.1%[10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70,000,000.00元,较期初增长27.2%[10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70,748,109.16元,较期初增长30.2%[108]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974,179,757.08元,较期初增长17.5%[10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7.96亿元,同比增长36.9%[11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5.74亿元,同比增长33.5%[11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4282.31万元,同比增长38.6%[11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应收账款为7.24亿元,同比增长42.6%[11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流动资产合计为14.43亿元,同比增长5.1%[11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7.66亿元,同比增长6.1%[11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短期借款为7000万元,同比增长99.9%[11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6.65亿元,同比增长15.8%[11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货币资金为2.18亿元,同比增长8.1%[11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806,233,263.52元,同比增长36.3%[117] - 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30,716,036.09元,同比增长56.4%[117]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575,041.76元,同比增长384.5%[119] - 2024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4,530,543.54元,同比增长17.8%[117]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219,239.54元,同比增长38.2%[115] - 2024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同比增长6.3%[115] - 2024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91,158,695.07元,同比增长14.4%[119] - 2024年半年度所得税费用为23,067,535.78元,同比增长56.4%[117] - 2024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154,203,471.73元,同比增长55.5%[117] - 2024年半年度利息收入为2,510,488.32元,同比增长259.1%[11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563,983.02元,较2023年同期的7,700,873.30元大幅增长[12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807,054.86元,较2023年同期的80,510,822.65元显著下降[12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083,873.01元,较2023年同期的-38,823,505.21元有所改善[12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69,397,447.76元,较2023年同期的204,260,676.40元增长32%[12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66,806,038.68元,较2023年同期的314,954,022.85元增长48%[12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73,288,095.67元,较2023年同期的100,165,582.19元减少27%[12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5,322,008.32元,较2023年同期的11,807,497.44元增长30%[12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69,762,427.77元,较2023年同期的45,731,486.94元增长53%[1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0,716,036.09元[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为26,815,973.06元,其中普通股投入15,322,008.32元,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11,493,964.74元[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40,034,730.80元,全部用于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转增资本80,069,461.00元[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51,576,457.29元[1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83,588,341.30元[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为19,595,126.28元,其中普通股投入11,807,497.44元,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7,787,628.84元[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22,087,678.40元,全部用于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转增资本88,350,713.00元[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38,852,811.79元[135] 产品与市场 - 金属软磁粉芯销售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7.03%,在通讯、服务器电源及UPS应用领域取得高速增长[24] - 芯片电感销售收入1.95亿元,环比增长138.92%,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4.5%,进入快速发展通道[24] - 金属软磁粉末销售收入1,385.91万元,同比增长25.26%,公司筹建年产能6,000吨的粉体工厂,预计2025年建成[24] - 公司开发出适用于5kHz~10MHz频率的金属软磁复合材料,为芯片电感进入更高频率段的半导体应用领域提供可能性[21] - 芯片电感产品已获得MPS、英飞凌等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的高度认可,并进入多家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商名录[24] - 公司开发的高球形超细铁硅铬粉末性能与日本进口粉末相当,已开始量产并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2] - 公司未来将依托金属软磁粉芯、芯片电感和金属软磁粉末三条增长曲线,保持长期稳健增长[25] - 公司通过协同发展模式,整合磁性材料产业链,从磁粉到电感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领域拓展能力[29] - 公司与ABB、比亚迪、格力、华为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开展广泛的技术和市场合作,积累了大批下游优质用户资源[31]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财务报表由公司负责人杜江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游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黄彩冰签名并盖章[4] - 公司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4]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股票46,559股于2024年2月2日上市流通[92]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股票1,316,606股于2024年5月31日上市流通[92] - 公司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200,173,654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80,069,461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280,243,115股[92] - 公司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0,034,730.8元(含税)[93]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从42,589,677股增加至52,147,985股,占比从21.42%下降至18.61%[91]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从156,220,812股增加至228,095,130股,占比从78.58%上升至81.39%[91] - 公司总股本从198,810,489股增加至280,243,115股[91] - 公司高管郭雄志期末限售股数从16,773,067股增加至23,482,294股[94] - 公司高管阮佳林期末限售股数从8,488,384股增加至11,883,737股[94] - 公司高管罗志敏期末限售股数从8,758,384股增加至12,261,737股[94] - 公司2024年2月2日上市流通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46,559股,发行价格为11.24元[95][96] - 公司2024年5月31日上市流通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316,606股,发行价格为11.24元[95][9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549人[97] - 深圳市摩码新材料投资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26%,持股数量为65,186,759股[97] - 郭雄志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17%,持股数量为31,309,700股[97] - 罗志敏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83%,持股数量为16,348,984股[97] - 阮佳林为公司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65%,持股数量为15,844,984股[97]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先进制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3.69%,持股数量为10,338,572股[97] -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四二零组合持股比例为2.43%,持股数量为6,801,498股[97]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启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2.06%,持股数量为5,765,306股[97]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未进行约定购回交易[102] - 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比例达到80%[102] -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103]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将继续保持对研发的投入,及时更新技术,持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53] - 公司规范研发流程管理,提高研发资源使用效率,完善保密制度[53] - 公司健全研发人员培养长效机制,合理使用股权激励制度,加强研发团队梯队建设[53] - 公司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员工人数持续增加,需在资源整合、市场开拓、产品研发与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54] - 金属软磁材料市场应用广泛,未来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公司面临客户资源流失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55]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2024年5月13日通过网络平台召开业绩说明会,接待投资者[57] - 2024年4月24日通过电话会议与160家机构进行沟通[57]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9.87%[59] - 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业绩预告等方式与投资者互动,确保股东知情权和参与权[67]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作,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64]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股东权益[65] - 公司累计捐赠福州大学30万元,华中科技大学10万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6万元[68] - 公司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建立有效的任职资格体系,保障职工权益[69] -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保护客户和用户权益[70] - 公司推进清洁生产,改进生产设备以降低单位能耗,加强环保设施投入[71] 租赁与资产 - 公司租赁总面积达到约23,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办公、生产和员工宿舍[82][83][84] - 公司租赁的办公面积总计约1,000平方米,分布在苏州、西安和惠州等地[82][83] - 公司租赁的生产和办公面积总计约9,00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惠东县大岭镇[82][83] - 公司租赁的员工宿舍面积总计约5,000平方米,分布在河源江东新区和惠东县大岭镇[82][83][84] - 公司租赁的货物储存周转面积总计约18,600平方米,主要用于货物储存和周转[83][84] - 公司租赁的研发和生产面积总计约7,680平方米,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大岭街道[84] - 公司租赁的经营用场地面积总计约120平方米,用于经营活动[8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8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为公司带来的损益达到公司报告期利润总额10%以上的租赁项目[8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其他重大合同[87]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状况及2024年1-6月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40] - 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41]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42]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43] - 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单项计提金额占各类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总额的10%以上且金额大于500万元[144] - 重要的在建工程标准为投资预算占固定资产金额5%以上,当期发生额占在建工程本期发生总额10%以上(或期末余额占比10%以上),且金额超过500万元[14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14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购买方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146]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公司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149] - 公司从取得子公司的净资产和生产经营决策的实际控制权之日起开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150]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及当期净损益中不属于
风口研报·洞察:村田、TDK元器件大厂酝酿涨价20%,分析师指出GB200芯片带动电感数量增长220%,手机端电感价值量翻倍,国内厂商或有望出现结构性涨价;会后市场小幅反弹的逻辑
财联社· 2024-07-16 21:58
会后市场走势分析 - 近四次三中全会前后市场均呈现小幅下跌,但会议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内小盘股风格出现明显上涨[4][5][6][7] - 从目前交流反馈来看,短期政策评估不会落空,会议后市场小幅反弹的概率较大[8] 行业景气度分析 - 被动元件行业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国产厂商稼动率在80%~100%之间[15] - 电感、磁珠等金属成本较高的产品或有20%的涨价空间[13][14] - AI相关、高容等产品供需格局较好,国内厂商或有望出现结构性涨价[16] 个股机构关注度 - 近一周个股关注度前五为东鹏饮料、北方华创、长城汽车、燕京啤酒、盐津铺子[18] - 近一周行业关注度前五为电子设备、信息技术、交运设备、基础化工、食品饮料[18] 研报亮点 - 蓝特光学作为iPhone潜望式镜头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2] - 吴油成是国内精密智能超声波传感器龙头,有望受益车载ADAS需求[2] - 蒸腾股份受益于消费电子和半导体设备需求[2] - 上海港湾的"高真空"造地技术有望受益基建需求[2] - 恒铭达受益于算力芯片和存储升级带来的模切件需求[3] - 普普股份受益于利基存储价格修复和MCU新兴应用[3]
铂科新材:芯片电感龙头供应商,乘势AI浪潮
天风证券· 2024-06-02 21: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被评为"增持"评级 [65] 报告的核心观点 金属软磁芯片电感优势突出,匹配高算力应用需求 - 电感呈小型化、高频化、高功率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7][8][9][10] - 金属软磁芯片电感相较铁氧体具有更高的饱和磁通密度、电阻率和温度稳定性等优势 [19][20][21][22] - 金属软磁芯片电感适用于高性能GPU、AI服务器等高功耗应用场景 [23][24][25][26] AI算力需求迸发,催生金属软磁芯片电感发展机遇 - 全球算力规模呈高增长态势,AI算力已成为主要驱动力 [28][29] - AI芯片升级催生金属软磁芯片电感发展机遇 [31][32][33][34] - AI服务器用芯片电感市场空间预计2027年突破30亿元 [37][38][39][40][41] - 手机&PC领域金属软磁芯片电感潜在空间广阔 [42][43][44][45] 铂科新材芯片电感业务快速增长,具备多重护城河 - 公司芯片电感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48][49] - 公司芯片电感业务拥有一体化布局、龙头供应商、产能扩张三重护城河 [52][53][54][55][56][57][58][59][60][61] - 公司24年芯片电感产能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58][59][60][61]
芯片电感业务超预期,光伏市场有望回暖
西南证券· 2024-05-09 15:30
[Table_StockInfo] 2024 年 04 月 26 日 证券研究报告•2023 年报及 2024 一季报点评 持有 (下调) 当前价:56.87 元 铂科新材(300811)新材料/有色金属 目标价:——元(6 个月) 芯片电感业务超预期,光伏市场有望回暖 , [Table_Summary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报及 2024Q1 季报,23 年实现收入 11.6 亿元,同比 +8.7%,实现扣非净利润 2.4亿元,同比+29.6%;24Q1实现收入 3.4亿元,同 比+15.3%,实现扣非净利润 0.7 亿元,同比+5.1%。 光伏需求放缓拖累 23年营收增长,芯片电感超预期支持业绩高增。分业务看, 23 年公司软磁粉芯实现营收 10.3 亿元,同比+0.4%,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 23 年海外分布式光伏装机不及预期,拖累逆变器出货量所致。24Q1 公司营收 同比+15.3%,考虑到软磁粉芯收入占比近 88.6%,同时 23Q1营收基数较高,综 合判断应为光伏逆变器粉芯需求回暖所致。23 年磁性电感元器件实现营收 1.0 亿元,同比+406.5%,主要是用于 AI芯片领域的芯片电感大规 ...
一体化粉芯龙头,芯片电感打开AI算力第二成长极
华源证券· 2024-05-08 12:30
公司业绩展望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41/4.35/6.03亿元,对应2024年5月7日收盘价PE估值为33/26/19x[5]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15.3/18.8/2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3/6.0亿元[55]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3.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6亿元,5年CAGR达29.0%[22] 产品和技术发展 - 公司成功开发出了性能指标行业领先的铁硅3代及4代金属软磁材料,适用开关频率可达500khz~10MHz,结合独创的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制备出具有更高效率、小体积、高可靠性及大功率的芯片电感产品[1] - 公司形成粉体+粉芯+电感一体化布局,有望铸造核心竞争力,双基地布局积极扩产[11] - 公司具备软磁粉末+合金软磁粉芯+电感元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具备更低成本优势、更强盈利能力和更完善的研发迭代能力[40] 市场前景展望 - 全球合金软磁粉芯市场空间预计2022-2025年将达到45.9/65.6/82.7/100.1亿元,3年CAGR达29.7%[1] - 芯片电感市场空间预计2022-2027年将达到7.1/11.5/15.7/25.0/32.4/40.6亿元,5年CAGR达41.6%[3]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公司合金软磁粉芯为光伏逆变器核心材料[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