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铂科新材(300811)
icon
搜索文档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17日涨1.95%,惠同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8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16:42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当日上涨1.95% 领涨个股为惠同新材(收盘价25.15元 涨幅7.16%)[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至13215.46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87亿元 游资净流出5226.95万元 散户净流出2.34亿元[2] 个股涨幅表现 - 金力永磁涨幅6.49% 成交34.43亿元 主力净流入2.21亿元(占比6.42%)[1][3] - 图南股份涨幅4.63% 成交2.35亿元 主力净流入1440.57万元[1][3] - 博威合金涨幅3.76% 成交8.12亿元 主力净流入4673.33万元(占比5.76%)[1][3] 个股资金流向 - 正海磁材主力净流入4597.77万元(占比4.69%) 散户净流出4516.21万元[3] - 铂科新材主力净流入4386.85万元(占比5.77%) 游资净流出792.54万元[3] - 中科三环主力净流入4347.85万元(占比7.66%) 散户净流出3981.60万元[3] 跌幅个股情况 - 深圳新星下跌3.93%至20.51元 成交3.33亿元[2] - 有研粉材下跌3.83%至51.93元 成交2.00亿元[2] - 云路股份下跌1.72%至115.18元 成交9667.32万元[2]
铂科新材涨2.16%,成交额3.8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06.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1: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16%至78.00元/股 成交额3.89亿元 换手率2.14% 总市值225.82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06.8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2.00% 卖出占比12.62% 大单买入占比26.39% 卖出占比23.18%[1] - 年内累计涨幅45.22% 近5日涨8.71% 近20日涨8.79% 近60日大幅上涨80.60%[1]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金属软磁粉 金属软磁粉芯和电感元件研发生产销售 软磁粉末制品占比96.69%[1] - 所属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行业 涉及电感 IDC电源 专精特新等概念板块[2] - 注册地址深圳市南山区 2009年9月成立 2019年12月A股上市[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61亿元 同比增长8.11% 归母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增长3.28%[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7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0亿元[3] - 股东户数2.08万户 较上期增加3.76% 人均流通股11075股 减少3.42%[2] 机构持仓动态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持股469.18万股 较上期增持30.10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3] -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持股217.52万股 减持6.41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3] - 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铂科新材:公司未收购伊力科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20:44
公司声明 - 铂科新材未收购伊力科 [1]
铂科新材(300811):中报点评:芯片电感业务加速,AI领域成长或更陡峭
东方证券· 2025-09-16 14: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格73.85元[1][5] 核心观点 - 芯片电感业务加速增长 AI领域成长潜力显著[4][8] - 电感新方案切换已完成 25Q2出货量恢复增长态势[8] - 产能扩建项目进度超预期 预计26年产能释放力度加大[8] - 模组电感价值量提升 扩产后利润水平有望维持[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43.5%)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46.9%)[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6.12/7.53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为4.6/5.54亿元)[5]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年39.6%提升至2027年预测值42.7%[7]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14.5%升至2027年预测值19.1%[7] 业务进展 - 芯片电感产品与MPS、伟创力等全球知名厂商建立合作[8] - 新品开发覆盖ASIC、光模块、DDR、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8] - 新型一体成型电感产能扩建项目投资进度达39.16%(累计投入预算比例16.68%)[8] - 模组电感采用垂直堆叠封装 具备更高价值量[8] 估值与同业比较 - 基于2026年35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73.85元[5] - 可比公司2026年调整后平均市盈率为35倍(斯瑞新材55.84倍、联瑞新材31.15倍、博迁新材32.55倍)[9] - 公司2026年预测市盈率33.1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7][9] 市场表现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率91.41%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52.47%[2] - 3个月绝对收益率61.07% 显著跑赢市场基准[2]
铂科新材涨2.11%,成交额1.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76.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78.75元/股 成交额1.66亿元 换手率0.90% 总市值227.9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76.4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1.02%卖出占比8.00% 大单买入占比17.95%卖出占比15.6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6.62% 近5日涨12.50% 近20日涨6.00% 近60日大幅上涨82.5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2009年9月17日成立 2019年12月3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金属软磁粉 金属软磁粉芯和电感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电力电子设备提供软磁材料及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金属软磁粉末制品占比96.69% 金属软磁粉占比3.07% 其他业务占比0.25%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 概念板块包括电感 IDC电源 专精特新 消费电子 充电桩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8万户 较上期增加3.76% 人均流通股11075股 较上期减少3.4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 同比增长8.11% 归母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增长3.28%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0亿元 [3]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469.18万股 较上期增加30.10万股 [3] -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007689)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217.52万股 较上期减少6.41万股 [3] - 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51970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AI浪潮下的上游材料机会:重点汇报铂科新材和博迁新材
2025-09-15 22:57
**AI算力驱动下的上游材料投资机会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AI算力产业链上游的被动元器件及关键材料领域 包括电容 电感及其核心材料(如软磁粉芯 MLCC镍粉)[1] * 核心涉及两家上市公司:铂科新材(合金软磁粉芯 芯片电感)和博迁新材(MLCC镍粉)[1][10] * 产业链下游客户包括北美四大云厂商 英伟达 博通(获得超100亿美元AI芯片订单) MPS 英飞凌 三星 华为 阳光电源 比亚迪等龙头企业[2][4][6][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材料市场** * AI产业保持超高增速 尤其海外算力链(AI硬件芯片 PCB 光模块 液冷)驱动明显 北美主要云厂商给出乐观资本开支指引[2] * 算力要求提升对元器件提出耐大电流 耐高温 小型化 大容量需求 为被动元器件及材料带来投资机会[1][2] * 博通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AI算力芯片订单印证行业高景气度[1][2] **铂科新材:受益芯片电感新业务** * 公司传统主业合金软磁粉芯应用于光伏逆变器 储能 新能源车DCDC升压电感 空调 UPS领域 曾受益于华为 阳光电源 比亚迪等驱动[4] * 新增长点芯片电感(贴片电感)采用自研铜铁共烧工艺 下游用于CPU GPU及HBM商业芯片[5] * 北美云厂商布局HBM芯片为其新产品提供应用空间 AI高算力需求(高功率 小型化 高性能)使传统铁氧体电感难以满足 软磁粉芯更适配高频高功率场景[1][5] * 未来低功率端侧应用(AI PC AI手机)也将提供空间[5] * 公司市值突破220亿 虽短期业绩增速不高 但产能与案子储备充足 明年业绩弹性较大 行情提前启动[1][7] * 分业务估值:主业软磁粉芯预计明年营收14亿 净利3.5亿 予25倍估值对应90亿市值 芯片电感业务明年预计营收10亿(英伟达B系列供货约3亿 MPS订单预期7亿) 净利率30%约3亿净利 予50倍估值对应150亿市值 粉末业务明年预计营收1.5亿 予25倍估值对应10亿市值 综合看合理市值可达250亿[9] **博迁新材:高端镍粉龙头独占鳌头** * 核心产品MLCC镍粉用于陶瓷电容器内电极 下游应用包括3C 通讯 汽车 工控等[10] * 全球仅博迁 金海 日本昭荣化学三家能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工业化生产小粒径MLCC镍粉 其中博迁技术更优[11] * 其80纳米镍粉为全球独家产品 已应用于AI服务器(三菱电机使用)并快速起量 持续满产[1][11] * AI服务器用MLCC电容需求比普通电容更大(同样尺寸容量更高或同样容量尺寸更小) 推动高容量高性能需求增长[11] * 镍粉粒径越小(如80纳米)体积越小(约为300纳米的1/64) 可平铺更多层于内电极 使导电性更好 电容值更高 体积更小[12] * 产品结构改善驱动均价与毛利率显著提升:上半年镍粉销售均价约63万元/吨(去年同期48万元/吨) 毛利率37.5%(同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 二季度近40% 三季度预计超40% 上半年毛利同比增加约7000万 主要来自80纳米镍粉贡献[3][14] * 扩产计划:IPO后首次大规模扩产 新增1800吨原粉产能(其中600吨2025年三季度末投产 宁波600吨年底投产) 有订单支撑(主要来自三星)[15] * 利润与市值展望:2025年预计净利润2.5亿 新增高端产品满载对应利润4-5亿 未来市值有望达250-300亿[3][16] **其他重要内容** * 博迁新材提供模组电感与分立式电感 模组式价值量是分立式2-3倍(每颗约6-8元 vs 3元)[6] * 目前营收中分立式与模组式比例约为7:3 预计模组占比将提升 因复杂性及小型化优势更适配AI领域半导体厂商需求(如MPS Flex 英飞凌 TI)[1][6] * 预计从2026年起 博迁新材的新业务(模组电感?)可能超过主业粉芯成为第一大业务[1][6] * 除博迁和铂科外 AI算力浪潮也为其他材料厂商如豫安新材 汤尼铁粉(供给台达等)带来发展机遇[3][17] * 博迁新材在光伏材料(BC铜粉)研发力度加大 与光伏厂合作产业化 隆基规划明年底BC铜粉单耗40吨 对应利润空间约5亿[16]
2025年中国电感器件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行业营收规模稳步增长【组图】
前瞻网· 2025-09-12 20:09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营收变动情况 - 2019-2024年行业上市企业营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其中2021年增长幅度明显 行业呈现相对景气 [1] - 2019-2021年企业增速逐年增长 自2022年开始增速回归稳定 [1]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盈利能力情况 - 2019-2024年行业销售毛利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 [2] - 2019-2021年销售毛利率增长 产品需求较高且企业议价能力较强 [2] - 2022年起市场回归理性并逐步成熟 销售毛利率有所下调 [2]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存货周转能力情况 - 2019-2024年存货周转率呈现波动变化 2019年为5.13次 受手机汽车等下游需求不振影响 [4] - 2020年升至5.63次峰值 新冠疫情下计算机家电需求增长刺激存货流转加速 [4] - 2021年骤降至4.44次 因产能扩张与需求调整导致供需短暂失衡 [4] - 2022至2024年从4.58次逐步增长至4.93次 在5G新能源汽车及物联网带动下需求恢复且库存管理优化 [4]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能力情况 - 2019-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 变动幅度在3-4次之间 整体水平较低 [7] - 回款时间较长因下游核心客户多为大型电子设备制造商 议价权强且要求较长账期 [7] - 下游终端产品如手机汽车服务器等生产周期长供应链环节多 间接拉长应收账款回收周期 [7]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资产负债率情况 - 2019-2024年资产负债率从35.2%增长至44.2% 整体小于50% 企业对债务依赖性相对适中 [9] - 增长趋势反映企业通过加大负债比例进行规模扩张 契合行业朝微型化高功率密度化转型趋势 [9] - 大型厂商为布局高端产能如建设新型一体成型电感项目及开拓海外生产基地 通过举债融资致使负债水平达新高 [9]
铂科新材(300811)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
2025-09-12 18:52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12日14:50现场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9月12日9:15 - 15:00[7]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及代理人共148人,持有有表决权股份147,907,828股,占公司股份总数51.0405%[8] - 本次股东大会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11] 议案表决结果 - 《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147,902,964股,占比99.9967%,通过[15] - 关于修订部分治理制度的多项议案均通过,如《股东会议事规则》等,同意占比超95%[17][21][23] - 修订《对外担保决策管理制度》等四项议案表决结果为通过,中小投资者同意占比约45%[25][29][31][33] - 律师认为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召开、表决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36][37]
铂科新材(300811)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2 18:50
股东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148人,代表股份147,907,828股,占比51.0405%[3] - 出席中小股东143人,代表股份13,282,726股,占比4.5836%[3]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率99.9967%[5] - 多项规则修订议案同意率超95%[6][8][9][10][12][13][14] - 中小股东同意股份占比54.2029%,弃权占比0.0060%[15] 其他信息 - 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见证律师为敖华芳、曹倩[16]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12日[18]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11日涨3.8%,铂科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1 16:40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单日上涨3.8%,显著跑赢大盘,上证指数上涨1.65%,深证成指上涨3.36% [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3%,其中铂科新材领涨12.92%,江南新材和深圳新星涨停10.01%和9.99% [1] - 板块成交活跃,金力永磁成交额达27.71亿元,铂科新材成交18.94亿元,博威合金成交11.88亿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铂科新材收盘81.02元,涨幅12.92%,成交量23.95万手 [1] - 江南新材收盘69.49元,涨停10.01%,成交量3.4万手 [1] - 深圳新星收盘21.14元,涨停9.99%,成交量26.2万手 [1] - 金力永磁收盘36.01元,涨幅4.99%,成交量78.05万手 [1] - 跌幅最大个股为惠同新材下跌1.97%,华达新材平盘0%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24亿元,游资净流出2.51亿元,散户净流出1.73亿元 [2] - 金力永磁获主力净流入1.36亿元,占比4.89%,游资净流入4398.34万元 [3] - 整科材料主力净流入7789.87万元,占比14.59%,游资净流出2163.33万元 [3] - 博威合金主力净流入7647.3万元,占比6.44%,游资净流出2824.29万元 [3] - 正海磁材主力净流入6660.76万元,占比10.56%,游资净流出2879.09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