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软磁粉
icon
搜索文档
独家 | 铂科新材子公司车间中毒事故致2人死亡,调查工作已被挂牌督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0:37
每经编辑|杨夏 5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惠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刊发了《惠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惠东大岭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4·28"一般中 毒窒息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挂牌督办的函》(以下简称"挂牌督办函"),上述函件称2025年4月28日20时48分许,惠东县大岭街道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铂科磁材)厂房二造粒车间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致2人死亡。惠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对该起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实行挂牌督 办,要求惠东县人民政府落实相关督办事项。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铂科磁材为上市公司铂科新材(300811.SZ,股价42.39元,市值122.28亿元)惠州子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惠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于5月9日在惠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上述消息,而后惠州市应急管理局在5月12日在其官网 进行了转发。不过,截至目前,铂科新材方面并未就此事发布公告,或在官网公众号等公开渠道进行说明。 图片来源:惠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事故调查工作被挂牌督办 5月15日下午,记者也通过电话采访了铂科新材证券部,接线人员表示,目前调查流程还没有结束,他也还没收到进一步消息 ...
铂科新材(300811) - 300811铂科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8:22
市场与业务拓展 - 国际市场是近两年战略重点和未来业绩重要增长点,开拓策略包括扩大营销人员队伍、加大宣传投入、加速泰国生产基地建设 [1] - 金属磁粉芯及电感元件可用于机器人相关电源,大批量应用待市场发展,公司将关注技术进展 [2] - 芯片电感已量产并应用于国内头部 GPU 厂商,项目处于保密状态,产品几乎无直接出口美国,关税政策无直接影响 [2] - 研发投入增长主要用于芯片电感产品,应用场景包括 AI 服务器、AI PC、DDR 等,客户为国内外领先半导体电源企业 [2] - 河源项目投产和提效实现“稳存量”部分目标,未来优化惠东及河源基地;芯片电感成第二增长曲线,做好高性能一体成型新型电感项目建设,投入工艺和性能优化升级,开发高性能金属软磁粉末拓展下游领域,推进“梧桐树规划”实现“拓增量”目标 [3] - 磁粉芯产品巩固市场地位,开拓国际市场;芯片电感产品在 AI 服务器市场取得成绩,还有广阔应用市场待开拓 [4] - 除 AI 服务器外,在 AI - PC、DDR 等领域研发布局,交付大量样品认证,部分获顶尖半导体厂商认可,具体量产时间和数量不确定 [6] - 参加欧洲 PCIM 2025 展会,参展产品包括全系列金属磁粉芯产品和芯片电感产品,展会主要进行产品宣传、获取意向客户和拜访老客户,订单情况不确定 [9] 订单与产能 - 截止目前订单情况良好,“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已开工,泰国生产基地按计划推进 [2] - 新建现代化粉体生产基地分阶段建设和投产,2024 年部分产能建成投入使用,计划 2025 年完全竣工并产能爬坡,争取 2026 年实现满产 [8] 技术与产品 - 铁硅 5 代磁粉芯是目前可应用频率最高产品,代表公司磁粉芯最高技术水平,但无法断定是否为行业最高 [1][2] - 采用独创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和金属软磁材料制造芯片电感产品,在 AI 服务器等领域技术水平领先 [4] - 2022 年推出高饱和球形铁硅铬软磁粉末获台系电感厂商认可,推出非晶和纳米晶软磁粉末通过大客户验证评估获批量订单,打破日企垄断 [8] 财务与业绩 - 一季度经营稳中向好,具体业绩关注一季度报告,构建金属软磁粉芯、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末三条增长曲线 [4] - 2024 年度新能源板块磁粉芯销售同比 2023 年度高速增长,未拖累业绩 [3] - 研发费用增加 79.82%,现阶段研发投入用于芯片电感和新一代金属软磁粉芯研发,虽短期影响净利润,但坚信长期投入带来增长和利润回报 [6] - 归母净利润 2022 - 2024 年分别同比增长 60.52%、32.48%、46.90%,近年来保持高速稳健增长 [8][9] 股价与市值管理 - 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受多因素影响,公司未操纵股价,坚持聚焦主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信资本市场给予合理估值,已制定市值管理办法提升公司价值 [3][6][19] 股权相关 - 2022 年 6 月 23 日至 2025 年 2 月 21 日,控股股东摩码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杜江华因股权激励、可转债转股、定增发行股票致股份比例被动稀释 2.73%,2023 年 7 月 28 日至 9 月 27 日减持 2.99%,累计持股比例下降 5.72%触及 5%整数倍,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参与定增和融券 [7] - 本次定增不存在“定增融券”套利、“定增保底”等现象,公司未与定增投资者签订“定增保底”协议,参与定增对象及大股东无借券情形 [7][8] - 5 月 7 日 5 名激励对象 61690 股解禁,授予价格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公司业绩近年来高速稳健增长,股权激励取得良好效果 [8][9] - 自成为两融标的以来,大股东、高管及员工无股票出借行为 [9] 行业前景 - 全球电力电子和人工智能发展带动金属软磁粉末、粉芯及一体成型电感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3] - 在服务器 AI 芯片中,金属软磁芯片电感能承载更大电流替代铁氧体电感;在端侧 AI 中,相比铁氧体有小型化和散热优势 [9]
铂科新材(300811):业绩符合预期,芯片电感持续兑现AI产业景气度
华源证券· 2025-05-06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芯片电感持续兑现AI产业景气度,公司站稳光储新能源高景气赛道,芯片电感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极 [6][8] 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40.45元,总市值116.66亿元,流通市值92.84亿元,总股本2.88亿股,资产负债率22.06%,每股净资产9.34元,年内股价最高60.67元、最低36.20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1,159|8.71%|256|32.48%|0.89|13.45%|45.61| |2024|1,663|43.54%|376|46.90%|1.30|16.26%|31.05| |2025E|2,041|22.75%|468|24.69%|1.62|17.12%|24.90| |2026E|2,348|15.01%|579|23.49%|2.01|17.73%|20.16| |2027E|2,685|14.39%|700|21.01%|2.43|17.95%|16.66|[7]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收16.63亿元(同比+43.5%),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46.9%),扣非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53.3%);Q4季度营收4.36亿元(同比+43.3%,环比+1.3%),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33.4%,环比 -11.9%) [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83亿元(同比+14.4%,环比 -12.1%),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3.1%,环比 -17.3%) [8] 业务分析 - 营收方面,2024年金属软磁粉芯营收12.3亿元(同比+20.2%),电感元件营收3.86亿元(同比+275.8%),金属软磁粉末营收0.4亿元(同比+47.3%);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环比略降,受春节假期等影响为正常季节性波动 [8] -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毛利率40.7%,净利率22.5%,芯片电感业务占比提升拉动公司综合毛利率中枢上移 [8] - 芯片电感具备高功率低损耗优势,受益AI服务器需求释放,2022 - 2024年电感元件营收对应2000万元/1亿元/3.9亿元;新增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商名录,开拓新应用领域如ASIC等并交付大量样品;2024年启动泰国高端金属软磁材料及磁元件生产基地项目,完成境内外关键筹备工作 [8]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144|434|756|1,174| |应收票据及账款(百万元)|971|1,209|1,390|1,590| |预付账款(百万元)|13|16|18|21| |其他应收款(百万元)|5|7|8|9| |存货(百万元)|191|324|361|402|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89|114|125|137| |流动资产总计(百万元)|1,413|2,104|2,658|3,333|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0|0|0|0| |固定资产(百万元)|1,347|1,322|1,382|1,429| |在建工程(百万元)|97|98|100|100| |无形资产(百万元)|61|59|58|56| |长期待摊费用(百万元)|22|31|20|20|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40|139|139|138|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667|1,650|1,699|1,743| |资产总计(百万元)|3,080|3,754|4,356|5,077| |短期借款(百万元)|21|0|0|0| |应付票据及账款(百万元)|111|215|239|267|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39|191|212|237|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271|406|452|503| |长期借款(百万元)|428|538|563|585|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61|61|61|61|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88|599|624|645| |负债合计(百万元)|759|1,004|1,075|1,149| |股本(百万元)|281|288|288|288| |资本公积(百万元)|799|792|792|792| |留存收益(百万元)|1,230|1,656|2,182|2,819| |归属母公司权益(百万元)|2,310|2,736|3,263|3,90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0|13|18|28|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321|2,750|3,281|3,928|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3,080|3,754|4,356|5,077|[9] 利润表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63|2,041|2,348|2,685| |营业成本(百万元)|986|1,184|1,319|1,468|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5|19|22|25| |销售费用(百万元)|27|33|38|43| |管理费用(百万元)|84|103|119|136| |研发费用(百万元)|117|163|176|201| |财务费用(百万元)|10|20|20|15|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0|0|0|0|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15|-2|-2|-2| |其他经营损益(百万元)|0|0|0|0| |投资收益(百万元)|0|2|2|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1|0|0|0|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0|0|0| |其他收益(百万元)|12|18|10|12| |营业利润(百万元)|423|538|665|809|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1|1|1|1|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4|3|3|3| |其他非经营损益(百万元)|0|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420|536|663|807| |所得税(百万元)|47|64|80|97| |净利润(百万元)|374|471|583|710|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2|3|5|1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376|468|579|700| |EPS(元)|1.30|1.62|2.01|2.43|[9]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税后经营利润(百万元)|374|456|575|700| |折旧与摊销(百万元)|117|157|192|195| |财务费用(百万元)|10|20|20|15| |投资损失(百万元)|0|-2|-2|-2|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414|-246|-186|-205| |其他经营现金流(百万元)|26|18|10|12|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12|403|608|715|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65|-140|-239|-239|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3|27|-48|-57| |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37|290|321|419|[10][11]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收增长率(%)|43.54%|22.75%|15.01%|14.39%| |营业利润增长率(%)|43.28%|27.16%|23.66%|21.6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6.90%|24.69%|23.49%|21.01%|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30.32%|258.12%|50.98%|17.55%| |毛利率(%)|40.70%|41.98%|43.83%|45.31%| |净利率(%)|22.48%|23.10%|24.86%|26.44%| |ROE(%)|16.26%|17.12%|17.73%|17.95%| |ROA(%)|12.20%|12.48%|13.28%|13.79%| |ROIC(%)|17.93%|17.99%|20.00%|22.11%| |估值倍数 - P/E|31.05|24.90|20.16|16.66| |估值倍数 - P/S|7.02|5.72|4.97|4.34| |估值倍数 - P/B|5.05|4.26|3.58|2.99| |股息率(%)|0.00%|0.36%|0.45%|0.54%| |EV/EBITDA|28|17|13|11|[10][11]
铂科新材:AI驱动芯片电感业绩高增,25年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华安证券· 2025-05-05 14:23
്‌科新材: AI 驱动芯片电感业绩高增, 25 年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公司点评 报告日期:2025-05-04 | 收盘价(元) | 40.45 | | --- | --- | | 近 12 个月最高/最低(元) | 59.30/36.20 | | 总股本(百万股) | 288 | | 流通股本(百万股) | 230 | | 流通股比例 (%) | 79.86 | | 总市值(亿元) | 116.7 | | 流通市值 (亿元) | 92.84 | 公司价格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300/ 20% 10% -20% 分析师:陈耀波 铂科新材(300811)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执业证书号: S0010523060001 邮箱: chenyaobo@hazq.com 分析师:李元晨 执业证书号: S0010524070001 邮箱:liyc@hazq.com 相关报告 主要观点: ● 事件点评: 铂科新材发布 2024年度及 2025 第一季度报告 公司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约 16.6 亿元,同比增长约 43.5%;实现归母 净利润约 3.8 亿元,同比增长约 46.9%;实现毛利率约 40.7%,同 ...
铂科新材(300811):芯片电感晋升主力军 业务布局成效显现
新浪财经· 2025-05-04 16:50
业绩概要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43.54%),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46.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67亿元(同比+53.32%),对应EPS为1.34元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股息率为0.47%)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同比+14.40%,环比+12.11%),实现归母净利润7376万元(同比+3.13%,环比-17.34%) [1] 业务表现 - 金属软磁粉芯实现营收12.34亿元(同比+20.2%),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光伏及储能、空调应用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 [2] - 芯片电感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同比+275.76%),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新增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商名录 [2] - 金属软磁粉实现销售收入3,994万元(同比+47.3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应用领域需求 [2]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0.70%/22.48%,同比+1.09pcts/+0.42pcts,主要得益于高盈利性的芯片电感产品放量 [2] - 2025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7.68%/19.16%,环比-3.19pcts/-1.19pcts,推测由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2] 产能扩张 - 拟投资不超过1亿元建设泰国高端金属软磁材料及磁元件生产基地 [3] - 发布定增项目"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拟投资总额4.54亿元,计划建设周期30个月 [3] - 河源基地新增2万吨金属软磁材料年产能,与惠东基地合计达到5万吨以上年产能 [3] - 筹建年产能达6,000吨的现代化粉体生产基地,计划于2025年竣工 [3] 行业前景 - 公司主业磁粉芯业务立足于新能源行业,延伸布局算力建设上游芯片电感环节,与全球领先的GPU芯片厂商形成业务绑定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8/25.4/30.5亿元,同比增长25.1%/21.9%/20.5% [4]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5.58/6.84亿元,同比增长20.1%/23.7%/22.6% [4]
铂科新材:三线布局共驱,公司业绩强成长性显现-20250428
东兴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业绩稳步增长,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芯、金属粉末业务共同促进公司业绩强成长性显现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37亿元、25.75亿元、30.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亿元、6.28亿元和7.54亿元 [12] 公司业务情况 芯片电感业务 - 2020 - 2024年营收CAGR高达279%,占总营收比重由20年的0.38%增至24年的23.21%,2024年同比增长275.76%,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 [4] - 2025年2月募资约3亿元用于“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项目有助于产品性能优化、产能扩容和增强交付能力 [4] - 24年产能将扩充至1000万片 - 1500万片/月,四五规划阶段电感业务占比将升至50%左右 [4] - 与现有客户深化合作,2024年新增进入多家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商名录,已交付大量样品供验证 [4] - 持续加大基础材料研发力度,电感元件业务领先性推动公司成长性与数字经济共振 [4] 合金软磁粉芯业务 - 是公司支柱业务,2024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2%至12.34亿元 [5] - 2024年电子元器件产销量双升,产销率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至103% [5] - GPV、GPC系列市场投放反响积极,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空调等领域取得进展 [5] - 铁硅5代磁粉芯实验室取得突破,损耗特性降低约50%,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5] - 惠州基地技改叠加河源基地产能释放,2025年总产能或增长112%至约7万吨 [5] 金属软磁粉末业务 - 是制造金属软磁粉芯的核心原材料,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上涨47.31%至3994万元 [10] - 对外销售产能不足制约业务扩张,已筹建年产能6000吨/年的粉体工厂,24年下半年建成首期工程,新增年产能2000吨 [10] - 高球形超细铁硅铬粉末量产及非晶纳米晶粉末导入获客户验证,新增产能投产将推动业务扩张 [10] 财务情况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升至40.70%,净利率升至22.48%,ROE涨至17.84%,资产负债率升至24.66%,仍处低位 [11]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增长56%至1.17亿元,占营业收入7.04% [11] 公司优势 - 是金属软磁材料领域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具有技术、模式优势,全产品线布局 [12] - 行业处于高景气成长期,壁垒高,新企业短期内难形成有效竞争 [12] - 拥有强品牌影响力和高拓展性、高粘性客户群体,获国家重点政策性支持 [12]
铂科新材(300811):三线布局共驱,公司业绩强成长性显现
东兴证券· 2025-04-28 15: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业绩稳步增长,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芯和金属粉末业务共同促进公司业绩强成长性显现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37亿元、25.75亿元、30.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亿元、6.28亿元和7.54亿元;EPS分别为1.82元、2.23元和2.68元,对应PE分别为22.32x、18.19x和15.15x [13] 各业务情况总结 芯片电感业务 - 2020 - 2024年营收CAGR高达279%,占总营收比重由20年的0.38%增至24年的23.21%,2024年同比增长275.76%,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 [4] - 2025年2月募资约3亿元用于“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将打造生产基地,有助于产品性能优化、产能扩容和增强交付能力 [4] - 24年产能将扩充至1000万片 - 1500万片/月,四五规划阶段电感业务占比将升至50%左右 [4] - 与现有客户深化合作,2024年新增进入多家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商名录,已交付大量样品供验证 [4] - 持续加大基础材料研发力度,电感元件业务领先性将推动公司成长性与数字经济发展共振 [4] 合金软磁粉芯业务 - 2024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2%至12.34亿元,电子元器件产销量双升,产销率优化至103% [5] - 推进GPV、GPC系列市场投放取得积极反响,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光伏及储能、空调应用等领域表现良好 [5] - 铁硅5代磁粉芯实验室取得突破,损耗特性降低约50%,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5] - 惠州基地技改叠加河源基地产能释放,2025年总产能或增长112%至约7万吨,业务强成长性将优化盈利能力 [5] 金属软磁粉末业务 - 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上涨47.31%至3994万元,但对外销售产能不足制约业务扩张 [11] - 已筹建年产能6000吨/年的粉体工厂,24年下半年建成首期工程新增年产能2000吨,全部工程计划2025年完成 [11] - 高球形超细铁硅铬粉末量产及非晶纳米晶粉末导入获客户验证,新增产能投产将推动业务扩张和公司增长 [11] 财务情况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升至40.70%(行业中位数21.41%),净利率升至22.48%(行业中位数6.02%),ROE涨至17.84%(行业中位数5.23%) [12] - 资产负债率由23年的24.06%升至24年的24.66%,较行业中位数39.93%仍处低位 [12] 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增长56%至1.17亿元,占营业收入7.04% [12] - 提出“梧桐树”业务发展规划,打造金属软磁粉末制备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 [12] 公司竞争优势总结 - 作为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具有技术和模式优势,全产品线布局 [13] - 行业处于高景气成长期且壁垒高,新企业短期内难形成有效竞争 [13] - 拥有强品牌影响力和高拓展性、高粘性客户群体,获国家重点政策性支持 [13]